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2:04:10 AM
小時候的我們,對未來的一切充滿瞭憧憬與嚮往,我們企圖通過課本裏的教科書去瞭解外麵的世界,想要從過去的曆史中吸取教訓。相信我們曾經一定被孔融讓梨的行為所打動,也一定被匡衡刻苦努力的精神所摺服,也一定聽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
在教科書中,這些曆史人物留給我們的刻闆印象永遠都是光鮮亮麗的,是被人們所追捧的,但是我們卻不知道的是,這些備受追捧的曆史人物的背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甚至有一些顛覆認知。
說到這裏,也許大傢的內心一定會感到非常的好奇,明明這些曆史人物在教科書中是備受追捧的,那麼他們到底做齣瞭那些事情,以至於會顛覆我們的認知,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些曆史人物的一生,看看他們那不為人知的一麵。
相信大傢對孔融並不會感到陌生,畢竟他不僅僅是孔子的後代,而且孔融讓梨的光榮故事一直都被廣為流傳,他身上的謙讓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但是就是一個自幼就懂得謙讓的孩子,在長大後的他竟然完全變成瞭另一個人,小時候的他一直都將孔子的孝悌思想謹記於心,對待父母以及兄長更是謙讓有禮。
可誰知,隨著孔融年齡的增長,他的思想也齣現瞭很大的變化,他將孔子的孝悌思想完全的拋擲腦後,甚至還提齣瞭“父母無恩論”這種荒唐的理念。
因為孔融覺得父母之所以會生他們,養育他們,其一切都來源於父母之間的欲望,因此,孔融纔得齣瞭這樣的理念。
孔融的理念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無非會受到人們的鄙視與針對,更重要的是,長大後的孔融,沒有一絲一毫的謙讓之心,甚至在東漢末年期間,他還曾與曹操針鋒相對。
當然孔融也因為自己的行為付齣瞭代價,最終,曹操以不孝不忠的罪名,將孔融置於死地,甚至孔融的行為也連纍到瞭他的傢人。
要說孔融的行為是令人可惜的,那麼著名詩作《憫農》的創作者就是令人憎惡的,相信大傢對《憫農》中那句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都耳熟能詳,甚至在現當代社會中,這首詩都經常被用來教訓孩子們要珍惜糧食。
但是這首詩歌的作者李紳並非如是中所描述的那樣勤儉節約,反而,他卻是一個及其奢靡的官員,他每天的生活並不是為民著想,做一個令人尊敬的好官,而是每天都揮霍無度,整日尋歡作樂,令人非常失望。
其實,李紳在為做官之前,他的確是一個值得讓人學習的人,但是直到他進入官場之後,就像變瞭一個人似的,他不在為老百姓著想,整日都沉浸在腐朽的生活中無法自拔。
要說李紳奢侈浪費到瞭什麼程度,我們不妨從他的日常生活中去看看,要知道當時李紳在日常生活中的奢靡行為都引起瞭當時皇帝的注意,因為李紳的一頓飯可以值上韆貫銅錢,更重要的一點是,在麵對這剩飯剩菜的時候,李紳竟然選擇瞭將其全部扔掉。
但是這些行為皇帝一開始並沒有將其放在眼中,直到後來李紳的行為變得越來越過分,甚至還用自己的職權,造成瞭很多冤假錯案的形成,老百姓為此更是苦不堪言,都想要逃離李紳的魔爪。
當這些冤假錯案以及老百姓的叫苦聲傳到皇帝的耳朵後,他再也忍無可忍,於是就對李紳的所有腐敗事件都一一進行瞭徹查,最終,李紳受到瞭相應的懲罰,他的子孫後代也不可以進入朝中做官。
當然,進入官途就發生改變的人不止李紳一個,就如小時候為瞭學習,鑿壁偷光的匡衡,也是如此,他在進入仕途之後,由於自己的欲望與貪念,做齣瞭令人失望的事情。
小時候的匡衡憑藉著自身的努力與堅持,終於等到瞭大展身手的時候。不可否認,匡衡的確為漢朝的發展做齣瞭很多不可磨滅的貢獻。
由於在當時匡衡不僅僅對《詩經》熟記於心,而且他也對其有著非常深的見解,於是他就通過藉鑒詩經中的內容與經驗,提齣瞭很多新穎的治國方式與理念。
不得不說,匡衡的這些方法和理念非常有用,很快就對國傢的各個方麵都起到瞭一定的推動作用,這也漢元帝非常的欣賞他。
但就是這樣一個纔華橫溢的人纔,卻在被封為樂安候時因為自身的貪念與欲望,私下利用職權占領瞭四萬多畝土地。
匡衡本以為自己將此事做的滴水不漏,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很快他的所作所為就被皇帝發現,最終紅極一時的匡衡被貶為庶民。
當時這件事情得知之後,人們紛紛都說匡衡就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小時候為瞭學習偷光,長大後的他竟然為瞭錢財偷地。
除瞭以上三位之外,蔡倫這個人更是值得一提,因為他曾對造紙術的發展做齣瞭很大的改進,甚至對我國現如今的發現都起著很大的作用。
但是我們卻不知道的是,蔡倫曾捲入到瞭後宮大戰之中,為瞭幫助竇皇後的兒子上位,甚至還設計陷害瞭宋貴人,雖說最終蔡倫以及竇太後的確得償所願。但是世事無常,後來宋貴人的孫子登上瞭皇帝之位,最終蔡倫的罪行也暴漏在瞭這位新登基的皇帝麵前,因此,蔡倫最後隻好喝毒酒自盡。
不論是因為貪念而走進歧途的匡衡,還是因為捲入後宮之戰,不幸喪命的蔡倫,都是令人可惜的。畢竟他們的貢獻是不可被抹去的。同時,我們也要始終明白,事物的發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
人亦是如此,一個人可以由好變壞,也可以從壞變好,因此,我們在對待這些有名的曆史人物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取其精華,將他們身上的優良品質發揚光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