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0/2022, 11:19:29 PM
執筆/刀劍笑&叨叨姐
因為“排除中俄”,今天在澳大利亞開幕的“2022印太海上力量會議”引起廣泛關注。
這場會議,堪培拉顯然極為重視。澳國防部親自上陣造勢,把與此相關的“印太2022” 主題國際會議標榜成是“南半球規模最大的同類會議”。
但諷刺的是,要不是澳媒自爆消息炒作“抗俄抗中”噱頭,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個會,更不知道它今天開幕。
如果再看看這個會主要討論什麼,就能明白澳大利亞海軍為啥首次“沒有邀請”中國:探討中國和所羅門群島安全閤作,商量應對南太甚至整個印太麵臨的“重大挑戰”,研究澳大利亞在奧庫斯框架下購買核潛艇的方案……
怎麼看都像是關起門來研究怎麼對付中國。
這個會議到底是啥“分量”?中國沒去,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我們就此采訪瞭一位曾兩次參加這個會議的專傢。
01
10日開始,為期3天的“2022印太海上力量會議”,開始在悉尼達令港的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澳方早就開始宣揚這場會議的規模和影響多麼多麼得大,但國際媒體的關注其實一直不多。要不是澳媒今天自己把“排除中俄”這個信息單拎齣來突齣報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它開幕瞭。
這“知名度”,跟澳方的自我標榜差距真有點大。
澳國防部官網上的一篇造勢文章介紹,這場會議是兩年一次的“印太2022”主題國際會議的組成部分。該主題下,還有“印太國際海事博覽會”等其他相關展會或會議活動。
這是疫情暴發以來該係列主題會議首次召開。
澳國防部稱,“它是南半球規模最大的同類會議”。期間的“2022印太海上力量會議”,有來自40多個國傢的海軍代錶團參加。
但跟2019年上屆會議相比,今年“首次沒有邀請”中俄海軍代錶齣席。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說,不請俄羅斯海軍,是因為俄對烏剋蘭發動特彆軍事行動。沒請中國,則是因為澳中“關係惡化”。
另一傢澳媒“悉尼先驅晨報”還補充瞭一些消息,說澳海軍司令邁剋爾・努南和其他一些軍官認為,在北京仍對澳大利亞進行“經濟脅迫”的情況下,邀請中國海軍齣席會議是“不明智的”。
變著花樣抹黑攻擊中國對澳“經濟脅迫”,一點都不讓人意外,畢竟堪培拉這樣不是一天兩天瞭。
02
再看看“2022印太海上力量會議”都討論啥,就更明白為啥不請中國去瞭:
怎麼看都像是要關起門來謀劃怎麼對付中國。
提前曝光的主要議題之一,就是中國和所羅門群島新近達成的安全協議。
美澳正因中所加強安全閤作倍感“焦慮”,一邊鼓噪“中國軍事威脅”,一邊加大對南太島國的施壓和誘拉。就在“2022印太海上力量會議”開幕前,邁剋爾・努南剛主持瞭一場西南太平洋地區海軍官員會議,所羅門群島等13個地區國傢與會。
對於“2022印太海上力量會議”,這位澳海軍司令聲稱,這將使與會者能夠“深入討論本地區甚至整個印太麵臨的重大挑戰”。這些挑戰涵蓋從“灰色地帶”戰術到涉海新興技術等諸多方麵。
這些“重大挑戰”包括“灰色地帶戰術”,來自哪裏?
努南沒有明說,但又很明顯地句句指嚮中國。他說,雖然這些活動沒有達到引發衝突的門檻,但“它們涉及脅迫性活動,例如將有爭議的地物軍事化,或脅迫性地使用貿易和經濟杠杆”。
澳大利亞海軍與地區其他國傢海軍將“閤作應對這些挑戰”,努南揚言,並稱這是“自由、開放和繁榮的印太”共同承諾的一部分。
除瞭中所安全閤作以及相關“地區重大挑戰”,這場會議還有一個焦點,就是商討澳大利亞在美英澳奧庫斯協議框架下購買核動力潛艇的方案,並將討論澳大利亞各項海軍發展方案延遲及麵臨的技術問題。
無論簽署奧庫斯協議還是加快擴軍,都被認為有堪培拉配閤美國加快推進“印太戰略”的考量。
來自世界各地的700多傢防務公司,也派代錶參加悉尼這場“印太2022”國際會議。報道說,各國軍火商都想從澳大利亞未來10年價值2700億澳元的軍事采購中分一杯羹。
03
“印太意味著商業。”
在今年“印太2022”的官網上,堪培拉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商業野心。
更不掩飾的,是它對華盛頓亦步亦趨的姿態。
一開始,“印太”主題國際會議設立“海上力量論壇”,就是對美國的效仿。
自1969年開始,美國每個雙數年都在羅德島召開國際海上力量研討會。
大多數時候,研討會都由美國海軍部長主持,也以探討非傳統安全為主。這一點,看看“應對常見海事挑戰的全球解決方案”“通過海上閤作夥伴關係實現安全與繁榮”“為國際海事安全打造閤作解決方案”等等會議主題,就知道瞭。
澳大利亞呢,從2000年開始,也開始搞“海上力量論壇”,並把它放在整個主題國際會議之下。
後來為瞭和美國的國際海上力量研討會岔開,這個主題國際會議從之前的每年一屆,改為每個單數年一屆。
2020年的時候,為瞭迎閤美國“印太戰略”,澳大利亞乾脆把主題國際會議的前綴從“太平洋”改為“印太”。
簡單瀏覽瞭一下官網關於上一屆的介紹,說得挺花哨的 :
“主要統計數據:
3天內有2.1241萬人次齣席;
來自22個國傢的657傢參展企業;
來自48個國傢的182個工業、政府、國防和科學代錶團,其中包括45個國際海軍代錶團和來自該地區的21個海軍上將;
48個大型會議、座談會和論壇。”
數字很炫目,但仔細看一下羅列齣的“亮點”,諸如“國防部長和國防工業部長的演講”“澳大利亞每個州和地區的國防工業展”“悉尼海港參展商交流”之類,無不昭示澳大利亞藉博覽會展示自己國防工業,順便做點生意的用意。
04
一位曾兩次參加印太海上力量會議的專傢告訴補壹刀,中方參加這類會議,一是瞭解與會其他國傢的軍事發展狀況,二是與同行加強交流和溝通。
他錶示,“不邀請中國代錶參會對於中國海軍沒有任何損失”,對中方來說,不參加這樣的會議,我們可以通過雙邊場閤和其他多邊場閤來增進瞭解。
現在有媒體汙衊稱,中國參會是為瞭搞情報之類的。這位專傢稱,澳大利亞類似國防展所展齣的,都是非保密性質的裝備,沒什麼秘密可言。就算不到展會,有關國防企業的網站上也可以看到,畢竟要賣的,當然不會藏著掖著瞭。
相反,中國的影響力擺在那裏,不管齣於什麼目的,地區其他國傢對於中國的參加還是抱有很大期待的。
的確,對於任何類似多邊會議的主辦方來說,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中國的參加都將是加分項。
相較而言,堪培拉真有些小肚雞腸。
就拿它試圖模仿的國際海上力量研討會來說,就緻力於邀請中國軍方代錶參加。
2019年在布魯金斯學會接受采訪時,美國時任海軍作戰部長理查森上將曾主動提及2018年在國際海上力量研討會上與中國同行的交流。
他說:“2018年9月,我們在羅德島新港舉行瞭國際海上力量研討會,那是非常大的一個會議,100多個國傢的海軍負責人都來瞭。我們也邀請瞭中國海軍司令員瀋金龍中將,他來瞭,並在研討會上發言。”
理查森錶示,“這樣的繼續會晤和交流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彼此的意圖。後來,我們提齣一個比較激進的想法,那就是請求去他們那裏訪問,他們對我們的要求相當地開放,我們的訪華之旅成果豐富。”
正如補壹刀采訪的專傢所言,“國傢、防務部門之間有矛盾,更應該藉助於一些平台去加強溝通,增信釋疑。而澳大利亞拒絕邀請中國代錶的做法,錶現齣瞭它偏執的一麵。”
對此,我們隻能說感到遺憾。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