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11:32:40 PM
戰爭在很多人眼裏代錶著的便是殘酷,不管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會因為戰爭損失東西。或許掌權者,投機者或許還能從裏麵獲得一絲一毫快樂,但是辛苦的永遠都是貧民百姓。
經曆過戰爭的人,不外乎是發起者還是參與者,戰爭帶給他們的不僅是生命的取捨,更多的還是精神上的傷痛。
很多人曾說能夠在戰爭中活下來就是不錯瞭,因此那些兒女情長根本不要去想,但是我們卻能從各大文獻,藝術作品中看到戰爭中的愛情卻顯得更為彌足珍貴。
和現代這種速食的隻看重物質結閤相比,戰爭年代的愛情好像更為純粹,更為乾淨。因為不用多想,這兩個能夠衝破生死在一起的戀人肯定無條件愛護對方的人,所以雖然戰爭中的愛情脆弱,但它同時也十分珍貴。
就如賀子珍與偉人之間的愛情一樣,雖然在時代曆史的洪流中,最終沒能相守到白頭,但是他們之間的革命友誼,戀人之間的感情卻令人十分動容。
革命戰士的去世
1984年4月19日17時17分常年飽受病痛的賀子珍在這一天逝世瞭,享年75歲。這位我黨的優秀戰士和傑齣的婦女先驅就這樣永遠地離我們而去,原本想著她的離去也算是終結瞭被摺磨的事實,但是在她的孩子為她整理遺物時還是不免為之感到不捨與感動。
賀子珍因常年獨居,所以在收拾她遺物時候並不知她究竟有什麼“財産”,等到李敏(賀子珍女兒)拿齣兩個使用痕跡明顯的皮箱之後,纔更加對這個革命戰士肅然起敬。
據瞭解賀子珍的這兩個皮箱是1948年從蘇聯帶迴來的,革命戰士的艱苦樸素在賀子珍這裏錶現得淋灕盡緻,一對用瞭36年的皮箱仍舊十分珍惜地保存,可想而知她平日的生活該世多麼節約,如果說皮箱隻是對賀子珍的人格魅力感到由衷的喜歡,那麼皮箱裏麵的東西則更讓人動容。
箱子裏麵沒有什麼錢財珠寶,主要都是些日用品,最吸引人的是一封封看得齣格外仔細保存的信件書籍和一些證件,這些信件有與好友之間的來往,還有與偉人之間的囑咐,看著這兩人在戰爭時代舉步維艱,實在是可悲可嘆。
而這其中還有一張證書,甚至連曾經陪在賀子珍身邊的李敏都不曾看過,那就是屬於賀子珍的一張殘疾證書。
令人動容的證書
1934年10月,這是我黨曆史上最睏難的時期,為瞭保存革命火種,長徵開始瞭。賀子珍也參加瞭長徵,相較於彆人的“一身輕”,賀子珍這次身懷六甲,可想在長徵途中她世多麼的辛苦與危險。
部隊行至貴州的時候,突遇敵軍襲擊轟炸,賀子珍不顧自身安危用自己血肉之軀掩護傷員,卻導緻自己全身上下十幾處炸傷,即便後麵取齣瞭一部分彈片,但是後背上也留下瞭一個坑洞。
而這僅僅是賀子珍革命生涯中發生的一次受傷事故罷瞭,從長徵到新中國成立賀子珍不知道遭受瞭多少戰爭的摧殘。1951年由上海華東醫院嚮華東局組織部齣具證明,為賀子珍的傷殘等級定為三等甲級。
李敏沒有看到過的那張證書就是這本殘疾證,她不敢想象母親是憑著什麼樣的意誌生生熬過來的。不知道在雨夜,在午夜夢迴中母親是否難以入睡,是否被傷痛摺磨至醒,然而這一切她都無從問起瞭,她隻知道母親為瞭不讓兒女擔心,政府破費,生生將傷痛熬瞭下來。
1934-1984年,從第一次大負傷開始直到去世,長達半個世紀如果沒有這張證書,又如何更加直白地看齣這個傷痛呢。
兩人之間的點滴
就像賀子珍這樣優秀的女性,在戰爭中即便收獲瞭自己的愛情,最終卻難以和自己愛人相守到白頭。
她和偉人誌同道閤,和偉人有聊不完的話題,如果說沒有戰爭,他們肯定是一對令人羨慕的夫妻。在井岡山那段時期,可能是兩人感情生涯中最令人懷念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偉人身體不好,是賀子珍在一旁鼓勵他,給瞭他精神上的安慰,也是從這時兩人結下瞭深厚的革命友誼。
賀子珍敢打敢衝敢拼命,她是井岡山上的“雙槍女將”,巾幗不讓須眉能夠義無反顧地投身革命,走南闖北。這樣像一顆小太陽的賀子珍理所應當地吸引瞭偉人的目光,在經過一段時間相處之後,兩人很快便走到瞭一起,成為瞭一對夫妻。
隻不過後麵造化弄人,井岡山上的一切都隻能成為兩人心中最不願觸碰記憶。
小結:
賀子珍是當之無愧的革命女戰士,女英雄,女中豪傑,麵對戰爭她有站起來反抗的勇氣,於是便成瞭井岡山上第一位女戰士,麵對感情她有著一顆十分真誠純粹的心,因此她保留瞭和偉人之間的書信。
作為一名革命者,她有著大公無私的精神,因此在自己有著傷殘鑒定證書的時候,她並沒有拿齣來博得彆人的同情,換取國傢的特殊照顧。
其實不管她與偉人之間的感情如何發展,她對新中國的成立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也許作為一個女人,她是不幸的沒能和心愛的丈夫相守百年,但是作為一個女人她又是幸福的,因為她得到瞭丈夫最深處的愛意。
戰爭年代便是這樣,生命都還朝不保夕更不要說個人之間的兒女情長瞭,也許在瞭解到賀子珍與偉人的愛情故事後,我們更能體會到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