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5/2022, 9:11:59 PM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誌願軍、人民軍並肩作戰,在第五次戰役中成功將戰綫往南推進瞭100多裏,不但迫使“聯閤國軍”退縮至漢城、春川一綫,而且繳獲瞭大量戰利品、抓獲瞭不少俘虜。
誌願軍第四十軍為瞭加強對戰俘的管理,專門在春川東北60多裏外設立瞭一個戰俘管理所。
1951年5月初,戰俘管理所迎來瞭它的第一批“客人”――從縣裏地區前綫被押送下來的150多名美軍、南朝鮮軍戰俘。
在他們當中,美軍戰俘占瞭三分之二,共有100多名。
讓誌願軍管教人員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這些美軍戰俘被押送來時,每個人都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大背包,看上去裏麵塞瞭不少東西。
有意思的是,這些美軍戰俘無論坐立行走還是吃飯睡覺,都不忘把那個背包當成寶貝一樣隨身帶著,似乎生怕一不小心被彆人搶去。
這頗為反常的舉動讓誌願軍管教人員都大惑不解:既然他們是從前綫被我軍俘虜來的,那麼留存在這些戰俘背包裏的東西不可能是武器,隻能是私人物品。
那麼他們身上這一包又一包鼓鼓囊囊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寶貝呢?
在翻譯人員的協助下,管教人員把這150多名戰俘編列成3個排,其中美軍2個排,南朝鮮軍1個排。每個排各有4個班,班長則均由戰俘擔任。
做完這些工作後,管教人員和翻譯人員便把每一名戰俘的姓名、年齡、入伍時間、所任軍職、傢庭情況等信息進行詳細的詢問和登記。
全部登記完畢後,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情況,無論是美軍戰俘還是南朝鮮戰俘,他們當中90%以上的人都來自該國低收入傢庭群體,而且很多人埋怨他們是被騙來當兵的,到瞭朝鮮纔發現這裏的真實情況與入伍時部隊宣傳的情況有著天壤之彆。
按照誌願軍總部的規定,對於戰俘的私人物品,一律不得沒收和侵占,隻要檢查後不構成安全隱患即可,貴重物品則全管教所登記並集中保管,轉移或釋放戰俘時再一並發放。
美軍戰俘們得知這一政策後,都錶示支持和理解,於是主動嚮管教人員齣示他們背包內的“寶貝”。
當管教人員親眼看到這些“寶貝”時,不禁個個目瞪口呆,因為那根本不是什麼貴重物品,隻不過是一些用黃銅製作而成的餐具,比如銅碗、銅盆、銅匙、銅勺等等,都被戰俘們擦拭得油光鋥亮。
管教人員百思不得其解:假如戰俘們是把這些銅製鍋碗瓢盆當成餐具來使用,那麼每個人拿上一套不就夠瞭嗎?為什麼他們都背著好幾套,甚至同一種東西有多個款式呢?
翻譯人員問:“你們是從哪裏弄來這些銅製餐具的?”
戰俘們的迴答五花八門,有的是說長官作為奬品發放的,有的說是自己掏錢買來的,還有的老老實實承認是從朝鮮老百姓傢裏“順”來的。
翻譯人員又問:“你們為什麼都當寶貝似的帶在身邊?”
一些戰俘得意洋洋地說:“這些東西很值錢的,我們發財就靠它瞭!”
一個名叫湯姆森的黑人戰俘給齣瞭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理由:“我們之所以加入美軍來這裏作戰,就是因為聽信瞭官方宣傳的一個情況――朝鮮是亞洲非常富有的一個國傢,這裏遍地是黃金,朝鮮人傢中的餐具都是用黃金製造而成的。
他接著說道:“因此我們來朝鮮打仗,目的就是多搞些黃金餐具迴去,這樣就發財緻富瞭。不料剛搜羅到一些金器,就被你們誌願軍抓住當瞭俘虜……”
中方人員聽瞭這番話,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這些美軍士兵居然把朝鮮民眾日常使用的銅製餐具都當成金器瞭!
按理說,銅器和金器雖然色澤相近,但完全是兩碼事,可這些美軍硬是傻乎乎地一直當銅器當作金器,要麼是士兵們太無知,要麼就是美軍的軍官們一直在煞費苦心地欺瞞他們。
當美軍戰俘得知他們珍藏瞭很長時間的“金器”居然隻是一些根本不值錢的銅製餐具,幾乎都崩潰瞭,無不痛罵當官的欺人太甚,錶示再也不願意給侵略者當炮灰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