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10:01:01 PM
目前關於自動駕駛、智能汽車的兩會內容,你想知道的,應該都在這裏瞭。
”
作者 | 田哲
編輯 | 伍文靚
今天全國最為關注的熱點事件,無疑是“兩會”的到來。
來自全國各行業的政協委員及人大代錶提交的提案與建議,是當下中國各領域發展情況的縮影,其中部分甚至將影響法律及政策的製定。
目前,不少政協委員及人大代錶已公布其提案建議。總結後不難發現,智能網聯汽車、動力電池、車規級芯片、雙碳等已經成為高頻詞匯。
公開資料顯示,科學技術部、工信部等部委已對去年“兩會”中提交的提案認真考慮,部分與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相關工作已經展開。
或許,本次“兩會”各方代錶委員的建言獻策,日後將加速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
1
李彥宏:全國政協委員、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
關鍵詞:自動駕駛無人化政策、智能交通
李彥宏認為,自動駕駛無人化已經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國正針對自動駕駛無人化進行政策創新以率先實現規模化商用。盡管我國自動駕駛技術已領跑全球,但仍麵臨許多資質和責任厘清問題。
針對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他提齣三點建議:
支持地方政府齣台政策以打造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載人運營政策先行區,支持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汽車上路;
加快修訂和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加快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商用。明確L4級自動駕駛車輛的準入規則,製定自動駕駛運營管理辦法和保險配套、事故處理機製等政策,為符閤要求的車輛發放正式號牌;
建議適度超前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車路協同結閤5G遠程控製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帶動汽車産業嚮智能化和網聯化轉型升級。
而在智能交通方麵,李彥宏建議應推動持續性運營商模式發展。由政府主管的國有企業或平台公司可具備智能交通運營商功能或成立專門公司,科技企業則可通過技術和運營經驗為其賦能。
此外,他還建議應建立智能交通助力碳減排效益評估標準,探索自動駕駛運營商等主體的碳減排效果評估標準,探索個人綠色齣行碳積分與公共服務優惠政策掛鈎機製。
2
雷軍:全國人大代錶、小米集團董事長
關鍵詞:碳足跡核算、新能源汽車大功率快充
雷軍指齣,為瞭達成“雙碳”目標,我國需要建立和完善碳足跡核算體係。
他建議, 建立係統的碳足跡管理體係,製定從原材料到報廢迴收全産業鏈碳足跡管理辦法。 針對新能源汽車産業,他建議 製定全産業鏈碳足跡核算標準及方法、建立碳足跡行業數據平台並完善碳足跡認證、評級及激勵機製。
他還提到,我國當前公共充電樁中快充占比僅為四成,且充電速度慢、排隊時間長、周轉效率低。為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雷軍建議:
建議製定新一代大功率快充網絡規劃方案,提高重點區域電網擴容能力,增加大功率快充站數量;
建議搭建國傢級創新閤作平台,建立企業、科研院所協同研發機製,加強攻關新一代大功率快充技術及儲充一體(尤其光儲充一體)、低自損耗、低噪聲等上遊關鍵技術;
針對應用先進技術的大功率快充站,在建設、改造及運營等方麵加大投資和補貼;
推進大功率快充關鍵設備和場站建設標準化、規模化;
建立大功率快充站用電配額快速審批機製。
3
周鴻�t:全國政協委員、
360集團董事長
關鍵詞:數字空間碰撞測試、智能網聯汽車
今年兩會,周鴻�t再度攜多份提案參會,提案內容包括數字安全、智能汽車産業、開源生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等。其中,他建議為智能網聯汽車建立"數字空間碰撞測試"機製。
他錶示,360車聯網安全實驗室曾對國內25傢車企的53款在售智能汽車進行統計,發現共存在1000餘個雲端漏洞與600餘個車端漏洞。通過雲端漏洞,攻擊者可遠程控製該品牌下所有智能網聯汽車,而通過車端漏洞,攻擊者則可通過開關車門、啓動引擎等方式近距離非接觸式控製智能網聯汽車。
針對智能網聯汽車漏洞産生的潛在風險,周鴻�t建議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數字空間碰撞測試"機製, 在我國銷售的智能網聯汽車必須通過數字空間碰撞測試,正如汽車必須強製通過物理碰撞測試。
此外,周鴻�t還建議為幫助監管部門和車企對汽車安全實時全程“可見、可控、可管",確保智能網聯汽車在行駛中保持安全狀態,應盡快建立一套以汽車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智能網聯汽車態勢感知體係。
4
王鳳英:全國人大代錶、長城汽車總裁
關鍵詞:動力電池、車規級芯片、産能過剩
王鳳英觀察到,近年來全國範圍內發生多起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其中大多數事故原因與動力電池熱失控相關。雖然成熟的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已經推齣,但技術推廣不及預期,購車用戶不能享受到安全技術保護。
針對此情況,王鳳英建議國傢應推廣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的應用,使其成為新能源汽車齣廠必備裝置。對於現存的新能源汽車,她建議逐步對其標配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
另一方麵,車規級芯片因研發周期長、設計門檻高、資金投入大,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因此受到一定限製。
王鳳英建議短期時間內應優先解決芯片供應緊缺問題,中期完善産業布局以實現自主可控。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則應構建産業人纔的引進與培養長期機製。
而在更為宏觀的汽車産能方麵,王鳳英建議:
推動汽車産業嚮産能利用充分、配套體係完善的地區聚集;
鼓勵優勢汽車企業兼並重組産能利用率低或特彆公示企業;
嚴控新增整車産能,遏製盲目投資現象,建立退齣機製;
強化外商投資安全審查 。
5
談民強:全國人大代錶、
東風汽車集團副總工程師
關鍵詞:智能汽車高速基礎設施
經過五年的發展,我國的國傢級、地方級智能網聯示範區已超過50個,但談民強認為,示範區落地為點狀,示範應用場景相對受限,對智能汽車的示範應用,特彆是長距離的應用支撐不夠。
他認為通過發展高等級自動駕駛係統、車路協同統可加快高等級智能汽車商業化落地的速度。
他建議, 若省份對智能汽車交通運輸需求較強,可升級建設省內高速基礎設施,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逐步建成智能汽車、非智能汽車混流的高速示範應用場景;若省份對智能汽車交通運輸需求非常強烈,可新建智能汽車專用道路,比如無人乾綫物流專用公路。
談民強進一步錶示,“根據各省自身運輸特點,全國可以規劃10條以‘綫’為代錶的高速公路高等級智能汽車示範應用路綫。”
6
李書福:全國人大代錶、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關鍵詞:甲醇汽車、甲醇燃料、換電體係建設
今年,李書福帶著兩份建議第20次走進兩會,分彆為《關於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助力交通領域碳中和的建議》及《關於加大電動汽車換電體係建設的建議》。
甲醇汽車方麵 ,李書福認為發展甲醇汽車具有節能減排、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繼承內燃機技術三大優勢:
從我國“富煤、缺油、少氣”能源特點齣發,李書福建議在全國全麵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將甲醇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發展體係和管理範疇,並給予甲醇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同樣的政策支持,從而帶動更多企業投入研發甲醇汽車。
電動汽車換電體係建設方麵,李書福建議:
加快明確換電站建設、高低壓箱變、土地及建設審批的相關規定,將其納入國傢市場管理規範體係內。
開放公共停車場的資源準入與支持,優化土地資源配置;
優化換電項目高壓新裝(增容)審批流程,壓縮報裝時限,放開一址多戶以加快建設周期。
對換電車型公告法規進行優化,建立換電車型專屬的公告認證體係,形成車電分離下的車與電池的分開認證。
完善新能源車的溯源係統,針對車電分離模式做適應性(如車電分離保險)優化;
加速推動換電模式標準化、通用化。推動換電接口軟硬件協議的標準化,預設2-3種技術先進的接口形式製定推薦性標準;
約束換電站的機構、形式、兼容性,優先推薦技術先進的換電站;
推進換電電池包的標準化製定,使換電電池包真正能夠在不同車企、不同換電站、不同用戶之間互通互換。
7
曾毓群:全國政協委員、寜德時代董事長
關鍵詞:鋰資源保供穩價、新型儲能、電池碳足跡、鋰電池道路運輸
今年兩會,曾毓群共提交四份提案,分彆關於新型儲能、碳足跡、鋰資源保供穩價、鋰電池道路運輸。
新型儲能方麵 ,曾毓群錶示容量電價可促進儲能産業發展,因此國傢已針對抽水蓄能齣台容量電價機製,但發展空間更大的新型儲能無法享受容量電價政策,影響著新型儲能發展速度及質量。
他建議應參照抽水蓄能建立適用新型儲能特點的容量電價政策,以促進各類儲能健康發展。
碳足跡方麵,曾毓群在提案中建議:
加快我國碳足跡方法論研究,與歐盟溝通建立閤作交流機製,推動中歐電池産品碳足跡方法論的協調與互認;
建議有關部門按照年度、分區域更新發布我國電力碳排放因子,以此建立電池産業鏈各環節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及時更新並嚮國際通報;
加強綠色電力認證國際閤作,研究適用於我國電池産業發展和産品需求的綠證管理製度,並通過區塊鏈、5G、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為其確權。
鋰資源保供穩價方麵 ,曾毓群建議應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保障供應鏈安全,同時應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以實現資源循環高效利用。
鋰電池道路運輸方麵,曾毓群建議:
嚴格運輸準入並加強執法監管,對違反國傢運輸法律法規的企業加大執法處罰力度。
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製,為信用良好、安全閤規的鋰電池企業建立“綠色通道”,可對其取消夜間高速禁行等管理限製。
對不同的運輸場景進行分類,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以降低運輸成本。
8
陳虹:全國人大代錶、上汽集團董事長
關鍵詞:雙碳戰略、智能網聯汽車、汽車芯片
今年兩會,上汽董事長陳虹圍繞國産汽車芯片、智能網聯汽車和雙碳目標三個方麵提齣建議。
為推動國産汽車芯片發展,陳虹建議 應統一車規級芯片技術規範和標準,成立第三方檢測認證平台。同時,建議國傢牽頭設立專項資金以鼓勵芯片、汽車企業共同參與國産大算力芯片的研發、製造與應用。
為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尤其是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陳虹建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確自動駕駛閤法地位,製定人類駕駛員與自動駕駛係統(車企、零部件供應商等)的責任劃分標準規則與處置機製;建議在《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辦法》中,建立自動駕駛係統的評級認證體係和準入機製。
此外,他還建議通過專項資金扶持,引導企業自主掌控操作係統、綫控底盤等核心軟硬件研發能力。
為推動汽車産業鏈綠色低碳發展,陳虹提齣三點建議:
齣台汽車産業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規劃,以推進汽車産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標準的製定和實施。不斷豐富相關政策以降低製造、流通和使用成本;
整閤鋰、鈷等礦産資源,並推動“官産學研”閤作以加快落地清潔能源、綠色製造技術,實現原材料循環利用;
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車消費者的支持力度,比如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提供充電電費優惠等。
9
曾慶洪:全國人大代錶、廣汽集團董事長
關鍵詞:智能駕駛汽車、汽車芯片、汽車工業軟件國産化、新能源汽車補貼
今年兩會,曾慶洪提交瞭1份議案和5個建議,其中四項內容與汽車産業相關。
為推動智能駕駛汽車發展,曾慶洪在議案中建議,應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條款,具體提議修訂內容為:
增加並明確“機器駕駛人”的定義;
增加智能駕駛汽車應當安裝關鍵數據存儲黑匣子或關鍵數據雲端備份的強製性規定;
在現行交通事故規則基礎上,增加由係統控製智能駕駛汽車時,對交通事故認定的有關法律規定,並明確智能係統責任由生産者承擔;
增加“將智能駕駛汽車産品責任保險納入強製保險的範圍,分散相關責任主體的風險”有關的法律規定。
關於我國汽車芯片産業鏈發展 ,曾慶洪整體從市場、政策、産業方麵提齣建議。
市場方麵,他建議梳理關鍵領域芯片供需情況、引導國外汽車芯片企業來華投資、建立芯片及重要原材料應急儲備機製。同時,建議調控原材料價格無序上漲,加強執法監督力度。
政策方麵,他建議加快汽車芯片整體産業鏈布局,突破卡脖子領域關鍵技術。
産業方麵,他建議加大支持力度和人纔引進力度,政府、研發機構和企業三方閤力推動産業發展。
關於汽車工業軟件國産化發展 ,他建議將汽車工業軟件納入關鍵核心軟件攻關工程、製定並協同開放國産工業軟件標準、參與國際標準規則製定修訂等。
關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他建議延緩國傢補貼一至兩年,簡化前期企業補貼領取手續。當新能源汽車補貼完全停止後,應盡快完善其它激勵政策。
曾慶洪還建議,為提振消費以及加速新能源汽車配套建設,應將補貼政策嚮消費者、建設方傾斜。
10
硃華榮:全國人大代錶、長安汽車董事長
關鍵詞:智能網聯汽車、車輛電子閤格證、外資車企
今年兩會前夕,硃華榮公布瞭三個有關汽車産業發展的建議。
他認為,目前法律條款在智能汽車責任認定、自動駕駛責任主體認定、自動駕駛倫理等方麵內容有所缺失,應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的法律法規體係。
此外,他還建議閤理放寬汽車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要求,建立可信的汽車數據流通渠道以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針對閤資車企股比放開,硃華榮建議更新並完善《汽車産業投資管理規定》等相關國傢政策,加強汽車行業投資準入政策管控力度,加強涉外投資項目(産能)的安全審查,加強地方政府對外資車企的金融稅收等優惠條件的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硃華榮今年再次建議 電子閤格證取代紙質車輛閤格證 ,打通産業鏈信息管理係統。
11
尹同躍:全國人大代錶、奇瑞汽車董事長
關鍵詞:碳交易管理、動力電池原材料、充電基礎設施
尹同躍在今年“兩會”共提交13項建議。
尹同躍認為新能源乘用車相比燃油車,其使用階段每年可減少1500萬噸碳排放,應利用碳交易手段鼓勵傳統車企轉型生産新能源車。
他建議,工信部等部委重點研究新能源車在使用階段減少碳排放的效果,擴大碳交易行業範圍,並鼓勵企業跨行業碳交易以推進“雙碳”目標實現。
此外,他還認為製造動力電池的核心材料如鎳、鈷、鋰等較為稀缺,應對此類資源進行管控。
他建議,國傢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應製定相關政策,將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納入國傢戰略儲備資源管理。同時還應設置專項基金以支持國內企業收購國外電池材料資源,從而保證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安全。
而在充電技術設施建設方麵,尹同躍建議工信部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車和儲放綠色電力轉換、交易和調度機製,開展“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
12
張天任:全國人大代錶、天能集團董事長
關鍵詞:氫能、新型儲能設施、動力能源轉型
今年兩會,張天任擬提交四個建議,其中三個與氫能、新型儲能設施、動力能源轉型相關。
他指齣,氫能發展涉及能源及交通兩個十萬億級彆市場,但我國電池汽車産業麵臨著許多問題,隻有全麵擴大氫能及燃料電池的應用範圍,纔能有效降低製氫用氫成本。
他建議應盡快製定齣台氫能産業發展規劃,拓寬氫燃料電池示範應用範圍,鼓勵企業技術創新。
此外,他還針對儲能安全、動力能源轉型方麵,建議建立新型儲能設施,鼓勵多種技術路綫的儲能電池,盡快明確動力能源轉型規劃圖。
13
丁磊: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
關鍵詞:鈉離子電池、以租代買
今年,丁磊再次提交動力電池相關提案,其錶示供需不平衡、迴收利用效率低等問題將影響新能源汽車産業可持續發展。
丁磊建議布局包括鈉離子電池在內的新能源電池研發,解決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低等問題,提高我國新能源供給自主性。
他還建議提高新能源汽車電池迴收利用程度,具體方法包括鼓勵鋰電池迴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 探索新能源汽車電池“以租代買”等模式。
14
總結
相比往年,今年“兩會”關於智能網聯汽車的建議更為具體,行業問題關注更聚焦。如數字空間碰撞測試、動力電池以租代買等建議的提齣。
這些建議,無不反映著當下行業發展當中存在的難題。
過去一年,政府已齣台與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多項政策,無不推動著行業健康發展,而此次“兩會”再度為各行各業人士提供發聲窗口。此次查漏補缺之後,我國“交通強國”或將加速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