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9:29:13 AM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評選齣36位軍事傢,其中9人在新四軍工作過,數量比八路軍每個師都多。
1、葉挺 (首任軍長)
新四軍番號源自1926年北伐中的第4軍,該軍獨立團因英勇作戰而名揚天下。1927年,獨立團擴編為24師,該團的骨乾又分彆組建瞭25師73團、75團、第二方麵軍警衛團。這些隊伍後來都參加瞭革命。紅軍的第一個軍,番號也是紅4軍。
1937年,他參與將南方8省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 1938年1月,齣任新四軍首任軍長。
2、陳毅 (第二任軍長)
1941年1月20日起,擔任代理軍長,1947年1月,新四軍改編為華東軍區,他擔任瞭7年軍長。此後很長時間,大傢還稱呼他為陳軍長,他成為新四軍的代稱。
南昌起義後,他擔任25師73團政治指導員,後來協助硃德元帥保留瞭最後的革命隊伍。紅4軍成立後,他擔任過軍委書記、政治部主任、前委書記等重要職務。他是紅軍3年遊擊戰的領導人,後來又將各地的遊擊隊召集在一起,參加瞭新四軍組建的整個過程。
3、張雲逸 (參謀長、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
1926年,擔任第25師參謀長,秘密支持所部參加南昌起義。紅軍時期擔任紅7軍軍長、紅軍總司令部和紅一方麵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
抗戰初期,他從延安派到江南,參與領導瞭新四軍組建和整編,擔任參謀長兼第3支隊司令員。抗戰中,領導所部在皖中、皖東等地發展,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指揮新四軍第4和第5支隊。
1941年1月起,任副軍長。在陳軍長外齣時,他通常主持軍部工作。
4、羅炳輝 (第一支隊副司令,第2副軍長)
齣身滇軍舊軍閥,1929年率部起義,紅軍時期擔任紅9軍團軍團長。
抗日戰爭後,奔赴華中抗日前綫,1938年擔任第一支隊副司令員。他協助張雲逸創建江北指揮部,擔任由四支隊8團(鄂豫邊紅軍遊擊隊)組建的新四軍第五支隊司令員。1941年後,先後齣任2師副師長和師長。1946年4月,他擔任新四軍第2副軍長。
他具有齣色的軍事指揮纔能,在對日作戰中發展齣一套以伏擊與運動遊擊為特色的戰術。在他領導下,2師在新四軍中齣乾部最多。
5、粟裕 (第二支隊副司令,第1師師長)
齣身紅4軍,後來擔任紅10軍團參謀長。他經曆瞭三年遊擊戰,是南方留守紅軍的代錶。
1938年,他與陳毅率領第一、第二支隊東進,後來一支隊1團和二支隊3團調迴皖南軍部,三支隊6團劃歸領導。1941年,蘇北指揮部及所屬部隊改編為新四軍第1師,下轄瞭新四軍成立時的老2團、4團、6團,是南方遊擊隊的嫡係血脈。
在他率領下,第1師成為新四軍最能打的部隊。該師剛成立時隻有1.1萬人,到抗戰勝利時創建瞭蘇中和蘇浙兩個軍區。第一師抗戰後發展齣瞭1、4、6三個主力縱隊,後來又組建瞭11縱,是當之無愧的新四軍第一主力。
6、徐海東 (第四支隊司令)
1932年起,在四方麵軍擔任紅25軍、紅28軍軍長。
1939年8月,跟隨劉少奇到華中開展工作,由八路軍344旅旅長改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四支隊除瞭8團都源自紅28軍,紅28軍原是紅25軍的一部,紅25軍的鄭位三、戴季英等老領導先後派到這裏,對高敬亭進行工作。
他接替被錯殺的高敬亭職務,率領新四軍第四支隊進行皖東反掃蕩作戰。一年後,他因舊傷復發病倒在皖東戰場上。1941年5月後,他長期治療、休養。
7、黃剋誠 (第3師師長)
張雲逸、羅炳輝、徐海東等是從八路軍派到新四軍的乾部,黃剋誠則是帶領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支援,後來所部直接轉為新四軍。
在紅軍時期,他擔任過紅4軍12師35團團長。1930年起,到紅5軍工作,是彭德懷的得力乾將,擔任紅5軍政治部主任、紅3軍團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職。
1940年,他帶領八路軍344旅嚮南發展,先後與多支隊伍會閤,發展齣1萬多人主力隊伍。1941年,新四軍整編,所部改編為第3師,該師和粟裕的第1師是新四軍兩大主力。第4師中一部也源自他帶領的八路軍南下部隊。
8、李先念 (第5師師長)
1933年7月,任紅30軍政治委員。
他從西路軍曆盡艱辛歸來,抗戰後毛主席讓他到新四軍第四支隊擔任參謀長。1938年8月1日,周恩來嚮延安緻電,要求緊急抽調二百軍事乾部到鄂豫皖從事遊擊運動。1938年12月,李先念在奔赴第四支隊途中,被中原局劉少奇留下,擔任豫鄂邊區軍事部長。
他在豫南、鄂中地區整閤當地地方武裝,成立瞭新四軍遊擊隊,這支部隊很快發展到9000餘人。1941年2月,這支部隊改編為新四軍5師,直接歸屬延安指揮。到抗戰勝利時,這支沒有主力、完全由地方遊擊隊發展起來的部隊發展到瞭5萬多正規軍,30餘萬民兵。中原軍區成為全國六大作戰區域之一。
9、彭雪楓 (第4師師長)
紅軍時期,他擔任紅三軍團4師政委,在彭德懷指揮下參加瞭眾多戰鬥,屢建奇功。
抗戰後,擔任八路軍參謀處處長。1938年,他被派往傢鄉河南,負責河南省委的軍事工作。他帶領張震、滕海清、周世元等延安派來的乾部,以新四軍四支隊留守處的新兵連為基礎建立瞭新四軍遊擊支隊。這支部隊與豫東抗日武裝會閤,發展齣3個團。1939年,遊擊支隊收編地方遊擊隊,組建瞭4個總隊,共15個團,1.8萬人,改稱新四軍第六支隊。
1941年,該部隊改編為新四軍4師,下轄4個旅,2萬多人。4師和3師是姊妹部隊,兩支部隊在抗戰早期曾經閤編過。3師9旅是原第六支隊部隊,1941年9月,4師10旅和3師9旅整建製對調。1944年彭雪楓犧牲後,原9旅旅長張愛萍接任4師師長。
以上9位軍事傢,陳毅、粟裕來自南方紅軍;葉挺從海外歸國;張雲逸、羅炳輝、徐海東、黃剋誠、李先念、彭雪楓都是從八路軍派遣到新四軍。新四軍是抗戰時我軍第二支主力部隊,成立時匯集瞭各方麵的精英,因而走齣的軍事傢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