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因為最近傢裏有4盤,6盤的nas主機在用,自己平時一直使用的是寶盒做的單盤位H群主機。4、6盤的NAS在朋友來來往往下硬是軟磨硬泡的半買半送的給支愣走瞭,心疼我的錢包;希望朋友也能看到這篇文章,掛某魚我還能多迴血幾百塊啊~。想想手裏沒有跑套件的硬貨就決定整個台8盤位的主機做NAS用,於是有瞭這篇分享。
這次入手的是帶溫控數顯示的8盤位機箱,順便整上萬兆網卡,硬件選擇這塊篇幅過長,在安裝DSM7.0係統和設置雙萬兆時進瞭不坑,係統安裝設置也留一堆圖片,所以硬件選擇安裝和群暉係統安裝調試分為兩篇分享給大傢,希望對有近期選擇8盤位摺騰的朋友有更好的參考和幫助。
如果這篇文章超過點贊過百,咕噠會熬夜把係統安裝及網卡設置等整理分享齣來,感謝各位支持和抬愛,不喜勿噴哈~
另外在文章中使用的文件或工具會全部在文末最後放齣分享連接,方便大傢不用瞅著在文內找啦。
一、 成品展示及配件列錶
喜歡劇透黨的朋友直接看這裏上成品圖:
上麵是成品全部安裝好的整機,總體感覺就一個字:重!但感覺特彆結實,最後會放稱重圖。
直接放nas整機使用的配件和價格,這些配件在T寶上都有可以直接找,如果需要鏈接可以在評論吱一聲,不單獨放鏈接。下麵會具體說明選擇過程和安裝避坑。
二、8盤位機箱的選購開箱和避坑經驗
1、第一次機箱的避坑及退貨。
既然是8盤位的機箱,尺寸方麵肯定滿足matx主闆,PCIe擴展位置越多越好;對應安裝的matx主闆及附件等直接在機箱內安裝會束手束腳,所以挑的也是抽屜式底闆,可以主闆安裝OK後直接插到箱體內;剩下的就是外觀個人喜好瞭,這樣就開始瞭選擇之旅。結果就買瞭一款機箱迴來:
這個是抽屜式安裝,拍的時候沒考慮那麼多,隻有一個PCIe擴展位,當時打算退貨的結果快遞費太貴,加上自己使用這個沒有影響,就開箱使用瞭。 結果坑來瞭
因為電源沒到,就先把這個華擎Matx的主闆安裝到抽屜底闆上試裝。固定ok後可以看到箱體的抽拉闆保護卡扣擋住瞭,usb接綫位置,塞不進啊!本著自己動手解決的宗旨,找個瞭老虎鉗把這個扣子掰彎瞭一點,底闆夠推進去然後再掰直。花瞭點力氣,還行, 結果坑“雙”來瞭
好不容易卡扣搞好裝進來瞭,結果如上圖紅框箭頭所示,ATX 24pin電源座高度已經超過瞭,前麵usb3.0接口的數據綫,這裏數據綫太低直接檔住主闆推到位,距離安裝到位置至少還有5cm左右。可以看到這個隻是空闆,我這電源沒到還沒插24pin電源呢,如果插上的話,可能會碰到上麵開關的尾部瞭!
怎麼辦?再次本著自己動手的宗旨,把前置的usb接綫口拆瞭。
拆除前麵闆的usb數據綫後可以主闆正常安裝到底。找個其它Atx電源綫插上後,真的是電源綫碰到機箱的開關尾部位置,這樣導緻內存隻能安裝到遠離這邊的內存插槽,還好能將就使用。然後提前安裝主闆上的sata數據綫, 結果坑“叒”來瞭!
主闆的sata接口是側嚮的,在連接數據綫時,直頭數據綫全部插上後,會導緻約2cm左右距離主闆推不到底,無法安裝完成。
其實這個sata數據綫可以使用薄彎頭90度的,注意是左彎。這樣的話可以避免直頭數據綫碰到箱體。
小結: 在購買時賣傢明確告之是支持Matx主闆,Matx主闆一般ATX電源座都在主闆接口的對麵位,也就是機箱的前麵闆處。大多數的sata接口也是雙層側位開口嚮外,這樣可以節省主闆布置位置等等。也許此機箱廠傢在設計時沒有做過多種Matx主闆驗證吧。
此一番安裝後,考慮到前麵闆usb拆除後位置留空已經可以看到箱體內部,每次拿齣或放進主闆都要掰小檔塊,最後這個數據綫要全部換。加上隻有一個PCIe擴展位,與賣傢溝通果斷退貨,並將以上異常反饋給賣傢,建議把usb接口升高與開關同一水平位置等等,當然這涉及到改模部品製作等等是賣傢要處理的,隻要同意我退貨就可以瞭。果斷退貨。
以上是個人在使用這款機箱遇到的問題,因為這款機箱在T寶很好找,看看也有銷量,不知道其他朋友是否也遇到這樣的情況。以上僅代錶個人客觀安裝使用的結果。
2、帶數顯的8盤位機箱開箱
包包裝嚴嚴實實,有配件盒,2.5mm、3.5mm,主闆墊高螺絲等等3袋、底部橡膠墊4個,數據綫一根。
正麵是可顯示運行時間和溫度的顯示屏,正麵是主機電源開關和2個usb3.0接口。兩側是散熱鏤空和各有3個固定螺絲。外殼拆卸很方便,兩邊3顆*2+後麵2顆,8個螺絲拆下就可以取下外殼。
取齣硬盤抽屜看到是2塊背闆*4sata,個人感覺用料正常中規中矩,但背闆後麵保護罩是真的結實!2塊鋼闆16個螺絲安裝固定,隻露齣電源和sata接口,這屏蔽效果是真的好。
背後4個全高尺寸的PCIe位,這次不用糾結1個PCIe位要退貨瞭;上麵還有2個預留的com口位置。
從底部嚮上擰下紅色位置的2顆螺絲、然後鬆開藍色位置的2個鬆不脫螺絲,嚮後拉就可以打開主闆安裝抽屜。一開始鬆瞭2個鬆不脫後就拉抽屜,一直抽不齣來,用上瞭力氣感覺上麵的要拉變形瞭纔發現,底部還有2個固定螺絲…
打開抽拉闆趕緊把主闆固定,然後試瞭可以直接推到位。有瞭上次前車之鑒後,這次收貨就先塞上Matx主闆接上電源和sata數據綫,全部正常。沒有任何乾涉到的地方。左右兩邊滑軌鉚接的特彆結實。
內部4隻8025散熱風扇。背闆上安裝的風扇電源接口是3pin的,插到麵闆溫度顯示屏後麵的接口上;機箱後闆上是IDE大D電源接口的風扇。所有nas機箱原裝風扇的通病,通電後4隻風扇聲音是真的嗡嗡響!
藍圈中2個3pin接口的就是背闆後麵的2個風扇電源3pin,這個在後麵安裝的時候還發現瞭一個問題,就是會觸發報警。顯示屏電路闆上軟封裝的IC、溫度傳感器、蜂鳴器等等,這點在下單前倒真沒想到這點,覺得頂多就是顯示個溫度而已,這裏在開機顯示的時候會具體介紹一下功能。下麵的是主機電源開關綫,老三樣:硬盤燈綫、電源燈綫,PTN開關綫,沒有復位綫。
2顆螺絲固定的鋼闆是2.5寸硬盤的固定掛闆,4個孔的倒角麵,螺絲固定硬盤後,再上麵2個螺絲固定到側壁即可(就是現在看到的鋼闆正麵其實在安裝硬盤後是反著貼著側壁的,不然螺絲帽會導緻硬盤貼在側麵懸空)。
附機箱的基本參數:
機箱的基本結構如是,其它個彆會在組裝過程中再介紹。
三、CPU
一個G5400視頻轉碼時cpu占用大約25%對於我已經夠用,但5400已經有瞭。整個8100的u,這4核4綫程的比5400雙核4綫程性能要高齣2成左右,硬件轉碼更是得心應手。隻是這款U居然漲價瞭,難道是630核顯做nas真香然抬價瞭? 8 代u搭配365M的闆,以後升級9代u,這個就齣瞭。就是功耗65W的標定有點高,不過8盤位都整瞭,就不在乎這點電費瞭。
四、主闆
這次選擇的是Matx尺寸的華擎B365M pro4
I3 8100的cpu,所以配個b36X的主闆,B360的主闆多數要刷bios纔可以上9代U所以忽略瞭;因為8盤位NAS+萬兆網卡,sata接口肯定要從PCIe轉接,所以PCIe X1的轉接卡不考慮,萬兆傳輸的硬盤瓶頸。至少要有PCIe X4和X16的,所以就一直在幾個一、二、三綫主闆品牌裏找,最終選擇這款華擎的B365M pro4。因為有2條PCIe 3.0 X16(黑色的其實隻有X4),已經滿足萬兆網卡和sata轉接卡使用。另外6個sata原生接口,這樣買個最小數量的sata轉接卡就比一般主闆至少多齣2個sata口。
五、雙萬兆網卡
HP X540 T2,惠普服務器改裝轉接PCIe接口的雙萬兆網口,牙膏廠的x540芯片,不支持2.5G/5G。因為要雙萬兆口,而且是電口,可以直接用超六類網綫接口就能用,不用光口轉換,這樣的話選擇麵就很少。這個卡的通病就是發熱量大。待機都會發熱,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加個散熱風扇。
六、PCIe轉5口sata轉接卡
這個是X4接口的轉接卡,5口,這款底部客服時,是否支持H群,2 位客服都明確告之不支持H群使用。但jm585芯片的轉接卡以前在H群就使用過,所以直接拍一個,結果免驅正常使用。是阿卡的,比某擴便宜,這樣以後就多瞭一個選擇瞭。
七、其它配件
內存ddr4 2400的8G*2
散熱風扇穩妥起見還是買瞭超薄的風扇,靜音效果一般
電源因為是8盤位的不敢馬馬虎虎找個代替,所以用瞭這台達400W的電源,接口多綫夠長,單單束綫網都特彆結實。
4根sata數據綫一組,下單2組,長度是50cm。這個注意,低於50cm的從主闆或轉接卡的sata口到機箱最右邊的盤位就會長度不夠。上圖的2根sata綫已經崩得很直瞭~
八、全傢福
電源忘瞭,哈哈。
總結:
個人組NAS使用,基本上機箱都是重點選擇對象,所以機箱方麵說的比較多,第一台8盤位的機箱雖說可以支持Matx的主闆,但從安裝到接綫,到處是坑,應該是還廠傢設計問題,隻是不知道現在這些有沒有改進好,但也不敢再入手那隻機箱瞭。
現在用的帶數顯的8盤位機箱缺點是太重,全部裝完12.5KG,25斤重,這滿滿的安全感。標稱的是8+1個盤位,硬盤籠頂部位置可以貼上3塊2.5寸硬盤,另一側麵可以貼1塊。喜歡改造的話,輕輕鬆鬆13個硬盤裝好。4個全高PCIe位置,擴展也方便,當然這是犧牲體積帶來的優勢。不足的地方就是4個風扇的聲音實在太大。換風扇的換風扇,加減速綫的加減速綫。可是發現背闆後麵的2隻風扇居然不可以加減速綫?!
為什麼風扇不能加減速綫?
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評論留言,也歡迎關注公眾號:咕噠存存存儲啊,交流。
關注下篇:2022第一款8盤位NAS主機(中篇):硬件、整機安裝詳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