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漢代作為中國曆史上封建帝國時代的第一個發展高峰期 不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空前發達 漢代中韓交流的最新實物例證——韓國慶山陽地裏漢鏡及相關問題 - 趣味新聞網


漢代作為中國曆史上封建帝國時代的第一個發展高峰期 不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空前發達 漢代中韓交流的最新實物例證——韓國慶山陽地裏漢鏡及相關問題


發表日期 3/13/2022, 11:32:40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漢代作為中國曆史上封建帝國時代的第一個發展高峰期,不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空前發達,而且中外交流也空前高漲。伴隨著漢王朝開啓國門、走嚮世界的曆史腳步,漢朝物産也隨之嚮世界各地尤其是周邊國傢和地區傳播,… .....


    

漢代作為中國曆史上封建帝國時代的第一個發展高峰期,不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空前發達,而且中外交流也空前高漲。伴隨著漢王朝開啓國門、走嚮世界的曆史腳步,漢朝物産也隨之嚮世界各地尤其是周邊國傢和地區傳播,成為漢文化走嚮世界的重要物質載體[1]。

在此過程中,銅鏡作為漢朝的物産之一也隨之大規模嚮域外傳播,成為當時中外交流的重要“使者”。韓國慶山市陽地裏墓群漢代銅鏡的齣土,作為韓國境內漢鏡的最新發現,成為漢代中韓交流的最新實物例證。

慶山市地處韓國慶尚北道的南端,西接大邱廣域市,東與慶州市為鄰。陽地裏墓群位於慶山市河陽邑西沙裏一帶,附近分布有陽地裏遺址、西沙裏墓群、島裏裏遺址和墓群等。2017年,韓國聖林文化財研究院對陽地裏墓群進行瞭發掘,其中的1號木棺墓齣土有3件銅鏡以及其他珍貴文物,成為21世紀以來韓國重要考古發現之一。對此,2018年齣版的《2017年韓國考古新發現》做瞭簡要報道[2];2018年6月,在國立大邱博物館舉辦的“琴湖江之路”特彆展上,對其部分齣土文物進行瞭展齣[3];2020年,《慶山陽地裏遺址》考古發掘報告齣版[4];2020年12月,國立大邱博物館等聯閤舉辦瞭“飛翔吧!支配者――新發現的慶山陽地裏木棺墓探訪”特彆展,並齣版瞭圖錄(簡稱《陽地裏木棺墓探訪》)[5]。

陽地裏1號木棺墓地處低緩丘陵前一個海拔62~70米的西北―東南走嚮的衝積扇前端,位於陽地裏遺址群的Ⅱ-5發掘區的南部,海拔64米。發掘時編號為6號墓,後調整編號為“陽地裏1號木棺墓”。該墓結構為長方形竪穴土壙,長約3.18、寬1.5、深1.21米,墓嚮大緻為東西嚮;從墓葬填土中發現的U形朽蝕痕跡判斷,其葬具為圓木製成的獨木棺,木棺長約2.73、寬約0.84米。墓口中部發現模印紋(打捺紋)短頸陶壺和黏土帶陶器,東西兩側發現大量陶器殘片等。在墓壙上部的填土中,墓室西端發現短頸陶壺和牛角形把手陶壺各1件,東端發現小型陶�Y1件。墓室下部齣土闆狀鐵斧19件;木棺內齣土細形銅劍和劍鞘1組,漆扇子柄部殘片,銅馬具、銅泡和銅鏡3件。墓室底部的頭端鋪有鑄造鐵斧2排,足端發現平鋪的鑄造鐵斧1排;中部有一個長方形腰坑,腰坑長0.8、寬0.46、深0.2米;腰坑東北側上部齣土劍柄飾2件;腰坑中隨葬銅矛1件、銅鞘2組、鐵矛1件以及銅矛的漆鞘,漆鞘長0.47、寬0.27、高0.12米,漆鞘裝飾五銖錢13枚。3件銅鏡均發現於人骨下麵,推測在埋葬時是先在木棺底部放置銅鏡,然後再於其上安放死者(圖一)。發掘者認為,陽地裏1號木棺墓的年代大緻在公元紀年前後,並推測墓主人是這一地區的首領級人物。

陽地裏1號木棺墓齣土銅鏡3件,分彆為昭明連弧紋銘帶鏡、君忘忘連弧紋銘帶鏡和星雲紋鏡。

昭明連弧紋銘帶鏡(原編號“陽地裏1號木棺墓2號鏡”,以下簡稱“陽地裏昭明鏡”),屬於“異體字銘帶鏡”的一種。該鏡製作精良,保存良好,通體呈鐵灰色,局部泛黃色。半球形紐,低台狀紐座,紐座周圍環繞分布八條短弧綫紋和一周凸帶紋;凸帶紋外側是由八個內嚮連弧紋以及連弧紋之間的指甲紋組成的連弧紋帶,其外側為兩周斜綫櫛齒紋帶和兩者之間的銘文構成的銘文帶。銘文字體為“非篆非隸的篆隸式變體字”,即所謂的“異體字”,右鏇讀:“內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不泄”,字間大多隔以“而”字形符號,另在“夫”字後麵隔一短橫。鏡緣為扁平素緣,稍寬。直徑10.2厘米(圖二)。

君忘忘連弧紋銘帶鏡(原編號“陽地裏1號木棺墓3號鏡”,以下簡稱“陽地裏君忘忘鏡”),同樣屬於篆隸式變體字銘帶鏡的一種。該鏡製作精良,齣土時斷裂,已修復,通體呈鐵灰色。半球形紐,並蒂十二連珠紋紐座,紐座周圍依次環繞一周斜綫櫛齒紋帶和凸帶紋;凸帶紋外側是由八個內嚮連弧紋以及連弧紋之間的指甲紋、短弧綫、渦紋、射綫紋等組成的連弧紋帶;其外側為兩周斜綫櫛齒紋帶以及兩者之間的銘文構成的銘文帶。銘文字體為篆隸式變體字,右鏇讀:“君忘忘而矢誌兮,愛使心耆,臾不可盡行,心汙結而獨愁,明知非不可久處,誌所不已”,計33字[6]。鏡緣為扁平素緣,稍寬。直徑17.4厘米(圖三)。

星雲紋鏡(原編號“陽地裏1號木棺墓4號鏡”,以下簡稱“陽地裏星雲紋鏡”),製作精良,保存完整,整體呈銅銹色,局部呈鐵褐色。連峰紐,周圍依次環繞四組短弧綫、凸弦紋一周和十六內嚮連弧紋帶。主紋區內外兩側為凸弦紋,其間均勻布列四組八連珠紋座乳丁,乳丁之間是由七個乳丁及其連綫組成的星雲紋。鏡緣為十六內嚮連弧紋緣。直徑9.6厘米(圖四)。

陽地裏1號木棺墓齣土的3件銅鏡,均為漢代銅鏡中的常見鏡類,無疑都是漢鏡(以下簡稱“陽地裏漢鏡”)。這裏首先分彆就其年代略作討論,然後通過要素的分析比較和整體風格的觀察,運用考古遺物産地推定法[7],就其産地略作探討。

昭明連弧紋銘帶鏡作為連弧紋銘帶鏡的一種,以其銘文首句的“內清質以昭明”而得名,簡稱為“昭明鏡”,是“齣土最多、流行範圍最廣的西漢銅鏡”[8];在長安地區約“占同時期齣土銅鏡總數量的五分之一”,其流行年代為西漢中晚期,即武帝以後至新莽時期;“鏡銘在西漢中期以變篆體常見,但隸化已相當明顯。西漢晚期和新莽時期流行篆隸式變體,鏡銘中也多加‘而’字”[9]。據此,陽地裏昭明鏡的製作年代應為漢元帝以後的西漢晚期至新莽時期,約當公元前1世紀後半。

就迄今所見篆隸式變體字銘文的昭明鏡來看,其鏡紐主要是半球形紐,個彆為連峰紐;紐座與銘文帶之間或有凸帶紋、連弧紋帶、凸弦紋,或多種兼有之;鏡銘字間或隔以“而”字符或沒有;其他裝飾紋樣也是或有或無。因此,其鏡背裝飾可以說韆差萬彆。如果基於陽地裏昭明鏡半球形紐、低台狀紐座、紐座外短弧綫紋和凸帶紋、八內嚮連弧紋帶、篆隸式變體字“昭明”銘並間隔以“而”字符等鏡背裝飾要素及其整體風格的比較觀察,大緻相似者甚多,但近似者少,與之雷同者(指鏡背裝飾紋樣、銘文及字體接近且整體風格相同者,下同)更少。據檢索,與陽地裏昭明鏡雷同者有:《長安漢鏡》收錄2件(M8∶15、M108∶1)、洛陽燒溝漢墓齣土1件[10]、洛陽勞改磚瓦廠M444鏡[11]以及洛陽地區的另外2件[12]、大連魯傢村窖藏鏡[13]、南陽地區16件(原報告Aa型之一部分)[14]、安徽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1件[15]、淮南市謝傢集1件[16],以及湖南常德1件[17]等,直徑7.5~11.5厘米,但其鏡緣、細部裝飾及銘文等仍略有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山東臨淄地區齣土的121件昭明鏡中,鏡銘為篆隸式變體字者有81件,大多與陽地裏昭明鏡近似,而與之雷同者有4件,即徐傢墓地M283鏡、永流墓地M292鏡、山王墓地M88鏡和南馬墓地M877鏡,直徑9~10厘米(圖五)[18]。臨淄的4件昭明鏡雖然其細部仍略有差異,但無論是紋樣構成、銘文還是整體風格,都與陽地裏昭明鏡如齣一轍,應當産自同一個鑄鏡作坊,而後者製作精良,直徑10.2厘米,顯然是其中的精品。鑒於這種昭明鏡的分布狀況並運用考古遺物産地推定法判斷,其産地很可能在漢代臨淄一帶。

君忘忘連弧紋銘帶鏡同樣是連弧紋銘帶鏡的一種,隻不過其鏡銘內容較為罕見。它因其銘文首句的“君忘忘而矢誌兮”而命名,可簡稱“君忘忘鏡”。鑒於連弧紋銘帶鏡主要流行於西漢中晚期,那麼,君忘忘鏡的流行年代也大緻如是。如果考慮到其鏡銘字體的隸化程度稍高,或可認為其製作年代是漢元帝以後的西漢晚期至新莽時期,即公元前1世紀後半。迄今所見,這種銅鏡主要齣土於西漢晚期至新莽時期的墓葬,可為佐證。

連弧紋銘帶鏡是漢代廣為流行的鏡類之一,但君忘忘鏡卻發現甚少,迄今為止,我國境內僅檢索到10件。它們的紋樣裝飾、銘文內容和字體、鏡體大小以及整體風格,大都相近,如半球形紐、並蒂十二連珠紋紐座、環繞紐座的櫛齒紋帶和凸帶紋、八內嚮連弧紋以及連弧紋之間的裝飾構成的連弧紋帶、兩周櫛齒紋帶以及兩者之間的鏡銘構成的銘文帶、銘文右鏇讀、篆隸式變體字鏡銘,扁平素緣等,僅其細部略有差異。陝西曆史博物館收藏5件,或為舊藏,或為陝西省內徵集品,直徑16.5~18.7厘米[19]。考古齣土品5件,即河南三門峽立交橋M5∶26鏡[20]、山東麯阜花山M90∶12鏡[21]、山東滕州封山M36∶14鏡[22]、江蘇揚州姚莊M102∶16鏡(圖六)[23]、湖南常德南坪原種場M4鏡[24],直徑14.8~17.8厘米。上述各鏡之間以及它們與陽地裏君忘忘鏡之間盡管存在些許差異,包括鏡銘也略有增減,但無論其紋樣構成、銘文內容及字體還是整體風格,都錶現齣高度的一緻性,說明它們應産自同一個鑄鏡作坊。盡管迄今所見這種銅鏡在地域分布上較為分散,但考古齣土品主要發現於魯南蘇北地區,並且具有揚州漢代銅鏡的地域風格,而揚州又可能是漢代銅鏡産地之一[25],推測其産地應當在漢代的廣陵,即今揚州一帶。

星雲紋鏡作為漢代廣為流行的鏡類之一,全國不少地區都有所發現,但齣土地點和數量各地之間差彆較大。譬如,《長安漢鏡》收錄的336件銅鏡中有18件,洛陽燒溝225座漢墓齣土6件,洛陽西郊217座漢墓齣土2件,南陽地區467件兩漢銅鏡中有68件[26],其數量遠少於連弧紋銘帶鏡等鏡類。關於其年代,在長安地區是“齣現於漢武帝時期,流行於昭宣時期”[27];在南陽地區“最早見於西漢早期,流行於西漢中、晚期,延續使用至新莽時期”[28];北京大葆台1號墓齣土1件,墓葬年代在漢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或稍後[29]。總體上看,其主要流行期是西漢中晚期,即公元前2世紀後半至公元前1世紀中葉。

就星雲紋鏡的基本特徵來看,主要是連峰紐或少量的半球形紐,以四個乳丁將鏡背分隔成四分式布局,四乳丁之間飾以數量不等的小乳丁及其連綫構成的星雲紋,十六內嚮連弧紋緣等,但其紐座及其周圍裝飾、乳丁座、星雲紋等紋樣及其結構多有差異,這從《長安漢鏡》將18件星雲紋鏡分為二型六式可見一斑。如果基於陽地裏星雲紋鏡的連峰紐、鏡紐周圍有短弧綫和凸弦紋以及十六內嚮連弧紋帶、八連珠紋座乳丁、七個乳丁及其連綫組成的星雲紋以及十六內嚮連弧紋緣等特徵進行檢索,可知大緻相似者不少,但近似且風格相同者甚少。據檢索,與陽地裏星雲紋鏡雷同者,《長安漢鏡》《洛鏡銅華》以及洛陽地區齣土漢晉銅鏡的調查中未見[30];南陽地區齣土的68件星雲紋鏡中有4件(即Aa型),但整體風格多有差異[31];揚州市平山養殖場M3∶54鏡[32]、揚州市儀徵三裏村齣土鏡[33]、揚州市揚廟鄉鏡[34]、浙江龍遊齣土鏡[35]、安徽六安城東開發區齣土鏡以及壽縣776號藏鏡[36]等,與陽地裏星雲紋鏡雷同,直徑9.4~10.5厘米,隻是各鏡大小和鏡紐周圍裝飾略有差異,顯示齣其産地可能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山東臨淄地區齣土的34件星雲紋鏡中,與陽地裏星雲紋鏡雷同者有6件,其中範傢墓地M92鏡、西關南墓地M85鏡和山王墓地M44鏡(圖七)更為接近,直徑為12.2~12.5厘米,唯鏡紐周圍的裝飾略有差異[37];臨淄齊故城齣土有星雲紋鏡的鑄範[38],其鑄件特徵與範傢墓地M92鏡等相同,可知後者是産於臨淄當地。總體來看,雖然與陽地裏星雲紋鏡雷同的銅鏡在多地有所發現,但臨淄地區相對集中。基於考古遺物産地推定法並考慮到星雲紋鏡是漢代臨淄産銅鏡的種類之一,或可認為,陽地裏星雲紋鏡以及與之雷同者,其産地應在臨淄一帶,甚至可以推測它們産自同一鑄鏡作坊。

如果上述分析可以成立,那麼大緻可以推知,陽地裏昭明鏡和星雲紋鏡産自漢代臨淄,君忘忘鏡産自漢代廣陵(今揚州)。同時,盡管這三種銅鏡作為西漢中晚期的常見鏡類流行時間較長,但鑒於星雲紋鏡的齣現和流行年代要早於連弧紋銘帶鏡,或可推測陽地裏3件漢鏡並不是一次性傳入的,至少可能分兩次傳入,即星雲紋鏡的傳入時間是公元前2世紀後半葉或公元前1世紀前半葉,而昭明鏡和君忘忘鏡則是在公元前1世紀後半葉傳入的。盡管陽地裏1號木棺墓的埋葬年代為公元紀年前後,但墓中隨葬的3件漢鏡的傳入時間要遠早於該墓的埋葬時間,因為,韓國境內齣土的漢朝文物,“一般是製作後不久就從其製作地傳入的,並不是在製作地使用或存放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後再傳入”[39]。

實際上,陽地裏1號木棺墓齣土的3件漢鏡中除君忘忘鏡在韓國是第一次發現外,其他兩種銅鏡在韓國此前已有所發現。昭明鏡曾發現於慶尚北道慶州市朝陽洞38號木棺墓、慶尚南道密陽市校洞17號木棺墓以及大邱市池山洞等地。其中,朝陽洞38號墓齣土鏡與陽地裏昭明鏡雷同,銘文為“內而清而以昭而明,光而象夫日月,心而不泄”,紐座外裝飾略有差彆,直徑為8厘米[40],顯示齣兩者的産地相同。校洞M17∶8鏡的銘文比較完整,“內清質以昭明,光輝象而夫日月,心忽揚而願忠,然擁塞而不泄”,但銘文字間無“而”字符,並且其紐座是十二連珠紋,直徑10.2厘米[41],其整體風格與陽地裏昭明鏡明顯不同。星雲紋鏡曾分彆發現於慶尚南道昌原市茶戶裏1號木棺墓[42]和慶尚南道密陽市校洞3號木棺墓,另在慶尚北道永川市龍田裏木棺墓齣土殘片1件[43]。其中,校洞M3∶4鏡,直徑9.9厘米,除紐座裝飾略有差異外,其紋樣、結構和整體風格與陽地裏星雲紋鏡如齣一轍[44],顯示齣兩者産地的相同。如果上述分析無誤,那麼或可認為,陽地裏和朝陽洞38號墓的昭明鏡、陽地裏和校洞3號墓的星雲紋鏡,分彆是“同一批次”傳入的。

據文獻記載,兩漢時期的朝鮮半島南部分布有三個大的古國,即:“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45],故稱為“三韓時代”,在考古學上稱之為“初期鐵器時代”或“原三國時代”。漢王朝與三韓古國的交往,史書未見記載,但考古發現初步描繪瞭當時的中韓交往及其演變圖景[46];陽地裏漢鏡的發現,使我們對漢代中韓交往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深化。

首先,漢代的中韓交流從西漢中期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平章裏戰國末西漢初的蟠螭紋鏡[47]、全羅北道完州郡葛洞戰國末西漢初的鑄造鐵鐮刀[48]、慶尚南道泗川市勒島貝丘漢初半兩錢[49]等的發現錶明,早在戰國末西漢初年,中國大陸的文物就已傳入三韓古國,說明當時兩地之間已存在人員的交往;完州郡上林裏戰國式銅劍的發現和相關研究錶明,早在公元前4世紀後半葉的戰國中期,曾有吳越地區的青銅工匠東渡到朝鮮半島南部一帶[50]。然而,韓國境內發現的銅鏡等漢代文物中,其年代大多是西漢中期及其以後,即使就整個朝鮮半島來看,“除個彆銅鏡有可能早到西漢早期外,絕大多數是西漢中期及其以後齣現和流行的鏡類”[51]。陽地裏3件西漢中晚期銅鏡的發現,進一步說明漢代中韓交流的快速發展是從西漢中期開始的。這一變化,應與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滅古朝鮮後在其地設置樂浪、臨屯、玄菟、真蕃四郡[52]密切相關。雖然樂浪四郡地處朝鮮半島北部,並且漢王朝的政治觸角並未到達朝鮮半島南部,但樂浪四郡的設立極大地拉近瞭漢王朝與三韓古國的距離,成為漢王朝與三韓交往的“前沿地帶”和“橋梁”,是為中韓交流齣現繁榮的重要契機。

其次,漢代中韓交流的主要交通綫路是“環黃海之路”。考古發現並結閤文獻記載的研究錶明,5世紀以前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的交通綫路主要有兩條,即“遼東―朝鮮半島”陸路和“環黃海之路”水路,並且是“陸上通道和海上通道並存、並舉。但是,僅就半島南部的韓國來說,‘環黃海之路’海上通道可能作用更大,更為重要”[53]。“所謂‘環黃海之路’,是指沿黃海近海北上、東進、南下、東進又南下的倒‘U’字形海上交通路綫”,即連接江蘇和山東東部沿海、渤海海峽、遼東南部沿海、朝鮮半島西部和南部沿海以及日本九州島北部的近海交通綫[54]。就陽地裏漢鏡來看,如果本文的分析可以成立,那麼,其産地分彆在漢代的臨淄和廣陵,而這兩地都地處漢王朝的東部,即黃海沿海地帶的西緣,臨淄和廣陵鑄造的銅鏡從産地輸齣到朝鮮半島南部,經由環黃海近海水路最為便捷,也最為可能。另一方麵,陽地裏墓群位於慶尚北道的西南部,地當朝鮮半島的東南部,由此南下即韓國東南部沿海地帶,經由南部和西部近海海上通道與中國大陸發生聯係也最為便捷和可能。慶州市朝陽洞38號墓的昭明鏡與陽地裏昭明鏡雷同,密陽市校洞3號墓的星雲紋鏡與陽地裏星雲紋鏡雷同,而這三地都地處慶尚北道南部和慶尚南道北部一帶,而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北道南部和慶尚南道一帶,又是韓國境內齣土漢代文物的集中分布區之一[55],可作為陽地裏漢鏡經由“環黃海之路”傳入的佐證。換言之,陽地裏漢鏡的發現,從一個側麵再次證明瞭“環黃海之路”是漢代中韓交流的主要交通綫。

再者,漢鏡傳入三韓古國之後被視為域外珍寶,成為持有者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徵。在漢王朝境內,隨著銅器功能的生活化和銅器應用的平民化[56],銅鏡成為社會各階層廣泛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其社會應用不存在身份等級的區彆和限製,但傳到域外之後,其性質和社會應用則發生瞭變化。就陽地裏的三種漢鏡而言,昭明鏡和星雲紋鏡廣泛發現於漢代官僚地主和平民墓葬中自不待言,即使較為少見的君忘忘鏡也是如此。如前所述,我國境內齣土君忘忘鏡的漢墓中,三門峽立交橋M5、麯阜花山M90、滕州封山M36和揚州姚莊M102,其墓主人或為地方官吏,或為中小地主,均非高官和貴族。然而,陽地裏1號木棺墓墓主人為當最高等級的首領,或即辰韓所屬某一古國的“國王”。實際上,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慶州市朝陽洞38號墓為木棺墓,齣土有日光鏡、昭明鏡、單圈銘帶鏡和傢常貴富鏡[57];密陽市校洞3號墓和17號墓均為木棺墓,分彆隨葬星雲紋鏡和昭明鏡,都屬於當地的高等級墓葬;昌原市茶戶裏1號墓同樣為木棺墓,齣土星雲紋鏡及五銖錢、銅兵器、鐵兵器和漆器等,推測墓主人是弁韓的首領[58]。其實,這種情形在其他地方也曾見到。地處阿富汗東北部西比爾乾的蒂利亞山墓地,經過發掘的6座墓均為竪穴木棺墓,齣土黃金製品等計2萬餘件,被稱之為“黃金之丘”,其中2~4號墓各齣土連弧紋銘帶鏡1件,2號墓齣土鏡即為君忘忘鏡,墓主人為貴霜初期或大月氏的高級貴族[59]。很顯然,無論東北亞還是西亞,在當地人看來,漢鏡是來自域外的“舶來品”,更是來自“人眾富厚”、文明高度發達的漢帝國的珍稀之物。由此也可以窺知,漢王朝和三韓古國之間的人員交往或許包括瞭社會的不同階層,但從漢地傳入的以漢鏡為代錶的漢朝文物的持有者主要局限於社會上層人士;以漢朝文物傳播為媒介的漢文化擴散和影響,也主要局限於三韓古國的上層社會。

至於陽地裏漢鏡傳入三韓古國的具體方式和過程,究竟是民間行為還是官方行為,迄今尚無資料可考。如果考慮到史料未見漢王朝和三韓古國官方往來的記載,或可推測,陽地裏漢鏡是通過民間交往傳入的,甚至有可能是漢地居民東渡帶去的。但無論如何,陽地裏漢鏡的發現,為漢王朝與三韓古國之間的交流以及漢文化嚮東北亞地區的擴散提供瞭新的實物見證。

附記:本文在韓文資料的收集、翻譯及圖片的製作過程中,韓國國立中原文化財研究所文載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韓國留學生金誠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飛峰、李淼等友人,多方提供幫助,謹此一並緻謝。

注釋

嚮上滑動閱讀

[1]白雲翔《漢代:開啓國門,走嚮世界》,《光明日報》2012年6月18日。

[2][韓]崔大龍《慶山陽地裏遺跡:琴湖江流域原三國時代最高等級首領墓的發現》,《2017年韓國考古新發現》(韓文),韓國國立文化財研究所,2018年。

[3][韓]國立大邱博物館《琴湖江之路:琴湖江流域齣土的古代文物》(韓文),第84~97頁,2018年。

[4][韓]聖林文化財研究院《慶山陽地裏遺跡》(韓文),2020年。

[5][韓]國立大邱博物館《飛翔吧!支配者――新發現的慶山陽地裏木棺墓探訪》(韓文),2020年。

[6]關於鏡銘,《飛翔吧!支配者――新發現的慶山陽地裏木棺墓探訪》的釋文為“君忘忘而矢誌兮失,愛使心耆,臾不可盡行,心汗結而獨愁,明知非不可久處兮,所不已”,其中個彆字的釋讀不妥,故筆者加以改釋。

[7]白雲翔《論基於風格與分布的考古遺物産地推定法》,《考古》2016年第9期。

[8]孔祥星、劉一曼《中國古代銅鏡》,第69頁,文物齣版社,1984年。

[9]程林泉、韓國河《長安漢鏡》,第117頁,陝西人民齣版社,2002年。

[10]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區考古發掘隊《洛陽燒溝漢墓》,第162頁,科學齣版社,1959年。按:據文字介紹和圖片資料看,24件昭明鏡中與陽地裏昭明鏡近似者僅M56∶2一件(圖版肆壹之6),直徑9厘米,鏡緣為窄緣。

[11]霍宏偉、史傢珍《洛鏡銅華――洛陽銅鏡發現與研究》,第104頁,科學齣版社,2013年。

[12]據筆者2006年鞦的實地調查。又,洛陽西郊漢墓齣土昭明鏡計40件(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洛陽西郊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63年第2期),但其中未見與陽地裏昭明鏡雷同者。

[13]旅順博物館《旅順博物館藏銅鏡》,第30頁,文物齣版社,1997年。

[14]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陽齣土銅鏡》,第68頁,圖一六三、一六四,圖版七九∶2,文物齣版社,2010年。

[15]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六安齣土銅鏡》,第70頁,文物齣版社,2008年。

[16]淮南市博物館《淮南市博物館藏鏡》,第88、89頁,文物齣版社,2011年。

[17]龍朝彬《常德齣土銅鏡》,第61頁,嶽麓書社,2010年。

[18]淄博市臨淄區文物管理局《山東臨淄戰國漢代墓葬與齣土銅鏡研究》,第640、660、662、663頁,文物齣版社,2017年。按:簡稱《臨淄戰國漢代墓葬與銅鏡》。

[19]陝西曆史博物館《韆鞦金鑒――陝西曆史博物館藏銅鏡集成》,第168~171頁,三秦齣版社,2012年。按:銅鏡直徑分彆為16.5、16.8、18.1、18.7、18.9厘米。

[20]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三門峽市立交橋西漢墓發掘簡報》,《華夏考古》1994年第1期。

[21]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魯中南漢墓》(下),第636頁,圖三五之1,文物齣版社,2009年。按:關於該鏡尺寸,發掘報告記為18.6厘米,而《鑒耀齊魯》(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鑒耀齊魯――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齣土銅鏡研究》,第275頁,文物齣版社,2009年)記為17.74厘米。

[22]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魯中南漢墓》(上),第61頁,圖三七之2,文物齣版社,2009年。按:《鑒耀齊魯》將該墓地稱為“豐山墓地”,此處依發掘報告。

[23]揚州博物館《江蘇邗江縣姚莊102號漢墓》,《考古》2000年第4期。

[24]同[17],第59頁。按:鏡銘原書多處未作釋讀,這裏重新釋讀為“君忘忘而矢誌兮,愛使心臾耆,臾不可盡行,心汙結而獨愁,明知非不可處,誌所已”,計32字。

[25]徐忠文、周長源《漢廣陵國銅鏡》,第14~18頁,文物齣版社,2013年。

[26]同[14],第109~367頁,“南陽市區齣土銅鏡統計錶”。

[27]程林泉、韓國河《長安漢鏡》,第76頁,陝西人民齣版社,2002年。

[28]同[14],第104頁。

[29]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大葆台漢墓文物》,第5、33頁,文物齣版社,2015年。

[30]據筆者2006年鞦的實地調查。

[31]同[14],第53頁,圖版六三、六七。

[32]揚州市博物館《揚州平山養殖場漢墓清理簡報》,《文物》1987年第1期。按:該鏡直徑10.2厘米。

[33]儀徵博物館《儀徵館藏銅鏡》,第39頁,江蘇美術齣版社,2010年。按:該鏡直徑9.4厘米。

[34]同[25],第70頁。按:該鏡直徑10.5厘米;又,該書收錄的星雲紋鏡中,第23號鏡與第24~26號鏡在風格上迥然有彆,顯示齣其産地的不同,後者的産地或許在揚州當地。

[35]王士倫編著、王牧修訂《浙江齣土銅鏡》,圖版3,第226頁,文物齣版社,2006年。按:該鏡直徑10.4厘米。

[36]同[15],第67、148頁。按:兩件銅鏡的直徑分彆為9.8、9.7厘米。

[37]同[18],第298~304頁。

[3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臨淄齊故城冶鑄業考古》(上),第683~685頁,圖7-33,圖版311-4,科學齣版社,2020年。

[39]白雲翔《三韓時代文化遺存中的漢朝文物及其認識》,《秦漢考古與秦漢文明研究》,文物齣版社,2019年。按:該文最初發錶於韓國《東亞文化》第8號(2010年)。

[40][韓]福泉博物館《神之鏡:銅鏡――2009年福泉博物館特彆企劃展》(韓文),第64、65頁,2009年。

[41][韓]密陽大學校博物館《密陽校洞遺跡》(韓文),第135~137頁,圖52,彩版(下),2004年。

[42][韓]國立中央博物館《茶戶裏――茶戶裏特彆展》(韓文),第7~11、98~99頁,2008年。

[43][韓]國立慶州博物館《永川龍田裏遺跡》(韓文),第30、31頁,2007年。

[44][韓]密陽大學校博物館《密陽校洞遺跡》(韓文),第47、48頁,圖15,彩版(上),2004年。

[45]《後漢書》捲八五《東夷列傳》,第2818頁,中華書局,1965年。

[46]同[39]。

[47][日]高�}洋彰《韓國原三國�r代の�~�R》,《九州�v史�Y料�^研究��集》第14集,第53��,1989年。

[48][韓]湖南文化財研究院《完州葛洞遺跡》(韓文),第93~95頁,2005年。

[49][韓]大成洞古墳博物館《金官伽耶的對外交流》(韓文),第45頁,2005年。

[50]白雲翔《從韓國上林裏銅劍和日本平原村銅鏡論中國古代青銅工匠的兩次東渡》,《文物》2015年第8期。

[51]白雲翔《漢代中國與朝鮮半島關係的考古學觀察》,《北方文物》2001年第4期。

[52]《漢書》捲六《武帝紀》:元封三年(前108年)“夏,朝鮮斬其王右渠降,以其地為樂浪、臨屯、玄菟、真蕃郡”。第194頁,中華書局,1962年。

[53]白雲翔《公元前一韆紀後半中韓交流的考古學探究》,《中國國傢博物館館刊》2018年第4期。

[54]白雲翔《“環黃海之路”的提齣及其要義》,《海岱絲語――“一帶一路”與山東研討會論文集》,齊魯書社,2020年。

[55]參見白雲翔《三韓時代文化遺存中的漢朝文物及其認識》,圖1(《秦漢考古與秦漢文明研究》,第508頁,文物齣版社,2019年)。

[56]白雲翔《秦漢時期的銅器與銅器製造業》,《秦漢考古與秦漢文明研究》,文物齣版社,2019年。

[57][韓]國立慶州博物館《國立慶州博物館・慶州朝陽洞遺跡》(日文),第193頁,通川文化社,1996年。

[58][韓]國立中央博物館《茶戶裏――茶戶裏特彆展》(韓文),第7~11、98~99頁,2008年。

[59][日]�靠諑】怠頂�フガニスタン:�z�Eと秘寶――文明の十字路の五韆年》,第88~104��,日本放送齣版�f會,2003年。

(作者:白雲翔 山東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原文刊於《文物》2022年第1期)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讓蕪湖成為一座有書香、有氣質的城市!

讓蕪湖成為一座有書香、有氣質的城市!

    3月12日晚上,蕪湖“黨政乾部共讀計劃”綫下活動――第24期“悅讀蕪湖”讀書會分享交流活動在鳩江區悅享書吧舉行。市委書記單嚮前與市民代錶一同觀看並分享讀後感。市領導韋秀芳參加。 讀書會開始前,單嚮前察看瞭悅享書吧運營情況,與正在閱讀的市民交流,嚮他們徵求服務升級和書吧建設的意見建議。他指齣,城市書房建設要廣泛徵集群眾意見,多引進群眾想讀、愛讀的好書。要積極探索“書房+文創”等創新模式,增強城市書房“自我造血”能力,實現社會效益與市場效益有機統一。 共同觀看“共讀計劃”第24講《偉大的中.......


防疫不能大意!這組海報,請收好

防疫不能大意!這組海報,請收好

    製圖:徐俊靈 編輯:李欣寜 .......


看瞭多遍原著纔明白,八十一難少一難時,為何觀音菩薩獨選通天河

看瞭多遍原著纔明白,八十一難少一難時,為何觀音菩薩獨選通天河

    《西遊記》博大精深,裏麵很多細節都值得迴味,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傢考慮過沒有,那就是取經團隊來到大雷音寺後,隨行的四值功曹五方揭諦六丁六甲等人嚮觀音菩薩交旨,說完成瞭任務。結果菩薩結果小本本一數,發現本來應該九九八十一難,結果隻完成瞭80難,佛教講究九九歸真,差一難也不算完成,於是觀音菩薩立馬作齣補救,派人攔住正送唐僧的人歸唐的金剛,耳語一番後,金剛施展法力將取經團隊留在瞭通天河,結果老烏龜耍滑頭,直接讓唐僧與經書翻在瞭河裏頭,完成瞭最後一難。 通天河老烏龜 那麼問題來瞭,就算是八十一難少瞭一.......


河南一釘子戶:補償88億也不肯拆,專傢進屋勘察後錶示:這拆不得

河南一釘子戶:補償88億也不肯拆,專傢進屋勘察後錶示:這拆不得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迴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縱觀人類古今曆史,會發現那曆史的車輪好似逐漸由慢嚮快發展,在古代或許百年來未曾有什麼大的改變,村莊一代代傳承,土地一輪一輪耕種,日升月落之間好似每一天都是同一天。 但現在這個時代卻已經大不一樣,公路橋梁,地鐵高樓,每一日都是全新的一天,短短數月間或許又已經有一座高聳的樓房建成。 也正是因為新舊事物的更迭速度實在太快,破舊的樓房所占用的土地被開發商分割得乾乾淨淨,不少人因為自傢房子的拆遷從開發商手中大賺一筆,甚至已經逐漸齣現一夜.......


屬於內濛古草原的花花世界

屬於內濛古草原的花花世界

    不論你是親自抵達內濛古草原 體驗濛古族文化 或者是通過電影、電視劇等形式 瞭解濛古族文化 你一定會發現濛古族的“花花世界” 從濛古包穹頂到內壁 從門簾到地上鋪的毛氈 從日常傢居的蓋布到商旅使用的茶鹽袋 濛古族人將細膩的各式花樣運用在 食衣住行的各個方麵 而這些精美絕倫的裝飾都有一個 共同的名字 那就是濛古族氈綉技藝 自匈奴時期,氈子就一直是濛古遊牧民們生産和生活的必需品,氈綉技術也隨之應運而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到瞭十三世紀,氈綉技藝初具濛古族特色,其中最具代錶性的當屬蘇尼特濛古族氈.......


讀懂中國女性之美 馬欄山舉辦中國經典工筆繪畫藝術品鑒沙龍

讀懂中國女性之美 馬欄山舉辦中國經典工筆繪畫藝術品鑒沙龍

    中國近現代著名工筆重彩畫傢、年畫傢、連環畫傢任率英之孫任術分享。 紅網時刻新聞3月13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唐穎)初春時節,華燈初上,又一場藝術盛宴在夜色中的馬欄山登場。3月11日晚,由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園管理委員會指導、長沙格局創界文化主辦的“傳統藝術與當代視覺審美錶達――中國經典工筆繪畫藝術品鑒沙龍”在月湖畔的觀止客廳舉行。 中國近現代著名工筆重彩畫傢、年畫傢、連環畫傢任率英之孫任術,著名主持人、文化人李兵等眾多嘉賓應邀亮相活動,與廣大藝術愛好者一道,共同鑒賞中國工筆重彩繪畫及.......


一支粉筆一塊黑闆,網紅老師的“神來之筆”

一支粉筆一塊黑闆,網紅老師的“神來之筆”

    " 寥寥幾筆,關聖神現。" " 術業有專攻,佩服佩服。" " 神來之筆。" 在抖音博主 " 乙數愛畫畫 " 的視頻評論區,網友紛紛為他的粉筆畫技藝點贊。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聯係上瞭博主 " 乙數愛畫畫 ",現實生活中,他是福建莆田的一名美術老師,他說:" 做美術老師 20 幾年瞭,沒有想到偶然把粉筆畫上傳到抖音,能收獲這麼多網友的喜歡。" 麵對網友 " 神來之筆 " 的誇贊,林老師錶示,感謝網友的熱情,自己也不是 " 神來之筆 ",隻是畫的比較認真。 △林老師 因一幅關羽肖像粉筆畫,他被網友.......


鄒黎明:割茅草的人,在給荒山剃度(9首)

鄒黎明:割茅草的人,在給荒山剃度(9首)

    鄒黎明,男,江蘇淮安人。現居南京。 懷疑之心 曾在深山中,看見一塊石頭 自己,解散自己 它裂成幾瓣,哪怕 你觀察一個下午 也不能洞悉,它們內部的矛盾 自此,我有瞭懷疑之心 一些人 是否在深夜,破碎 然後在清晨 組裝好自己,纔重新齣門 2022-03-10 青草地 風箏在風中,飛久瞭 就活瞭,變成一隻寵物 你會跟我一樣相信 賦予它生命的 不是風 而是孩子們,源自內心的愛 青草地,看似平靜 實則過於忐忑 它要隨時準備好,接住一個孩子 奔跑中突然的踉蹌 而那個小女孩,舉起 一顆草莓 春風經過時,便有.......


追憶李光羲:他一生對音樂孜孜不倦的追求,特彆讓人感動

追憶李光羲:他一生對音樂孜孜不倦的追求,特彆讓人感動

    “文藝工作者是革命齒輪上不可或缺的螺絲釘,我本人確實通過唱歌接受瞭革命的教育,歌麯本身隻是藝術,被賦予瞭曆史意義和革命意義後就變得不同瞭。”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李光羲的一生都奉獻給瞭歌唱事業。即便是晚年,他仍活躍在舞颱上。 北京青年報記者去年4月29日在國傢大劇院舉辦的國傢大劇院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文藝經典中的黨史”係列活動首場主題活動上最後一次見到李光羲,當時92歲高齡的他精神矍鑠、思路清晰,還在現場高歌一麯《延安頌》。 對於92歲仍能站在舞颱上,當時李光羲錶示,“作為一個舊的.......


考古資料所見漢代“燒烤”風俗

考古資料所見漢代“燒烤”風俗

    漢代的飲食風俗繪製齣我國古代社會文化史中的一幅多彩畫捲,葷素結構繽紛多彩,烹飪技術五花八門。 以肉食為例,中原地區富人貴室“椎牛擊鼓”,中傢“屠羊殺狗”,貧者“雞豕五芳”,肉類來源多種多樣,烹飪方式除瞭蒸、煮、煎等以外,燒烤風俗也值得關注。 張傢山漢簡《奏讞書》曾記錄瞭一則案例,講到宰人(司膳食的職官)進炙於君,炙肉中有三寸之發,君怒而要求治罪,史�q以無罪論治的經過:“臣有(又)診炙肉具,桑炭甚美,鐵盧(爐)甚��夫以桑炭之��鋏□而肉頗焦,發長三寸獨不焦,有(又)不類炙者之罪。” 以桑炭燒.......


尤二姐和香菱都被正室針對,尤氏和邢夫人處世之道大有不同

尤二姐和香菱都被正室針對,尤氏和邢夫人處世之道大有不同

    題:古代妻妾地位迥異,尤二姐和香菱為啥會被正室趕盡殺絕? 文/薑子說書 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並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 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鑒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女兒未嫁將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號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 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雋逸作���O,榮源寜演隱甄氏,《�l篋》《南華》續《莊子》! ――《石頭記》序 很多古裝劇中,都存在妻妾宮鬥的場麵,這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是商朝.......


古代妻妾地位迥異,尤二姐和香菱為啥會被正室趕盡殺絕

古代妻妾地位迥異,尤二姐和香菱為啥會被正室趕盡殺絕

    題:古代妻妾地位迥異,尤二姐和香菱為啥會被正室趕盡殺絕? 文/薑子說書 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並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 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鑒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女兒未嫁將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號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 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雋逸作���O,榮源寜演隱甄氏,《�l篋》《南華》續《莊子》! ――《石頭記》序 很多古裝劇中,都存在妻妾宮鬥的場麵,這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是商朝.......


少林金剛伏魔圈,張無忌三次破圈失敗,為何三渡還說他天下第一?

少林金剛伏魔圈,張無忌三次破圈失敗,為何三渡還說他天下第一?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教主張無忌曾連續三次破陣少林派的金剛伏魔圈,但是都沒成功。究竟是金剛伏魔圈太無敵,還是張無忌的能力有限,為什麼三渡卻說他是天下第一高手呢? 金剛伏魔圈的誕生,源自少林三渡的一段陳年恩怨:幾十年前,三渡被成昆挑撥,與明教教主陽頂天結下梁子,其中渡厄還被陽頂天打瞎瞭一隻眼睛。從那時起,少林三渡為瞭復仇,閉關少林寺,坐枯禪三十年,練成瞭金剛伏魔圈。 金剛伏魔圈有多強呢?三渡聯手,心意相通,有如一體,一人動念,其餘二人立即意會。此陣法可攻可守,威力巨大,用金庸的話說,就是三十.......


閉幕,也是開始

閉幕,也是開始

    今晚,舉世矚目的2022北京鼕奧會和鼕殘奧會華麗閉幕。在疫情席捲全球的時期,中國人民為世界呈現瞭異彩紛呈的盛大奧運,實屬不易。從2008到2022,嚮世界展現我們的大國情懷,五韆年的曆史沉澱完美詮釋什麼叫開放、包容、發展、創新、公平、閤作……這纔是我們能辦好令人驚嘆的盛會最主要的原因。 落到本次的收藏品上,冰墩墩是徹底齣圈瞭,同時帶火瞭有冰墩墩形象的郵票、個性化産品等等。如此可愛的吉祥物不齣圈說不過去,當然不僅僅隻是冰墩墩。 中國人民銀行為鼕奧發行瞭兩組金銀幣,為鼕殘奧發行瞭一套金銀幣.......


一江水仙,誰與醉

一江水仙,誰與醉

    《一江水仙,誰與醉》|文:君蘭 「一朝風浪起,捲我返仙境」 /01/ 夕陽暮色,引領小船漂泊瀟湘的河流。陣陣幽香,拂動婆娑的柳��,迎麵送來溫馨悠悠。朦朧中閉目,頓感,此條花江,流淌的是金星的彩環,匯集銀河的星宿,在四周璀璨。抬望眼,渺無人煙,不見遠山與村莊,唯餘遍野水仙花搖動,陣陣天籟奏鳴。 花層江岸積如山,花篷江麵燦金霞,祥雲花上長遊蕩。君不見,金盞銀颱玉玲瓏,雅蒜懸江數十裏?江花競發如潮湧,滿江星月堆數尺。此際,我獨立舟頭,輕搖香棹,融自己與水仙一體,綻放成花海中的一簇,隨她搖曳。 .......


王鐸 行書《米芾跋歐陽詢〈度尚帖〉》!蒼老勁健,全以力勝!

王鐸 行書《米芾跋歐陽詢〈度尚帖〉》!蒼老勁健,全以力勝!

    王鐸 辛巳(1641年)作 行書《米芾跋歐陽詢〈度尚帖〉》 立軸 水墨綾本尺寸:244×47.5cm 齣 版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第49頁,生活新知讀書叁聯書店,2006年。鈐 印 王鐸之印、宗伯學士題 識 嗇庵老道丈。辛巳。王鐸。鑒藏印 周肇祥審定金石書畫 說明 釋 文 弘文館學士兼太子率更令、銀青光祿大夫、渤海縣開國男歐陽,字信長,度尚帖。元度鼕蕭閑外捨贊曰:渤海兒怪字復險絕,真到內史。行自為法,莊若對越,俊如跳擲。後學莫窺遂趨�妨印� 王鐸的行書主法米芾,臨習.......


米芾以毛邊紙隨寫圖稿,竟然被後人封美名“天下第一帖”!

米芾以毛邊紙隨寫圖稿,竟然被後人封美名“天下第一帖”!

    米芾書法作品《珊瑚帖》非常特殊,字畫並茂,無意而佳,精品之上,幾乎能截中所有“米粉”的興奮點。一起來看看: 非常有趣的是,紙色淺黃的《珊瑚帖》的書寫材料很特殊,竟然寫在毛邊紙上麵的!近韆年過去瞭,紙上的竹縴維縴毫可見,且拉力強,肌理豐富,給作品增色不少。據說,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毛邊紙作品,打破瞭“宣紙韆年”的標簽化壟斷。 正文釋文:收張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題。閻二物,樂老處元直取得。又收景溫問禮圖,亦六朝畫。珊瑚一枝。在筆架畫稿一旁寫瞭“金坐”二字。在左方長款寫下:三枝硃草齣金沙,來.......


(紙刊備選)神女的情懷|吳樂平(安徽)

(紙刊備選)神女的情懷|吳樂平(安徽)

    本文由文學時代微刊(公眾號ID:wxsdwk)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學時代微刊・總第7713期 神女的情懷 文/吳樂平(安徽) 神女心胸寬闊如海 媧女石補天 神造華夏流韆載 殷殷乳汁孕育驚世紅霞 舞動纏綿柔情 一朵純潔茉莉花 拎起七彩衣裙 純彩描繪人間山清水秀 你熱情似火 溫婉無瑕恬靜 築起永不風化豐碑 嬌艷欲滴揮灑姹紫嫣紅 豪氣托舉半邊天大愛灑滿人寰 神女心念堅實如山 嫦娥飛蟾宮 劉洋追逐天宇夢 縴縴玉手揮舞四季流轉 一朵堅強臘梅花 奏響人生鏇律 中國紅冰雪消融春芽萌發 你.......


1967年的黑龍江哈爾濱老照片

1967年的黑龍江哈爾濱老照片

    1.1967年7月16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鬆花江上,舉行瞭“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一周年"活動。 2.1967年5月11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頒發的《結婚證》。 3.1967年,黑龍江省哈爾濱鬆花江畔留影。 4.1967年3月5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臨時接管委員會。 5.1967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兆麟公園留影。 6.1967年10月9日,哈爾濱鐵路局《寄存票》。 7.1967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有軌電車月票票價:1.50元。 8.1967年9月4日,黑龍江省哈爾.......


筷子裏的中國文化

筷子裏的中國文化

    筷子裏的中國文化 徐風《百科知識》 這兩天,某奢侈品牌關於中國不當言論被曝光,激起瞭廣大中國人的不滿。除此之外,該品牌還拍瞭一個用中國筷子吃披薩的廣告,片中女模特用餐過程中,夾雜著中式發音、傲慢語氣以及各種奇怪姿勢。不知這些人是否瞭解中國的筷子,或許他們根本就不想瞭解。某些外國高奢品牌賺著國人的錢,卻將中國消費者的信任與尊重當做兒戲,錶麵上高呼“熱愛尊重中國文化”,潛意識裏卻有著明顯的傲慢與偏見。下麵讓我們拿起筷子,一起來瞭解筷子裏蘊含的中國文化。 人類進食采用的方式,世界流行最廣泛的有3種:.......


明代董其昌《臨魏晉唐宋諸書捲》欣賞!

明代董其昌《臨魏晉唐宋諸書捲》欣賞!

    董其昌《臨魏晉唐宋諸書捲》 董其昌(1555-1636),明代後期著名畫傢、書法傢、書畫理論傢、書畫鑒賞傢,“華亭派”的主要代錶。生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於明毅宗崇禎九(1636)年。 董其昌走上書法藝術的道路,齣於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起因是在考試時書法不好,遂發憤用功自成名傢。這在他的《畫.......


趙孟頫行書《龜雖壽》:高清字帖

趙孟頫行書《龜雖壽》:高清字帖

    此約作於公元208年初他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餘勢力之後,南下徵討荊、吳之前。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瞭,不由想起瞭人生的路程,所以詩一開頭便無限感慨地吟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蛇乘霧,終為土灰。” 趙孟�行書《龜雖壽》集字版 曹操《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韆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


1982年的江蘇南京老照片

1982年的江蘇南京老照片

    1.1982年,南京江寜縣秣陵鎮農民歡度春節演齣。 2.1982年夏天,南京長江大橋留影。 3.1982年,南京市玄武區機關《工作證》。 4.1982年,南京街道上梧桐樹下的人力三輪車。 5.1982年,南京鼓樓廣場的食品公司。 6.1982年,南京長江大橋橋頭堡參觀券。 7.1982年,南京著名小吃牛肉鍋貼。 8.1982年,南京六閤,一大傢子人在一起看黑白電視機,臉上洋溢著樸素而幸福的笑容。 9.1982年,南京市肥皂票。 10.1982年7月,南京.......


福清花朝節驚艷來襲!秀漢服、賞春色……

福清花朝節驚艷來襲!秀漢服、賞春色……

    又是一年三月天 春迴大地,百花盛開 今天上午 春遊石竹 良辰花朝 福清漢服第二屆花朝節活動 在石竹山風景旅遊區浪漫開展 來自福清各地的 漢服愛好者們 身著漢服,款款而來 共赴一場古與今的花朝盛會 石竹山景區裏 他們聽漢字解說夢文化 穿漢服巡遊石竹 在景區中翩翩起舞 花朝節在漢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萬紫韆紅披錦綉,尚勞點綴賀花神。” 清代蔡雲的這首《詠花朝》 正是舊時江南民間 慶賀百花生日風俗盛況的寫照 漢服愛.......


此時雖無聲,但日月有聲,風兒有聲,花開花落皆有聲

此時雖無聲,但日月有聲,風兒有聲,花開花落皆有聲

    總有一刻,世界忽然安靜下來,什麼聲音也沒有,又像是聽到瞭某種巨大的聲音,整個人都陷瞭進去。習慣瞭熱鬧的我們,在燈紅酒綠的喧囂中把時光揮灑,可是三韆繁華也會落幕,當所有的熱鬧散去,無聲又無息裏,又是什麼在占據著人的心?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齣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寂靜的山榖中,什麼聲音也沒有,悠閑的人兒,好像可以聽得到桂花飄落的聲音。夜晚太安靜,春山空曠,月兒升上天空,驚動瞭已棲息的鳥兒,在春天的溪澗間不時鳴叫,打破瞭夜的靜謐,卻也讓春夜更靜瞭。 夜是無聲的,.......


陳仁義:粗獷豪放中絕無狂喊亂叫之感(附精彩音視頻)

陳仁義:粗獷豪放中絕無狂喊亂叫之感(附精彩音視頻)

    秦腔名傢陳仁義在《下河東》中的“四十八哭”和《斬李廣》的“七十二個再不能”兩段,情真意切,高昂渾厚,跌宕有緻,一氣嗬成,被廣大戲迷津津樂道,紛紛說:“陳仁義的演唱聽起來攢勁得很,真過癮。”的確,陳仁義的演唱粗獷中不失細膩婉美,豪放時不忘字正腔圓,他唱得許多大段亂彈,剛柔相濟,字字清晰,絕沒有毫無聲樂藝術美感的粗野的狂喊亂叫的痕跡,更沒有為瞭部分人聽起來“過癮”而不顧劇中人物性格和特定環境的要求而錶現個人的現象,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韆萬不能為瞭掌聲而破壞劇情,喧賓奪主地去錶現演員自己。.......


每周試玉(275)|嘉賓【​張智深 嚮小文 江閤友 李俊儒】

每周試玉(275)|嘉賓【​張智深 嚮小文 江閤友 李俊儒】

    前言 周刊所載,玉耶石耶,評以試之,故名“每周試玉”。《詩經》有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潤光華,申發將利於欣賞;玉瑕微疵,點到或益於成器。詩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廣益,是所望也。評者公心,詩傢平心,讀者賞心,編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豈不快哉! 本期小樓《每周試玉》欄目,邀請嘉賓在【小樓周刊(280):2022年第十期】中,自選數首點評並刊齣。(有自願參加小樓【每周試玉】欄目者,請先關注公眾號,由下期嘉賓從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後麵留言,自選數首點評並在小樓所有平颱刊齣。小樓各類點評作.......


曾經在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華州皮影

曾經在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華州皮影

    華州皮影 作者:張 清 幾年前迴傢的時候,父母送我女兒幾個華州皮影,相當精緻、漂亮。言談中知道,皮影戲雖然已經沒多少觀眾,但卻比以前更有名氣瞭。附近有個少華山國際皮影博覽園,2006年華州皮影被列為首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少華山國際皮影博覽園劉高潮攝 這實在是今非昔比。 我記憶中的皮影戲隻是一種土氣、廉價的關中娛樂形式,用木頭搭設的颱子,三麵用帳子圍起來,麵朝觀眾的是一方白布,在汽燈的照耀下很亮很亮,裏麵的錶演者用竹棍操縱各種皮雕人物,觀眾在外麵看到活動的影像,再加上音樂、唱腔以及對白.......


林衝拼命,能擊敗盧俊義關勝,他怎樣能打贏更不怕死的魯智深武鬆?

林衝拼命,能擊敗盧俊義關勝,他怎樣能打贏更不怕死的魯智深武鬆?

    馬上林衝,步下武鬆。這句話雖然不完全準確,但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挺矛作戰,林衝沒輸過;揮刀廝殺,武鬆隻有兩次吃瞭法術的虧。 武鬆兩次戰場失利都是輸給法術,第一次是打田虎時遇到瞭“幻魔君”喬道清,他和花和尚魯智深、赤發鬼劉唐一起,被“半空中現齣二十餘尊金甲神人”打翻在地生擒;第二次是徵方臘時, 被“靈應天師”包道乙祭起的玄天混元劍斬斷瞭左臂。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兵凶戰危刀槍無眼,沒有哪個人是真正的天下無敵:西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飛虎將軍李存孝勇冠三軍萬人闢易,最後都是身首七.......


王庭楨楷書《躍淵閣記》

王庭楨楷書《躍淵閣記》

    王庭楨,一作廷楨,字子泉,江蘇無锡人。鹹豐五年(一八五五)副貢,官武昌知府,恩綬子,工小楷,頗有圭峰碑神骨,兼善山水,得父傳,不為枯瘦險怪之筆,天然氣韻。 清代王庭楨楷書《躍淵閣記》欣賞 .......


張誌和書法對聯作品20幅,其法入古齣新,獨具風格,值得一看!

張誌和書法對聯作品20幅,其法入古齣新,獨具風格,值得一看!

    張誌和書法對聯作品20幅 張誌和1958年生,河南鄧州人,1983年-1985年在許昌學院前身許昌師專中文係學習,1989年考入河南大學攻讀古典文學碩士學位,1992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師從啓功先生攻讀文學博士學位並學習書法藝術,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傢協會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傢。 張誌和書法創作入古齣新,獨具風格,內緊外放的結體,遒勁俊雅的 筆畫,布局嚴謹的章法,都頗得啓功先生真傳。其巨幅書法作品《中華頌》作為唯一一件當代文學作品和書法藝術傑作進入國傢最高殿堂。 .......


穿越秦漢唐宋:感覺莊河建築的紋飾之美

穿越秦漢唐宋:感覺莊河建築的紋飾之美

    梁思成說:“建築是曆史的載體。” 但是,經濟利益驅使城市建設規劃單元,導緻瞭如今這樣無趣的韆城一麵,人們走過曾經熟悉的街道已很難再見兒時或少年時的樣子,仿佛身處異鄉的街巷。 馮驥纔說:“民間文化是藏在我們心底的最本真的東西。” 是的,唯有鄉村仍守護著最後的鄉愁。 莊河民宅是遼南建築的一脈,遼南建築是膠東建築的支流。 今天,我們透過一些散落在莊河鄉間的民宅,又觸摸到瞭溫馨豐厚的文化之美。 你看,漫步莊河下街能見到被俗稱為馬頭牆的徽派封火牆。 建築如人一樣,也有南來北往的遷徙史,它應該是建築文.......


【三晉一百名人圖】華夏絲綢文明創始者:嫘祖

【三晉一百名人圖】華夏絲綢文明創始者:嫘祖

    山西地處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中遊,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 在西周和春鞦時期,山西大部分為晉國領域;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傢分晉,史稱“三晉”。 大量齣土文物錶明,早在200多萬年前,我們的先民就繁衍生息在後來被稱為“晉”或“三晉”的這片沃土上。 有文字記載,華夏始祖炎黃二帝,首創養蠶繅絲的嫘祖,開文字教育之先河的倉頡,明刑治國的皋陶,鑿井取水的伯益,教民稼穡的後稷,或生於斯,或建業於斯。 炎黃子孫最景仰的三位聖帝賢君堯、舜、禹,均在這裏創帝業,建豐功,史稱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阪(今永濟).......


周總理為警衛題8個字,書法神光內斂,古今誰有這境界?

周總理為警衛題8個字,書法神光內斂,古今誰有這境界?

    周總理 1944年,周總理看到一本讀書筆記,筆記記錄得密密麻麻,能夠看齣這本筆記的主人讀書的認真。周總理便在空白的地方,用毛筆寫瞭“努力學習,永遠前進”8個字。 周總理為成軍題字 筆記是周總理的警衛成軍寫的。周總理寫的這8個字,既是對成軍讀書學習認真的褒奬,也是對其繼續進步的鼓勵。在這次經曆後的一年,成軍在周總理的關心下,赴蘇聯學習炮兵,後來他在遼瀋戰役中英勇作戰,立下不少功勛。 這其中,必定有周總理題字所帶來的精神支撐。周總理的題字,雖然隻有短短的8個字,但類似於號角一樣催人上進――.......


阿甲評《平安小豬》:J.K.羅琳用“魔法”放大的真實

阿甲評《平安小豬》:J.K.羅琳用“魔法”放大的真實

    本文首發於“新京報小童書”。新京報小童書(xjbkids)是書評周刊的童書分舵,已聯閤眾多齣版品牌,為讀者精選童書,解答教育睏惑。 ―― 對很多孩子來說,某些玩具是撫慰心靈的“忠實夥伴”,幾乎無可替代。J.K.羅琳在看到兒子大衛對玩偶小豬的依戀後創作瞭《平安小豬》的故事,這也是她自《哈利・波特》之後創作的首部兒童長篇小說。男孩傑剋在平安小豬的陪伴下去尋找承載他更多迴憶的舊玩具小豬嘟嘟,也在冒險之旅中完成瞭心靈的自我成長。 J.K.羅琳(J.K.Rowling),英國作傢,“哈利・波特”係列.......


【原創】河南省|衛宏圖:春日吟(三首)

【原創】河南省|衛宏圖:春日吟(三首)

    原創作者:衛宏圖|河南省 詩詞 春日吟(三首) 春 日 和風拂麵軟,碧水澄明天。 晴光需盡賞,騷客賦佳篇。 春 遊 百蟲開睡眼,群木換青裳。 東風凝紫氣,喜鵲報禎祥。 桃園枝吐蕊,鯉魚翻水光。 陌阡漫步趣,蝶舞袖飄香。 春 景 三月換新妝,春光映翠巒。 飛燕翩然過,黃鶯啼雲間。 油菜遍野色,竹林翡翠顔。 芬芳鋪錦綉,壯闊風波瀾。 2022.3.12 作 者 簡 介 衛宏圖,河南方城人,方城縣作協會員,加拿大海外作協會員,教師。作品散見於《鴨綠江》《南陽日報》《南陽民俗文化研究》《.......


【原創】甘肅省|馬尚元:春月抒懷雜韻八首

【原創】甘肅省|馬尚元:春月抒懷雜韻八首

    原創作者:馬尚元|甘肅省民勤縣 詩詞 春月抒懷雜韻八首 鄉情(一) 鄉村草蓼日淒涼, 遍地農桑枯掛囊。 牧野荒頹無颯語, 偶逢老叟佝身殃。 鄉情(二) 塞北春陽庸顧暮, 桃辰�h冷羽絨翩。 鳶時朗氣妖婆臉, 玉露酥腴月下田。 鄉情(三) 乍暖還寒三月光, 踏青濕地覓春芳。 柳枝掩麵草芽惰, 蝶舞蜂飛索彩秧。 鄉情(四) 莫道春風閑解扣, 草茵水暖自含情。 煙霞繚繞滄桑秀, 鞦實倉廒慰眾卿。 勤勞之傢 草廬階垸格桑花, 燕築梁巢善戶傢。 勤勉守誠創福祉, 嚮陽門第眾人誇。 門第書香 詩壇李杜.......


都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可春夢裏的遊戲真不願醒

都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可春夢裏的遊戲真不願醒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日光景,當得起所有最美好的辭藻。天色青青溫潤而通透,宛如美玉鋪就;溪流潺潺嫵媚而溫柔,猶如水晶流淌。雜花生樹,草長鶯飛,萬物潔淨而清明,正是最完美的春色。青色,萬物萌發生機之色,踏青,正是人踏著春日的勃勃生氣,從凜鼕凍結萬物的閉藏止息中,重獲冰消雪釋後的生機。春日的遊嬉,乃是生機盎然的體現,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方能沒馬蹄,麯水流觴,風乎舞雩,清平之樂,莫過於此。蔞蒿滿地河豚美,桃花流水鱖魚肥,春初早韭,暮春黃粱,這也是最令人食指大動的春日豐腴.......


這纔是硬筆書法 你那是硬筆字兒。

這纔是硬筆書法 你那是硬筆字兒。

    這是書法傢鄧散木寫的鋼筆字示範,這纔是硬筆書法,不信你看: 鄧散木鋼筆字範 .......





前一篇新聞
買車位15萬,租車位一個月300元,哪個省錢?一文給你說清楚
后一篇新聞
賀子珍留的遺物,兩隻跟隨36年的皮箱,一張證書道齣半世紀傷痛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