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裏說的鷹,是一種叫“海東青”的中型獵鷹,凶悍迅疾。它能將大它十倍的大雁咬住脖子從空中扭絞下來,然後啄食大雁的腦子。也能將草叢中的兔子用尖利的爪子抓起來,啄瞎眼睛,再摔在石頭上,也是吃兔子的腦子。還有許多它襲擊狼和牛羊的記載和傳說。
而“珠”,說的是北珠。漢朝開始將珍珠産區分為南北兩地。北地以東北的牡丹江、混同江、鏡泊湖等地的淡水珠為代錶,史稱北珠。到瞭靺鞨時期,采珠形成規範,在時間上,進入農曆鼕月的時候,纔能鑿冰撈蚌,三四百個蚌中纔會有一個含有這種北珠。
女真建國前,分為“熟女真”和“生女真”。熟女真是正規的編戶民,正常納稅。對於生活在深山老林荒原地區的女真人,遼國沒有讓他們入籍,采取的是羈縻手段,免交稅負。雖然不收稅,但是,每年要生女真的進貢物品,貢品主要就是三樣,一是獵鷹海東青;另一是價值高昂的北珠。再就是貂皮。
代錶海東青的文物在代錶肅慎文化的新開流遺址就發現瞭——海東青鷹首骨雕,是一件七厘米長的圓雕,用堅硬的石器在獸骨上精心雕磨而成。整個體勢呈彎月形,鷹的眼、口部雕琢清晰,手法簡潔古拙,構成一種尋覓和獵取食物的神態。從這個意意義上來看,說海東青是女真的圖騰也未嘗不可。
當時,遼國皇帝辦公實行的是“捺鉢”製度。一年四季,由皇帝領頭,後宮嬪妃,皇親國戚,丞相樞密、各路大臣,領軍大將跟著,馬隊駝車隨後。最顯眼的是一隊鷹坊使者,足有二三百人,每人臂上架著獵鷹海東青,浩浩蕩蕩,到選定的捺鉢地,支上大帳,然後,放鷹走馬,獵取大雁天鵝和各種野獸,也張網捕魚,臨河垂釣。這是他們辦公會議的序麯。然後,這些人在皇帝的主持下,開始開會研究國傢大事,處理各種事物。每年捺鉢多次,以春季的捺鉢最為重要,因為要研究一年的事情。而且,春季捺鉢必有“頭鵝宴”,“頭魚宴”,這種宴會不但招待王公大臣,隨行四品以上的官員,更重要的是要接待各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首領。其中在黑龍江、鬆花江、嫩江一帶的捺鉢,招待生女真和五國部的首領,是最為重要的內容。
就從舉辦這樣的宴會,我們也能看齣來海東青對他們的重要性。實際上,經過將近二百年的反復體會,捺鉢的各種儀式已經成為定製,就像咱們現在搞慶典,有的程序是必須有的,已經具有瞭宗教方麵的意義瞭。比如說放禮炮、升國旗之類。那時,放飛海東青行獵,捕捉大雁天鵝就是必須的一道程序,沒有這道程序,“捺鉢”幾乎不能進行。偶爾一次沒有捕捉到大雁野鴨,會議就是進行瞭,也呈現齣不祥的氣氛,情緒低沉,國政開議往往無人建言。所以,海東青的重要性,不是因為契丹貴族必須玩這種鳥,而是有瞭政治的和宗教方麵的含義瞭。
何況,就在捺鉢時候,接見邊疆各個少數民族的代錶,聯絡感情,也是重要的內容。也是不能離開獵物的展示。
海東青這種獵鷹早在唐代就有訓練的,唐墓中就齣土過畫著官服人肩上站立著海東青的壁畫。
大詩人李白曾有詩歌頌它:“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海東青難捕難馴,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女真人捕到野性十足的海東青後,要放在“熬鷹房”裏,經過最少七天七夜的“熬鷹”,消磨盡野性。還要通過“過拳”、“跑繩”、“勒膘”幾個環節,纔能把鷹馴好。然後,進貢給遼廷。遼國皇帝和大臣每年縱鷹助獵結束,無論怎麼好的海東青都要放歸大自然。如此,抓抓放放,周而復始。如果鷹路阻斷,遼國的捺鉢幾乎不能進行。如此一來,海東青越要越多,而捕捉起來則越來越睏難。除瞭放誘餌張網捕捉外,還要攀爬海邊的懸崖峭壁,掏取幼鳥,這時,勇猛善戰的海東青就要拼命的攻擊掏鳥人,許多人因此摔傷乃至摔死。
後世史傢通常認為,契丹貴族索要海東青、北珠、貂皮等,是激起生女真和五國部的憤怒和不斷起義的原因,確實如此,而且生女真起義的手段之一就是“斷其鷹路”。鷹路一斷,遼國就要其大軍鎮壓起義。
但是,遼國後期對北珠的需索越來越多,根源竟在於和遼國和平相處的宋朝。也就是說,是宋朝的對北珠的需要纔造成瞭這個局麵。北宋神宗熙寜年間,“朝貴已重尚之,謂之北珠”。據《梵天廬叢錄》記載:“牡丹江上遊,寜安城南,其餘巨流中皆有之”。
北珠顆粒碩大,顔色鵝黃,鮮麗圓潤,晶瑩奪目,“實遠勝嶺南北海之産物”,因而備受皇室賞愛。
“澶淵之盟”後,宋遼之間搉場貿易非常發達,其中宋朝從宮廷到民間特彆“竟尚北珠”,就是非常喜歡佩戴北珠作為裝飾品。
據《三朝北盟會編》捲3載:“天祚嗣位立未久。當中國崇寜之間,漫用奢侈,宮禁竟尚北珠。北珠者皆北中來榷場相貿易,天祚知之始欲禁絕,其下謂中國傾府庫以市無用之物,此為我利而中國可以睏,恣聽之。”
就是說在北宋崇寜年間,宮廷內非常奢侈,宮娥嬪妃貴族女子最為推崇的就是佩戴北珠,以此來炫示高貴富有。
宋朝“北珠”的來源就是宋遼之間的搉場貿易。有史料記載,剛剛即位的天祚帝知道這件事情後,曾經想禁絕嚮北宋齣口北珠。下人們對他說,北珠實際上是沒有用的東西,可是宋朝竟然拿齣幾乎全部的府庫金銀來購買北珠這種沒用的東西,這樣對我們大遼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隻要我們多賣齣北珠,宋朝就會越來越睏憊。真實的好處則是我們得瞭。天祚帝聽瞭感覺非常有理,便聽任搉場進行北珠貿易。
“而天祚亦驕汰,遂從而慕尚焉。”到瞭此時,不但宋朝要多多購買北珠,驕縱的天祚帝也喜歡上瞭北珠,他的隨從也追隨著宋朝競相以北珠裝飾。於是,北珠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皇帝的許可和需要,推進瞭北珠的需求,高額的利潤,使遼國契丹貴族對北珠的要求更加急迫,對女真和五國部的壓迫也越來越深重。五國部也屬於遼國羈縻的邊遠部族,和生女真有血緣關係,隻是比較遠,屬於“女真彆部”。
而北珠可不是容易得到的。
“北珠美者大如彈子,小者若梧子,皆齣遼東海汊中”。
北珠個頭大的如同彈子。彈子有多大,我問過專門製作弓箭的藝人,他們說比我小時候玩的玻璃球要大一圈。
那是珍品。
梧子,梧桐樹樹仔。
“每八月望,月色如晝,則珠必大熟,乃以十月方采取珠蚌。”
農曆八月十五時,月色如同白晝,人們前來觀察,看哪裏的蚌虼成熟瞭,記住位置。北珠就藏在珠蚌中。但此時還不能下海去采,要等到鼕月纔可以采蚌取珠。這個鼕月是農曆的十月。
十月的江水堅冰盈尺,要鑿開冰層下海撈起蚌蛤纔能得到北珠,就算八月觀察好瞭,一般要三百枚左右的蚌蛤,纔能采到一顆北珠,好一點的北珠當然要撈更多的蚌蛤纔行。
有人認為,海東青專以珠蚌為食,食蚌後將珠藏於嗉內。海東青素來喜歡捕捉天鵝,有以天鵝腦漿為食的習性。於是,五國部人和女真人還要訓練海東青捕捉這種天鵝,從天鵝的嗉子中尋找北珠。經過實際訓練,這個說法沒有道理。北珠主要還是靠人工采集。這是傳說。
為瞭獲取北珠,許多五國部和生女真采蚌人因此凍傷甚至凍死。後來,女真人發明瞭蒸餾酒,鑿開冰層,需喝這種入內如火的酒纔能下到冰水裏采蚌。
生女真人(包括五國部人)要吃如此大的苦,為的是遼廷和宋廷的奢華需要。
“海東青者齣五國……必求之女真,每歲遣外鷹坊子弟促女真發甲馬韆餘人,入五國界,即海東巢穴取之,與五國戰鬥而後得,其後女真不勝其擾。”
為瞭獲取海東青和北珠,遼朝設置瞭派專門徵收海東青的“鷹坊子弟”,號為“銀牌天使”,前往生女真各部索取。再要要他們發兵韆餘人進入五國部徵收海東青和北珠。
從遼上京、中京到黑龍江齣海口一帶的鷹路,就是這樣在“戰鬥”中維持著運轉。這種情形一直維持瞭一百五十多年,直到1114年生女真首領完顔阿骨打舉兵起義。
到瞭金朝後期,有人開始稱北珠為東珠。清朝順治七年起,采珠完全歸官府壟斷瞭。而到瞭滿洲國時期,北珠就再也采集不到瞭。
原標題《生女真的捕鷹和采珠》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