發表日期 5/8/2022, 12:05:02 AM
觀點網 房産交易業務這塊大蛋糕一直引得“各方玩傢”躍躍欲試,互聯網巨頭尤甚。
在“萬物皆可互聯網+”的時代,房産交易卻因為手續復雜、交易額過大等因素,不曾順利貼上“互聯網+”的標簽。房産交易就算不是互聯網+的“最後一公裏”,也是一座高山,難以跨越卻引人徵服。
近日,據市場消息,快手電商4月在內部信正式宣布成立房産業務中心,該中心負責人直接嚮電商負責人笑古匯報。內部信中錶示:“成立房産業務中心,負責滿足快手用戶的購房需求,幫助業主更高效的賣房,探索大宗綫下交易業務在快手生態閉環的業務模式。”
成立房産業務中心前期早有鋪墊。觀點新媒體瞭解到,早在2020年4月,快手就和房産SaaS(軟件即服務)第一股房多多閤作推齣過“直播+賣房”。同年6月,快手關聯的北京達佳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注冊瞭“快說房”“快手傢裝”等商標。2021年10月,快手電商關聯公司成都快購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經營範圍新增房地産經紀。
5月7日晚,快手相關負責人還迴應錶示,快手從2019年就開始關注和研究房地産業務,隨著近3年的積纍,快手已經跑通業務模式。
但字節、阿裏係在更早便有相關業務的探索,從已經呈現的部分落地成果來看,快手似乎晚瞭一步。
互聯網公司是房産中介業務新晉的重要玩傢,但其他老玩傢也在發力。在互聯網巨頭紛紛探索直播賣房這種“新模式”到底行不行得通,這個閉環到底能不能形成時,綫下起傢的傳統中介平台也在搭建綫上平台、想法藉此補足流量;開發商中亦有企業把進軍房産中介業務作為戰略目標。
遲來的快手
迴應消息指,快手從2019年便開始研究房産業務,去年電商部門組建專門團隊,探索跑通直播電商房産業務模式,尤其是在避開貝殼直接競爭的二三綫城市市場。據悉,快手房産業務中心今年製定瞭跑通業務模式、突破百億成交總額的目標。
直播賣房有很多“前輩”和“同行者”。
例如字節旗下巨量引擎在房産方麵的營銷,巨量引擎房産行業總經理鄭可在去年的觀點論壇上錶示,彼時,其房産客戶已有十萬次的直播,並在去年與融創文化上綫房産行業首個抖音小店。
另外,2020年,易 居與阿裏聯閤推齣天貓好房,以此為平台開展數字營銷服務,該業務闆塊收入快速增長,2021年實現收入34.43億元,同比翻兩番。
目前從已經落地的APP和頁麵來看,字節旗下分拆發展的幸福裏APP在IOS端已有3.3萬下載量,新房和二手房業務都做。APP界麵與內容完善速度很快,除瞭基本的房源信息、附近商圈的優勢劣勢,還能夠給齣單個房源與附近區域在近幾個月的價格走勢與漲跌等,內容優勢明顯;天貓好房除瞭新房二手房還包括租房業務,業主可主動發布房源,界麵僅呈現房源基本信息,最大的特點在於其秒殺券,例如1元可秒殺2000元不等的補貼。
對比之下,快手以“快手理想傢”小程序的形式落地,目前稍顯落後。
截至發稿前一日查閱,快手理想傢目前僅服務221人,可選擇天津、滄州、廊坊、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臨沂、鄭州等城市,已有金地、綠地、陽光、建投、碧桂園、融創等房産開發商旗下樓盤入駐。
較為顯眼的是,所布局城市都避開瞭主要的一綫城市,避開瞭房産中介頭部盯住的重點城市,符閤自身下沉特點。但目前僅包括新房業務,可VR看房,暫未看到頁麵有直接對接的經紀人,可以詢問主播綫下優惠,有免費預約看房的通道,但房産中介服務基本模式“人-房-客”中的“人”隻看到聯係主播,沒有經紀人。
快手不僅僅是想做一個引流的端口,其在內部信中錶示,探索大宗綫下交易業務綫上生態閉環的業務模式。
綫上的閉環交易不是沒有人試過,最初的搜房網也是以綫上內容起傢,而後發展成房天下試圖以C TO C的業務,用直客模式繞過房産經紀人,將傭金縮減到0.5%,但最終宣告失敗。在前人失敗下,起傢綫上的公司意識到瞭綫下的重要性,字節係幸福裏曾布局多個城市的綫下門店,但也都有所停滯。
各類玩傢
如果按照行業起點來劃分,進軍房産中介行業的玩傢大緻分為三類,一是傳統的房産中介平台,例如中原地産、鏈傢等等;二是拓展業務寬度的開發商,做租售品牌,例如萬科樸鄰、碧桂園有瓦和龍湖塘鵝;三是擁有天然流量優勢的互聯網公司或者說綫上起傢的公司,例如快手、阿裏等。
就綫上與綫下起傢的兩類玩傢而言,閤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曾嚮觀點新媒體錶示,互聯網起傢的公司更多的是需要“打通”,也就是說,能不能夠真正完成綫上到綫下的全流程商業模式的一個閉環搭建。
也許能不能跑通,就區彆瞭流量服務商和房産中介商。她舉例錶示,例如字節跳動的優勢是建立在對綫上海量流量的掌控,以及對於人群的精準篩選,人群畫像和描摹這樣一個技術層麵上的領先優勢,但是需要補足的呢,是綫下對客戶需求的瞭解把控,以及整體銷售渠道的搭建,以及到完成交易全程的一整套服務係統的建立,這個是其目前現有商業模式當中存在的一個不足。
她認為,對於綫上各方目前還處於一個探索的階段。
“相比之下,一些綫下的中介機構優勢是距離客戶更近,通過門店掌握瞭客戶最新鮮一手的房産的交易。瞭解客戶的交易信息,掌握客戶手裏麵的資金情況和這個購房資格的情況,以及換房購房的需求,所以有相對精準的推薦。對於綫下的這些傳統中介來說,更多的是能不能夠通過綫上平台的搭建,或者說流量的購買,能夠更大限度地去補充綫下門店的不足,實現更多增量客戶來源,同時能夠最大程度降低運營成本和流量的采購成本。”
她認為,兩個商業模式各有優勢,也各自存在一定短闆。誰能夠率先把自己商業模式當中的這個不足的部分補足,誰其實就能在未來的競爭當中可能占據更大的一個市場份額和領先優勢。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貝殼找房是綫上綫下結閤模式的最成功例證。當然貝殼也麵臨一些短闆,例如,“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雙重身份很難取得第三方中介機構的廣泛信任。一旦絕大部分房源數據、客源數據錄入到平台裏麵,經紀人的價值急劇下降等。
作為一類玩傢的開發商,對於中介業務大部分是在嘗試,動靜並不太大,也有龍湖等幾個開發商,把中介作為戰略地位。2020年萬科旗下樸鄰、碧桂園有瓦和龍湖旗下租售品牌塘鵝,宣布大力進軍房産交易業務。
市場更多將開發商的房産經紀業務視為一種物管服務的延伸。但開發商中介品牌的擴張也是肉眼可見的,“樸鄰租房”業務將覆蓋二手房交易、租賃和新房。其官網顯示,目前在全國58座城市,樸鄰門店已達800多傢,業務範圍包括租售、買賣、産權代辦、新房及工商鋪交易等。龍湖塘鵝在2021年上半年加速擴張也非常明顯,但下半年遭遇低迷的市場環境,門店收縮。
房産和互聯網研究院研究人士相國良認為,開發商自己開發的小區,租售業務作為增值服務,如果方法得當,有一定小範圍成功的可能性。從自有物業小區到外拓園區門店,其實意味著交易業務商業模式的徹底轉變,已經不是哪個類型門店具有優勢的這種層麵的問題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