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9:37:57 AM
紫金陳這次預判有誤,他的抄底沒有迎來奇跡。
2月24日,推理小說傢紫金陳繼續補倉瞭中概互聯網ETF基金,當時他的倉位已被套瞭17個點。那時他應該沒想到,新一輪中概股暴跌風暴已山雨欲來。
3月4日港股大跌。當日紫金陳宣布再次抄底恒生互聯網ETF基金。對此,他在後麵還感嘆道:壓一個大奇跡日吧!
但是推理小說傢這次推理錯瞭, 奇跡並沒有到來,他抄底的恒生互聯網ETF基金,到瞭3月15日跌到瞭0.367元,10天跌去瞭24.6%。而他抄底的中概股,在3月10日、3月11日甚至遭遇瞭血洗。
3月7日早晨開盤後,紫金陳在雪球上控訴:中概互聯網ETF,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3月14日,麵對跌跌不休的港股,自稱看不下去的紫金陳選擇繼續加倉瞭5萬股恒生科技ETF。他同時錶態:不敢加倉應該也快瞭吧。
有粉絲問他:慫瞭嗎?他迴復說:“確實慫瞭。”
但更多的粉絲是在下麵留言勸他:“好好寫小說,炒股乾啥”“你需要再寫本書補倉瞭”,也有人贊揚他:“雖韆萬人,吾往矣”。
據財聯社星礦數據,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共有323傢,在今年3月的前9個交易日,平均每個交易日蒸發2300億元。無數投資者選擇“含淚清倉”“忍痛割肉”。直到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中傳遞齣瞭積極信號,中概股纔齣現短暫反彈。
在這輪罕見的中概股和港股的股災中,有人黯然離場,也有人抄底入場。
“無奈清倉”,3月27日,張苗在社交平台上更新瞭一條消息。他沒想到,經曆瞭“三天跌掉瞭一個時代”之後,中概股的下跌居然仍未結束。
美國當地時間的3月23日,新浪微博(WB.US)被美國證監會(SEC)列入“臨時退市清單”,成為第六傢被列入該名單的中概股公司。
3月24日晚,有報道稱市場關於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與中方達成會計監管最終協議的猜測“為時尚早”。
消息發齣後,3月25日美股開盤,熱門中概股中多數下跌。其中,開心汽車跌14.62%,滴滴齣行跌13.95%,樸新教育跌13.36%。
一同跌落的,還有張苗剛剛復燃的中概股信仰。作為“丐幫”中的一員,他看著自己的資金一夜間虧掉數萬,剛剛漲瞭點迴來,接著又虧損加大,身心俱疲。他曾於去年下半年“抄底”中概股,那時他以為那就會是“底”。直到今年3月8日,5傢中概股被美國列入首批“預摘牌名單”,中概股慘遭“血洗”,他纔發現自己抄在瞭半山腰。
賣齣,還是繼續抄底,這種分歧同樣在機構和明星投資人身上齣現。 在此之前,芒格、橋水等知名華爾街投資人和機構早已在2021Q4就重倉瞭中概股,國內的韆億“公募一哥”張坤、韆億私募基金景林等也在去年重倉著中概股。
來源:雪球
3月15日,有“騰訊鐵粉”之稱的步步高集團董事長段永平直接放話:“賣點伯剋希爾,來抄底騰訊”。然而,沒有人能真的判斷齣市場的底部在哪,但可以確認的是,中概股的價值正被重新審視。
投機者們在行動
大跌的同時,投機者們也在伺機而動。
33歲的黎鳴,眼瞅著“到底瞭”,在3月7日加到瞭10%的倉位,買瞭中概互聯ETF。中概股暴跌之後,3月10日他再度加倉瞭50%。中間他還做過一次差價。他錶示,雖然十分看好中概股,但還是會視時機選擇賣掉。而另一位企業員工蘇穎,在3月7日與14日分批入場,收益達到10%後,又迅速脫手,“長期還是看好中概股,但考慮當前各方麵因素,還是決定再看看”。
“如果說去年已跌到地闆,今年節後的這波暴跌,相當於又跌到瞭十八層地獄。”曾在中概股裏小賺瞭一波的劉然,在去年年底抄底瞭中概股的霧芯科技、騰訊音樂以及荔枝網。
從2021年開始,中概股經曆瞭多輪下跌,一些個股跌幅驚人。劉然瞄準瞭時間點,在股價距離巔峰時跌瞭約50%左右入瞭場,“本來想抄個底,賺點短期收益。”劉然說。
但紙麵財富,來得快,去得也快。以霧芯科技為例,2021年1月22日,悅刻母公司霧芯科技敲鍾上市紐交所。上市第三日,便創下35美元的曆史高股價,總市值高達548億美元。然而,隨著監管政策的落實,資本市場態度急轉,一年多時間,霧芯科技股價和市值最高跌去94%,3月26日霧芯科技的最新股價為1.96美元。
跌成白菜價後,不得已的劉然選擇躺平。“砍和不砍沒啥區彆瞭,倉位裏剩下的算長期投資瞭。”
在中概股持續下跌之際,大部分投資者已止損離場,但仍不乏堅實的擁躉者。
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炒股11年的股民王強,早年專注A股,在2018年將視綫轉嚮中概股。2022年年初,在中概互聯ETF降到1.4時,他買瞭部分。等到中概互聯ETF跌到1.1時,他又買瞭兩三萬元,跌破1後他再度齣手,買瞭二三十萬元。
據《中國基金報》公布的數據,去年7月份以來,超700億元資金藉道中概互聯、恒生互聯等相關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抄底中概股。其中不少為散戶投資者。而目前市場上頭部的中概基金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513050),截至2021年12月31日,管理的資産規模為326.53億元。
王強告訴記者,因為中概互聯溢價太高,他還購買瞭一點恒生科技指數。他個人偏好商業模式成熟、盈利前景清晰的互聯網公司。因此在這波中概股大跌中,他重點關注騰訊、阿裏、百度、京東、網易等公司。
“現在騰訊和阿裏的股價優勢很明顯,且阿裏不在港股通名單裏。”王強最終在市銷率15倍時買瞭騰訊,綜閤成本為363港元/股。
盡管,在他買入騰訊後,股價仍在下跌,但他並不覺得不安,“現在是買進的好時機”。
“彆人恐懼時我貪婪”,在中概股大跌潮中,巴菲特的投資名言正在被許多人踐行。而在抄底的路上,除瞭散戶,還有一波“概世英雄”。
段永平是騰訊的忠實“粉絲”。騰訊股價於2021年2月達到曆史高點的751港元,在之後的一年多內,股價跌破瞭300港元。2021年8月,在騰訊跌到400港元齣頭時,段永平首度放話抄底騰訊;隨後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他再次加倉;到今年2月底,他又買瞭500多萬美元。
3月8日,段永平發聲:“我計劃每掉10%加一次倉。”3月15日,騰訊再度下跌,跌破300港元大關,此前連番抄底的段永平錶示,“不等瞭,準備賣伯剋希爾・哈撒韋買騰訊。”
此前,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在接受《中國企業傢》采訪時錶示,“從底層邏輯來看,中概股的暴跌與基本麵的關聯度不大,主要驅動因素來自於負麵消息引發的市場恐慌。中概股長期的潛在投資價值仍然存在,或許這也是很多投資人選擇抄底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位知名選手被稱為加拿大“段永平”。近期,加拿大企業傢、美國真人秀節目《創智贏傢》明星投資者凱文・奧利裏在中概股大跌中買入瞭騰訊、美團等三隻股票。
凱文・奧利裏錶示沒有賣齣這些股票的計劃,因為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同樣的增長機會,持有中國股票的根本原因是對中國消費者和中國經濟有信心。
價格便宜的中概股,不僅上述投資者看好,就連企業也紛紛迴購。
3月22日早,阿裏發布公告宣布繼續擴大迴購,將原有股份迴購計劃的規模由150億美元上調至250億美元(約1589億元人民幣)。這一迴購規模占阿裏當前3120億美元市值的將近8%,是阿裏史上最大規模迴購,也創下瞭中概股迴購規模的曆史紀錄。隨後騰訊、小米、嗶哩嗶哩等也發布瞭迴購計劃。
機構投資者們的分歧
2021年的中概股,在遭遇監管風暴、拋售潮和暴跌後,就湧現瞭一波抄底者。
比如,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則偏愛阿裏巴巴。今年1月,查理・芒格旗下齣版集團Daily Journal嚮美國SEC提交瞭2021年四季度的13F報錶。其中顯示,在去年最後三個月裏,這傢公司唯一的操作就是買入瞭30萬股阿裏巴巴,將持倉總數提升至60.2萬股,持倉量幾乎翻倍。值得一提的是,Daily Journal建倉阿裏巴巴始於2021年的一季度,也就是說,從中概股開始跌,它就在“抄底”。
在今年2月17日舉行的Daily Journal股東會上,98歲的查理・芒格錶示,阿裏巴巴是讓他感到舒適的投資機會:“我覺得阿裏巴巴非常有競爭優勢,哪怕是在競爭激烈的零售領域。”
此外,高盛也曾掏齣真金白銀“抄底”做多中概股。去年11月11日,高盛集團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13F報告中顯示,其在2021年三季度已大手筆增持瞭阿裏巴巴、新東方和好未來等多隻中概股,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阿裏巴巴占高盛投資組閤比例為1.82%,繼續位列高盛的第五大重倉股。
國內第一位管理韆億主動權益基金的基金經理張坤,在2021年第四季度同樣選擇重倉中概股。騰訊控股、京東、美團等互聯網股票都被增持。
對於抄底中概股,張坤是這樣判斷的:“經過2021年的估值消化後,一部分優質企業的估值已具有吸引力,在3~5年的維度內,企業的業績增長大概率會投射到其市值的增長中。”
作為最看好中國市場的基金之一,去年三季度,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買入187萬股阿裏巴巴,在去年四季度又增持瞭97.8萬股。至去年四季度末,阿裏巴巴成為橋水基金第八大重倉股。此外,還增持瞭百度、拼多多、京東和蔚來汽車,同時清倉瞭亞馬遜、奈飛和甲骨文。
京東、愛奇藝、理想汽車,則是當前高瓴投資的十大重倉股之三,在其持倉中分彆排名第六、第九、第十。
這些增持動作大多是去年三、四季度完成,麵對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等因素衝擊的持續,中概股數次集體迴調,這些重倉的機構投資者,難免也會麵臨調倉或降倉的壓力。
日前,韆億私募景林資産就遭遇瞭因重倉中概股,而導緻業績大幅下跌、惹怒投資者的艱難局麵。
來源:視覺中國
3月17日,一則關於“景林資産持有人溝通會變成客戶吐槽會”的消息傳齣。傳聞稱17日下午,景林資産舉行持有人溝通會,投資人因景林近兩年較差的投資錶現,遭到多位投資人的迴懟:“不要把價值投資當成業績不好的遮羞布。”
景林資産,投資範圍主要涵蓋A股、港股、美股中概等。作為老牌機構,其近年投資收益卻並不齣色。而抄底中概股互聯網企業,被看作是景林資産去年第四季度持倉策略調整的最大特點。
根據今年2月景林在美國證監會披露的截至2021年年末其海外主體所持有的美股頭寸信息顯示, 景林海外的前十大美股重倉股分彆為Sea、Meta、榖歌、網易、貝殼、中通快遞、拼多多、京東、DoorDash和BOSS直聘,其中約半數為中概股。
私募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鬍泊告訴《中國企業傢》,“按照傳統價值投資的思路,一些傳統價投基金投瞭不少中概股,這部分基金受傷較嚴重,其中包括許多深圳的私募基金。因為它們離香港近,國際視野比較強,獲得境外市場信息更多。許多基金早年在中概股上也掙瞭大錢,早年的成功造成瞭路徑依賴。近期各方麵的負麵因素疊加在一起,導緻它們這一波比較慘。”
在多傢機構選擇對部分超跌中概股大舉加倉的同時,國外也有不少機構選擇減持。
貝萊德於去年11月10日披露的13F報告顯示,其在2021年三季度拋售瞭687.86萬股阿裏巴巴,截至9月30日,僅持有295.1萬股。柏基同樣在2021年三季度大幅度減持阿裏巴巴,減持幅度達61.23%,截至9月30日,持有997.73萬股。
此外,安聯資産管理、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局和加拿大皇傢銀行在2021年四季度對阿裏巴巴分彆減持瞭84.55萬股、429.46萬股、220.74萬股;72點資産管理公司減持瞭40.06萬股京東股票;2021年四季度,老虎環球減持310.49萬股貝殼股票,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局則減持瞭104.24萬股愛奇藝股票等。
機構投資者的分歧,也嚮外界錶明中概股的前路仍不明朗。
對此,田軒也錶示,局勢不明下謹慎抄底。“從曆史經驗來看,中概股持續震蕩下跌的走勢已持續一年多,期間也有知名機構展開瞭抄底行動,卻再次遭遇市場海嘯。 中資托市、外資加速齣逃、第三方想坐收漁利,市場情緒主導下的中概股市場是否迎來轉機,目前仍不明朗,盲目跟風隻能風險自擔。”
3月25日,私募大佬但斌疑似空倉的消息,瞬間刷屏。他曾以倡導價值投資而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盡管鬍泊錶示,但斌持有的中概股並不多,但“長期來說,這是一段時代裏的陣痛。未來稀缺資産還是有它的投資價值的。相對來說,去港股找投資標的,可能會好於在中概股裏去找。而且中概股裏已經在兩地上市的企業,相對也會有一些投資優勢”。
(文中張苗、黎鳴、蘇穎、劉然、王強為化名)
參考資料:《瞄準中概股 高盛大手筆連續加倉》,投資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