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9:04:01 PM
據參考消息網3月31日援引法新社消息報道,瑞典首相馬格達萊娜・安德鬆當地時間30日稱,在俄烏衝突後,瑞典不排除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在此之前,安德鬆一直堅持瑞典的軍事不結盟政策。
另據外媒報道,芬蘭政府將在4月嚮議會提交一份關於該國安全形勢變化的最新評估報告,北約問題將被齣現在議程中。許多人認為,在公眾和議會的相關討論之後,芬蘭或將開始尋求加入北約。
瑞典芬蘭立場鬆動:需要探索所有的“可能性”
當地時間3月8日,安德鬆公開拒絕瞭該國國內加入北約的呼籲,稱在當前形勢下提齣加入北約的申請會破壞歐洲穩定。在最新的采訪中,安德鬆對瑞典公共電視台瑞典電視台(SVT)記者說:“我不排除以任何方式加入北約的可能性。”
2022年1月24日,芬蘭外交部長佩卡・哈維斯托(左)和瑞典外交部長安・林德在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麵前碰拳緻意。
報道稱,安德鬆還透露,正在評估該國的安全政策。這位社會民主黨領袖說:“我希望能徹底分析當前情勢下的可能性,以及與之相關的威脅和風險,以便作齣對瑞典的最佳決定。”
與此同時,瑞典鄰國芬蘭似乎也在考慮這一問題。據當地媒體3月31日報道,自2月24日俄烏衝突爆以來,芬蘭民眾對本國加入北約的支持率大幅上升。本周三(3月30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近62%的芬蘭人支持加入北約,較2月24日後的53%有所上升。而在過去幾十年裏,這個數字一直穩定在20%至25%左右。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在3月20日接受采訪時錶示,俄烏衝突爆發後,芬蘭正考慮如何加強該國安全。他認為,芬蘭加入北約是有好處的,但同時他也承認,申請加入北約可能引發俄羅斯的“衝動”反應,包括領空和領土侵犯。尼尼斯托錶示,芬蘭麵臨著兩個選項,一是加入北約;二是加強與美國和鄰國瑞典的軍事閤作,但不加入北約。
北約旗幟 圖據視覺中國
3月10月,芬蘭國防部長安蒂・凱科寜曾錶示,現在並不是芬蘭加入北約的閤適時機,應當重點關注俄烏衝突問題。據最新報道,芬蘭政府已放棄瞭“緊急申請加入北約”的想法,但在過去一個月裏,該國政府及議會一直就此問題進行廣泛的政治協商。
據芬蘭廣播公司(YLE)3月29日報道,尼尼斯托於本周一(3月28日)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進行瞭通話,雙方討論瞭“新成員國加入北約的原則和程序”。隨後,尼尼斯托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芬蘭的安全必須進一步加強,需要探索所有的可能性和前景。
3月28日,凱科寜錶示,芬蘭政府將在4月嚮議會提交一份關於該國安全形勢變化的最新評估報告,北約問題將被齣現在議程中。許多人認為,在公眾和議會的相關討論之後,芬蘭或將開始尋求加入北約。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此前曾錶示,俄方把芬蘭政府在軍事上不結盟的承諾視為確保北歐地區安全和穩定的重要因素。紮哈羅娃錶示,國傢安全不應以犧牲他國安全為代價,“若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會産生嚴重的軍事和政治後果,俄羅斯或對此做齣迴應。”
北約曾多次拉攏瑞典、芬蘭
據新華社報道,自烏剋蘭危機持續發酵以來,瑞典、芬蘭這兩個長期奉行軍事不結盟政策的國傢防務立場齣現明顯轉變。今年1月底,瑞典、芬蘭先後分彆宣布將嚮烏剋蘭運送反坦剋武器、突擊步槍等裝備。這是瑞典自蘇芬戰爭後首次嚮處於交戰狀態的國傢提供武器。
蘇聯解體後,北約曾試圖多次拉攏瑞典和芬蘭加入,兩國曾於1994年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並在此後與北約保持著較為緊密的夥伴關係。另一方麵,梳理新華社此前報道發現,盡管北約多次錶示希望瑞典、芬蘭加入到組建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等閤作中,但兩國民眾及在野黨長期以來對加入北約持否定態度。
2014年在烏剋蘭局勢陷入動蕩後,兩國內部希望加入北約的呼聲漸強。據新華社報道,2016年7月,俄羅斯總統普京曾錶示,俄羅斯尊重芬蘭的選擇,但如果芬蘭加入北約,芬蘭的國防部隊將作為北約的一部分緊鄰俄羅斯邊境,對此俄羅斯不可能置之不理,軍隊將重新進行部署。
2017年9月,瑞典同北約成員國舉行大型軍演。央視截圖
同年俄外長拉夫羅夫在談到瑞典加入北約時曾錶示:“每個國傢都有權建立它自己的安全體係,但你必須明白如果軍事基礎設施建得離俄羅斯邊界太近,我們會采取必要的軍事技術措施。”
2017年9月,瑞典同美國等北約成員國在瑞典三個地區舉行軍事演習,瑞典軍方稱這是“20多年來最大規模”軍演。瑞典不斷增加軍事活動並和北約加強閤作,引發俄羅斯的關切和擔憂。
對此普京警告稱,如果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傢決定加入北約,俄羅斯將采取額外的安保措施予以應對。普京同時強調,俄羅斯現在不會、今後也不會對瑞典構成威脅。
新一輪俄烏危機發酵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曾於今年1月錶示,瑞典和芬蘭符閤北約的防務標準,兩國擁有組織、管理良好的安全和國防機構,如果做齣決定,兩國能夠迅速加入北約。
美國副國務卿紐蘭也錶示,如果芬蘭和瑞典希望加入北約,美國願意與兩國討論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問題。
對此,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孔剛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提齣,就歐洲安全環境而言,新形勢下的“北歐平衡”至關重要。北約應繼續保持其對中立國的審慎態度,避免推動他們做齣有害歐洲整體和長期安全的錯誤舉動。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張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