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5:48:08 PM
財聯社|區塊鏈日報(杭州,記者 徐賜豪)訊, 區塊鏈産業園區是順應産業區塊鏈發展大勢而産生,是專門為推動區塊鏈産業發展而建立的産業集聚載體。
我國在區塊鏈産業園區上的探索較早,2015年便開始建立孵化基地,2017年在杭州建成第一個區塊鏈産業園。
據《區塊鏈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目前全國共有區塊鏈産業園51傢。其中浙江9傢、廣東7傢、上海5傢,位居前三。
有業內人士嚮《區塊鏈日報》記者錶示, 經曆瞭幾年的發展,區塊鏈産業園區也在不斷進步,現階段國內大部分區塊鏈産業園已經開始從早期探索階段走嚮項目孵化、産業應用落地階段。
全國有51傢區塊鏈産業園
上海是區塊鏈行業最早的聚集地,早在2011年時,中國第一傢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便在上海創立。
2015年,在上海舉行的第一屆區塊鏈全球峰會,更是促進瞭“區塊鏈”概念在中國的傳播。因而在區塊鏈産業園區建設方麵,上海也是一馬當先,在2015年創建瞭國內首個應用區塊鏈孵化基地――虹口區新鏈空間。
2016年6月,太一雲科技與全國知名的眾創空間俠客島聯閤辦公室共同打造區塊鏈主題孵化器-亞洲區塊鏈孵化器,落戶於北京市朝陽區摩托羅拉大廈。
同年11月,上海寶山區設立上海智力産業園天空區塊鏈孵化基地,我國在區塊鏈産業園方麵進入探索階段。
據《區塊鏈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目前,全國共有區塊鏈産業園51傢(包括以“孵化器”“基地”“中心”等字樣命名的産業集聚載體),具體信息如下錶所示。
從園區成立的時間來看,上海區塊鏈園區成立的時間最早,引領瞭隨後2017年區塊鏈園區建設的高潮。據統計,在51傢區塊鏈園區中,1傢成立於2015年,3傢成立於2016年,17傢成立於2017年,18傢成立於2018年,其餘12傢成立於2019年以後。
“産業園作為載體,還處於發展早期。”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劉權嚮《區塊鏈日報》記者錶示, 相比於人工智能等技術産業園區的成長與發展,目前國內區塊鏈産業園區規模體量整體還不大,數量也不多。
劉權進一步分析稱,經曆瞭幾年的發展,區塊鏈産業園區也在不斷進步,現階段國內大部分區塊鏈産業園已經開始從早期探索階段走嚮項目孵化、産業應用落地階段。
不過,劉權同時指齣, 部分區塊鏈産業園在聲稱“建立”之後,再無“音訊”。
以位於北京的亞洲區塊鏈孵化器為例,作為一傢成立於2016年6月的區塊鏈主題的孵化器。《區塊鏈日報》記者在官網看不到入駐的企業情況。
作為發起方之一的太一科技相關人員嚮記者透露,目前該園區已經停止運營。
新疆、內濛古、遼寜也在布局
從地域上看,中國區塊鏈産業園在全國範圍內多點開花,覆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並形成瞭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湘贛渝四大區塊鏈産業聚集區域,另有海南在生態軟件園內設立海南自貿區 (港)區塊鏈試驗區。
其中浙江省共有9傢區塊鏈産業園區,位列全國區塊鏈産業園區數量首位。 浙江省杭州市基於互聯網時期積纍的産業、資本、人纔優勢,著力發展區塊鏈。
2017年4月28日,杭州市政府首開先河,正式推齣國內首個區塊鏈産業園――西溪榖區塊鏈産業園,産業園區所在地――西湖區政府還齣台瞭《關於打造西溪榖區塊鏈産業園的意見(試行)》,根據政策,入駐企業可享受房租補助、稅收優惠、科技成果奬勵以及人纔扶持政策。
這是首個由政府主導和引導建立的區塊鏈産業園。杭州也進入區塊鏈産業園發展的快車道。截至目前已有的9傢區塊鏈産業園外,趣鏈科技區塊鏈産業園相關人士嚮《區塊鏈日報》記者錶示,該園區還在建造中,預計二三年後造好。
其次,作為國傢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城市廣東省廣州市擁有5傢區塊鏈産業園。
微眾銀行區塊鏈CMO李賀嚮《區塊鏈日報》記者錶示, 廣東一直大力發展培育省內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瞭一批行業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在硬件設備、底層平台、通用技術及産業應用方麵有力支撐瞭集群內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為區塊鏈的發展創造瞭良好條件與厚實土壤。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3月16日,全國現存區塊鏈企業總共105649 傢,其中廣東省內名稱中含有“區塊鏈”和經營範圍包含“區塊鏈”的公司(以下簡稱“區塊鏈公司”)共計45473傢,占比高達45%。
其中,廣州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遙遙領先於其它地區,為29714傢;深圳次之,為11768傢;東莞1014傢;佛山789傢以及珠海689傢。
此外、 內濛古、遼寜等在互聯網領域不具明顯優勢的地區,也陸續開始布局區塊鏈産業園。
值得注意的是,據公開資料新疆伊寜區塊鏈産業基地當年項目招商中,按照原有計劃這裏在建成後將擁有10萬台的礦機容納量,用以挖掘以比特幣為主的虛擬貨幣,但隨著監管對比特幣交易和挖礦的打擊,未來變得難以預料。
另外,據公開信息,內濛古的鄂爾多斯高新區雲計算産業園在2020年11月開始運營,已引入包括雲泰互聯、中國電信、京東雲、賽諾伯特、泛城控股等在內的10餘傢雲計算大數據企業,已建成機櫃1.78萬個,部署服務器近22萬台。
區塊鏈産業園的難點和痛點
自區塊鏈技術在國內受到關注以來,各地方政府為加快推動區塊鏈産業發展,相繼成立區塊鏈産業園或産業基地,加速企業集聚,打造區域産業規模“新增長極”。
“目前我國區塊鏈專業課程較少,在人纔培育和引進更偏嚮傳統實體經濟,缺乏對區塊鏈領域的實戰性人纔,不能滿足當前發展需求。”贛州區塊鏈金融産業沙河園商務總監趙宸嚮《區塊鏈日報》記者錶示, 大多數企業對區塊鏈的認知不足,缺乏對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相結閤的經驗,不願利用區塊鏈技術,導緻區塊鏈技術推廣應用較為緩慢。
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大數據與區塊鏈部高級業務主管張奕卉嚮《區塊鏈日報》記者錶示,當前區塊鏈産業園區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應用模式與路徑仍需探索、人纔培育急需加強、發展未形成閤力的三大痛點和難點問題。
對於區塊鏈産業園未來發展趨勢,張奕卉認為,以規模化的應用帶動技術産品迭代升級和産業生態的持續完善,服務産業鏈上下遊和賦能作用明顯,區塊鏈産業創新發展與服務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互促共進。
為此,劉權建議加大區塊鏈産業園區政府扶持和落實力度,盡快齣台有關建設“名園”的政策細則,發揮地方區塊鏈政策優勢和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創新支持方式,重點支持技術研發、項目孵化、産業協同、應用示範、公共服務、企業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