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10:13:22 AM
在封建社會,由於學習成本過高,文字便成為瞭統治階級奴役人民的工具。簡單來說,就是普通的百姓如果想要學會看書識字,從小就要脫離勞動去學堂讀書。
而當時一般的傢庭很難做到這一點。
因此,大部分傢庭在孩子齣生以後,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子承父業,為傢齣力,而不讓他去讀書。畢竟讀書識字在當時並不是必需品,而一日三餐卻必不可少。這就導緻瞭當時的人大多數都是文盲。
而這也剛好滿足瞭統治階級的需要。無論在哪個時代,想要改變命運,知識都必不可少。身為統治者的皇帝,在這方麵的要求則更高。作為一代女皇的武則天,更是展現齣瞭非凡的纔智。
武則天的上位史
武則天能夠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一躍成為名正言順的皇帝,其過人之處不言而喻。
曾作為唐太宗妃子的武則天,由於容貌齣眾,被李世民招入宮中。
然而這一段時期的武則天並沒有太多耀眼的錶現。李世民並未對她有太多的關愛,但卻讓她與太子李治有瞭一段接觸。在李世民去世後,按照當時的製度,武則天由於沒有生下孩子,因此隻能齣傢為尼。
當李治登基後,在一次祭拜李世民的過程中,二人再次相見。於是李治便將武則天召迴,並納為自己的妃子。從此武則天的人生纔開始迎來瞭飛躍。
她先是成功地當上瞭皇後,之後由於李治體弱多病,開始輔助李治處理朝政。
漸漸地,武則天開始具備瞭足夠的政治資本,而李治也十分願意讓武則天替他分擔皇帝的重任。於是便有瞭二聖臨朝的局麵。
李治去世之後,太子李顯繼位當瞭皇帝。
此時已成為皇太後的武則天依舊臨朝聽政。
雖然李顯是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但李顯卻沒有繼承武則天太多的政治頭腦。這就讓武則天從幕後轉到幕前成為瞭可能。
由於李顯體弱多病,因此大臣們更多的是依賴於武則天。漸漸地,朝堂上的天平開始嚮武則天傾斜。然而由於當時人們的觀念還不能接受女人來當皇帝的事實,因此武則天還欠缺一個契機纔能正式上位。
之後便齣現瞭一個關鍵性的人物,為武則天的上位鋪平瞭道路。這位在武則天的登基之路起到關鍵作用的人便是裴炎。
左右皇族的大臣
裴炎在李治作為皇帝時期便是朝中重臣,十分受到李治的器重。
李治在彌留之際,更是將裴炎列為瞭顧命大臣,來幫助太子李顯治理國傢。可見裴炎在朝中的地位與實力。
而裴炎的錶現也十分對得起李治的信任。為瞭能夠治理好國傢,裴炎可謂兢兢業業。然而李顯的錶現卻讓這位裴大人大失所望。在李顯成為皇帝之後任人唯親,無論有無纔乾都要封官。
這一舉動自然引起瞭大臣們的不滿。裴炎也在這件事上與李顯發生過數次爭辯,但李顯卻不以為意,並明確錶示,天下都是自己傢的,自己完全有這個權力。這樣的態度讓裴炎大為惱火。
於是在裴炎的帶領下,大臣們開始紛紛繞過李顯,直接嚮武則天請示匯報。如此一來,武則天無形中便得到瞭大臣們的擁護。
可以說,武則天的上位,有相當大的成分是李顯送去的助攻。
於是,為瞭明確大臣們的態度,武則天進行瞭一個試探性的舉動,下旨廢除瞭李顯,貶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皇帝。這一舉動看似閤情閤理,天下還是李傢的天下,但行廢立之事的人,其實纔是真正的掌權者。
如果大臣們對這一舉動極力反對,武則天便不會再妄想皇帝的寶座。而她的這一做法卻得到瞭以裴炎為首的大臣們的支持。在裴炎看來,廢除掉李顯有很大的必要。
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新任皇帝李旦十分清楚武則天是怎樣的人物,因此為瞭保住性命,李旦對武則天惟命是從。這下裴炎有些不知所措。
原本是為瞭李傢的江山著想,沒想到卻讓武則天的羽翼越來越豐滿。
為瞭不辜負李治對自己的信任,裴炎開始為瞭保衛李氏的權力而奮鬥。他在朝堂上直接引用呂後亂政的典故,來提醒武則天適可而止。這一舉動直接激怒瞭武則天,曾為自己帶來威信的人,現在卻成為瞭敵人。
而此時的武則天已經不再需要裴炎來提升自己的威望,大臣們經過武則天的馴化已經大部分成為瞭自己陣營的一員。這些人在察覺到武則天與裴炎的矛盾之後,漸漸地與裴炎開始疏遠。
就在裴炎為大唐的命運憂心忡忡之際,忽然聽到長安城中的小孩子都在唱一段歌謠:“
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
”聽到這首歌謠,裴炎頓時覺得渾身發冷,忙叫人調查是誰教小孩子唱的歌謠。
經過一番調查,裴炎得知是駱賓王編造的這段歌謠。裴炎聽後哈哈大笑。原來這段歌謠類似於一段密碼,“兩片火”是“炎”字,“緋衣”是“裴”字。
這首歌謠其實就是駱賓王在嚮裴炎傳遞一個信息:
我有意助你造反起義,事成之後您就是殿上高坐的王爺。
此時的駱賓王正在與徐敬業謀劃,推翻武則天。以裴炎的纔能,一定能解讀齣歌謠的含義。如果裴炎有意加入,一定會予以迴應。如果無意加入,這也隻不過是一段小兒歌謠而已。
對於駱賓王的這一邀請,裴炎寫瞭一封密信對其進行迴應。但此時的武則天早已對裴炎的一舉一動有所警惕。密信在半路途中便被武則天派齣的密探截獲。
當武則天拆開密信時,隻看到上麵寫著“青鵝”兩個字。眾人不解其意,而武則天沉吟片刻之後,便派人將裴炎抓來殺掉。大臣們大驚失色,不管怎樣裴炎也是托孤重臣,怎麼可以平白無故便抓來殺掉。
武則天看著為裴炎求情的人們,冷笑著說道:“這封密信便是裴炎裏應外閤的證據,看不明白便把字拆開看看!”
原來,在繁體字中,“鵝”字寫作“�Z”,“青”字拆開分彆是“十、二、月”三個字,“�Z”字拆開分彆是“我、自、與”三個字。
這就是說,十二月左右,裴炎會為叛軍做內應。
大臣們麵對鐵證,隻能閉口不言。在眼看著宰相裴炎被武則天殺掉的同時,每個人也在暗自思量:武則天的纔智如此過人,以後在她手下隻有安分守己纔能活命瞭。
結語
權力自古以來對每個人都是巨大的誘惑,因此渴望能夠擁有權力的人都對其趨之若鶩。這就導緻權力的擁有者會成為眾矢之的。為瞭順利完成計劃,類似文字遊戲的暗號密碼便應運而生。
這些密碼包含極為關鍵的隱含信息,作為當權者如果不能將其破譯,便隻能任人宰割。正確地破解這些隱語便成為瞭當時的統治者的必備技能。
武則天作為一名女性成為皇帝,其風險比男性皇帝更大。而她的纔智也在告訴人們,自己完全有能力勝任這一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