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9/2022, 2:18:38 AM
劉奎,新四軍軍部參謀,皖南事變的幸存者,獨立堅持皖南遊擊戰達9年之久,直到皖南解放。
1941年3月,皖南事變結束兩個多月,突圍流散的新四軍慢慢集結瞭80多人,隱蔽在涇縣東南石井坑的大山林裏。80多個人住山洞,喝泉水,吃草根,挖野菜,個個都像野人,可是80多個人像80多棵青鬆,傲然屹立在皖南大地上,不懼風雨侵襲。
為瞭團結起來與敵人做鬥爭,80多個人建立瞭臨時支部,決定過江嚮上級匯報皖南情況,並請示下一步的行動。
經過支部會議研究決定,80餘人的大部分到江北尋找組織,留下劉奎一個參謀,加上兩個傷員黃誠和李建春,繼續堅持皖南根據地的遊擊戰爭。
三個人,兩杆槍,7塊銀元,幾十發子彈,劉奎開始瞭艱難的鬥爭曆程。
當時三人分散住在濂坑的村民傢,形勢十分緊張,頑軍見人就捉,捉住就嚴刑拷打,逼著群眾交齣新四軍;見到雞鴨豬狗就打死,抬迴去吃;見到老百姓傢的好東西就拿走。麵對國民黨軍隊這群活強盜,人民更加懷念與人民心連心的新四軍。敵人在濂坑找不到一個人當保長,最後把一位農民醫生徐天放拉齣來代理保長。徐天放錶麵上應付國民黨反動派,暗地裏給新四軍傷員治病和通風報信,由於群眾的庇護,傷員得到很好地保護和治療,共産黨的地下組織和幸存的新四軍逐漸匯閤起來。劉奎牽頭組織瞭8個人,成立瞭皖南遊擊隊。
遊擊隊成立以後,隊員們白天幫助老鄉砍柴、挑炭,完全和農民一樣。需要的時候便集中起來,在密林中開會,研究敵情,揭露日僞頑的陰謀,講抗日救國的道理。軍事課主要是學習射擊和遊擊戰術,如何對付各種各樣的敵人。
經過一段時間積蓄力量,劉奎決定主動齣擊,奪取武器壯大隊伍。為此,劉奎決定到績溪北坑,與地方黨的中心縣委書記鬍明聯係,爭取地方黨組織的意見和支持。
經過研究決定,第一仗先打旌德縣的廟首鄉公所。廟首是一個孤立的集鎮,距離縣城幾十公裏,四周高山,附近沒有國民黨正規軍。鄉公所裏隻有十幾個鄉丁,抓丁搶糧,欺壓群眾,受到周圍群眾的憤恨,先打這個據點會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此時,遊擊隊已經發展到十多人,地下黨鬍明又介紹幾個人參與,隊伍擴大到24人,組成兩個班,原有兩杆槍加上地方籌措的兩杆槍,一共4支槍,每班兩支。劉奎在戰前進行瞭動員,強調瞭戰場紀律。隊伍從集結地走瞭一個多小時,距廟首不遠時開始展開,一部分嚮廟首包抄,一部分埋伏在道路兩邊,不一會路上傳來說話聲,夾雜著國民黨士兵在唱黃色小調。人群走近瞭,一看,是三個國民黨兵押著二十多個壯丁。劉奎站起來大喊一聲,不許動,十幾個人拿著手中武器堵住瞭幾個鄉丁。這一突然行動把幾個國民黨鄉丁嚇壞瞭,乖乖舉手投降。
劉奎他們繳瞭鄉丁的槍,扒下他們的衣服,把他們捆下扔在樹林裏,幾個戰士穿上鄉丁的衣服,繼續押著壯丁嚮廟首走去。
鄉公所設在一個大祠堂裏,多數鄉丁都在睡覺。遊擊隊包圍祠堂,一槍打倒崗哨,衝進祠堂,衣衫不整的鄉丁十分狼狽,乖乖投降。不到十分鍾,遊擊隊就繳瞭二十多支槍。
遊擊隊把鄉公所裏的糧食布匹分給群眾,把壯丁全部釋放,並對群眾做瞭宣傳,張貼瞭標語口號。
打下廟首後,劉奎率遊擊隊乘勝拿下三溪鄉。三溪鄉有個惡霸地主呂佩卿,又是國民黨的特務組長,他傢裏私設公堂、刑具,任意欺壓群眾。皖南事變以來,他帶領便衣隊捕殺瞭好幾名新四軍,又在道口上設關卡,勒索群眾,群眾對他恨之入骨。
八月十五的晚上,遊擊隊埋伏在村後樹林裏,約九點多鍾,趁呂佩卿在傢團聚喝酒之際,衝進瞭呂傢大門。呂傢一見遊擊隊,立馬四散奔逃。遊擊隊東搜西查,把呂傢一傢人都找瞭齣來,唯獨不見呂佩卿,問他們全傢也沒人願意說,最後在一個小幫工的暗示下遊擊隊發現瞭一麵夾牆(中間空心的雙層牆),在那裏把呂佩卿揪瞭齣來,劉奎把事先準備好的呂佩卿罪狀讀瞭一遍,立即拉到村頭,把這個罪惡纍纍的惡霸槍斃瞭。
兩次戰鬥把旌德縣震動瞭,旌德縣大小頭目急得四處奔波,人心惶惶。這時太平縣的特務頭子蘇承平大吹法螺:“在我太平縣,新四軍就彆想站住腳”。
皖南遊擊隊決心趁熱打鐵,攻打譚傢橋。一天,遊擊隊扮成送豬的鄉民,把一頭殺好的大肥豬送到譚傢橋鄉公所。豬肉一送到,鄉公所的鄉丁們眉開眼笑,都想美餐一頓,遊擊隊趁機混入,輕鬆解決瞭崗哨,包圍瞭頑軍。經過二十多分鍾的激戰,打死二十多個頑軍,繳槍100多支。可惜太平特務頭子蘇承平跳窗逃跑瞭,鄉長汪延壽也不在。
這個鄉長汪延壽吃喝嫖賭無惡不作,被他槍殺毒打的革命群眾不下幾十人,遊擊隊決心除掉這個罪惡纍纍的劊子手。
經過激烈戰鬥的遊擊隊跑步嚮汪延壽傢所在的西坦村衝過去,到瞭汪延壽傢,宣布瞭他的罪行,劉奎一槍結果瞭這個劊子手的狗命。
第二天劉奎組織召開瞭群眾大會,宣傳黨的政策,號召開明紳士、愛國的工商業者一起抗日,並燒瞭漢奸地主的賬簿和地契,打開倉庫把他們的財産分給貧苦群眾。現場許多群眾紛紛要求參軍,遊擊隊又吸收瞭一批生力軍。
太平縣的國民黨黨部書記是程曉峰,他素來與自衛隊隊長陳萬林不和,遊擊隊通過做陳萬林的工作,讓他做新四軍的內應,並利用反間計除掉殺害項英的叛徒劉厚總。
1943年鬥爭進入緊張時刻,隊伍內部的王昆山叛變投敵,帶領敵人包圍瞭遊擊隊,遊擊隊分散突圍,劉奎引開敵人,到達山頂跳下懸崖。由於積雪和乾草樹枝的阻擋,受瞭重傷。經過三天的攀爬,終於找到瞭戰友。突圍齣去的同誌在山上見瞭麵,一起轉移到柳西坑黨員戴金枝傢裏。養瞭幾天傷,碰到國民黨頑軍搜山,劉奎他們轉移到山上的猴子洞,頑軍抓走瞭戴金枝公公。
猴子洞養好傷的劉奎帶遊擊隊繼續作戰,很快迎來瞭1945年,鬼子投降後,遊擊隊的力量越來越大,1946年隊伍發展到800多人,建立瞭八塊根據地,成立瞭沿江支隊。1947年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1949年沿江支隊迎接陳賡兵團大軍渡江,這個最初隻有三人的遊擊隊燎原壯大,見證瞭新中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