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8:48:42 PM
跨越歲月的長河,展齣豐碩的成果。紅色故事記錄著今天主人公王道元收藏人生輝煌的始末。當我們看到紅色博物館建築和其紅色主題文化的內容,無不被其場景所震撼和摺服。他從普通的農民企業傢,生發宏大心願,在他有生之年奮鬥曆程,給黨和人民留下世間少有珍貴紅色收藏珍品。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世界!
圖:中國成都紅色博物館王道元館長。
博大的傢國情懷,宏偉的收藏夢想,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在2021年百年華誕,嚮黨遞交瞭一份最滿意的答捲,功在當代利在韆鞦。
一百多年歲月崢嶸,一百多年風雲巨變,有無數先輩們流血犧牲精神、艱苦奮鬥建設社會主義開拓精神、改革開放創新精神、科技發展強國新時代跨越的精神,都載入中華曆史長河之中。如今巍立在世界東方大國的品牌之威。
紅色經典文化傳承,有多少英雄的城市,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無名英雄的故事,而記載著偉大紅色星火,而點亮並燃燒著偉大歲月的銘記。他就是紅色博物館長王道元。
圖:2022年4月筆者和嘉賓們參觀紅色博物館。
古鎮的紅色基因
美麗四川,天府之國的郫都區(原郫縣)古稱“郫邑”,意為臨水而建、因水而興的城池。
生長在這片肥沃富饒土地上的王道元,自幼被傢鄉善良厚道、勤勞質樸、學習奮進的文化滋養下,羽化蝶變成為專研多纔,執念人生奮鬥,追求美好未來的農傢愛國青年。改革開放40多年來,為他在工程建築行業的創業,提供瞭發展的曆史機遇,憑著艱苦奮鬥的精神和誠信質量為上的服務宗旨,拼搏路上,勤奮不輟的王道元收獲瞭人生第一桶金。
財富除瞭物質外,精神文化層麵更讓王道元情有獨鍾。他懷著對傢鄉摯愛,對黨的忠誠,開始瞄準瞭曆史文物的收藏領域,以至達到癡迷的程度,融入血液中、骨髓裏,納入自己生命事業的重要部分。
祖國飛速發展進步,離不開曆史美妙的畫捲。曆史是過往的記憶,這些曆史和傢鄉情結,靠的是日以繼夜收藏和積纍,讓王道元憑藉這種韌勁和堅持的毅力,一路走來在大江南北各地積攢收購並收藏,價值達天文數字。對於一個普通的鄉村企業傢是何等不容易。他日常生活省吃儉用,卻花費大量資金、精力和心血,用腦思考、用智慧策劃、用情在專研。在他眼中,每一件藏品都是曆史和時代的標本,更是時光的記載。
圖:博物館收藏曆年代報紙。
收藏曆史物品中以實物為載體、以時光為記錄、以年代劃分主題、以文化為基礎亮點,大到抗戰時期的遺存,小到見過之後的各種報紙和帶有特定曆史專屬意義的各類票據,如糧票、郵票......不計其數,加有下鄉知青文物陳列館藏品,就像針綫一樣貫穿瞭過往昔今的曆史收藏。
王道元將曆史時光與故鄉融為一體、相得益彰,也是他精心打造推齣鄉村傢鄉具有紅色經典民族特色的文化古鎮的初心。
時光裏的奮鬥者
由於王道元創業初心和他的日以繼夜的酷愛堅持、為設定心中的夢想,真誠的王道元發齣“心願”,讓自己收藏的寶貴的珍品一定讓老百姓觀後受益、讓後人銘記曆史、為國傢作貢獻。王道元收藏事業小勝,靠力,靠凝集個人及團隊專傢們的心血、聚心聚力;中勝,靠人生智慧,藉勢、藉力、藉資本整閤資源而形成的閤力,助推收藏事業的創新發展。大勝靠道,道的核心是誠信感恩的道和義,故而取名為王道元。
圖:成都市郫都區紅色博物館廳院
他從收藏曆史文物珍品初衷,由熱愛轉為酷愛,甚至發展到癡迷程度;難能可貴的執著與堅持,一路走來40多年。這種赤誠的乾勁來自於王道元對黨的忠誠和傢鄉的眷戀。長年來,他對收藏事業的工匠精神,這種精神來源於匠心深厚文化的修為。
熱愛容易,堅持很難,堅持持久更難上加難,就憑著這種崇高的豐碑在心中,得到瞭各級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助力,感動瞭無數有誌人士的幫助和賦能,取得今天驕人圓滿的成果。
大智慧的收藏人生
古語講“子欲為事 先為人聖”。一個人若要成事,就要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做事先做人,纔能成大事。人品,是一個人最大的靠山,是立身處事的根本,能堅守初心、不忘使命,懂得感恩。使他有堅持的恒心,奠定瞭持久的毅力,創造瞭前行的原動力。
王道元就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的愛國賢士,用愛黨愛社會的實際行動反映齣融化在血液裏、刻在思想中堅定的信仰。他將收藏的夢想植入心中,永不停止。
40多年他用深厚的文化藝術內涵形成瞭王道元的收藏人生品牌。隻有堅持夢想纔能成功,數年如一日,纔彰顯永恒內功。他遵循瞭感恩成就偉業、智慧創造輝煌,這種天道酬勤和滴水穿石的精神,纔鑄就瞭今天輝煌的業績。功夫不負有心人,王道元帶領團隊的敬業勤耕,成都根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先後榮獲第二屆中國質量品牌先鋒論壇“行業匠心企業”榮譽稱號,榮獲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和北京國富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聯閤頒發的“誠信示範經營認證企業”榮譽證書,個人曾榮獲成都市郫都區委、區政府授予“十佳公益企業傢”光榮稱號,“成都市十大公益人物”奬光榮稱號,成都市樂善福悅傢庭“最美傢庭”,四川省“五好傢庭”奬等榮譽稱號,受到社會的高度贊譽。
圖:李桂琴會長嚮王道元館長贈送詩集。
傢國情懷信念堅定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博事業的版圖中,素有厚重曆史文化底蘊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天府的聖地,有百多傢各類曆史文化博物館,星羅布棋在這片國土上,2020年由農民企業傢王道元創辦的成都根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全資創辦的紅色博物館,在成都市郫都三道鎮古城村拔地而起,豐富多彩的曆史文化館深藏著幾萬種文物。宛若一本曆史教科書呈現在公眾麵前。該館以銘記紅色曆史,活化紅色文物,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為建館宗旨,把紅色文化和學習教育作為建館目標。引導廣大群眾學習宏大的愛國主義情懷,讓紅色基因深入人心,讓革命傳統星火代代相傳。
圖:2022年4月筆者和嘉賓們參觀紅色博物館。
曆史革命紅色經典文化教育廳
目前,古鎮的紅色博物館已經成為“成都退役軍人思想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四川紅色文化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王道元的眼中,每一件曆史文物都是極緻珍品,他視為時間的標本、曆史的見證,其中尤以紅色文化記憶物品為主題,現有紅色書籍有5000多冊、紅色報紙收藏20000多份、紅色藝術品有10000多件、軍械武器收藏有1000多件,紅色時代生産、生活用品、民俗風情物品有10000多件,還有文化藝術珍品,文化書法書畫,偉人巨像等,光一幅古遠的詩賦長達36米懸掛於大堂,其場地、場景、文化特色,宏大壯觀,令人感慨萬分、激動不已。震撼著每位來參觀者的心靈。
圖:社會主義教育館 。
社會主義教育館、焦裕祿廳、雷鋒廳
2020年古城紅色文化博物館運行以來,集中開設瞭主題文化館:“紅軍長徵館”、“紅色文化博物館”、“抗美援朝博物館”、“社會主義建設館”、“農耕文化藏品館”、“金絲楠木博物館”以及“愛國精神文明廳”、“古蜀文化藝術廳”等集中大小展館展廳共計十六個展廳,共占地20餘畝,建築麵積1萬多平方米,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金絲楠木博物館投資2億多元,這是鄉村振興緻富以後,中國農民企業傢投入最多的民族傳統紅色文化大格局的運作,也為西南地區的文化藝術填補瞭前所未有的空白,收藏事業的一顆璀璨明珠,堪稱中國之最!
圖:抗美援朝博物館。
抗美援朝博物館
在訪談中,王道元館長他用樸實的語言感概地說:“現在人民地生活很幸福,感謝黨的領導,從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百年發展曆程是我們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曆史,牢記初心和使命,把幾十年如一日積纍的紅色文化、藝術財富獻給國傢、獻給人民,這是我應該貢獻的一份力量”。
曆史遺木收藏奇人
韆年楠木成群落,萬縷金絲織彩雲。成都除瞭古城紅色文化收藏館,王道元的人生另一個亮點,就是探尋世界各地名貴木材與中國傳統人文有關的遺物和珍品。天府郫都國粹園博物館便是他的宏大曆史文化宣傳寶地之二。
圖:國粹園。
紅色博物館國粹園
國粹園,主要以各大中型根雕藝術品為主,專注於文化傳播和展示服務並長期儲備豐富名貴木材資源,聘請中外知名藝術傢、工藝美術大師進行設計創意。全方位對金絲楠木傢具的鑒賞收藏,展示名貴木材的生長區域及曆代采伐運輸、現代林學對烏木屬性的劃分及樹種保護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及解讀,撩開根雕藝術的神秘麵紗。讓人們能夠全麵、科學地認識和理解根雕藝術,並為世人傳承一份彌足珍貴民族傳統文化。
圖:“十八羅漢”尊相。
國粹園“十八羅漢”尊相
館內有“十八羅漢”一尊,此係大師經三年嘔心瀝血打造而成。各羅漢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喜怒哀樂錶現得淋灕盡緻。有“大佛神鷹”一尊,其造型“一分汗水 九分天成”,是大自然數韆年鬼斧神工之作,態若欲展翅高飛,擊破蒼穹,極具視覺感染力。放眼全場,數百件珍貴根雕藝術品,,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其中還有明清時代及仿明清時代傢具,其文琦靜謐,造型獨特,卓爾不群,乃是自然與人類最融洽的溝通錶現的最珍貴結晶。
館內還珍藏有藏族傳統繪畫藝術精品,走進奧運殿堂的曠世傑作――《格薩爾韆幅唐卡》。該畫曆時10餘年,耗資人民幣2300萬元,將70多部《格薩爾王傳》以藏族傳統繪畫形式繪製成1288幅唐卡畫。每幅長2米、寬1.4米,將《格薩爾王傳》中記載的當時藏族社會曆史、百姓生活等用圖畫形式展現瞭齣來,將《格薩爾王傳》中200多個人物形象及其內心世界栩栩如生地刻畫在唐卡上,這在藏族繪畫史上還是首創。
《格薩爾韆幅唐卡》采用三大畫派之一噶瑪嘎孜畫派繪就。構圖注重自然寫實,並運用近大遠小的透視處理原理,畫麵留有一定空白,使整幅畫疏密得當。其點特殊佛光點染技法讓人物體現齣及其柔美莊嚴。在主像以外的畫麵背景處理上將傳統的二維空間轉為三維空間背景,這樣就比傳統畫派對背景處理更加自然生動,達到瞭佛教藝術世間外相和神聖靈驗的融閤的最高美學原則。
韆幅唐卡全部用天然純真的礦物、植物顔料成畫,顔料加工製作絕無化學處理的配方炮製。故畫麵經百年而不脫色不變色,,反而曆久返新,古意濃厚。2008年7月30日《格薩爾韆幅唐卡》作為北京2008國際體育盛會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剋運動會期間一項重要活動內容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齣。
圖:本文作者李桂琴與王道元館長閤影。
時空被摺疊,在這古城收藏。當時的一個字“眼”。他以“神眼”般的藝術魅力鑒彆、收藏世上奇珍異寶;現在的一個謎,謎在捨小我,利大傢,惠民生為文化自信添磚增瓦的赤誠之心,神奇的文化藝術魅力。一些鮮為人知的小事,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曆史的見證,精彩的故事。發自王道元館長內心的語言:“中國人要講好中國故事,古城博物館要講好傢鄉紅色傳承的故事”,一直縈繞升騰著。
雖然白雲蒼狗,逝者如斯,但在無常中去追求永恒的生命之音,保存在代代相傳的文化記憶裏。王道元的收藏堪稱奇美絕倫、世界著稱!
王道元館長兼具大愛的情懷、大格局的運營、大智慧的設計和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精神。他與曆史同在,與紅色同行,與新時代賽跑。曆史文化藝術豐碑見證紅色館長王道元的收藏人生,他博大的襟懷,不斷創新挖掘齣中華民族瑰寶,創造齣中國收藏史上一幅壯觀的奇跡,可謂是新時代的一位奇人!文化藝術大師!其貢獻的價值不可估量,他為中國爭光,為中華增風采!為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夢想繼續奮鬥在路上!
(來源:四川省旅遊酒店女總經理協會 作者:會長 李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