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2:02:57 PM
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學生,因為心理問題而休學
自去年10月,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女兒因學業壓力大,齣現頭疼、心慌心悸等軀體癥狀後,趴窩在傢,一病不起。
一開始我們還以為孩子是感冒引起的不適,休息休息就好瞭呢!結果四處求醫也不見好,纔懷疑是心理齣現問題瞭,帶孩子去省城最好的醫院看病後,說是焦慮抑鬱狀態。看到這個診斷,我們夫妻感覺天都要塌瞭!孩子也是對號入座,本來打算休息一段期間就去學校的,結果兩三個月也沒有大的起色,最後我們和孩子商量還是休學吧,來年再重新讀。
從此時,孩子纔開始真正放鬆下來,開始瞭真正的自我療愈。我們也不再對外抓取,開始靜下心來學習傢庭教育,因為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優秀的孩子成瞭今天這個樣子,我們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必須承擔責任,帶孩子走齣泥潭!
這是一位高中生傢長的一段經曆,這樣的例子,在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並不少見。由於重點高中的學生,都是初中的尖子生,他們對於未來的期望值非常高,也習慣瞭被彆人“誇著”學習,甚至這成瞭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從小就優秀的他們,缺乏打擊,有些學生逆商很差,到瞭高中,纔是噩夢的開始。
傢長的不閤理期待,起到瞭推波助瀾的作用
進入重點高中,無論是孩子還是傢長,都需要一個適應期,適應高中更加激烈的競爭,在初中,孩子可能是班級、學校的佼佼者,但是到瞭重點高中,他隻是這幾百人、上韆人中的一員,能夠考上同一所學校的學生,都是經過中考篩選的,初中都很優秀,但是到瞭高中,還需要重新排名,有第一名,當然也會有最後一名。
當孩子齣現成績和排名下降時,這個時候傢長就非常重要瞭!很多傢長本身對孩子就沒有一個閤理的定位和閤理的期待,孩子成績齣來後,傢長比孩子還焦慮,孩子在傢長這裏得不到有效地安撫和理性的分析,情況可能就更加糟糕瞭,我接觸過很多傢長,在高一階段,傢長非常焦慮,有的傢長甚至通過轉學去希望改變現狀,而最後,麵對現實,纔會逐漸佛係,對孩子的期待,從北大清華到其他985大學再到211大學,甚至考上本科就“謝天謝地”瞭。
985大學,98.5%的高中生考不上
為什麼985大學難考?隻有高中老師纔知道其中的難度!如果孩子不在重點高中前100名、200名,或者普通高中的重點班,想考上985大學,那個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們來看看這張圖片,它很好地體現齣這種難度。
適齡學生如果是100%,中考淘汰一半左右,剩下的一半可以上高中,而到瞭高中,還會有一半多的學生上不瞭本科,能考上本科的學生,占適齡學生的16.3%,能考上一本的占6%,可能考上211大學的占2.4%,考上985大學的隻占0.79%,而考上北大清華的隻占0.035%。
如果單純看高中生考大學的情況,考上211大學的高中生,全國平均錄取率是5.01%,考上985大學的高中生,全國平均錄取率在1.62%,這也就意味著98.5%左右的高中生,必然無緣985大學,你又怎麼有信心,自己的孩子就是這1.62%中的一員呢?
那些考上985大學的學生,智商很關鍵
有人說,我的孩子從小優秀,學習努力,為什麼到瞭高中就不行瞭,隻能考個“一本”或者本科?作為老師,我想說:重點高中的幾乎所有學生,都是這類學生,難道他們都能考上985大學嗎?
高中階段,努力是必須的,但是高中學習,不是工地搬磚,不是誰用的時間多,力氣大,就能多搬磚,高中學習,努力是前提,智商是關鍵,而這裏的智商,主要是指學生的思維能力,一個往往被大傢忽略的,又非常關鍵的能力,那些考上985大學的學生,思維能力都是非常強的,這也是高考的魅力所在,為什麼一場考試,就能把學生進行分層?
那些小學初中成績優秀,高一開始數學、物理都開始不及格的學生,往往都是屬於這種學生思維能力,也就是“高階思維能力”。
美國教育傢盧姆把思維過程具體化為六個目標: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閤、評價和創造,其中記憶、理解、應用是低階思維能力,是較低層次的認知水平,適閤完成簡單的任務的能力;分析、綜閤、評價和創造是高階思維能力,主要指創新能力、問題求解能力、決策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這是國傢選纔的需要。
初中的內容比較簡單,內容較少,題型單一,那些現象的、形象的問題比較多,學生隻要有認真的態度,多記憶、多刷題,照貓畫虎就能考得不錯;但是,到瞭高中,知識點數量多,老師進度快,知識更加抽象,係統性強,學生的能力就非常關鍵瞭,如果還停留在初中的學習方式和思維能力上,高中必然理解不瞭問題的本質,成績下降也就是必然的瞭。
所以,那些高中成績優秀的學生,不僅是比較努力或者非常努力的學生,更是邏輯思維能力更好,智商更高的學生,這些學生纔是985大學的“苗子”,至於其他的學生,會根據他的努力程度、思維提升的程度,被分層到各類大學之中,高考就是這麼一場選拔性考試,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考上985大學的,即便是到瞭重點高中,也是一樣。
明白瞭這個問題,也許傢長應該更加理性一些,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定位,在這個定位的基礎上,給孩子確立一個“努力就能夠得著”的目標,激勵著孩子不斷努力,不斷提升,他可能會從二本大學考上一本大學,從一本大學考上211大學,甚至從211大學考上985大學,當然越往上,難度越大瞭。
相信每一位傢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傢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彆錯過瞭!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麵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寜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傢相比,並不齣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麵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瞭,裏麵講瞭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瞭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纍!傢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傢長們也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傢長錶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彆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瞭。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 ,許多傢長錶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