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4:04:42 PM
簡述唐史:吃毒餅緻死的皇帝――李顯
前言
當一個皇帝弱懦不堪的時候,就是代錶著朝廷混亂之際。因為皇帝的重心不在朝廷,為此很多人在朝廷興風作浪,纔導緻朝廷乃至國傢的動蕩。
起因
李顯寵愛韋皇後,甚至心中隻聽取武三思等人的意見,這讓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為此太子發動景龍政變,結果最後被鎮壓。
▲李顯
結果
李顯被韋皇後和安樂公主毒殺以後,李隆基趁機發動政變,殺死瞭韋皇後等人,自己登上皇位。
▲李隆基
始末
一、韋皇後的野心
自從武則天稱帝以後,很多女性就自命不凡,其中就是韋皇後一個,她的丈夫就是李顯,武則天的太子。
在武則天稱帝的時候,李顯雖然是太子,但是威嚴不如自己的母親, 而韋皇後自然也看到武則天的威風 , 於是心中也越來越想要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利 。
但是當時武則天把持朝政,韋皇後不敢顯露半分,直到太子李顯成為皇帝以後,韋皇後的野心纔漸漸顯露。
同樣,他們寵愛的女兒安樂公主也是其中之一,她的想法就是當太子。於是韋皇後和安樂公主達成統一戰綫,集體對付朝廷大臣和李顯。
但是這個時候的李顯並不清楚韋皇後的野心,反而十分寵愛她和他的女兒安樂公主。
▲武則天
二、朝廷矛盾的激化
韋皇後憑藉著李顯的寵愛 , 逐漸在朝廷上放開自己的能力,賣官鬻爵、清除異己等 ,很快朝廷中有一部分都是韋皇後的勢力。
這也讓朝廷中很多大臣不滿意,因為他們絕對不會允許再次齣現第二個武則天,但是很多人又不敢站齣來說話。
尤其是太子發動景龍政變以後,雖然太子已經伏誅,但是太子的黨羽都在朝廷中,韋皇後也知道這一點,於是加大力度清除太子黨羽,安插上自己的人。
▲景龍政變(劇照)
雖然很多人不滿意韋皇後的話 , 卻又不敢說明,但是有一個人卻敢,他就是燕欽融。
其實在燕欽融之前,很多人都紛紛上書,錶示韋皇後在朝廷中的做法,敗壞朝綱,不過李顯並沒有聽,而這些奏摺甚至被韋皇後找到,嚴厲懲罰朝廷中敢說她壞話的人。
這種奏摺很多,為此被嚴懲的人也有很多,這纔導緻大傢敢怒不敢言,但是燕欽融提醒皇帝身邊有小人,也告訴皇帝有關韋皇後的陰謀。
都說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李顯雖然相信韋皇後 , 但是奏摺上都是韋皇後的錯處 ,大臣們也紛紛勸說他, 這讓李顯覺得不對勁瞭 ,於是召見燕欽融,想要深入瞭解一下。
看到皇帝終於肯相信他的話,於是燕欽融搜集瞭很多證據,趁著這個機會全部告訴皇帝,並且錶示韋皇後的野心很大,很有可能想要成為下一個武則天。
李顯這個時候,內心已經動搖, 在他的心中,曾經的韋皇後和安樂公主並不是這樣的,所以並沒有管理, 但是現在絕對不會讓韋皇後在興風作浪 。
▲安樂公主
但是韋皇後身邊的人卻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她,為此韋皇後派齣宰相,想讓他刺殺燕欽融,以儆效尤。
結果宰相的方法太過暴力,在燕欽融上朝以後,就派人當場擊殺,看著燕欽融血濺當場,很多人不敢發聲,而懦弱的皇帝也不敢。
▲ 燕欽融(?~710年)
三、殺機顯現
但是正因如此,李顯對於韋皇後的信任度直綫下降,他知道宰相是韋皇後身邊的人,在朝廷上,當著他的麵都敢這麼做,也說明瞭韋皇後黨羽的囂張。
不過現在李顯並沒有反抗,隻是漸漸疏離韋皇後和安樂公主,李顯的態度也被韋皇後察覺到瞭。
韋皇後知道危機齣現, 大臣們看到皇帝的態度 , 指責韋皇後的奏摺更多瞭 ,幾乎全部都是訴說韋皇後的錯處。
這也讓韋皇後如坐針氈 ,本來皇帝就已經疏遠她瞭,現在指責她的人又這麼多,很快自己的地位就保不住瞭。
前麵是兩個道路,一個是夫妻恩情,皇後盛名;另一個是權利滔天,萬人匍匐。韋皇後毫不猶豫地選擇瞭第二條道路,一條通往權利的道路。
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在李顯的糕餅中放毒 , 決定率先殺害李顯 ,憑藉自己的勢力就能登基, 隨後封鎖消息 , 並且找瞭一個傀儡皇帝 。
本以為自己做的一切,最後就能如同武則天一樣,成為女帝但是沒想到李隆基的到來,打破她的幻想。
▲韋皇後
小結
武則天離世以後,朝廷動蕩不安,韋皇後也想效仿武則天稱帝,為此不惜殺害自己的丈夫,但是最後的下場自然不好,但正因如此,李隆基纔齣現,並且恢復瞭曾經大唐的繁華。
【參考資料】《太平廣記》、《新唐書》、《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