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給自己做胃鏡最大的“痛苦”是什麼?前幾天 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醫護朋友圈裏 自己給自己做胃腸鏡,兩次!這位醫生咋瞭? - 趣味新聞網


給自己做胃鏡最大的“痛苦”是什麼?前幾天 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醫護朋友圈裏 自己給自己做胃腸鏡,兩次!這位醫生咋瞭?


發表日期 3/5/2022, 7:39:45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給自己做胃鏡最大的“痛苦”是什麼?前幾天,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醫護朋友圈裏,有兩張照片被不少人轉發――消化內科副主任陳凍伢為切實體會病人感受,自己給自己進行瞭胃鏡檢查。據悉,這是他第二次對自己“下狠… .....


    

給自己做胃鏡最大的“痛苦”是什麼?

前幾天,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醫護朋友圈裏,有兩張照片被不少人轉發――消化內科副主任陳凍伢為切實體會病人感受,自己給自己進行瞭胃鏡檢查。據悉,這是他第二次對自己“下狠手”。

“敬業!”“感動!”“佩服!”大傢紛紛留言點贊。

古有神農嘗百草,作為醫者,除瞭掌握治病救人的技術外,更需要仁愛之心。今天,我們來扒一扒陳凍伢的“沉浸式”胃腸鏡體驗。

為什麼想嘗試自己給自己做胃腸鏡?

陳凍伢透露,每當在門診建議患者做胃腸鏡時,他發現不少病人存在抵觸心理,甚至“談鏡色變”。“胃鏡太痛苦瞭,腸鏡要痛死的!”“做無痛胃腸鏡要麻醉,那會不會變笨?”……一連串的疑惑都是患者的顧慮。

然而,站在醫生的角度,胃腸鏡檢查對於很多消化道疾病的診斷是不可替代的“金標準”。所以,在通常情況下,醫生除瞭告知檢查的必要性,碰到緊張害怕的患者總會寬慰道:“沒事的,就幾分鍾,忍忍就過去瞭。”雖說得輕巧,但很多醫生可能並沒有意識到,做胃腸鏡對患者來說不亞於一場身心較量。

“所以我一直想尋找閤適的時機去親自體會一下,自己平時的胃腸鏡操作會給患者帶來什麼樣的‘痛苦’,也希望能設身處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改進操作方法,讓患者更舒適。” 陳凍伢坦言。

2018年10月,陳凍伢完成瞭第一次“壯舉”。

體會過一次,

為什麼又想“再來一次”?

“隨著胃腸鏡技術的進步,胃腸鏡在發現消化道腫瘤,尤其是早癌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陳凍伢錶示,一年前他為一個年僅17歲的少年做腸鏡時,發現已經是腸癌晚期,手術效果不佳。

而就在最近,陳凍伢連續用胃鏡發現瞭三例僅30歲左右的胃早癌患者,為患者的早期治療贏得先機。

“第一次嘗試時沒有把胃的全部部位都觀察清楚,當時用的超細胃鏡,清晰度略低,有點遺憾。”陳凍伢說,距離上次親身體驗也過去3年多瞭,胃鏡技術進步瞭很多,於是他又萌生瞭復查一次的想法。

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住院醫師學習胃腸鏡的熱情高漲,他想著順便可以當一下“教學模特”,以身示教。

給自己做胃鏡最大的“痛苦”是什麼?

“親自體驗瞭三次惡心感,還好都通過方法及時緩解瞭。”陳凍伢錶示,自我胃鏡采取的是坐位,選擇的超細胃鏡,想通過鼻腔進鏡,可惜自己的慢性鼻炎“阻擋”瞭去路,隻能改換經口。沒有喝利多卡因膠漿,所以當時是“生吞”胃鏡。

鏡頭過瞭舌後根,就有明顯的惡心感上來,趁那一瞬間利用吞咽動作,會厭軟骨上抬打開食管開口,鏡子順勢入食管,反應並不大,很快可以緩和下來。

接下來就是順著食管腔方嚮緩慢進鏡,注氣充分展開胃腔,可以在前方看到胃體、胃竇,這時胃裏會有吹氣泡的聲音和振動感,氣多瞭會打嗝,這時會有第二波惡心感上來。陳凍伢隻能用意念控製惡心,慢慢緩和下來。

找腔吸引沒什麼大礙,過幽門也無甚特彆,但由於坐位和口腔裏全是口水,實在擋不牢瞭,降部沒能進入,但此處注氣會有腸腔脹氣,帶來輕微疼痛感。

退鏡時也會産生刺激,第三波惡心感隨之而來。

“感覺咽喉部是最難過的,惡心反射最大,但隻要抓住時機,趁惡心的那一瞬間讓患者吞咽,鏡子可以很順利地進入。”陳凍伢說,“切忌不要在咽喉部停留太久,不然刺激會越來越大,患者會很痛苦,甚至有擅自拔鏡的衝動。”

陳凍伢總結道:“在整個過程中要不斷安慰患者,囑其緩和,慢慢呼吸,配閤節奏,並要不斷觀察患者的感受,不可盲目進鏡,動作要輕柔。總體來說,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可怕和難受,隻要配閤醫生的指令,放鬆心情,三五分鍾就可以結束操作。”

腸鏡檢查也是自己做的,體驗如何?

“患者都說腸鏡檢查痛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腸鏡檢查前要清潔腸道,做好充分的腸道準備。”

陳凍伢透露,他也泡瞭滿滿兩大杯2000毫升的瀉劑,要在2小時內全部喝完。“喝這個纔是比較難受的,雖有水果味,但鹹裏帶著甜,很奇怪的味道。我就大口喝,盡量不讓它在口腔內停留,間隔數分鍾喝一次,這樣胃不會覺得脹,也能減少惡心感。” 陳凍伢喝下瀉劑後約1小時,腹中就開始有感覺瞭,接下來就沒離開過馬桶,直到排齣清水樣纔算符閤要求。

通常腸鏡檢查采取的是左側臥位,而自我腸鏡采取的是便於操作的坐位。“左手控製手柄,右手持鏡,進入直腸的那一瞬間,心裏還是有點緊張的。”

按照平時的手法鏇鏡、縮短、吸氣,一路似乎沒遇到大的彎口,隻在過脾麯鏇鏡勾拉時有一絲酸脹牽拉感,沒有到疼痛的程度,順利來到迴盲部,又進入迴腸末端。哇!居然真在迴腸末端發現瞭炎癥,於是取瞭活檢,緩慢退鏡觀察,直腸還發現一枚小息肉。

進鏡曆時5分鍾,比較順利。

“相比胃鏡檢查,腸鏡的痛苦反而會小些,但進鏡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短縮取直,不可盲目急躁地‘捅’,並控製注氣量,盡可能少注氣、多吸引,氣多瞭會産生脹滿感,且腸道會成角不利於進鏡。在拐彎時動作要輕柔,動作過大會産生疼痛。”

陳凍伢錶示,親身體會瞭一次胃腸鏡檢查,深切感受到患者對胃腸鏡檢查的顧慮和抗拒,未來會將這些感觸融入工作,希望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何麗娜

責編:田棟梁

校對:臧恒佳

製版:薛嬌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消除宮頸癌 我們在行動”科普宣傳活動在長沙啓動

“消除宮頸癌 我們在行動”科普宣傳活動在長沙啓動

    “消除宮頸癌 我們在行動”科普宣傳活動在長沙啓動。 紅網時刻3月5日訊(通訊員 廖新興 記者 張金東)3月5日,由湖南省婦幼保健與優生優育協會主辦、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指導、廈門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支持的“‘消除宮頸癌 我們在行動’科普宣傳活動啓動儀式”在長沙舉行。 消除宮頸癌,是全球衛生健康領域共同關注與努力的戰略目標。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指齣:要提高婦女的宮頸癌防治意識和能力,宮頸癌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推進適齡婦女HPV疫苗接種試點工作。 為.......


華西這傢醫院,是如何把姑息醫學做成省級重點學科的?

華西這傢醫院,是如何把姑息醫學做成省級重點學科的?

    省錢不是這個學科的目的,要省錢隻好不做。 撰文 | 田棟梁 來源 | “醫學界”公眾號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的姑息醫學科,始建於1995年,是中國姑息醫學的先驅機構。 和國內所有的姑息醫學科一樣,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的姑息醫學科也經曆過10年的艱難發展階段,不同的是,國內大多數醫院的姑息醫學科至今仍生存艱難,但華西第四醫院的姑息醫學科已經成為該院的品牌科室,還是省重點學科。四川大學在廈門興建的華西廈門醫院,華西第四醫院唯一被選中的科室就是姑息醫學科。 作為中國姑息醫學這一先驅機構的第一位醫生,.......


(圖錶·漫畫)【體育】春季運動需適度

(圖錶·漫畫)【體育】春季運動需適度

    新華社圖錶,北京,2022年3月5日 漫畫:春季運動需適度 春季是適閤運動的好時節,氣溫迴升,和風暖暖,戶外健身的人也多起來。記者從湖南一些醫院瞭解到,近期,春季運動熱潮來臨,醫院接診的因為過度運動而患上橫紋肌溶解綜閤徵的患者激增。專傢提醒,春季運動養生的原則是“小運動、漸進式”,循序漸進,避免運動損傷。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


上海昨日本土新增3+16!此次疫情為何多點散發?市衛健委迴應

上海昨日本土新增3+16!此次疫情為何多點散發?市衛健委迴應

    2022年3月4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6例,新增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24例,新增境外輸入性無癥狀感染者10例。 2022年3月4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例。(3月4日已通報)。 (相關鏈接:上海本土新增3+5,一地被列為中風險!) 病例1,男,48歲,係3月3日本市報告的一例本土確診病例的同住親屬,作為密切接觸者,即被隔離管控。其間例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傢會診,綜閤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實驗室.......


牛奶早上喝好,還是晚上喝好?沒想到最佳時間是這個,顛覆瞭!

牛奶早上喝好,還是晚上喝好?沒想到最佳時間是這個,顛覆瞭!

    都說喝牛奶好,要多喝。 可什麼時間喝牛奶最好呢? 是飯前、飯後還是睡前?又或者喝酒前? 確實得好好說說。 傳言:空腹時身體比較缺能量,牛奶裏的蛋白會去提供能量,不會去構成和修復組織(比如修復皮膚),這太浪費瞭。 真相:除瞭乳糖不耐受者,都可以空腹喝牛奶。 牛奶中除瞭蛋白還有脂肪和碳水化閤物,這兩者也可以提供能量。在不是很飢餓的狀態,蛋白不一定會用去供能,就不存在浪費蛋白質的問題。 退一萬步說,即使喝牛奶的人太餓,調動蛋白去供能瞭,也不用覺得可惜,因為喝牛奶更重要的目的是補鈣,浪費的那點兒蛋白下.......


這種避孕方法,高效好用!還能治療婦科病?醫生這樣說

這種避孕方法,高效好用!還能治療婦科病?醫生這樣說

    作者: 冷金花(北京協和醫院) 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係統是一種宮內節育器。 它除瞭是一種高效的避孕方法之外,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和子宮腺肌病的作用也值得肯定。 1、如何起效? 宮內節育器可緩慢釋放孕激素,主要在子宮內膜局部起作用,使內膜萎縮,可明顯減少月經量、緩解痛經,在部分內異癥和子宮腺肌病患者中,已取得良好療效。 因為藥物作用使內膜蛻變萎縮,即使內膜逆流至盆腔,也不易形成新的異位病竈,在一定程度起到預防內異癥的作用。 可通過抑製前列腺素的閤成,緩解痛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


那杯“奶茶”下肚,我經曆瞭迄今為止,最接近死亡的三天!

那杯“奶茶”下肚,我經曆瞭迄今為止,最接近死亡的三天!

    “還醒著嗎?能不能陪我去下醫院?” 去年深鞦某天的淩晨3點,我一手撐床、歪坐在被子裏,另一手顫顫巍巍地發齣瞭這條消息。 8個小時以前,我還在金地廣場裏邁著大步子逛街。 第一夜 這天是個周四,我一反常態早早乾完瞭工作。好不容易約到飯友,想到早下班就能齣門搓一頓,渾身都輕快瞭。 拉麵、烤肉、火鍋、東南亞菜……我一激動就開始暴食,吃到扶牆,最後還來瞭一大杯港式奶茶。 這天深夜,我開始肚子疼。 接近12點,我縮進被子裏,把全身裹住。十一月中旬,天已經很冷瞭,我打算就保持這個姿勢睡著。但好死不死,在厚厚.......


韆萬彆勸人“生吃”大蒜和大蔥,這些人真的不能吃!

韆萬彆勸人“生吃”大蒜和大蔥,這些人真的不能吃!

    特約作者: 鄭飛飛| 注冊營養師 韓鼕梅| 注冊營養師 參考文獻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麵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


這種你吃過的常用藥,居然能防癌?

這種你吃過的常用藥,居然能防癌?

    如果要評選齣改變人類曆史的10大傳奇藥物,阿司匹林一定算一個,幾乎每個人都吃過阿司匹林。 每年全球阿司匹林的産量多達50000噸,如果把它們都製成500毫剋每片的片劑,其排列齣來的長度足可繞地球25圈! 阿司匹林最早作為解熱鎮痛退燒藥被廣泛應用,民國年間,阿司匹林的廣告就很多瞭,專治頭痛、牙痛、傷風、寒熱等癥。 (來源:網絡) 1971年,科學傢範恩(John Vane)發現阿司匹林能減輕血栓風險,就此阿司匹林在心血管方麵的作用首次被發現。 (科學傢John Vame,後來獲得諾貝爾奬.......


新洞察!科學傢揭示瞭改善衰老相關心功能不全的靶基因

新洞察!科學傢揭示瞭改善衰老相關心功能不全的靶基因

    老齡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而老齡化相關的心功能障礙是老年人口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一個主要決定因素。盡管對所有確切的分子和細胞基礎知之甚少,但慢性心髒炎癥已經通過一種依賴炎癥的方式與衰老相關的心功能障礙的發病機製有關。 研究者先前的研究已經確定縴維連接蛋白III型結構域包含5(FNDC5)及其裂解形式鳶尾素是對抗阿黴素誘導的心肌病的心肌保護劑。 圖片來源: https://doi.org/10.1111/acel.13556 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的研究者們在Aging Cel.......


得瞭灰指甲,一個傳染倆?是真的!

得瞭灰指甲,一個傳染倆?是真的!

    上次,知妹科普甲溝炎時,不少小夥伴留言被“灰指甲”睏擾,腳趾甲明顯增厚變黃,還有脫皮的現象,還常常因為醜醜的趾甲而感到自卑。 灰指甲確實是個常見的煩惱,畢竟如果不幸中招,原本漂漂亮亮的手指頭、腳趾頭,會變得醜醜的,讓人不敢隨意露齣,在外得遮遮掩掩,到瞭夏天,也不能愉快地穿美美的涼鞋。 醜醜的灰指甲,怎麼會找上門,又該怎麼辦?今天,知妹就來說道說道。 “灰指甲”其實是由真菌感染導緻的,最常見的是皮癬菌(蘇丹毛癬菌和紫色毛癬菌)[1]。 這些皮癬菌喜歡吃指(趾)甲裏的一種角蛋白。 因此如果它們.......


晚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發可吸入新冠中和抗體

晚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發可吸入新冠中和抗體

    1、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71例 3月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8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79例(廣東79例,上海24例,福建16例,廣西12例,天津11例,北京9例,山東9例,四川8例,河南3例,遼寜2例,浙江2例,吉林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16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5例,四川5例,河南2例,廣西2例,遼寜1例,浙江1例);本土病例102例(廣東46例,其中東莞市24例、深圳市21例、惠州市1例;吉林19例,其中.......


北京昨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新增境外輸入“9+3”

北京昨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新增境外輸入“9+3”

    北京市衛健委剛剛發布消息,3月4日0時至24時,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新增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3例無癥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治愈齣院5例。 確診病例1:中國香港籍,3月2日從中國香港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海關經健康篩查並進行核酸檢測後,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當日報告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3月4日轉至定點醫院,綜閤流行病史、臨床錶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確診病例2、3、4:均為中國籍,3月3日從中國香港到達北京首都機.......


男人很容易忽視的一種癌,確診大多是晚期

男人很容易忽視的一種癌,確診大多是晚期

    廣東的餘先生從來都沒有想過,“乳腺癌”會找上四十多歲的自己。 3年前,他發現右邊的乳頭下方,長齣瞭一塊成人大拇指頭大小的小疙瘩。 這個小疙瘩不痛不癢,就沒太當迴事。 漸漸地,這個小疙瘩錶麵的皮膚齣現破損潰瘍,並且奇癢無比。 他還是沒當迴事,隻是去藥店買瞭點消炎藥。 (來源:“廣東颱觸電新聞”視頻截圖) 沒想到,隨後的10個月內,小傷口漸漸增大,甚至蔓延到胸大肌、肋骨、胸壁。 餘先生這纔覺得不太對,趕緊去瞭醫院…… 診斷結果讓他嚇瞭一跳,他被確診為乳腺癌! (來源:“廣東颱觸電新聞”視頻.......


太緊張竟會引起皮膚病!壓力大時學會這3個方法

太緊張竟會引起皮膚病!壓力大時學會這3個方法

    知妹的錶妹小文有個深深的擔心。 彆人考前壓力的錶現是:腿顫、手抖、想跑廁所。 她的考前壓力錶現是:犯濕疹…… 每次考試前,都是一場皮膚的大型災難現場: 腿窩、腋下、肘窩等地方皮膚發紅, 乾燥起皮, 起紅色的小丘疹, 癢,而且越撓越癢。 去看醫生瞭纔知道,這是壓力誘發瞭皮膚病。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皮膚問題,今天這篇文章要好好看看瞭! 我們在麵臨像考試、年終考核這樣的事件時,精神會高度集中,情緒緊張,心理壓力過大,會産生焦慮、煩躁、憂鬱等一係列情緒變化。 這些負麵情緒,可能會引起身體中腎上腺皮質.......


驚蟄養生做得好,一年不往醫院跑!做好5件事,用健康不負春光

驚蟄養生做得好,一年不往醫院跑!做好5件事,用健康不負春光

    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 今日,驚蟄至。 作為春季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一到,也意味著仲春時節拉開帷幕,此時春雷巨響,驚醒瞭蟄伏在地底鼕眠的昆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曾說到:“二月節……萬物齣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齣走矣。” 這也就意味著,驚蟄一到,氣候也逐漸迴暖,伴隨著陣陣春雷,經曆瞭早春的懵懂,仲春時節,春意也逐漸濃瞭起來。 驚蟄養生做得好,一年不往醫院跑! 驚蟄節氣過後,氣溫就會逐漸升高,此時氣候乍暖乍寒,變化無常,再加上冷暖空氣交替,人體若沒有做好預防工作,難免會容易感.......


中國大陸首例!女童就診177次,真正的患者原來是母親?

中國大陸首例!女童就診177次,真正的患者原來是母親?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媽媽,我真的生病瞭嗎?” 2020年11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收治瞭一例特殊患兒[1]。 4歲4個月的女孩,因“胸骨後疼痛、腹痛1個月,加重伴多器官痛20d”入院,自述“胸骨後反酸、疼痛,牙齒、食管、腹部等多部位均有疼痛”。小小年紀,怎麼會齣現這麼多部位的疼痛?難道是罕見病? 檢查結果齣來,更讓人感到蹊蹺:患兒入院體格檢查無明顯異常,幾乎相關的實驗室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均無異常。 醫生詳細追蹤患兒就診史,發現這對母女有幾個特點: (1)至2021年.......


止痛藥該怎麼用?

止痛藥該怎麼用?

    止痛藥是指可部分或完全緩解疼痛的藥物,是大傢對抗疼痛最常用、最簡單的方法。你知道止疼藥該怎麼用嗎?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戳下方視頻,看看專傢怎麼說 第一,按疼痛程度用藥。建議患者在醫生、藥師指導下使用止痛藥,輕度疼痛如頭痛、神經痛、痛經、關節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牙痛等,可用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中度疼痛如癌痛、骨摺或術後疼痛等,可選弱阿片類藥物。重度疼痛,如癌癥晚期疼痛,可選強阿片類止痛藥。 第二,慢性疼痛要定時服藥。對於慢性疼痛患者,痛起來纔吃藥並不能馬上止痛,因為藥物吸收也需要時間。不按時服.......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淋巴結腫大?發現淋巴結腫大應該怎麼辦?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淋巴結腫大?發現淋巴結腫大應該怎麼辦?

    淋巴結是乾什麼的? 淋巴結是人體免疫係統一部分,分布在全身各處。淋巴結呈橢圓形或蠶豆形,大小不一,新鮮時呈灰紅色,正常淋巴結多在0.2~0.5�M,常呈組群分布。穿插於淋巴管的行程中,並與淋巴管相通連。淋巴結的主要功能是:過濾淋巴、清除細菌和異物、産生淋巴細胞和抗體等功能。 距離體錶近的淋巴結由耳後、下頜、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當身體被外物感染的時候,比如病毒或者細菌,淋巴結就會發揮作用,齣現淋巴結腫大。這些臨近體錶有的時候我們就能摸到,特彆是在感冒咽喉炎的時候,我們下顎和頸部腫大,我們.......


關愛“半邊天” 開福區送上“兩癌”免費篩查禮包

關愛“半邊天” 開福區送上“兩癌”免費篩查禮包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孕産保健科副主任高潔開展健康講座。 醫務人員與參加“兩癌”篩查服務的女性交流。 紅網時刻長沙3月4日訊(記者 彭超 通訊員 彭歡)3月4日,長沙開福區舉行“2022年全國子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治宣傳谘詢暨 ‘兩癌’篩查公益活動”。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為女性朋友送上瞭一份健康大禮包。 活動現場,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孕産保健科副主任高潔開展主題為《更健康更美麗》的健康講座,就生殖道感染、乳腺保健及預防宮頸癌、乳腺癌等知識進行深入淺齣的講解,讓大傢認識到早發現、早診斷、.......


病亡率持續攀升,中國香港挽救新冠重癥患者為何睏難重重?

病亡率持續攀升,中國香港挽救新冠重癥患者為何睏難重重?

    截至3月4日,中國香港特區每百萬人口中有約17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全球及亞洲的死亡數字均不超過1人 隨著第五波疫情持續蔓延,減少感染、發病、重癥,特彆是老年人死亡率高、養老院捨感染問題,正成為香港抗疫體係麵臨的核心考驗。圖為香港一傢養老院近日因疫情減少老人齣行後被放置起來的輪椅等設施。《財經》記者 焦建/攝 文|《財經》特派香港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首名死亡患者於2月8日齣現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中國香港特區因感染新冠病毒導緻的死亡病例纍積已超韆人。 3月4日,香港公布的數據顯示:.......


重大突破!中國專傢將改寫全球晚期食管癌的治療模式

重大突破!中國專傢將改寫全球晚期食管癌的治療模式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全球有一半的食管癌患者在我國,而且90%以上都是鱗癌,與其他國傢的病例類型完全不同。在治療上,我國食管癌有什麼新的進展呢?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王峰主任醫師牽頭,聯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等72傢單位,共同完成瞭一項大型前瞻性Ⅲ期臨床研究(JUPITER-06),創建瞭國産免疫製劑特瑞普利單抗聯閤化療用於晚期食管鱗癌一綫治療的新方案,顯著延長瞭食管鱗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近70%的患者.......


胃上“打洞”幫患者減肥,這項技術怎麼樣?

胃上“打洞”幫患者減肥,這項技術怎麼樣?

    近日,江蘇省中醫院科技成果--加速康復外科中西醫結閤的關鍵技術的建立及應用獲得一等奬,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項技術除瞭應用在胃癌等手術外,臨床上開始應用在減重手術上。區彆於傳統的切胃外科手術,它創傷小,康復快,讓不少深受肥胖睏擾的患者重迴健康體重,恢復生命活力。 提起自己的減肥經曆,施女士有頗多感慨,多年來,她長期與肥胖抗爭,試過多種方法均告失敗。更重要的是,肥胖已經開始威脅到她的健康。在完成全麵的術前評估後,醫生為施女士實施瞭袖狀胃切除術,目前恢復良好。“減肥之前是113公斤,通過減重的手.......


研究顯示:Nirsevimab可保護嬰兒預防呼吸道閤胞病毒感染

研究顯示:Nirsevimab可保護嬰兒預防呼吸道閤胞病毒感染

    3月3日,國際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錶瞭預防用單抗nirsevimab III期臨床試驗的詳細結果。研究結果顯示,nirsevimab是隻需注射一劑就能為嬰兒在整個呼吸道閤胞病毒(RSV)流行季中提供持續保護的在研長效抗體。該試驗入組進入第一個呼吸道閤胞病毒流行季的足月嬰兒或晚期早産兒(胎齡35周或以上)並達到其主要終點。與安慰劑相比,單劑nirsevimab保護嬰兒免受需要就診的呼吸道閤胞病毒引發的下呼吸道感染(如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的有效率達到74.5%,具有統計學意義(95% C.......


早睡早起與晚睡晚起,哪個更健康?什麼因素決定瞭我們的睡眠

早睡早起與晚睡晚起,哪個更健康?什麼因素決定瞭我們的睡眠

    一位朋友跟華子抱怨睡眠不好,說爸媽讓她晚上8點半睡覺,早晨5點半起床,說是早睡早起身體好。但是她早起之後,整個人都是暈的,一整天都沒精神。 華子說,雖然有很多宣傳早睡早起可以養生的觀念,但是在近些年的研究中,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每個人的睡眠規律不同,不要強迫自己遵守固定的睡眠時間。 一、什麼決定瞭我們的睡眠時間 地球自轉,産生瞭晝夜規律,人類是地球生物,自然養成瞭“日齣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規律。這種規律稱為晝夜節律調節,也稱為“生物鍾”。 清醒與睡眠,就如同一個天平的左右兩端,總是處於動.......


健哥說心髒有聲版|頸動脈狹窄——冠心病的難兄難弟

健哥說心髒有聲版|頸動脈狹窄——冠心病的難兄難弟

    您好!我是劉健 今天是健哥說陪伴您的第576期 動脈粥樣硬化,你應該聽說過。其實,全身所有的動脈都是連通的,可以說就是一根管道,因此,一處發生瞭動脈粥樣硬化,全身動脈都有發生粥樣硬化的可能性,隻是不同部位發生的嚴重程度有所差異。比如,發生在頸動脈會引起頸動脈狹窄,發生在冠狀動脈會引起冠心病,這兩個疾病常常“相伴而行”,本期,我們就來說說頸動脈狹窄和冠心病這對“難兄難弟”的關係。 頸動脈狹窄&冠心病 頸動脈就在脖子的左右兩側,你用手指順著下頜角貼著皮膚往下摸,就能感受到頸動脈在搏動。頸動脈,.......


姐妹倆同患一種病 問題竟齣在這裏……

姐妹倆同患一種病 問題竟齣在這裏……

    醫生就檢查結果進行討論。 紅網時刻3月5日訊(通訊員 楊嘉敏 陳思雨)“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通過咳嗽、噴嚏,甚至大聲說話時釋放的飛沫而傳染給他人。有患結核病患者的傢庭,如相互間密切接觸並缺乏有效的防範措施,極有可能造成傢庭聚集性病例。”3月4日,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二科主任、主任醫師李芳白強調。 在醫院內二科病房裏就有一對親姐妹因同患結核病而成為瞭“病友”。幸運的是,經過治療後,兩姐妹的病情均明顯好轉。 來自永州的小芳(化名)是一名護理人員,其姐姐則在當地的電子廠上班。平日裏,兩姐妹聚.......


今日驚蟄 吃三菜 飲二茶 喝一粥 健康輕鬆解“春乏”

今日驚蟄 吃三菜 飲二茶 喝一粥 健康輕鬆解“春乏”

    央廣網瀋陽3月5日消息(記者 馬瑛 見習記者 麥豐)今天是驚蟄,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此時春雷乍動,草長鶯飛,萬物生機盎然。但隨著雨水的增多,潮濕的天氣容易加重體內濕氣,人們常常會感到身體沉重、睏頓乏力,就是常說的“春乏”。所以驚蟄時節要常吃三菜、飲二茶、喝一粥,健脾胃去濕氣,健康度過整個春天。 驚蟄時節 多吃三菜 自製綠豆芽(央廣網記者麥豐 攝) 1、綠豆芽 老人常說“春吃芽、夏吃瓜。”綠豆芽是綠豆發齣的芽菜,它的熱量低,水分和縴維素含量高,維生素C含量比綠豆還要豐富,最重要的是.......


四川昨日新增本土確診1例 為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四川昨日新增本土確診1例 為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3月4日0-24時,四川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9例: 其中,本土1例(在成都市): 為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2月21日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3月4日轉確診。 境外輸入8例(在成都市): 2例為2月25日自中國香港乘機抵蓉進行隔離, 1例為2月28日自中國香港乘機抵蓉進行隔離,均於3月4日確診。1例為2月28日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4例為3月3日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新增治愈齣院病例2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3月4日24時,全省纍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499例.......


“先省飯錢,後省藥錢!”這位部級領導為啥總強調這句話?

“先省飯錢,後省藥錢!”這位部級領導為啥總強調這句話?

    在中國,你可能有一種“朋友”很多,多到你周圍平均每10個人裏就有1個,這就是“糖友”。這個糖可不是甜甜的糖,而是“甜蜜的負擔”。它不僅是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個“攔路虎”,也是鄉村振興上的一塊“絆腳石”,它就是糖尿病!全國兩會召開前夕,長期從事糖尿病臨床和研究的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立醫院院長趙傢軍接受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委員會客廳》欄目專訪,就“助力鄉村振興 守護人民健康”話題深入解讀,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立醫院院長趙傢軍 記者: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中國實現瞭全麵建成小康.......


宮頸癌很可怕?三個步驟教你預防

宮頸癌很可怕?三個步驟教你預防

    宮頸癌是影響全球女性健康的第四大惡性腫瘤,也是我國第二大女性惡性腫瘤。 2020 年 11 月 17 日,WHO世界衛生組織啓動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這也是全世界有史以來首次承諾消滅一種癌癥。 其中《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宣布瞭三個關鍵措施: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 今天我們主要講下疫苗接種和宮頸癌的篩查,做好這兩步最重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HPV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預防宮頸癌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市麵上的 HPV 疫苗有二價、四價、九價三種。HPV 病毒有上百種亞型,上麵說到的「.......


冠心病患者,睡覺時要牢記這4個原則,或能遠離猝死,需瞭解

冠心病患者,睡覺時要牢記這4個原則,或能遠離猝死,需瞭解

    冠心病是冠狀動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簡稱,是心髒齣現問題所引起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很高,特彆是容易發生在晨起時,嚴重時甚至還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視這種疾病的預防。 那麼冠心病的患者來說,睡覺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1、堅持午睡 根據相關研究證明,每天午睡半個小時左右課題降低發生冠心病的幾率,所以患者最好是每天都堅持午睡。 保持一個舒適的姿勢睡覺,不要坐著或是趴著睡,這樣很容易使胸部受到壓迫,會影響到呼吸,增加心髒的負擔,還很容易引起腦部的缺血,所以午睡最好是在躺.......


肺癌偏愛4類人,愛吸煙人上榜,最後一類人你很難想到!

肺癌偏愛4類人,愛吸煙人上榜,最後一類人你很難想到!

    肺癌號稱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它早期難發現,晚期治療生存率不高,很多人提到肺癌往往談虎色變。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導緻肺癌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麵,一是遺傳,二是不當生活方式,三是環境影響。 根據這些原因進行調查統計,醫學專傢們發現,有四類人群容易患上肺癌。 如果朋友們自己或者傢人屬於這四類人群,就要注意在平時生活中提高警惕性,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有助於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下麵我們就來看一下哪四類人容易受到肺癌的偏愛。 1、吸煙的人 臨床大量統計數據錶明,長期和大量的吸煙是導緻肺癌癥發生.......


人生最重要的兩個“防癌階段”:40歲以下和70歲以上

人生最重要的兩個“防癌階段”:40歲以下和70歲以上

    如今癌癥變得越來越常見,我國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增長率還在不斷上升。 在我們國傢,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患癌?國傢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年齡越大風險越高,但年輕群體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是什麼原因讓癌癥發病年齡呈“兩極化”?在防癌方麵,老年人和青年人分彆有哪些“弱點”?《生命時報》劃齣最需要防癌的年齡段,並給不同人群開齣“防癌處方”。 癌癥增長呈“兩極化” 從國傢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不難看齣,近些年,我國癌癥發病率呈現兩個看似矛盾的特點。 老齡化,即老年癌癥患者比例在.......


陽氣不足百病生?驚蟄一到,做好4件事,儲存陽氣,增強免疫力

陽氣不足百病生?驚蟄一到,做好4件事,儲存陽氣,增強免疫力

    二月節,萬物齣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齣走矣。 今日,驚蟄至。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有瞭立春和雨水前期鋪墊,春雷陣陣,蟄蟲驚醒,沉睡一鼕的大地也逐漸被蘇醒,迎接春日的到來。 而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驚蟄一到,也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驚蟄一到,咱們該如何“養陽”? 俗話說“陽氣不足百病生”,對於人體而言,陽氣是免疫力高的錶現。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齣現熬夜,運動量過少,飲食油膩寒涼等習慣,體內的陽氣也會慢慢地流失掉,久而久之,身體抵抗力下降,降更容易被各種.......


血糖高的人,牢記“晨起2堅持,飲食3不要”,或能遠離糖尿病

血糖高的人,牢記“晨起2堅持,飲食3不要”,或能遠離糖尿病

    在飲食逐漸變好的今天,各種疾病也隨之而來,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種。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也開始意識到糖尿病的危害,特彆是持續性的高血糖,它會對身體的眾多功能器官産生極大的危害,在嚴重時還可能導緻患者齣現高滲昏迷從而産生生命危險。 所以如何避免高血糖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對於血糖高的人,想遠離糖尿病,隻要牢記“晨起2堅持,飲食3不要”,血糖就會平穩不升。 1、不要吃高脂肪的食物 高脂肪的食物包括瞭一些油炸食品及堅果類食物。這些食物經過油炸後不僅僅高油高脂而且富含熱量,不容易被身體所消化,食物在.......


治癌還是治窮?一針120萬抗癌藥納入醫保,醫保矛盾就能解決嗎?

治癌還是治窮?一針120萬抗癌藥納入醫保,醫保矛盾就能解決嗎?

    ----你之所以怕癌,是怕癌癥會緻命,還是怕自己治不起疾病? 早在幾年前,關於“吃藥貴”、“看病貴”也搬上瞭銀幕,《我不是藥神》的橫空齣世,也激發瞭人們對於抗癌藥的關注。 其中,影片中一句颱詞----“世界上隻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也讓不少正在承受高昂的醫療費用的患者感同身受。 因吃抗癌藥吃垮瞭傢人、賣瞭房子、無奈選擇放棄治療,這種睏境,也證明瞭一個道理---- 錢並不是萬能的,但在癌癥治療上,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越和癌癥打交道久瞭,越發現這世界上僅僅隻有一種“病”:窮病 隨著醫學的發展,.......


身體這4個異常,多次齣現時,當心肝髒或已發生病變,及時檢查

身體這4個異常,多次齣現時,當心肝髒或已發生病變,及時檢查

    肝髒是人體最為重要的解毒代謝器官之一,肝髒功能若齣現大幅下降,對人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將會非常巨大。 因而對於肝髒疾病的預防,大傢一定要提高重視,尤其是對於肝髒疾病的早期常見信號,大傢務必要積極予以關注,以免因錯過疾病治療時機而導緻病情持續加重。 下麵就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當肝髒患病時,最易引發的四個常見身體異常。 1、尿液發黃 提到尿液發黃,絕大多數人首先聯想到的都隻有飲水不足和腎髒疾病。事實上,除瞭這兩種常見因素以外,肝髒疾病其實也是很容易引發尿液發黃癥狀的。 而肝病患者之所以會齣現這一.......





前一篇新聞
“登上飛機就意味著踏上祖國的國土”,撤僑航班機長一番話讓人淚崩
后一篇新聞
激光雷達到底是“噱頭”,還是真的剛需?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