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3/2022, 3:15:36 AM
若要評選民國十大纔女,那麼林徽因便是其中當仁不讓的佼佼者。這位聲名遠揚的纔女不僅僅在文化方麵天賦齣眾,更是在對於中國傳統建築的保護措施方麵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
若是沒有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二人,那麼將會有數不勝數的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就此毀於一旦。她與梁思成之間更是琴瑟和鳴,兩人不僅僅是恩愛非常的夫妻,更是百年難得一遇的人生知己,兩人一共育有一子一女。但是為何林徽因的孫子孫女們都不願冠上祖父的姓氏?
林徽因:民國一代纔女,眾人心中不可高攀的一代女神
林徽因是民國赫赫有名的纔女,在文學創作方麵更是纔華橫溢,鮮少有人能與其相提並論,連不少文學大傢在林徽因麵前也隻能甘拜下風。
盡管齣生在那個對於女子多加桎梏的封建時代,但是林徽因展現齣一種與其他女子截然不同的先進思想,她從未認為自己是男性的附屬品,隻能依附於男人而生存。
因此,比起那些齣生於名門的大傢閨秀來說,林徽因錶現齣一種與眾不同的獨立自主,這讓她在普通女子中脫穎而齣,甚至成為一個超凡脫俗的存在。
也正是因為這份“與世獨立”,林徽因吸引瞭眾多男子的目光,使得不少文人纔子為其流連忘返,而著名的文人墨客徐誌摩正是其中一位,這位多情公子也曾經拜倒在林徽因不可多得的文學纔華之下,使其為之而傾倒。
但是林徽因對這位風流多情的花花公子自然毫無興趣,她希望自己的伴侶能與自己情投意閤,正如伯牙之於鍾子期,林徽因希望兩人如同無所不談的知己一樣,而不是單純地被大傢族所安排的包辦婚姻。
這也是為何林徽因最終選擇梁思成作為自己的人生伴侶。在林徽因心中,梁思成仿佛是世界上另一個自己,兩人興趣愛好完全一樣,不僅僅對於文學創作具有頗為濃厚的興趣,而且在對於中國古建築的研究方麵同時具有獨特見解。
兩人在婚後情投意閤,為瞭中國的古建築保護方麵同樣付齣瞭不小的心血。在辛苦工作之餘,兩人也常就文學方麵相談甚歡,兩人的婚姻堪稱天作之閤,他們甚至沒有一次爭吵。
然而,這段舉案齊眉的婚姻卻最終因為林徽因的病逝作為終結。之後,梁思成續娶瞭一位名為林洙的女子,這也是導緻其子女與父親生分的重要原因,這其中的真相到底如何?而一代民國纔女林徽因後人現狀到底如何?
為何林徽因後代對於冠以祖父的姓氏深惡痛絕
事實上,早在梁思成續娶林洙後,林徽因的子女――梁從誡與梁再冰便與父親漸漸漸行漸遠。然而,這並非是因為他們無法接受父親續弦的事實,與之相反的是,梁從誡與梁再冰對於父親另找新歡並無太大的反對意見。
畢竟在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還有很長一段人生要獨自走下去,若是總是孤身一人,未免也過於悲涼。
然而,讓他們無法容忍的是林洙對於他們逝去的母親毫無理由的汙衊,林洙甚至對林徽因冠以“莫須有”的罪名。
這讓孝順的梁從誡與梁再冰無法接受,也正是因此,這對姐弟對林洙毫無好感,甚至因此與父親梁思成漸漸生分瞭。他們無法接受曾經與母親花前月下的父親居然會傾心於這樣一個女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兩人在得以成傢立業後便迫不及待地離開這個曾經包含著無數溫暖與迴憶的傢庭。之後,兩人各自結婚生子,姐弟之間感情深厚,但是他們仿佛不約而同地拒絕提起梁思成,仿佛將他們的親生父親就此遺忘。
梁從誡與自己的青梅竹馬周如枚結為夫婦,兩人育有一子一女。但是為何林徽因的孫子孫女都拒絕姓梁?這其中究竟有何緣故?事實上,並非如同世人的肆意揣測,梁從誡並未是因為怨恨父親,從而拒絕讓子女冠以“梁”姓。
梁從誡的兒子周誌兵之所以不姓梁,是因為周如枚之後與梁從誡離婚後,將周誌兵帶迴娘傢獨自撫養,周如枚希望兒子冠以“周”姓的原因便是希望周誌兵能夠替周傢傳宗接代,將“周”這一姓氏綿延下去,而周誌兵本人則對於父親梁從誡並未有過於深厚的感情,在周誌兵心中,更換姓氏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因此對於此事毫無感覺。
而林徽因的孫女,則是希望與其祖母一樣,成為一位堅強而獨立的女子,不希望憑藉著依附男人而生存,也不希望憑藉著父親的名頭成就一番事業,仿佛自己的所有成就都是因為自己擁有這樣一名威名遠揚的父親。因此,梁從誡的女兒拒絕冠以父姓,希望憑藉著自己的勤奮努力成就一番天地。
事實上,哪怕在如今的社會中,盡管男子續弦,女子改嫁都已經不是一件大事。但是不少傢長在另結新歡的同時卻往往忽略瞭孩子們的感受。
或許在傢長心中另尋伴侶隻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可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盡管孩子們大多體恤傢長,希望他們能夠幸福,但是若是無法處理好孩子與新伴侶之間的感情,可能會就此釀成不可挽迴的大錯。
傢長應在其中充當“調和劑”的作用,盡管大部分人無法將原配的孩子視若己齣,但是和平共處並非難事,若是一味地放任兩邊關係持續惡化,那麼隻能加深二人之間的隔閡,最終造成子女對於這個曾經的傢庭毫無留戀,甚至因此怨恨父母,造成原本親密無間的血親最終如同陌生人一般形同陌路。
因此,如何調節傢庭關係是現在社會的一個重要難題,傢長在自己尋找幸福的同時也應該著重考慮孩子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