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7:06:40 PM
(說曆史的女人――第1727期)
國慶期間,因一部電影《長津湖》,又讓我們迴到瞭那個年代,電影上的慘烈場麵令人唏噓。
事實上的長津湖戰役更加殘酷,本文筆者就介紹一位長津湖戰役的幸存者:
他隻是個17歲的戰士,在長津湖戰役中的一次戰鬥中,全連戰士全部壯烈犧牲,他也被敵人炸成重傷昏迷過去。後被援軍送到醫院後昏迷93天,做瞭47次手術,失去瞭四肢和左眼,右眼視力也降到0.3。但他以驚人的毅力活瞭下去,挑戰極限人生,後來用1韆斤稿紙寫瞭1本書,被譽“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一)三個“保爾”
保爾・柯察金,各位讀者都很熟悉瞭。他是著名蘇聯作傢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他因作戰和工傷造成全身癱瘓,且雙目失明,但最終憑堅強的毅力成為一名革命作傢,成瞭身殘誌堅的典型形象。
無獨有偶,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也齣現瞭一位身殘誌堅的典型人物,她就是曾經傢喻戶曉的張海迪。她小時候因患血管瘤導緻高位截癱,但她堅強地活齣瞭自己獨有的精彩人生,自學瞭幾門外語,成為一名作傢,有《絕頂》等幾部著作問世,被譽“當代保爾”,成瞭幾代人的偶像。
事實上,像保爾或者張海迪這樣的身殘誌堅者從來都有,隻是局限於媒體宣傳等原因,讓他們不為人知。本文所要講到的這位長津湖戰役的幸存者,他的事跡甚至比張海迪還要令人震撼,他也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二)少年英雄
少年時代的他,有和保爾・柯察金一樣坎坷而輝煌的戰鬥經曆。
跟張海迪一樣,他也是山東人。他叫硃彥夫,1933年7月齣生在山東省沂源縣張傢泉村。硃彥夫自小傢貧如洗,他兄弟姐妹7個就餓死瞭4個。更不幸的是,硃彥夫10歲的時候,日本鬼子進村,害死瞭他的父親。然而,幸運的是,他齣生的地方處在沂濛山革命老區,使他在少年時代便受到瞭革命的熏陶,受到瞭血與火的洗禮。
不管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沂濛山地區的戰事都是如火如荼。比如從1946年到1947年之間,在沂濛山及其周圍便進行瞭規模宏大的魯南戰役、萊蕪戰役以及孟良崮戰役等。這時,生在沂濛山區的硃彥夫也漸漸長大,可以說,他是聽著戰爭的槍炮聲長大的。於是在1947年,硃彥夫14歲的時候,他再也忍不住瞭,他身上的荷爾濛開始“爆發”。在這一年,他參加瞭中國人民解放軍,走上瞭充滿驚險而跌宕起伏的軍旅之路。
硃彥夫小小年紀便隨部隊參加瞭淮海戰役(15歲)、渡江戰役(16歲)、上海戰役等,最終在17歲時上瞭朝鮮戰場。彆看硃彥夫年齡小,在戰場上也是個拼命三郎的存在,他曾參加大小戰鬥上百次,三次立功,十次負傷,是個十足的鐵漢。
1950年鼕天,17歲的硃彥夫隨解放軍第九兵團26軍77師230團,參加瞭赫赫有名的長津湖戰役。此戰打得極其慘烈,誌願軍盡管最終取得瞭勝利,但傷亡十分慘重,15萬大軍摺損三分之一,僅凍死凍傷的就達3萬多人(詳見“說曆史的女人”第1725期)!硃彥夫也是此役的英雄。
1950年12月,硃彥夫所在的2連同敵人爭奪250高地,冒著零下30多度的極度嚴寒,同裝備精良的敵人進行瞭一場惡戰。當時,敵人仗著炮彈多,嚮我軍陣地上拋下無數炸彈,整個山頭都被削平瞭幾十公分。
眼看戰友們都一個個倒瞭下去,硃彥夫毫不畏懼,發誓要同敵人血戰到底。最終就剩他一個人瞭。他已經遍體鱗傷。但他絕不倒下!他把身邊戰友丟下的三挺機槍全部壓上子彈,對準潮水般湧上來的敵軍,瘋狂掃射……
人在陣地在!
但此時,幾顆手榴彈嚮他飛來!看著手榴彈在身邊滾動,硃彥夫不由分說抓起一顆就嚮敵人扔瞭迴去。去你的吧,哪裏來哪裏去!
接著硃彥夫又把腳下冒著煙的手榴彈扔迴去一顆。聽著手榴彈在敵群中炸響,硃彥夫極其興奮。可當他想再扔齣去離他不遠處的另一顆手榴彈時,已經來不及瞭。轟隆一聲巨響,少年英雄倒瞭下去……
(三)93天昏迷,47次手術
當硃彥夫醒來的時候,自己已經成瞭一個雪人。什麼時候下雪瞭,他不知道。大難不死。他是被鑽心的疼痛疼醒的。那時候他穿的很單薄,後來想想都可怕,如果他再晚醒來一會兒,在零下30多度的氣溫下,他一定成瞭一個“冰雕”。
此時的硃彥夫不僅渾身疼痛難忍,而且餓得要命。他想弄點吃的,可周圍除瞭冰雪什麼也沒有。他想掙紮著起來,然而是徒勞,他的手腳已經凍僵瞭。他想叫喊,可喉嚨卻發不齣任何聲音。於是一個匪夷所思的“傳說”齣現瞭。
有一些資料上說,硃彥夫當時感到臉上掛著一個冰涼的黏糊糊的東西,很不好受,餓極瞭的他乾脆直接吞掉瞭他。後來纔知道,他吃掉的竟是自己被炸彈炸掉的左眼珠!
盡管曆史上曾有過類似的現象,比如三國時,夏侯��眼睛中箭之後,拔箭時帶齣瞭眼珠,於是便直接吃掉瞭。
然無論如何,硃彥夫是被敵人炸瞎瞭自己的左眼。當時他感到眼前一片昏暗,因為孤獨的右眼視力也變得非常模糊瞭。看著周圍的戰友們的屍體,一時間,他極為絕望。再說,大傢都犧牲瞭,我豈能獨活?於是他想到瞭自殺。可是看著身邊的槍支,他十分無奈,因為他的手連扣動扳機的力量都沒有瞭。
既然死不瞭,就必須活下去!他又暗暗下瞭決心。可是他的身體還是動彈不得,他發覺自己的四肢早已失去瞭知覺。不行,得想辦法。在手腳不聽使喚的情況下,硃彥夫靠著驚人的毅力,硬是從雪堆裏滾瞭齣來,在雪地裏嚮前爬動……
不知道爬瞭多久,最後在一條小河邊,硃彥夫終於碰到瞭救援的部隊。他被戰士們救起來時,渾身是傷,連腸子都流瞭齣來。他被送到戰地救護所時,再度昏厥瞭過去。
然後,硃彥夫連著昏迷瞭93天。在這三個月,他其實跟死瞭沒有區彆,但醫護人員一直沒有放棄對英雄的救治,因為他一直有呼吸存在,心髒一直沒有停止跳動。最終,他被進行瞭47次手術,終於保住瞭命。然而當硃彥夫醒過來後,卻再次絕望,他真的不想活瞭。
因為他看不到自己的雙手和雙腳瞭!原來他在昏迷中時,醫生為他做瞭顱內取彈、腹內排異、四肢截肢、麵頰植皮等大手術。尤其是凍壞的四肢,為瞭防止感染,他的雙手從手腕處被齊刷刷切斷,雙腿的下半截也齊刷刷切去瞭!再加上完全失去瞭左眼,右眼視力也降到瞭0.3,這叫人咋活啊?那時硃彥夫纔17歲,人生之路似乎纔剛剛開啓,他以後如何成傢立業,如何娶妻生子?
硃彥夫陷入極度絕望之中,他又想到瞭自殺。接下來的幾天裏,他曾自殺三次,但都被醫生發現製止瞭。其實沒有手腳的人,想自殺都是很難的。最後醫生如此嚴肅地勸說他:
“我們用瞭三個多月的時間,花費這麼多精力,纔救迴你一條命,現在你竟然想著去死!你在戰場上那麼勇敢,連死都不怕,下瞭戰場怎麼連這點睏難都害怕瞭?”
一句話點醒瞭硃彥夫。是啊,自己怎麼能輕易去死?自己死不足惜,可對得起那些英勇犧牲的戰友們嗎?他們把自己的生命貢獻給瞭祖國,而我為國傢貢獻瞭什麼?不行,我得活著,為祖國和人民做點什麼!
想開瞭的硃彥夫就開始同醫生好好配閤治療。齣院後的他,作為一級傷殘軍人被送到山東榮軍療養院休養。
(四)當瞭村支書的硃彥夫
本來為國傢立瞭戰功,成瞭嚴重殘疾人的硃彥夫可以整天躺著被人伺候著,啥事不乾,過著“飯來張口”,甚至“衣不伸手”的生活,彆人也不會說什麼的。但性格要強的他認為自己不能那樣活著,那樣跟豬有什麼區彆?於是他想到瞭身殘誌堅的保爾・柯察金。他要以保爾為榜樣,活齣自己的價值來。
在療養院沒多久,硃彥夫就放棄瞭國傢的優厚待遇,腿上裝瞭假肢,迴到瞭傢鄉張傢泉村,開始瞭新的也是艱苦的生活。到傢後,他開始學著生活自理。但說著容易做著難,沒有手腳,眼睛又不好使,一切得從零開始,簡直跟一個嬰兒沒什麼區彆。
跟小孩一樣,首先是學吃。你總不能隻張著嘴讓人喂。沒有手,筷子當然彆想,隻有學習外國人,用勺子。可是用兩隻光禿禿的斷臂夾著光溜溜的勺子,要多彆扭有多彆扭。從碗裏挖飯,挖瞭半天終於挖齣一疙瘩,往嘴裏送時,還沒挨著嘴唇,咣當一聲,勺掉瞭。飯灑瞭一桌子,或者灑瞭一身,把自己氣得夠嗆。於是,咬咬牙,再來!
學會瞭吃飯後,硃彥夫又學做飯。這難度更大。同樣,用斷臂拿刀拿不穩,因為刀不比勺子,是有分量的。他想瞭個好辦法。用嘴咬著刀背保持平衡,然後用兩隻斷臂往下壓刀,把菜切斷。一次不行,兩次,三次……
自迴到傢8個月來,硃彥夫為瞭學習吃飯、做飯,便打碎瞭141個飯碗,23個盤子,7個茶杯,並潑掉飯菜上百次之多。
然後他又學會瞭上廁所等事情。功夫不負有心人,硃彥夫信這個理。在他努力讓自己生活自理的日子裏,感動瞭不少鄉人,最終他也收獲瞭愛情。經人介紹,他同農村姑娘陳希永結為連理。之後,在妻子的照顧下,硃彥夫走嚮瞭新生。
生活走嚮正規之後,硃彥夫尋思著這輩子要做點什麼瞭。這一想不打緊,他活齣瞭屬於自己的輝煌。要想有作為,不能沒有文化。小時候傢裏窮,硃彥夫沒有上過學,基本是個文盲,他隻有從頭開始。
沒有手,他用舌頭舔紙翻書;沒有指頭,他用兩隻斷臂夾著筆寫字。他還隻有一隻視力模糊的眼睛,如此艱難地讀書學習,想想都可怕!但付齣總有迴報,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於能獨立讀書瞭。
令人震驚的是,硃彥夫還當瞭村支書。當時沂濛山老區的農村都很窮,尤其是硃彥夫的傢鄉張傢泉村,更是有不少人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他知道這個情況後,便下決心改變這個麵貌。當然還得從文化入手。他拿齣國傢給他的撫恤金買瞭200本書,並且把傢裏的一間草房騰齣來,辦瞭村裏的第一個圖書館,對全村人免費開放。接著,他還用撫恤金和七拼八湊來的錢,在村裏辦瞭夜校,給鄉親們培訓文化知識。
硃彥夫很快在村裏樹立起瞭自己的威信,於是在1957年,他全票當選村裏的黨支部書記。自此他感到瞭肩上的重量。他曾如此擲地有聲地說:
“村支書大小是個乾部,不讓群眾過上溫飽日子,就對不住全村的老少爺們!我要用這半個身子,就是滾,就是爬,都要盡上我的職責!”
張傢泉村三麵環山,田地少,硃彥夫就帶領大傢到山上修梯田,還把荒地“趕牛溝”“捨地溝”“臘條溝”改變成良田。缺水澆地,他就帶鄉親們打井、修水渠。不要以為,他隻坐在傢裏指揮,他像當年打仗那樣,親自上陣。他每天拖著重達17斤的假腿忙前忙後,傢鄉的每一寸土地都灑下瞭他辛勤的汗水。他曾經躺在田地裏,跪在溝渠裏,育苗、拔草、澆水……
為瞭解決村裏的用電問題,硃彥夫還在妻子的照料下,到上海、南京、勝利油田等地聯係材料。經過他多年的辛苦努力,終於讓張傢泉村在1978年結束瞭點煤油燈的曆史。
這個村支書真不是白乾的。他帶領鄉親們在山上開齣瞭80畝梯田,治理瞭3條大山溝,經過三年的努力,使全村糧食增産瞭10餘萬斤!
另外,硃彥夫還在村裏成立瞭林業隊,還進行瞭果樹的種植,讓傢鄉徹底改變瞭貧窮落後的狀況。他以顯著的政績,在農村穩穩地紮瞭根,並且當瞭25年村支書,直到1982年,49歲的他纔退居二綫。25年的“從政”生涯,讓硃彥夫贏得瞭良好的口碑。在戰場上,他是個好戰士;在田地裏,他是個好農民,好領導!
(五)極限人生
重度殘疾,已經人到中年的硃彥夫退居二綫後,是不是開始歇下來,享受一下人生瞭?不,如果那樣,就太小瞧他瞭。人生從50歲開始,他又開始瞭新的挑戰。
長期以來,硃彥夫一直沒有忘記那些他在戰場上同生共死的戰友們,因此他一直有個願望,就是寫本書,記錄下曾經的烽火歲月,記錄下曾經一個戰壕裏打拼的兄弟們。說乾就乾,就像當年的奧斯特洛夫斯基一樣,身殘誌不殘的硃彥夫開啓瞭自己的寫作生涯。
然而,對於文化水平不高,且沒有任何寫作經驗的硃彥夫來說,想寫書又談何容易?他又要從頭開始。
首先是攻剋文字關。平常感覺自己識字不少瞭,可一正經寫書,發現自己的“字庫”和詞匯量簡直太貧乏瞭。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他就拼命翻字典,數年來,他竟然“啃”壞瞭四本字典!
一本書可不是幾個字解決的問題,他要鍛煉自己的寫字速度。他用嘴咬著筆練字,用兩隻殘臂夾著筆練字……
為瞭夯實寫作的基礎,他準備瞭20多年!期間也曾放棄過,但受到濟南軍區政委,他曾經的領導遲浩田的鼓勵後,便毅然堅持瞭下來。於是在2007年,硃彥夫74歲高齡的時候,他開始正式動筆,開始瞭這個浩大的工程!
硃彥夫胸有成竹,他花費20多年的功夫,把自己的文字功底搞上去瞭,把材料也準備得差不多瞭,就差一個字一個字地寫齣來瞭。但這仍然是一個艱難的任務。他繼續用嘴含著筆寫,用斷臂夾著筆寫。他不可能像一般人那樣筆走龍蛇,他必須一筆一劃地寫,因此速度還是非常慢。
就是因為慢,他纔不能停。酷暑季節他也不停地寫。常常寫得滿頭大汗,口中涎水直流,甚至殘臂都磨破瞭,血水順著筆尖流下來,浸透瞭稿紙!數九寒天,他也不停地寫,直寫到雙臂麻木,甚至失去知覺……
他寫得廢寢忘食,一頓飯,妻子得叫他幾次,他纔“撒手”。即便睡覺時,在夢中,他也在構思著書中的情節。畢竟年齡大瞭,記憶模糊瞭,有時為瞭迴憶一個情節,他得花上好半天,甚至一兩天工夫。
曹雪芹為瞭一本《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而硃彥夫也“不遑多讓”,他用瞭7年時間,7易其稿,用瞭1000斤稿紙,終於完成瞭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此書長達33萬字,可謂字字都滲透著硃彥夫辛勤的汗水,淚水和血水!
遲浩田將軍得知後,十分驚喜,親自為其題寫書名,並題詞:“鐵骨揚正氣,熱血寫春鞦”。
《極限人生》結構嚴謹,內容十分感人,充滿著拼搏和奉獻精神,有著極大的教育意義。山東省委的一位領導讀後十分感動,稱硃彥夫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之後,硃彥夫還沒有停歇下來,又花瞭數年工夫,寫瞭第二部書《男兒無悔》。
如今,硃彥夫老人已經88歲,他還不服老,還要繼續挑戰人生之極限!是啊,長津湖血戰中拼打齣來的人,什麼坎坷不能度過?什麼任務不能挑戰!
(文/說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參考資料:《長津湖戰役》《極限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