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近日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兩項研究成果相繼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錶。城環學院保護生態學團隊在Science發文2022年3 月18日 頂尖高校同一學院,連發Nature、Science! - 趣味新聞網


近日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兩項研究成果相繼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錶。城環學院保護生態學團隊在Science發文2022年3 月18日 頂尖高校同一學院,連發Nature、Science!


發表日期 4/6/2022, 10:16:25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近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兩項研究成果相繼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錶。城環學院保護生態學團隊在Science發文2022年3 月18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研究中心華方圓研究員帶領… .....


    

近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兩項研究成果相繼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錶。

城環學院保護生態學團隊在Science發文

2022年3 月18日,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研究中心華方圓研究員帶領的保護生態學課題組牽頭7國研究人員組成的跨學科團隊,在《科學》(Science)以長文形式在綫發錶題為“The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 contributions and trade-offs of forest restoration approaches”的研究論文 。研究匯總分析瞭來自全球53個國傢地區、264個野外研究的近2.6萬條數據,發現與結構簡單的人工林相比,天然林可以更好地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實現地錶碳存儲、土壤保持、水源涵養的生態係統服務,但是人工林在木材生産方麵具有優勢。

華方圓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保護生態學課題組成員王瑋亦和苗新然為論文的共同作者 。研究得到北京大學生態研究中心學科建設人纔啓動經費、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項目、英國皇傢學會牛頓基金、巴西聖保羅基金的資助;閤作團隊來自以下11個研究機構:北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雲南大學、巴西聖保羅大學、智利拉弗龍特拉大學、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英國阿伯丁大學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

該篇文章首次從“多種紅利”的視角,構建和分析瞭現有最完備的人工林與天然林配對數據集。結果錶明,天然林在保護生物多樣性與地錶碳存儲、土壤保持、水源涵養這三種麵嚮環境的生態係統服務方麵都比人工林成效更好。人工林相比天然林成效的差距在土壤保持方麵尤其突齣,並且在水源涵養方麵隨氣候的乾旱程度增加而越發嚴重。這些發現提示,如果森林恢復的主要目標是生態益處,那麼即使不從生物多樣性的考慮齣發,我們也應該優先恢復天然林。恢復的方式需要因地製宜,基於土地退化程度、水熱條件、距離動植物種源地距離等因素,靈活采用自然恢復、人工種植多種本地喬灌草植物、人工輔助促進自然恢復等一係列方法。

該研究對森林恢復的政策製訂具有重要參考意義。聯閤國已將2021―2030年定為“生態係統恢復的十年”。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其他努力一起,“十年”將推動全球在數百萬公頃土地上開展森林恢復,有望帶來巨大的生態和社會紅利。但兌現這些紅利的前提,是選擇閤適的森林恢復方式,並確保被恢復的森林生態係統能充分實現預期的生態和社會目標。

城環學院中法中心在Nature上發文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中法中心於2022年3月16日以“The size of the land carbon sink in China”為題發錶在《自然》雜誌。汪宜龍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王旭輝研究員和硃丹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該研究得到瞭第二次青藏高原綜閤科學考察研究和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這一研究重新評估瞭我國陸地碳匯大小,修正瞭2020年發錶於《自然》雜誌的大氣反演研究對我國陸地碳匯的過高估計,為我國大氣反演陸地碳匯研究提供瞭新的思路,為評估陸地碳匯在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中的作用提供瞭科學依據。

陸地生態係統可通過其碳匯功能有效吸收大氣二氧化碳(CO2),減緩氣候變暖。陸地生態係統固碳,既是基於自然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我國幅員遼闊、生態係統多樣,這使得基於“自下而上”的清查方法準確估算我國陸地碳匯麵臨諸多挑戰。同時,《IPCC 2006年國傢溫室氣體清單指南2019修訂版》明確提齣基於大氣CO2濃度觀測數據,利用大氣反演係統來估算、驗證區域碳收支的必須性。然而,目前我國高標準的地麵CO2濃度觀測站點仍然較為稀疏,這導緻基於“自上而下”的反演方法估算陸地碳匯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針對這些問題,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中法地球係統模擬聯閤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閤作領導的研究團隊重新核算瞭我國的陸地碳匯大小。該研究采用全球二氧化碳反演模型(CAMS)對中國陸地碳匯進行估算,發現修正橫嚮碳通量後,中國2010―2016年平均陸地碳匯的閤理反演估計約為9.2億噸CO2/年;如果在反演過程中包含香格裏拉硃張站的CO2濃度觀測,則可能得到25.7億噸碳CO2/年的反演結果。為闡明這一差彆的原因,研究團隊利用高分辨率大氣傳輸模型對香格裏拉硃張站的觀測足跡進行瞭分析模擬。結果錶明,先前研究使用香格裏拉硃張站觀測的CO2濃度作為其所在的粗分辨率大氣傳輸模型網格的平均CO2濃度,使得該區域春季和夏季CO2濃度被顯著低估,最終導緻粗分辨率的反演模型高估瞭中國西南地區的碳匯。

香格裏拉硃張站觀測足跡分析

與此同時,研究團隊根據近10年我國森林清查數據和其它清查資料,更新瞭“自下而上”的同期中國陸地碳匯估計。結果錶明,陸地生態係統碳儲量的增加速率約為每年2.8億噸碳(摺閤吸收10.3億噸CO2),與“自上而下”的碳匯反演估算結果較為吻閤。

中國陸地碳匯的反演估算

來源:北京大學。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這啥物種?國外當美味,直接烤著吃,我國泛濫成災,吃貨畏懼三分

這啥物種?國外當美味,直接烤著吃,我國泛濫成災,吃貨畏懼三分

    導讀:這啥物種?國外當美味,直接烤著吃,我國泛濫成災,吃貨畏懼三分 近日來全國各地氣溫真是如夏季一樣,熱得讓人隻想穿短袖瞭。各地氣溫都直奔30度,好好的春天過成瞭夏季。溫度的上升,催促著萬物快速生長,蔬菜加速成熟上市,水果提前成熟。除瞭這些之外,野外的野生動物也開始活躍起來,原本還在鼕眠的蛇,近期活動也多瞭,頻繁齣現在人類生活的區域,嚇得路人丟瞭魂。 陸地上的蛇類齣沒多瞭,河邊那些石壁上的紅色泡泡也多瞭。有小孩詢問,那些看著十分惡心的紅色泡泡到底是什麼呢?這種泡泡常人都認識,它就是入侵相當.......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確定!天舟二號已撤離空間站,結局是什麼?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確定!天舟二號已撤離空間站,結局是什麼?

    原標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確定!天舟二號已撤離空間站,結局是什麼? 2022年3月底,完成全部既定任務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撤離瞭空間站核心艙組閤體,它將擇機再入地球大氣層,並最終在南太平洋上空解體,燃燒在大氣層中。天舟二號是天舟係列中第一艘正式用於天宮補給的無人貨運飛船,它不僅為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在軌工作與生活運送瞭物資,還完成瞭多項關鍵技術驗證實驗。在神舟十三號返迴之際,天舟二號已經在軌飛行瞭10個月,完成瞭全部的既定任務。為瞭給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騰挪位置,天舟二號從空間站核心艙.......


俄羅斯航天員評價神舟十三號航天任務:項目又快又好,願意加入

俄羅斯航天員評價神舟十三號航天任務:項目又快又好,願意加入

    原標題:俄羅斯航天員評價神舟十三號航天任務:項目又快又好,願意加入 5日,媒體報道稱,有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在接受采訪時錶示,中方航天項目“又快又好”,未來如果有條件的話,俄宇航員也很樂意與空間站進行閤作。首先感謝俄方對於航空航天成果的認可,相信隨著中俄閤作的不斷深入,未來兩國共同探索太空的奧秘是指日可待的。 太空是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藏,雖然在此事上的起步沒有美俄早,但是在短時間內獲得的成就卻是有目共睹的。而空間站則將進入建造階段,俄方在此事上也具備先進經驗,也希望中俄能深入閤作,共同創造新的成.......


一年飛行167次!這位教授的信念點燃無數人

一年飛行167次!這位教授的信念點燃無數人

    16年間 他在青藏高原跋涉50多萬公裏 收集4000多萬顆種子 “一個基因可以為一個國傢帶來希望 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韆蒼生” 他培養齣西藏大學第一位植物學博士…… 2017年9月 一場車禍將他的生命定格在瞭53歲 他就是我國著名植物學傢鍾揚 近日,總颱《故事裏的中國》節目 迴望瞭鍾揚的“種子人生” 令無數網友為之動容 如今,鍾揚教授的學生 繼續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用植物為雙胞胎兒子命名 他活成瞭一顆追夢的“種子” 1979年 鍾揚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 此後,他作為計算機人纔 被分配到.......


神舟13號即將返迴,快速返迴技術將被啓用,和之前的有什麼不同?

神舟13號即將返迴,快速返迴技術將被啓用,和之前的有什麼不同?

    原標題:神舟13號即將返迴,快速返迴技術將被啓用,和之前的有什麼不同? 目前,“神十三”乘組早已成為在軌時間最長的乘組,航天員王亞平、翟誌剛、葉光富的在軌時間分列中方航天員的前3位。按照6個月的駐留時間安排,“神十三”乘組將於4月中旬返迴地球。“神十三”飛船在軌期間,成為首次進行徑嚮交會對接、在軌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船,在其返迴時還將創造另一個首次――實施快速返迴,進一步提升航天員的舒適性及任務實施效率。在此前的任務中,“神舟”飛船在撤離空間站後還將獨立飛行1天有餘的時間,在快速返迴模式下,飛船返.......


不走尋常路?美生物黑客將蠕蟲擺上餐桌,40歲時生物年齡僅為9歲

不走尋常路?美生物黑客將蠕蟲擺上餐桌,40歲時生物年齡僅為9歲

    古往今來,富豪們為尋求“不老”可謂煞費苦心。伯爵夫人伊麗莎白用女孩的鮮血沐浴,矽榖富豪彼得・蒂爾注射年輕人的血液,媒體大亨伊茨科夫投資數字大腦,世界首富馬斯剋埃隆・馬斯剋研究腦機,還有不少億萬富翁們投資冷凍人體和低溫保存技術。 而曾經連續2年進入“健康領域百人”的美生物黑客本・格林菲爾德,他的方法則更加另類,不僅食蠕蟲,而且還承受高強度電擊。 蠕蟲和電擊,不管哪種方式,聽起來足以讓人感覺瘋狂,而本・格林菲爾德卻振振有詞,他錶示自己嘗試前早已做好瞭功課。在一次公開場閤,本・格林菲爾德錶示,自.......


亞馬遜開始部署衛星星座,一天內敲定價值百億美元的68次發射閤同

亞馬遜開始部署衛星星座,一天內敲定價值百億美元的68次發射閤同

    亞馬遜宣布瞭一係列創紀錄的發射閤同,將把其3236號衛星項目柯伊伯星座的所有衛星發射到軌道,值得注意的是,在68份公司發射閤同和包括未執行期權在內的83份閤同中,SpaceX――世界上最具成本效益和可用性的發射供應商――完全缺席。相反,亞馬遜已經將三批閤同授予瞭聯閤發射聯盟,ULA,Arianespace和Blue Origin。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亞馬遜已經在初創公司ABL Space的RS1火箭上購買瞭兩次原型衛星發射,並在ULA Atlas V火箭上購買瞭九次運行發射,這無疑是太空飛行史.......


熱河生物群這件1.2億年前化石 為獸類起源提供瞭新證據

熱河生物群這件1.2億年前化石 為獸類起源提供瞭新證據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獸類是如何起源的?其牙齒類型演化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瞭什麼角色?長期以來備受古生物學界關注。 中美科研人員最新在遼寜熱河生物群閤作研究發現一件約1.2億年前的對齒獸類乳齒獸新化石標本,並通過對對齒獸兩大主要類群化石標本的頜骨和牙齒結構進行深入對比研究,為認識獸類的起源演化過程提供瞭新的證據。 毛方園研究員展示介紹本次研究的乳齒獸化石標本。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這項古生物研究重要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毛方園研究員、紐約.......


俊卿清水魚:4.38億年前的海洋“萌主”

俊卿清水魚:4.38億年前的海洋“萌主”

    ■分類位置:盔甲魚亞綱―真盔甲魚目―曙魚科―清水魚屬 ■化石産地:江西省武寜縣澧溪鎮 ■層位與時代:清水組,誌留紀蘭多維列世特列奇早期(距今約4.38億年) ■命名人與命名時間:山顯任、蓋誌琨、林翔鴻、陳陽、硃敏、趙文金,2022年 前不久,俊卿清水魚(圖1)發現於江西武寜地區4.38億年前的清水組中。這是真盔甲魚類在贛西北地區下紅層中的首次發現,代錶瞭迄今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真盔甲魚類化石記錄。屬名指示瞭該魚化石發現於江西誌留紀下紅層清水組;種名則獻給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古魚.......


著名化工專傢餘國琮院士逝世

著名化工專傢餘國琮院士逝世

    2022年4月6日12時,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傢,天津大學教授餘國琮在津逝世,享年100歲。 餘國琮,1922年11月齣生於廣東省廣州市,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閤大學化工係,1945年起先後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匹茲堡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匹茲堡大學任教。1950年,他衝破重重阻力,毅然返迴祖國,在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化工係工作,是首批留美歸來學者之一。1952年起在天津大學化工係工作,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餘國琮是我國精餾分離學科創始人、現代工業精餾技術的先行者.......


湖湘自然曆丨飛羽精靈腮紅塗臉,莫西乾頭,好“浮誇”的鳥

湖湘自然曆丨飛羽精靈腮紅塗臉,莫西乾頭,好“浮誇”的鳥

    湖湘自然曆丨飛羽精靈腮紅塗臉,莫西乾頭,好“浮誇”的鳥 2022年4月6日 星期三 清明第2天 春暖花開,樹林裏的鳥鳴比以前更嘈雜、高亢,求偶季到瞭。 顔值齣眾的紅耳鵯也齣現在湖南的山林中,隻要一眼就能把它們與其他小型鳥類區分開。它們長得實在有點“浮誇”――頭頂著一個高聳的、多數時候往前方翹起的黑色羽冠,典型的“莫西乾”發型;眼後下方有一塊紅色耳羽簇,緊挨著白色臉頰,完全是刻意在臉頰上塗抹鮮艷“腮紅”;再加上橙紅臀部、圓潤身材,紅耳鵯顯然是鵯類中俊俏又招搖的一種。 但並不是所有紅耳鵯都具備“浮.......


埃及人建金字塔的時候,中國真的很落後?這些曠世工程你知道嗎

埃及人建金字塔的時候,中國真的很落後?這些曠世工程你知道嗎

    先要告訴大傢的是,就算在四韆多年前,中國人絕不比埃及人笨,成就也遠遠超過埃及人。 在四韆多年前,有一段時間裏,世界各地洪水汪洋,民不聊生。全世界隻有一個地方主動治水,那就是中國。這就是大傢所熟知的大禹治水。大禹治水工程到底有多麼浩大?最西邊到積石山,最東邊一直到瞭大海,最北邊到達雁門,最南邊到達湘江。如果以這個範圍畫一個四邊形,麵積400萬平方公裏。毫無疑問,這是從古至今的世界第一工程,至少到明年還沒有人能打破。 史前大洪水把原本的河道都衝垮瞭。大禹治水工程,是先規劃幾條入海的江河。而.......


挑戰“地球第四極”:漁村崛起“深海科技高地”

挑戰“地球第四極”:漁村崛起“深海科技高地”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海口4月5日電題:挑戰“地球第四極”:漁村崛起“深海科技高地” 新華社記者趙穎全、陳凱姿 鹿迴頭,位於三亞正南端,是經億萬年浪擊沙疊形成的“半山半島”。在這裏,一段黎族青年追逐鹿女的愛情神話傳瞭韆百年。當科考母船載著“奮鬥者”號等裝備,由此進入南海、印度洋、太平洋,中國徵服深遠海的故事,也被一一記錄和傳頌。 從理論到核心技術,從模型到科考利器,從淺海到萬米深淵,年輕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深海所),背負著海洋強國的使命,不斷摸索突圍,昔日小漁村崛起一.......


東西問丨鄭喆軒:13萬年前的阿捨利手斧何以見證早期人類文化交融?

東西問丨鄭喆軒:13萬年前的阿捨利手斧何以見證早期人類文化交融?

    中新社成都4月6日電 題:鄭�蔥�:13萬年前的阿捨利手斧何以見證早期人類文化交融? 中新社記者 嶽依桐 “皮洛遺址發現瞭數量豐富、形態規整、技術成熟的手斧和薄刃斧,是目前在東亞發現的最典型的阿捨利晚期階段的文化遺存,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捨利技術産品,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莫維斯綫’論戰畫上休止符,串聯起東西方阿捨利文化傳播帶,對認識亞歐大陸東西側遠古人群的遷徙和文化交流具有特殊意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舊石器研究室主任、皮洛遺址考古項目執行領隊鄭�蔥�日前接受中新社“東西問.......


“左撇子的孩子比較聰明”……真的嗎?

“左撇子的孩子比較聰明”……真的嗎?

    有人慣用右手,有人慣用左手,這在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瞭。 但是我們卻總能聽到這樣的說法: 左撇子更聰明! 左撇子的右腦被高度開發! 很多科學傢藝術傢都是左撇子! …… 每次看到這樣的話,總讓平時善用左手的小編特彆焦慮,好像有一種潛力激發不齣來的憋屈感…… 左撇子是不是真的更加聰明呢? 左撇子又被稱為左利手,是指人們習慣用左手做事。 根據調查統計,全世界上大約有10%的人是左撇子,我國現在左撇子人群至少有8000萬。 關於左撇子的成因,目前科學尚未有定論。但有研究錶明,左撇子的産生可.......


慷慨的挪威:自己纔38萬平方公裏,卻將216萬平方公裏給瞭丹麥

慷慨的挪威:自己纔38萬平方公裏,卻將216萬平方公裏給瞭丹麥

    0.44平方公裏,這一數字是全球最小國傢的領土麵積,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傢來說,216萬平方公裏是一個無法想象的數字。事實上,這一數字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全球最大島嶼格陵蘭島的麵積。 提到這個位於北美洲與歐洲之間的龐然大物,就不得不提格陵蘭島的“易主”。雖然這座島嶼現在屬於丹麥,但事實上這裏早在800年前就印上瞭挪威王國的標記,在數百年的時間內,一直被挪威人統治。 直到後來格陵蘭島纔成瞭丹麥屬地,不過不像其他國傢之間搶占殖民地打得不可開交,格陵蘭島的易主,更像是挪威“送給”丹麥的。要知道,挪威王.......


曾為“兩彈”做重要貢獻!餘國琮院士逝世,享年100歲

曾為“兩彈”做重要貢獻!餘國琮院士逝世,享年100歲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2022年4月6日12時,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傢、天津大學教授餘國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遵照餘國琮先生本人及傢屬意願,喪事一切從簡。 餘國琮1922年11月齣生於廣東省廣州市,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閤大學化工係,1945年起先後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匹茲堡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匹茲堡大學任教,1950年入選美國科學傢名錄,同年夏衝破重重阻力,毅然返迴祖國,是首批留美歸來學者之一。1952年起在天津大學化工係工作,1953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


俄羅斯若退齣國際空間站,會加入我國空間站嗎?已錶示要建新模塊

俄羅斯若退齣國際空間站,會加入我國空間站嗎?已錶示要建新模塊

    國際空間站是地球外太空最大的人造天體,但是近一個月來,國際空間站的前景開始變得撲朔迷離,因為俄羅斯航天局錶示要終止與美國、歐洲等相關參與方在國際空間站上的閤作,而一旦真正終止閤作,那麼俄羅斯空間站艙段很可能將與國際空間站“分傢”,如果它獨立齣來,國際空間站將會齣現大麻煩,甚至是無法運行下去的。 可能很多朋友比較詫異,國際空間站中俄羅斯的艙段就這麼重要嗎?離瞭俄羅斯,國際空間站就無法運營瞭嗎?其實按照國際空間站國傢間的工作分工來看這說法還真不誇張。 國際空間站的日常運營和維護主要就是俄美兩個.......


一年飛行167次!這位教授的信念點燃無數人

一年飛行167次!這位教授的信念點燃無數人

    16年間 他在青藏高原跋涉50多萬公裏 收集4000多萬顆種子 “一個基因可以為一個國傢帶來希望 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韆蒼生” 他培養齣西藏大學第一位植物學博士…… 2017年9月 一場車禍將他的生命定格在瞭53歲 他就是我國著名植物學傢鍾揚 近日,總颱《故事裏的中國》節目 迴望瞭鍾揚的“種子人生” 令無數網友為之動容 如今,鍾揚教授的學生 繼續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用植物為雙胞胎兒子命名 他活成瞭一顆追夢的“種子” 1979年 鍾揚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 此後,他作為計算機人纔 被分配到.......


屎殼郎,拯救澳大利亞!

屎殼郎,拯救澳大利亞!

    從蜣螂、屎殼郎、糞金龜,再到聖甲蟲,它是古埃及神話的聖物,是守護法老墓穴的護身符,它被古埃及人稱之為:剋羅斯特。 古埃及的神話傳說中,太陽神負責掌管運送太陽 而太陽的東升西落就跟蜣螂推動糞球一樣, 因此太陽神的形象也就成瞭聖殼蟲 圖:digitalmapsoftheancientworld.com 埃及國傢博物館館藏的聖甲蟲飾品 圖:Egyptian Museum 法老圖坦卡濛墓葬中的胸飾 圖:Egyptian Museum 蟲 神 誕 生 自然界的生物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相互依存、相.......


著名化工專傢餘國琮院士逝世

著名化工專傢餘國琮院士逝世

    2022年4月6日12時,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傢,天津大學教授餘國琮在津逝世,享年100歲。 餘國琮,1922年11月齣生於廣東省廣州市,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閤大學化工係,1945年起先後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匹茲堡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匹茲堡大學任教。1950年,他衝破重重阻力,毅然返迴祖國,在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化工係工作,是首批留美歸來學者之一。1952年起在天津大學化工係工作,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餘國琮是我國精餾分離學科創始人、現代工業精餾技術的先行者.......


中國天眼將嚮外星人發送信息?迄今最強大信號,高達25500個字節

中國天眼將嚮外星人發送信息?迄今最強大信號,高達25500個字節

    由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美國、中國和英國幾所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國際科學傢團隊,正在進行一個有爭議的項目:準備用中國天眼嚮潛在的外星世界廣播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基本信息,並希望外星人收到後能夠迴復。 這個項目來自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喬納森・江領導的團隊,將嚮22180光年的M13球狀星團發射一個迄今為止最為強大,高達25500個字節的信號,包含有史以來最多的地球和人類信息,發送時間近3分鍾。 這個項目結閤瞭此前所有試圖與外星智慧文明取得聯係的項目的信息,如.......


印尼海域發現一群怪異的魚群,魚鰭幾乎完全退化,隻能像樹葉懸浮在海中

印尼海域發現一群怪異的魚群,魚鰭幾乎完全退化,隻能像樹葉懸浮在海中

    “在魚類中,魚鰭對魚類的生存非常重要,是魚類用來遊泳的,還能維持身體平衡的重要器官,可有些魚類卻將魚鰭退化瞭,這是非常奇怪的。” 01 ― 印尼海域一群沒有魚鰭的怪魚 印度尼西亞沙璜的一個海域中,潛水員就發現一群生物懸浮在珊瑚礁上,看著很像漂浮的樹葉,遊近一看,是一群怪魚。 潛水員德斯梅特介紹,當她靠近,這些怪魚也不像其它魚類迅速遊走逃跑,而是慢慢飄走,細細觀察,這些魚沒有魚鰭,像片薄刀片。問同行的潛水員纔知,這是一群刀片魚,魚鰭幾乎完全退化,所以看不到它們遊動的樣子,隻能隨波漂浮。 .......


黑洞輻射之謎被解開瞭!天文學傢是怎麼做到的?看這裏

黑洞輻射之謎被解開瞭!天文學傢是怎麼做到的?看這裏

    上圖是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類星體3C 273(左圖拍攝於早期,右圖拍攝於2003年),右圖中,類星體中部最明亮的光綫被部分遮擋。 黑洞是如何運作的?為瞭解決這一睏惑,天文學傢們完成瞭關鍵的一步,即對一個遙遠黑洞發齣的輻射信號進行瞭篩選,並最終將輻射分成瞭兩個部分。 有兩位意大利學者曾花瞭5年時間來觀測黑洞,最終將黑洞的X射綫分為由極地噴流噴射齣的和由圍繞黑洞中心的吸積盤産生的。 研究人員說,從一個普通信號中確定兩個X射綫源這是頭一遭,研究過程中常常受到黑洞視角的阻礙和太空中其他輻射源的乾擾.......


機智號完成瞭第24次飛行

機智號完成瞭第24次飛行

    Credit: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Arizona/USGS 4月3日,NASA的火星直升機完成瞭第24次飛行,飛行高度10米,時長69.5秒,距離47米。 Credit: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Arizona/USGS 接下來機智號將為第二十五次飛行做準備,這是最期待的飛行,朝著西北飛行704米,並打破第九次的飛行距離紀錄,見上圖中的選項C(Option C)。 Credit:NASA 另外NASA J.......


今日高分新書推薦

今日高分新書推薦

    01 《宇宙小史》 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也是認識自我的過程。光年尺度下的敘事,讓人類顯得無足輕重。但正是通過科學傢的不懈努力,纔能使我們能夠突破肉體的局限,將人類的視野拓展到目所能及之外的世界,或許有一天,直到宇宙的邊緣。 萊曼・佩奇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領域的佼佼者,威爾金森微波各嚮異性探測器(WMAP)的初創研究者之一。關於宇宙大爆炸,以及宇宙其他重要問題的答案,都藏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裏。為瞭追尋這答案,人類嚮太空發射瞭衛星、望遠鏡,我們得以瞭解宇宙的組成、幾何結構,認識宇宙的演化。今.......


實驗室中的意外發現:“水加速”聚脯氨酸閤成,30秒完成反應|NSR

實驗室中的意外發現:“水加速”聚脯氨酸閤成,30秒完成反應|NSR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颱 分享信息,整閤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N-羧基環內酸酐(NCA)開環聚閤製備聚氨基酸通常需要嚴格的無水條件,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呂華教授課題組卻在研究中意外發現瞭反常的“水加速”現象,將原本需要在手套箱中進行的嚴格無水反應變成瞭在水相中實現的超快且可控的聚閤。由此,可以快速齣閤成具有藥用價值的蛋白質-聚脯氨酸偶聯物。相關成果發錶於《國傢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該團隊最初的研究對象是脯氨酸N-羧基環內酸酐(Pr.......


2022|三月航天大事記

2022|三月航天大事記

    三月航天 Mar. 2022 3月5日14時01分 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成功將銀河航天02批6顆衛星和1顆暄銘星願微納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銀河航天02批6顆衛星主要用於在軌驗證多星聯閤工作、星座組網布置、通信-遙感一體化技術。搭載的暄銘星願衛星是一顆6U遙感立方星。 此次發射是長徵係列運載火箭的第410次發射。 3月17日15時09分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隨後將遙感三十四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遙感三十.......


新型太陽能電池闆問世:黑夜也能發電

新型太陽能電池闆問世:黑夜也能發電

    日前,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建造瞭一個小型太陽能電池闆原型,可以日夜發電。 根據發錶在《應用物理快報》上的論文介紹,它就像一個經典的太陽能電池闆,在白天將陽光轉化為電能。到瞭晚上,嵌入式熱電發電機 (TEG) 則會“從光伏電池與周圍環境之間的溫差中獲取電能” 。 領導這項研究的斯坦福大學電氣工程師Shanhui Fan錶示,他們為光伏電池附上瞭一種稱為熱電模塊的絕緣材料。這種材料就像一個水電站大壩,吸收熱流並從中産生能量。 該技術通過將白天的熱量捕獲到散熱器中來發揮作用。然後,當這種.......


通往PI的道路越來越擠瞭,但是新的道路也越來越多瞭

通往PI的道路越來越擠瞭,但是新的道路也越來越多瞭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颱 分享信息,整閤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歐洲和美國的兩項最新的跟蹤研究結果錶明,在結束博士後工作之後,五年內成為PI的比例正在逐漸降低。但這並不錶示更多的博士後正在失業,而是學術界以外的工作機會正在逐漸增加。 圖源:embl.org 總部位於德國海德堡的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是歐洲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和教育培訓機構。該機構對二十年多年來從這裏走齣的2284名博士和博士後的職業生涯進行瞭跟蹤研究,研究發現,這些年輕人成為PI的比例明顯降低瞭.......


醋裏長的“肥肉”吃過嗎?一種1毫米長,懂得閤作的生物正在搶食

醋裏長的“肥肉”吃過嗎?一種1毫米長,懂得閤作的生物正在搶食

    前些日子,一條陝西古法釀醋的視頻火瞭,視頻中的釀醋師傅從醋壇子中撈起瞭一塊類似肥肉的膠狀物體,並撕下一片嘗瞭一口,聲稱這是好東西。 另外,他說自己從1979年就開始釀醋,但不知道這東西是什麼,隻聽一些化學老師說是脂類物質。 不過很快許多大V都開始闢謠,釀醋師傅撈起來的物質被稱為“醋蛾子”,是古法釀醋很容易産生的一種縴維素,是一種多糖而不是脂類,隻不過和許多植物縴維不同的是,它是由細菌産生的。 在自然棲息地中,大多數細菌都會閤成細胞外的多糖,其作用和植物的細胞壁(植物縴維的來源)是差不多.......


拍照不會凹造型?航天員來教你!

拍照不會凹造型?航天員來教你!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44期】 拍照凹造型是一門技術 尤其是閤照的過程中 一個姿勢沒擺好 就有可能讓你的臉顯得齣奇的大 不敢在自己的朋友圈曬照片 還在彆人的朋友圈“顔麵盡失” 為瞭拍照顯臉小 網友們開發瞭很多技巧 比如單手比V擋眼睛、雙手托腮遮臉頰等等 但最受大傢好評的 就是“戰術後仰” 近日 有細心的網友 在“復習”第二次太空授課時發現 在預告片中 站在C位的翟誌剛 就用齣瞭上述“絕招” 當然 在擺脫重力束縛的太空中 類似的凹造型技巧還有很多 航天員拍照姿勢 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


3月航天大事記『迴顧2022』

3月航天大事記『迴顧2022』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44期】 遠望6號,虎年首航! 3月1日上午,我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6號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赴印度洋預定海域將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 天問一號第八批科學探測數據發布 2022年3月3日,據月球探測工程地麵應用係統公開發布消息,此次發布的數據由地麵應用係統生産製作,包括環繞器上的火星離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中分辨率相機、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以及火星車上的導航地形相機、多光譜相機、火星氣象測量儀、火星車次錶層探測雷達、火星錶麵成分探測儀在2022年1月獲.......


林草科普|雌雄難辨?——白喉犀鳥

林草科普|雌雄難辨?——白喉犀鳥

    白喉犀鳥,體長880毫米,成體背部為深棕灰色,腹部為淺棕色;喉部白色,飛翔時可看到翅的末端羽毛和尾尖兩邊的尾羽為白色。雌鳥的喙為暗棕色,雄鳥則為黃色。 白喉犀鳥 白喉犀鳥為留鳥,屬於國傢一級保護動物,常成群活動。群體大多為數隻的小群,繁殖季節單個或成對活動。 它們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腳和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中,以植物果實、種子和嫩芽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樹蛙等動物性食物。在中國僅分布於雲南。(信息來源 雲南廣播電視颱 編輯 王強) .......


地球就是永動機?自轉46億年沒有停息,卻不是人類苦苦尋求的答案

地球就是永動機?自轉46億年沒有停息,卻不是人類苦苦尋求的答案

    多年來,人類一直在追求永動機,並且不斷進行各種試驗,希望能找到真正的永動機,然而卻發現並沒有永動機。可是經過一段時間試驗之後,卻意外得齣瞭能量守恒,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守恒定理來看,永動機就是一個騙子。 可是經過多年的尋找之後,卻意外發現原來真的存在永動機,而且與人類息息相關,那就是地球。因為地球已經自轉46億年,並且沒有絲毫停下來的跡象,如果用能量守恒來解釋,顯然說不過去。可是,地球一直都圍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圈的時間為365天,而地球公轉的能量主要來自於太陽的引力。那麼地球自轉的能量.......


新冠變異病毒除瞭XE,還有XF和XD

新冠變異病毒除瞭XE,還有XF和XD

    最近國內疫情捲土重來,讓我們措手不及,今日新冠噩耗再次傳來――Omicron毒株又再結閤變異,新變種問世瞭!且傳播速度比目前的毒株快,恐怕為目前全球疫情火上澆油! 新冠病毒新變種XE,英國已有637人確診 3月28日,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證實,已監測到一種新的新冠病毒突變株,名為XE。 (圖源:網絡) 新冠病毒奧密剋戎新變體XE導緻的感染病例不斷增加。迄今為止,英國境內已發現637例XE感染病例。 新變種XE是什麼? 據英國衛生安全局25日公布的簡報,新變種XE是奧密剋戎子毒株BA........


俄宇航員盛贊中國航天!國際空間站矛盾不斷,俄會與我國閤作嗎?

俄宇航員盛贊中國航天!國際空間站矛盾不斷,俄會與我國閤作嗎?

    3月30日,俄聯盟號飛船將3名航天員從國際空間站接迴到地球,其中2名航天員是俄航天員,包括一位是“搭便車”的美國宇航員。 2名俄航天員返迴地球之後,接受瞭媒體的采訪。其中俄宇航員安東・什卡普列羅夫在采訪中被問及即將返航的中國“神舟十三號”。 對此,俄航天員盛贊中國航天項目又快又好,也會創造更多的記錄,如果中國提議,我們也會加入。 國際空間站與中國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始建於1998年,原計劃在2015年退役,之後經過不斷維修,一直到現在還沒有退役,計劃打算在2031年時,國際空間站受控墜入.......


木星之類的氣態星球是怎樣誕生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有瞭新的發現

木星之類的氣態星球是怎樣誕生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有瞭新的發現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直接拍攝到瞭一顆類似木星的原始星盤的照片,科學傢們稱這次觀測活動非常重要,今天的這個發現解決瞭一個長期爭論的問題,即木星等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星球是在塵埃和氣體組成的原行星盤中誕生的,星盤中有著明顯的螺鏇結構,圍繞著一顆年輕的恒星鏇轉,據估計這顆恒星大約有200萬年的曆史。這大約是我們太陽係的年齡,當時行星正在形成。(太陽係的年齡目前為46億年。) “大自然是非常聰明的,它可以以一係列不同的方式製造行星。”美國宇航局科學傢說到:“所有行星都是由起源於繞星盤的物質構成的。木.......


摺紙中的“降維”:這對父子解齣瞭睏擾學界十多年的幾何難題

摺紙中的“降維”:這對父子解齣瞭睏擾學界十多年的幾何難題

    選自Quantamagazine 作者:Rachel Crowell 機器之心編譯 機器之心編輯部 這一結果可能會幫助研究人員迴答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如何將物體從第四維展平到第三維。 計算機科學傢 Erik Demaine 和他的藝術傢兼計算機科學傢父親 Martin Demaine 多年來一直在挑戰摺紙的極限。他們復雜的摺紙雕塑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十年前,PBS 還播齣瞭一部以他們為主角的藝術紀錄片。 這對搭檔在 Erik 6 歲時開始閤作,如今,Erik 已經成為瞭麻省理.......


CCD圖像傳感器——顛覆人類記錄影像的方式

CCD圖像傳感器——顛覆人類記錄影像的方式

    基於半導體技術的CCD圖像傳感器改變瞭人類用膠片記錄影像的曆史。時至今日,數字化影像不僅是科學分析的重要工具,也深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編輯 | 書羽 維納德・波利(左)和喬治・史密斯(右)在1969年發明瞭CCD技術丨來源:文獻[1] 2009年,維納德・波利(Willard S. 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因為發明CCD(Charge-coupled Device,電荷耦閤元件,或稱為CCD圖像傳感器)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 諾貝爾奬委員會主.......




【廣告創意】Science World告訴你25個平常不知道的科學冷知識

二氧化碳轉化新發現 有助於減少排放量


前一篇新聞
大唐國寶鴕鳥文物,跟駱駝的孽緣!
后一篇新聞
10所高校通過!教育部公布一批重要名單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