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5:26:13 AM
抗日戰場上,日軍素以善於拼刺刀而聞名,兩三個中國士兵往往敵不過一個日本兵。日本兵精於白刃戰,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日本兵也並非真正的拼刺高手,在1944年的一場遭遇戰中,他們遇到瞭真正的拼刺高手,並飽嘗瞭慘敗的滋味。事情經過是這樣子的:
1944年6月,新四軍第1師第3旅第7團奉命返迴四分區,準備參加接下來的南坎戰鬥。23日清晨,第7團從李堡分成兩個梯隊進入瞭江蘇如中河口鎮一個叫耙齒淩的地方。按照計劃,他們將從這裏前往如東參戰。
當時如中地區是日僞軍頻繁活動的區域,日軍在如中經常進行“掃蕩”,七團的戰士們自然知道這一點,於是在前往如東的路上已經做好瞭與日軍遭遇的準備。
團長兼政委彭德清分析瞭形勢,決定把部隊分成兩路,一營走右邊,團部和二、三營走左邊,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遭遇日軍,避免被日軍圍睏,也可以左右夾擊、圍殲遇到的敵人。
當時部隊急於趕往如東參戰,且敵占區不便於久留,於是戰士們都是槍不換肩,馬不停蹄地往前麵趕去。部隊走瞭沒有多遠,突然就聽到左前方連連傳來槍聲。
彭德清團長策馬飛奔前去,帶著偵察兵找到一個位置較高的土坡觀察情況,發現小坡那邊有100多個鬼子兵和四五百個僞軍,正在緊緊追著新四軍的一支遊擊隊,企圖將這支遊擊隊消滅。
日僞軍隻顧著一路追趕,沒有料到與新四軍第七團來瞭個迎麵遭遇。情況十分緊急,彭團長決定既然日軍已經送上門來瞭,就將它徹底消滅。彭團長讓偵察兵迅速傳令,讓二營迎上去與日軍交戰,第一營從南往北支援,第三營則繞到後麵切斷日僞軍退路。
布置停當,彭團長立刻帶著警衛人員登上瞭一座獨立人傢的房頂,搶占瞭製高點。張雲龍副團長帶著機槍連趕到陣地,把機槍架在房頂上,朝著日僞軍撲進的方嚮射擊,吸引日僞軍火力。
日僞軍並不知道闖入瞭包圍圈中,直到聽到瞭機槍連開火後。狡猾的日僞軍迅速退到一片亂墳崗裏,並派齣一個小隊朝彭德清團長所在的位置衝殺過來。
彭德清所在的機槍陣地,前麵有一條橫貫東西不見盡頭的乾溝,這是一條防綫。但是這條防綫一旦被日僞軍占領,他們就很有可能衝齣乾溝來,日僞軍就能看到房頂上的機槍陣地,一旦機槍陣地被奪,包抄部隊就危險瞭。
由於事發緊急,二營還沒有衝上前來,而日僞軍已經衝到瞭乾溝,就連日僞軍的嚎叫聲都已經聽得一清二楚瞭。在此危急之際,團教導隊跑步趕到瞭現場。隊長秦鏡拔齣駁殼槍,親自帶領教導隊就往日軍衝去。
一百來人的教導隊立刻迎敵,日僞軍的機槍開始發齣射擊聲響,手榴彈像冰雹一樣落下,炸得溝裏溝外灰塵彌漫。日僞軍投來的手榴彈還未爆炸,英勇的新四軍戰士就撿起來扔迴去。
手榴彈在日僞軍陣地上爆炸,教導隊員們在手榴彈爆炸後,迅速端著一百多把刺刀衝進瞭日僞軍陣地,把日軍阻擊在瞭開闊地帶。
日僞軍無法進入乾溝尋找掩護,隻好撤迴到乾溝南部,敵我雙方之間一時陷入對峙狀態。激戰到此刻,日僞軍纔恍然大悟,他們遭遇的不是先前追趕的地方遊擊隊,而是新四軍的主力。
日僞軍不敢繼續正麵進攻,隻好派齣小股部隊從西南方嚮發起進攻,企圖尋找機會逃走。彭團長此時正舉著望遠鏡觀察敵軍動嚮,指揮部隊攔截日軍,警衛員突然大喊一聲“團長!”,緊接著將他撲倒在地。
當彭團長站起身來時,這纔發現日軍狙擊手對他打瞭一槍,所幸的是警衛員及時將他撲倒,躲過瞭日軍打來的冷槍,但警衛員的手掌卻被子彈打穿瞭。剛纔情況極為凶險,若不是警衛員及時撲救,後果不堪設想。
此時一、三兩營的戰士已經完成瞭對日僞軍的閤圍,他們故意把日僞軍放到眼前,采取白刃格鬥的方式解決敵人。日僞軍已經成為瞭甕中之鱉,白刃戰殲敵的時機已經到瞭。彭團長命令所有戰士齣擊。
戰士們立刻插入縱深地帶的亂墳包,那個地方藏著40多個鬼子和100多名僞軍,那裏是日僞軍的指揮所,所以說此戰勝負的關鍵。六連長彭傢興和指導員袁俊帶著六連的戰士在火力的掩護下,迅速嚮日軍衝去。
此時隻見100多位勇士,100多把刺刀,對著同樣端著刺刀、氣勢洶洶的日僞軍,展開瞭激烈的白刃戰。在這片亂墳包裏,敵我雙方都抱著拼死一搏的精神狀態,人人都拿齣瞭看傢本事。
在長長的乾溝兩邊,大規模的白刃戰開始瞭,敵我雙方都停止瞭打槍。此時的戰場上隻有刺刀拼刺的聲音。敵我雙方都沿著墳包轉,三下兩下新四軍就刺翻瞭一個鬼子兵。在激戰中,也有敵我雙方同時被對方刺中一起倒下的。
第一營的戰鬥英雄陳福田一個人獨挑三個鬼子兵。這三個鬼子兵,先是兩個人衝瞭上來,陳福田小跑起來與鬼子兵拉開距離,趁鬼子兵追趕不及時,突然迴身刺中瞭一個鬼子兵的胸膛,當即結果瞭這個鬼子。
第二個鬼子兵追瞭上來,陳福田迅速蹲下,用力將刺刀往上一戳,刺刀直接從鬼子兵的下巴戳穿進去,直接刺死瞭他。第三個鬼子兵見狀開瞭槍,陳福田躲避不及被擊中。
陳福田身負重傷,他強忍著劇痛衝過去一刀砍死瞭這個鬼子,犧牲後他還緊緊壓在敵人身上。彭傢聲連長砍死瞭兩個鬼子兵,在跳下乾溝追擊鬼子兵時,躲在溝裏的一個鬼子兵突然朝他開瞭一槍。彭傢聲連長掉入溝裏,當場壯烈犧牲瞭。
司號員黃七見連長犧牲,用號聲號召大傢奮勇殺敵,為犧牲的連長和戰友們報仇。黃七吹完號後,撿起彭連長掉在溝邊的刺刀,一連刺死瞭兩個鬼子兵。在與第三個鬼子兵搏殺時,他刺中瞭鬼子兵,鬼子兵也刺中瞭他,二人雙雙倒進溝裏,同歸於盡。
第三營的副營長吳景安率領一個班的戰士在前方偵察時,突然與嚮左突圍的日軍遭遇。麵對人數多於己方的敵人,吳景安和戰士們沒有害怕後退。他帶著戰士們以一當十,英勇阻擊日軍。
吳副營長用刺刀挑翻瞭兩個鬼子兵,又用駁殼槍打死瞭三個僞軍。日軍的屍體趴著地溝邊,鮮血順著水溝流淌。吳副營長準備追擊逃跑的敵軍,此時從地埂那邊的一個角落裏射齣一顆子彈,吳副營長躲閃不及,當場犧牲在地埂邊上。
吳副營長犧牲瞭,衝上來接應的戰士們跑上前去,亂刀砍死瞭這個躲在暗處放冷槍的鬼子。此時戰鬥進入尾聲,彭團長決定速戰速決。彭團長於是下令:“能抓活的最好,死的也行,一個都彆放走瞭!”
此時還有幾個日軍正嚮南慌張逃竄,其中有一個鬼子穿著黑色長筒靴,手裏拿著王八盒子,提著一把戰刀。這個鬼子顯然是日軍的指揮官無疑瞭,彭團長對秦鏡說道:“這個鬼子就交給你瞭!”秦鏡聽罷,一個人朝著鬼子追去。他先是用手榴彈炸死瞭幾個鬼子,隨後又將鬼子軍官堵在瞭一個墳包後麵。
秦鏡舉起刺刀與這個鬼子軍官拼殺瞭十幾分鍾,將這個鬼子軍官打倒在地。鬼子軍官見不敵秦鏡,舉起手槍想要打冷槍。秦鏡在鬼子軍官準備開槍之際搶先齣手,把刺刀狠狠地刺瞭過去,刺刀從鬼子軍官的胸口紮進去,紮瞭一個透心涼。
這把刺刀的刀尖深深地刺入地下,將這名鬼子軍官釘死在瞭地上。秦鏡撿起鬼子軍官的帽子,上麵赫然綉著“加藤大尉”幾個字。秦鏡拔掉刺刀,拿起鬼子軍官的手槍、戰刀和帽子,把刺死鬼子軍官的情況報告給瞭彭團長。
事後查明,這股日軍是下鄉掃蕩的日軍加藤中隊。日軍中隊長加藤被殺,一個日軍小隊長被活捉,100多名日軍和300多名僞軍被全殲。這場漂亮的遭遇戰,全殲瞭日僞軍,打齣瞭第7團“老虎團”的威名。
此戰是一場漂亮的遭遇戰,也是一場經典的白刃戰。第7團雖然以人數優勢獲勝,但在白刃戰中幾乎是一對一,甚至是一對多的情況下,新四軍戰士以一當十奮勇殺敵,殺得鬼子丟盔棄甲,全軍覆沒。由此可見,新四軍的拼刺功夫勝過瞭日軍,號稱能一打三的日軍,最終也免不瞭被滅的下場。
這一場遭遇戰,時至今日讀來依然令人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