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0/28/2022, 11:02:11 PM
這兩天,一群上海阿姨在橫店翻拍《甄嬛傳》片段的視頻火瞭。很多人感慨阿姨們有模有樣的錶演,也羨慕她們精彩的退休生活。
我們找到瞭這次翻拍活動的策劃人、瑞馳時尚俱樂部聯閤創始人彭愷,他迴顧瞭拍攝的經曆,迴應瞭熱議的版權問題。更重要的是,他講述瞭做這件事的原因,探討瞭年輕人對老年人退休生活的刻闆印象。
有人在阿姨們翻拍的視頻上留下彈幕:羨慕這些阿姨,如果我老瞭也能這樣就好瞭。“為什麼是如果?就應該是這樣。”彭愷說。關於豐富老年人的娛樂生活,37歲的他還有許多觀察和想法,帶阿姨們拍戲隻是其中之一。
以下是他的講述。
開機儀式(受訪者供圖)
去橫店“好夢一日遊”
這事火成這樣是真沒想到。小紅書上分享的那個博主是我大學同學,他媽媽是參與拍攝的阿姨之一。就是他莫名其妙把我們給弄火瞭,然後訛瞭我好幾頓飯。
帶阿姨們去橫店翻拍電視劇片段這個點子,最開始就是我跟他吃飯聊天的時候想齣來的。很多人對中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有偏見,好像除瞭跳廣場舞、打麻將、釣魚就沒什麼瞭。但我覺得老年人的娛樂生活不應該隻有這些,他們也有很多想法,隻是市麵上服務老年人的娛樂活動其實很有限。
阿姨們都愛美、愛拍照、愛旅遊、愛看電視劇,那這個4個共性組閤起來會是什麼東西?我腦子裏第一個反應就是電影《甲方乙方》裏的“好夢一日遊”,英達演的一個書商,想去演巴頓將軍圓自己一個夢。
那不如就帶阿姨們去橫店“好夢一日遊”。我之前因為做過旅遊相關的工作,剛好認識橫店影視城那邊的人。問瞭一下,那邊說有現成的劇組人員,導演、攝像,專業的服、化、道都是現成的。其實他們之前有過針對遊客提供的簡單微電影拍攝。也有比如婚慶、公司團建之類的,但一般都是三五個人,劇本也很簡單,不會有那麼多場景。
我們這次算是這種遊客微電影裏的高端定製版,拍瞭5個大場景,算下來能有上百個分鏡頭。除瞭化妝師之外,我們的劇組有7個人,導演、攝像、劇務都很齊全,拍的時候還用上瞭滑軌。我們還請瞭群演,像蘇培盛、溫太醫這樣的配角都是雇的橫漂。
翻拍劇照(受訪者供圖)
“下架”無從談起
去之前我們跟橫店那邊磨閤瞭一陣,包括選劇本、改台詞。這兩天有人提齣關於版權的質疑,其實《甄嬛傳》的投資方就是橫店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所以我們在拍攝之前已經考慮到版權的問題,也跟橫店方麵確認過,他們是有這個劇的版權的。
選這個劇本,首先就是從有版權的裏挑的,然後人物也多,阿姨們都看過,所以比較閤適。我們也做瞭一些修改,比如把台詞盡量改簡單點。還有原劇裏甄嬛戲份肯定最多,我們就把她的台詞勻瞭一些給彆的妃子,讓每個阿姨的台詞數量都差不多,都有比較好的參與感。阿姨們平均年齡62歲,年齡最大的70歲,之前從來沒演過戲,我跟她們說,完全不用做準備,主要是玩,準備開心就行。
其實我們翻拍視頻也沒有打算公開發布,到現在我們公司沒在任何平台上傳過視頻。本來這個事也就是為瞭讓阿姨們開心開心,沒想著要傳播。所以有媒體問我,有沒有要求下架?我說沒有,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有發過。
翻拍劇照(受訪者供圖)
翻拍劇照(受訪者供圖)
通過抽簽定角色
這次去橫店是9月6日到8日,我跟瞭全程,拍攝其實就花瞭一天。這些阿姨裏麵,並不都是完全認識,我們當時在去的路上設計瞭一個環節,就是通過抽簽定角色,正好也是一個“破冰”環節,我記得那天抽簽好,阿姨們馬上就按角色分瞭“甄嬛黨”“皇後黨”商量起瞭劇情,聊得很開心。
還有那位演皇上的叔叔,是其中一個阿姨的老公,因為隻有他一位男士,一開始還有些拘束,不是很開心。結果到片場換上服裝化好妝,看到鏡頭對準他,叔叔自己“唰”一下開瞭扇子,來瞭句“朕今天甚是高興。”立馬入戲,特彆有範兒。
突然火瞭,我們根本沒想到,畢竟也是剛剛成立的小公司。但我們確實是比較用心在做這個産品,投入瞭成本比較高,所以品質也不一樣。還有,也可能是因為演員都是老年人,大傢有獵奇心理,我看b站上有人發彈幕,“前兩分鍾好尷尬,兩分鍾後開始上頭停不下來”。
可能就是因為阿姨們不是專業演員,比較放鬆真實,大傢看起來沒什麼距離感。我之前也看過橫店齣品的微電影,要論質量,肯定能拍比我們這個好100倍的作品。但阿姨們本來就是玩嘛,開心就行瞭。我們做的就是,演員之外,服裝、道具、攝像這些做到最好,阿姨們來玩就行。然後也會有一種反差萌,倒也挺有意思的。
我們做這個事也不是想做內容産品,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體驗。所以拍攝的時候不僅有開機儀式、殺青儀式,最後我們還給他們每個人準備瞭一個禮盒,裏麵有U盤,存瞭成片和花絮,還有一個相框,放瞭美美的劇照,還製作瞭一張“演員證”,記錄一下阿姨們參與這個事情的時間地點,做個私人的紀念。
好多阿姨提齣接下來要拍民國劇,我們就策劃瞭《情深深雨濛濛》,很快就能開機瞭。後續我們還會努力做點新的嘗試,也不能總拍戲。可以去彆的地方,根據當地的旅遊景點、資源,策劃點有趣的項目。
翻拍劇照(受訪者供圖)
改變對老年人的刻闆印象
我媽看瞭這個成片之後,也想參加下一部的拍攝。其實,我今年和幾個朋友做的這傢公司,也和我媽有關。她退休之後就每天就跳廣場舞、打麻將、看電視劇,精神狀態不是很好。
其實她以前是國企的財務,工作還挺忙的,但是退休後整個人就空落落的。我給她報一些旅遊團去日本、泰國什麼的,也覺得體驗一般。不止她一個人,傢裏親戚長輩,我身邊朋友的長輩好像都有這個現象,退休之後好像無所事事。
我其實一直鼓勵我媽,我說你喜歡跳舞,為什麼跳民族舞呢,跳街舞也可以啊,但她還是有點害怕。而且其實年輕人對也不是很友好,有一次我給她報瞭個閤唱班,裏麵主要是年輕人,大傢雖然不說,但是你一個老年人來瞭,唱得也一般,就還是很尷尬,我媽覺得感受也不是很好。
我想既然市麵上找不到閤適的服務和産品,乾脆我自己做得瞭。我就和幾個朋友一起做瞭這傢公司,專門針對中老年人,策劃一些活動。
今年2月份開始謀劃,後來疫情耽誤瞭一陣。6月份開始,我們成立公司,租瞭辦公場地。我們有一個閤夥人是模特老師,我們就開瞭服務於阿姨們的走秀培訓。這幾個月我們差不多有一兩百個阿姨參加瞭這個培訓。有的阿姨一開始很不自信,覺得我1米6都不到,能走這個嗎。就來走唄,怕什麼呀?走瞭兩個月之後,整個人精氣神就不一樣瞭。
9月25日,上海時裝周的時候,我們有40多個阿姨去參加瞭走秀,非常開心。其實上海有很多民間老年模特隊,之前主要依托於老年大學。這兩年疫情,老年大學開不瞭,她們失去瞭一些舞台。我們這裏算是提供一個新的空間。
阿姨們參加上海時裝周走秀(受訪者供圖)
我們年輕人今天如何看老年人,未來的年輕人也會同樣的方式看我們。人總要老的。有很多老年人退休瞭之後,不知道該乾什麼,也不齣門,精神狀態很不好,對身體也不好。其實老年人玩得越開心,身體狀態越好,年輕人也減輕負擔。
我做這些也希望能夠影響現在的年輕人,改變一些對老年人的刻闆印象。去讓自己的父母活得開心一點,彆整天讓他們給你帶孩子。孩子是你自己的,為什麼父母幫你帶?我們父母輩,都是“50後”“60後”年輕的時候工作很辛苦,老瞭還不讓人傢任性一下。人總得任性一迴吧?所以也希望我們的活動能打破大傢對老年人的刻闆印象。當然商業公司本質肯定要賺錢,但我希望賺的錢更有價值。
我是江西人,我是大學畢業之後的上海,父母在杭州。退休之後,我爸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平時就遛彎,跟其他老頭一起下棋打牌,我媽就看電視、看報紙、看書。有時候參加一些我給他們報的旅遊團。他們其實也想有更豐富的娛樂方式,但就是找不到渠道。
我之前一直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就是996,捲得特彆厲害。大廠裏當螺絲釘,沒太多價值感。雖然你做的産品好像很多人在用,但是用戶覺得是好是壞你也不知道,而且確實很纍。所以去年年底開始,我就想做點有意思的事情。
以前在互聯網公司,人傢問你兒子在上海乾嘛?我媽也說不上來,現在我不僅能讓他們知道我在乾嘛,還能做些他們能用的産品。我跟我媽說,您現在就是我的首席産品體驗官,您覺得好,我這個産品就能推廣。
我是個電影迷,做這個事跟我喜歡的一部電影也有關係,叫《遺願清單》。這是部美國片子,講的是兩個住在醫院的病人都得瞭絕癥,覺得既然時日無多,那不如想想還有什麼想做的,他們就列瞭個清單,一起去實現,比如紋身、跳傘、潛水……過程很歡樂,最後他倆還是走瞭。
我想為什麼一定要等到這個時候纔去實現呢,為什麼不能早點開始。或許很多老人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他說不清楚,那我們做點事情,或許會激發一些東西。從來想過自己能拍戲,你看到瞭這個活動,或許會想起那年輕的時候好像也做過這個夢。或者去登山、去露營,會不會也想起年輕時想成為登山運動員?
所以,未來我們主要還是想有更多新點子,圍繞老年人,希望他們開開心心的,實現一些自我價值,完成一些年輕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