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7:23:00 AM
引言
起義給羅馬奴隸主階級以沉重打擊,震撼瞭奴隸製。斯巴達剋在世界古代曆史上,樹立瞭一個英勇無畏的英雄形象。馬剋思稱贊他“具有高貴的品格,為古代無産階級的真正代錶”。列寜稱贊他是“大約二韆多年前最大一次奴隸起義中的一位最傑齣的英雄”。
寒鼕即將到臨,這已經是起義的第三個鼕天奴隸不久就感到糧食缺乏。嚮西西裏進軍未能成功,不能不影響軍心;兵乏馬睏也有影響。但是斯巴達剋一點也沒有認為已經走投無路。隻要能逃齣海盜害得人落入的這個羅網就行!馬隊正從半島的整個南端嚮斯巴達剋靠攏過來,斯巴達剋沒有企圖嚮敵人陣地發動衝鋒,他隻是不斷騷擾包圍他的敵軍。奴隸經常發動小部隊襲擊,或者等風嚮轉嚮敵軍方麵時,點火燃燒壕溝上鋪撒的乾草為瞭振作戰士們的勇氣,斯巴達剋下令把被俘的羅馬人當眾絞死,讓敵我雙方都看個�[楚――被人打敗或放下武器將得到什麼下場,這就是生動的形象。斯巴達剋聽說羅馬當局準備派龐培接替剋拉蘇,而他瞭解,剋拉蘇不願意和任何人分享勝利者的光榮,所以,他便試圖和剋拉蘇談判,但卻遭到拒絕。
最後馬隊趕到瞭,陷入包圍的隊伍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裏衝嚮羅馬人的陣地。羅馬人的前哨部隊還未來得及召來援兵,壕溝裏已經滿瞭土,塞滿瞭樹乾、木墩、死馬、死人。很大一部分奴隸就從這樣搭起的橋上逃齣瞭羅網。不久,其餘的人也從那裏逃齣來瞭。
剋拉蘇一聽說斯巴達剋使他的期望完全落空,一時手足不知所措。他擔心奴隸無路可走要直奔羅馬,便寫信給元老院說,為瞭結束戰爭,應立即將龐培從西班牙召迴,將馬其頓的總督魯庫勒斯從東方召迴(魯庫勒斯是羅馬統帥的兄弟,在小亞細亞打米特裏達第打得很成功)。
到公元前71年年初時,羅馬共和國的局勢大為好轉。龐培在西班牙大戰塞多留,達不到殲滅的目的,大失所望,於是改變瞭做法。在塞多留的軍營裏,和他接近的軍官想齣瞭一個陰謀,在公元前72年的一次宴會上將塞多留刺死,軍隊失去瞭統帥,很快就土崩瓦解瞭。這時,龐培已做好準備帶領軍團迴意大利,想從剋拉蘇的手中奪走戰勝斯巴達剋的光榮。
與此同時,羅馬軍團在東方也取得瞭勝利。米持裏達第打瞭幾次敗仗之後,退到他的盟邦阿爾明尼亞國王的領地上去瞭。馬其頓總督魯庫勒斯於公元前72年擊退瞭北方部落的進攻,這時也嚮意大利移動,因為他的任期已滿,元老院來信又讓他火速趕迴。所以說,直到現在,也就是偉大解放戰爭的第三個年頭,起義的奴隸纔要和奴隸占有製羅馬的主力相遇瞭。
斯巴達剋的部隊從布魯提的羅網的死亡中逃齣之後,便嚮北轉移。現在,斯巴達剋又迴到他原來的計劃上去瞭,隻是根據實際情況做瞭一些變通。事實上,如果不能把解放戰爭的除奸大火燃遍其他各省,至少還可以把起義者撤齣意大利。嚮阿爾卑斯山進軍已經來不及瞭,於是斯巴達剋決定直奔羅馬在亞得裏亞海上的一個主要港口布倫迪希。因為和東方進行一切商業活動、一切交通往來都要通過這裏的港灣,所以可能有希望搶到足夠的船隻,而且這裏和希臘相距不過數十�傘?辭榭觶�從這裏可以打開一條迴色雷斯老傢的路,事情順利的話,還可以喚起希臘的奴隸參加偉大的鬥爭。但是,不管將來如何,目前需要行動迅速,因為隻有突然襲擊纔能使那個港口城市不知所措,使船主來不及把船隻開下海去。斯巴達剋用盡他作為將領和朋友的影響和威信,來加快前進的速度。
但是,這時的戰士不是個個都甘心情願地、無條件地跟著領袖走瞭。把起義者撤齣意大利的計劃,這次又引起瞭矛盾。很多人不相信能渡得過去亞得裏亞海―梅希納海峽那一個小窄條都是不能剋服的障礙,這怎麼成?還有很多人根本不願意離開這裏。戰士們疲於行軍,現在,拿一位羅馬曆史學傢的話來說,“意見有瞭分歧,遇事不在一塊商量瞭”。最後,竟然弄得有很大一批起義者離開瞭斯巴達剋。奴隸們還未來得及在空氣新鮮的魯乾湖邊安營,剋拉蘇已經趕到這裏。剋拉蘇本想暗暗移兵上前,但羅馬兵的頭盔閃閃發光,讓奴隸隊伍中的婦女偶然之間看到瞭。接著,剋拉蘇便嚮奴隸全力展開瞭猛攻。
斯巴達剋剛走不遠,忽然聽說這邊打起來瞭。雖然很多事決定於行軍的速度,但是難道能置同誌於患難而不顧嗎?斯巴達剋部隊及時摺迴。斯巴達剋一�縵�,立即扭轉瞭混亂局麵,剋拉蘇隻把奴隸擠齣瞭沿湖地區。這時,這位羅馬統帥改變瞭策略。他用騎兵襲擊吸住瞭斯巴達剋,把卡斯圖斯和甘尼庫斯指揮的高盧人和日耳曼人的部隊誘齣瞭陣地,他假裝退卻,結果使這一部分追他的奴隸隊伍中瞭計。當追兵離主力很遠時,羅馬騎兵忽然散開,奴隸麵前立刻齣現瞭老練的羅馬步兵的戰鬥隊形。這次戰役中犧牲瞭很多起義者,他們的統帥甘尼庫斯也陣亡瞭。奴隸在過去的戰鬥中奪來的羅馬軍團的軍鷹和軍徽也落到羅馬人的手中去瞭。
甘尼庫斯和卡斯圖斯戰敗後,斯巴達剋繼續行軍,他僅僅在必要的時候纔嚮伯特利山靠攏。剋拉蘇的助手昆圖斯和斯剋洛法緊緊跟在他的腳後。但是最初打瞭幾仗之後,斯巴達剋的威嚴敵人還是很害怕的,所以他轉兵一打,羅馬軍隊就倉慌竄逃,差一點連受傷的斯剋洛法都沒有能夠抬走。到布倫迪希的路是暢通的,但是現在到布倫迪希去已經沒有必要瞭:斯巴達剋得悉,魯庫勒斯帶領他的馬其頓軍團正駐紮在那裏……
這個消息連意誌最剛強的人聽瞭也會慌恐不安,而斯巴達剋卻不是這種人。敵人以為起義者巳經到瞭窮途末路,這又有什麼呢?他會證明,事情決不是這樣。斯巴達剋利用打敗斯剋洛法之後士氣高漲的機會宣布,他決心嚮羅馬挺進。如果奪取羅馬不成,至少去這麼一趟作為三年鬥爭的結尾也是��得的,而且這個目標是能夠繼續維持人員大減的戰友們的勇氣和紀律的唯一手段瞭。
斯巴達剋以他特有的那種果斷精神,現在又率領他的部隊穿過魯卡尼亞嚮北進軍瞭。現在隻希望比龐培早一步趕到首都!那時,傲慢的元老們也將吃驚一一漢尼巴都沒敢冒犯的事,一個逃跑的角鬥士竟敢冒犯!難道城裏還找不到一個支持起義者的人嗎?這一切還是未來的問題,目前重要的是另一件事:戰士們已經疲憊不堪,那怕略微休息一下也是需要的。於是,斯巴達剋在康帕尼亞邊境、希拉爾河的上流地方紮瞭營。這裏就是開始長徵的那塊土地;誰又能曉得,長徵將在什麼地方結束呢?……
斯巴達剋穿過魯卡尼亞嚮北進軍,這一下,說實話,可把剋拉蘇難住瞭。誰能猜透斯巴達剋的計劃呢?不,說�w的,打敗瞭這樣的敵人將得到的不是常春藤冠,'―在羅馬,凡是將領打敗瞭逃跑的奴隸或海盜這樣一類在傲慢的羅馬人看來不是�w正的對手的敵人時,授予這種常春藤冠,――而是�w正的桂冠。莫非是龐培認為,他打敗瞭塞多留更費力氣、更有資格享受羅馬的光榮嗎?話又說迴來瞭,現在就想勝利的事,豈非太早?斯巴達剋還很強大,龐培又不遠瞭,結束他的時候到瞭。於是,剋拉蘇也領兵急速尾追奴隸部隊。剋拉蘇在離敵人不遠的地方布下兵力,下令挖壕安營。
剋拉蘇靠近的消息在奴隸中間一傳開,奴隸們鬥誌激昂,難以扼製。現在,尾後有剋拉蘇,前方有龐培,如果繼續趕路,不僅危險,而且無用。斯巴達剋決定開戰。
戰鬥開始時,是小股的奴隸部隊先嚮在自己營地周圍修築工事的羅馬士兵進行襲擊。然後雙方都有新的部隊趕來支援自己的人。斯巴達剋下令全軍排成戰鬥隊形。就這樣,斯巴達剋和羅馬軍團最後一次決戰便開始瞭。
這一仗打得時間又長,又頑強,流血又多。斯巴達剋戰鬥在最前列,力爭衝到剋拉蘇跟前。由於廝打的人和受傷的人擠得水泄不通,斯巴達剋沒有能夠衝到剋拉蘇跟前,但卻打死瞭和他交手的兩個羅馬指揮官。殘酷的戰鬥終於朝著奴隸們要失敗的方嚮發展瞭。兵力太不均衡瞭,雖然斯巴達剋的戰士們連敵人都說是“死得象為死而戰、不為活而戰的英勇的人一樣”,但是戰鬥的結局已經無法改變瞭。忠實的朋友們想救齣敬愛的領袖,給斯巴達剋牽來一匹駿馬,可是,斯巴達剋不願意扔下自己的戰友,所以拒絕騎馬逃跑。他'的大腿已被標槍刺傷,便跪在地上,用盾牌護身,傷續戰鬥。斯巴達剋和他的同伴們在羅馬優勢兵力的包圍下英勇地迴擊敵人,但是終於被剁成碎塊。羅馬人自己就承認,奴隸的領導者“死得象大元帥一樣化斯巴達剋犧牲後,他的軍隊繼續抵抗,但是軍隊失去瞭統帥,在羅馬人的夾攻之下亂成一團,剋拉蘇的士兵把誰也沒有饒過,但是誰也沒有求饒。戰鬥在斯巴達剋的戰士們犧牲瞭一大部分之後便告終。根據羅馬史料記載(其可靠性不可誇大),九萬名戰士有六萬人被打死,落入勝利者手中的隻有六韆人。斯巴達剋的屍體沒有找到。
戰鬥雖遭慘敗,奴隸的光榮起義卻還沒有被完全撲滅。意大利到處還閃耀著偉大烈火的火星。有的部隊繼續鬥爭,有的開進瞭深山。剋拉蘇跟蹤搜捕他們,對於少數活活落到他手中的人嚴加懲辦。從卡普亞直到羅馬,沿阿皮烏斯大道�w滿瞭十字架,上麵釘死瞭好幾韆被俘的人。另有五韆人的一支隊伍還是開進瞭埃特魯利亞。但是,勇猛的奴隸軍的這支殘兵在那裏遇上瞭龐培的軍隊,結果被打垮瞭。其他小股部隊由於許多羅馬軍官的伏擊,也逐漸打光瞭。十年以後,在南意大利的土利城一帶當年斯巴達剋在這裏停留過,一一最後的一支部隊還活動過。
奴隸占有製的羅馬就這樣��壓瞭拿起武器為解放被壓迫者而鬥爭的奴隸。為瞭勞動人民的利益而進行的國內戰爭――它是一次反對壓迫者的正義的解放鬥爭――就這樣結束瞭。
斯巴達剋起義延續瞭數年之久。這次起義波及的地區很廣,吸引成韆上萬的奴隸參加瞭反對奴隸製度的積極的武裝鬥爭。英勇的起義部隊縱橫踏遍瞭意大利,使奴隸主膽戰心驚。在驚恐之中扔下豪華的彆墅跑到城牆底下避難的羅馬貴族比比皆是。起義�w是聲勢浩大。參加斯巴達剋部隊的韆韆萬萬的奴隸多少年來第一次嘗到深呼吸的滋味,感覺到自己是人,而不是會說話的工具,不是活商品,而是自由的、威震敵軍的鬥士。那些沒有機會拿起武器在斯巴達剋的旗幟下站起來的人,他們的心中也産生瞭並堅定瞭擺脫痛苦難忍的下賤生活的希望。起義對廣大奴隸群眾起瞭極大的革命作用。
起義者所要的是什麼呢?他們為瞭什麼而起來進行眾寡不敵的鬥爭呢?到我們手裏沒育遺留下起義者的任何綱領性的文件,也可能根本就沒有擬定過這種文件。不過,起義的目的是很明確的:奴隸參加鬥爭是為瞭爭取自由,爭取迴老傢的機會,爭取不受監工鞭打的生活的權利,爭取為自己、為自己的親人勞動的權利,爭取自己做人的尊嚴。他們的事業偉大就偉大在他們力求吸收更多的被壓迫的無人權的弟兄參加鬥爭,他們想望著把那個建立在奴隸製度上的社會徹底推翻,因為這個社會進行掠奪性的戰爭,進行殘無人道的剝削,犧牲韆韆萬萬條生命,把幾百萬人變成活商品,變成終身為彆人進行暗無天日的、耗盡精力的勞動的人麵牛馬。這是一次偉大的鬥爭,它的目標光明正大,但是這種鬥爭在當時的條件下肯定是要失敗的。由於奴隸追求的是人身自由,所以他們不可能擬定齣聯閤廣大被剝削群眾、團結廣大被剝削群眾的革命綱領。他們的腦海裏所描繪的理想的社會製度是十分模糊的。在斯巴達剋的時代,能夠促使奴隸製度消滅的曆史條件還沒有成熟。這就是奴隸起義的曆史局限性的所在,這也是失敗的原因所在。起義的奴隸們,用列寜的話說,"始終未能造成自��的多數,未能建立起領導鬥爭的政黨,未能�[楚地瞭解他們所要到達的目的”,而且他們的目的實質上也是達不到的。
的確,斯巴達剋起義發生在奴隸占有製的羅馬國力兵力極盛的時期。另一方麵,象斯巴達剋起義這樣聲勢浩大的起義也是隻有奴隸參加的運動。斯巴達剋的隊伍裏雖然也有自由人,但是其他被剝削階層(如意大利的農民)基本上沒有跟著斯巴達剋走,沒有齣來支援他。最後還有一點,就是起義者內部沒有充分的團結,他們缺乏組織性和紀律一一譬如,我們已經看到,在最緊要的關頭,大批隊伍離開瞭斯巴達剋,要冒著風險繼續鬥爭。
可是,如果象很多資産階級學者那樣認為斯巴達剋起義沒有重大的曆史意義,認為這次起義是因絕望而引起的,過後不留蹤影,那就錯瞭。相反的,斯巴達剋所領導的偉大的奴隸起義在共和製羅馬最後幾十年的曆史中起瞭格外重要的作用。這次起義羅馬的奴隸主也是經久不忘的。過瞭四百多年以後,當奴隸起義的浪潮已經危及羅馬的存亡問題時一一這時的起義一方麵朕閤瞭羅馬國內的其他被壓迫階層,另一方麵也聯閤瞭邊境幾個部落的入侵-一,奴隸主還記得“羅馬人所經過的最可怕的一次奴隸戰爭”,希望能用老辦法消除這次新麵臨的危險。但是這一次他們卻失算瞭。公元五世紀時,起義的奴隸與全體被壓迫者一起,並依靠羅馬國境外的部落的幫助,推翻瞭奴隸占有製度,在它的廢墟下埋葬瞭列寜所說的完全建立在奴隸製上的羅馬帝國。
結語
斯巴達剋與敵軍展開瞭生死決戰。斯巴達剋身先士卒,一馬當先,率領全軍衝入陣地。他立誌要親自殺死剋拉蘇,但始終沒有找到他。在混戰中,斯巴達剋的腿不幸被羅馬一軍官刺傷,他翻身落馬,被敵軍團團包圍。斯巴達剋麵對強敵,毫無懼色,像一頭憤怒的雄獅,一手舉盾,一手揮劍,不停地戰鬥,直到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