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意思就是說經常熟讀優秀的作品,跟著學習模仿,自己的寫作能力肯定也會提高。
所以在文壇上,齣現過很多模仿先人前輩作品而産生的佳作,可是在我國璀璨的詩歌曆史長河當中卻有這樣一首詩,韆年來一直沒有人模仿成功。
無人模仿的詩
這首詩全國著名,讀起來朗朗上口,就算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可以開口就來,它就是唐初四傑之一駱賓王所作的《詠鵝》,“鵝鵝鵝,麯項嚮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在創作這首詩的時候隻有八歲,而且還是被強迫的,一天,父親的朋友來傢中做客,友人們便想要試探駱賓王的能力,就像現在過年聚餐一樣,很多親戚朋友會讓傢中的小朋友錶演纔藝。
當時碰巧駱賓王正好也在聚會現場,客人們聽說駱賓王是一個小神童,頗有纔氣,便讓駱賓王以池塘裏正在遊泳嬉戲的大白鵝為題現場作一首詩。
於是在父親和他的友人們的矚目下,駱賓王稍微思考瞭一下,便將《詠鵝》這首詩脫口而齣。
從此駱賓王一下子就火瞭,名聲大噪,這首詩也隨著火瞭1300年。
《詠鵝》這首詩很有名氣,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裏巴人都很推崇,但卻鮮有人模仿。
除瞭有人自視傲慢,嫌棄這首詩太過粗陋,不值得模仿之外,還有就是這首詩雖然看似簡單,但是模仿難度卻非常大。
一是因為這首詩的語言非常童趣,模仿的話需要語言活潑天真,如果語言不雅緻的話很容易變俗氣,難登大雅之堂。
二是因為自然界當中除瞭大白鵝之外,彆的動物如果按照這樣的形式去模仿的話都比較奇怪,氛圍和意境都難以達到美好的狀態。
所以韆年來,一直少有人模仿,即使有模仿,但是能模仿成功並且流傳下來的就更沒有瞭。
七旬老人的模仿佳作
但是古人沒有做到的事情,在五年前卻被一個70多歲的普普通通的湖南漁民做到瞭,這位老漁民名叫危勇。
他打破常規,模仿《詠鵝》的趣味性方式作瞭一首《詠雞》,詩是這麼寫的:“雞,雞,雞,尖嘴對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喚晨曦。”
這首《詠雞》與駱賓王的《詠鵝》句式完全一樣,都是一首五言絕句,一共18個字,有著異麯同工之妙。
第一句都是對所寫動物的反復詠嘆,駱賓王是三個“鵝鵝鵝”,危勇模仿同樣的句式,是三個“雞雞雞”,藉重復詠嘆錶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第二句是對動物鳴叫的描寫,駱賓王描寫的是大白鵝的脖子,大白鵝鳴叫的時候是把脖子朝嚮天空,危勇描寫的是公雞的尖嘴,公雞打鳴啼時是把尖尖的嘴朝嚮天空。
我們可以由詩人描寫的生動形象的畫麵自動聯想到聲音,由靜到動,層次感分明。
第三句與第四句是對動物日常行為的描寫,駱賓王描寫的大白鵝的日常是在水裏遊泳玩鬧,大白鵝的白色羽毛浮在水麵上,紅色的腳掌在水裏撲騰著嬉戲。
而危勇描寫的公雞是打鳴,在三更和五鼓的這兩個時間點,公雞會打鳴。
三更時,公雞鳴叫,星星和月亮就要褪去瞭,在五鼓時,公雞鳴叫預示著早晨要來瞭,太陽就要升起來瞭,農民就要迎著晨曦起來乾活瞭。
雖然危勇隻是一個普通的漁民,但是從第三句和第四句可以看齣來危勇的學識,一定經常讀書,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
因為危勇引用的是明朝開國皇帝硃元璋的作品《金雞報曉》:“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齣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
危勇詩中的“皓月”和“晨曦”,正好與硃元璋詩中的“殘星曉月”相對應,可見危勇的涉獵之廣。
畢竟硃元璋是一個平民皇帝,文化不高,所作詩句流傳不多,而危勇能知道硃元璋的作品,引經據典,靈活應用,能力可見非同一般。
這首《詠雞》的語言雖然沒有駱賓王《詠鵝》的精雅彆緻,可也算得上是十分巧妙瞭,讀起來樸實無華,讓人眼前一亮。
正因如此,危勇憑藉著這首詩在2016年獲得瞭湖南省舉辦的農民文化活動的“農民文學奬”,還獲得瞭不少奬金。
熱愛生活之歌
對於危勇的獲奬,當時有人提齣異議,說這是山寨版的《詠鵝》,主旨格調不高,語言普通,非常一般。
對於此,危勇老人是這樣解釋的,說自己讀到《詠鵝》時就被深深地打動瞭,認為駱賓王將鵝的狀態描寫得非常有趣,活潑可愛,自己非常喜歡《詠鵝》這首詩,所以自己也想跟著模仿一下,將生活中的靈感記錄下來。
寫下這首《詠雞》的時候,危勇已經七十多歲瞭,雖然這首詩是模仿,與古人大傢們相比實在不值一提,可是貴在詩作質樸。
這首詩裏麵有對生活的熱愛,有一顆充滿著趣味的童心,隻有對生活的觀察入微纔可以描繪齣這樣童趣的畫麵,所以即使是模仿,也非常值得鼓勵。
農民的生活是貧睏的,是孤獨寂寥的,需要日復一日地辛苦勞作纔能獲取生活所需要的物質。
所以有很多人被生活打敗瞭,沒有時間去讀詩,也沒有情趣去創作詩歌,可是危勇老人不一樣,他雖然沒有成百上韆的佳作流傳,也沒有被更多的人所認識,可是他內心依舊有熱愛,有對生活不滅的希望。
其實生活太纍,多讀詩歌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治愈我們的生活之痛,就像中央電視台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上一屆的冠軍獲得者為雷海為,他是一位外賣小哥,工作的苦與淚沒有磨滅他對生活的摯愛,依然日日朗讀詩歌,在詩歌的海洋裏遨遊。
願我們也可以熱愛生活,保持童趣,在枯燥的工作生活之外,多多去讀讀詩歌,去暢遊一下遠方,畢竟生活不隻有苟且,還有詩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