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5/2022, 9:12:58 PM
《契丹國誌》:楊業力戰,自日中至暮,手刃數百人。
趙光義曾這樣贊揚他手下的大將:執乾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不有追崇,曷彰義烈!
能夠得到宋太宗趙光義如此高的贊揚,此人究竟是誰?原來竟是
大將軍楊業是也
。楊業,
北漢時期的著名將領
,帶兵多年,軍事經驗極為豐富。
在他早年的時候,曾經追隨後漢皇帝並為其南徵北戰
,憑藉著武藝高強,帶兵突齣聞名於當時。
北漢皇帝極其信任他,對他委以重用,奈何不久之後北漢就遭到宋朝的覆滅,他隻能在無奈之下歸降於宋朝
。正所謂在其位謀其職,既然已經決心依附於宋朝,那就要建立一番功績,因此他便轉變自己的思想,一心一意為宋太宗效勞。
太平興國五年,他在雁門關戰爭中大敗遼軍,一時之間使遼朝軍隊不敢輕舉妄動,他也因此被譽為戰神
。
從北漢政權到宋朝名將,楊業如何於亂世立足,終馬革裹屍還
。
北漢政權
楊業從小便頗有灑脫之氣,格外擅長騎馬射箭,還喜歡打獵
,凡是打獵所得到的獵物都比彆人多得多。他還曾對他的朋友說,他將來一定要成為大將軍,帶兵打仗也要像雄鷹一樣追逐野雞。
他還有一個已經依附於後周政權的弟弟,但與弟弟不同,他選擇追隨北漢皇帝,並憑藉著驍勇善戰得到重用
,多次得到升遷。開寶元年,劉繼元繼承北漢的皇位,這個時期擔任侍衛都虞侯的楊業,率領軍隊鎮守在團�喙鵲鍾�宋朝軍隊的入侵。
等到第二年宋太祖禦駕親徵北漢,楊業隻見敵多我寡,就自行做決定撤迴太原,卻沒想到這一舉動激怒瞭皇帝,他也因此喪失瞭兵權
。在絕對勢力的壓迫之下,
宋朝軍隊很快便包圍瞭太原地區
,楊業率領數百人突襲宋軍,卻被擊敗,好在憑藉高強的武力逃迴太原城中免去被俘虜。
但在楊業看來,尋求遼軍的幫助無疑是引狼入室
,將來一定會付齣更重的代價,奈何皇帝沒有聽從。
宋朝名將
幾年之後宋朝軍隊果然捲土重來,宋太宗也效仿哥哥禦駕親徵,劉繼元不敵宋朝軍隊的凶猛,因此決定投降,隻有楊業還在堅持據守城池
。在之前
宋太宗就已經聽說過這楊業的名氣,決定讓劉繼元勸降楊業
。使臣一到,楊業非常激動,痛哭流涕,立即丟棄武器,卸去盔甲投降。太宗十分高興便召見瞭他,還恢復瞭他原本的姓氏,
讓他擔任左領軍衛大將軍一職。
宋太宗還意識到楊業對邊境地區的戰事很有經驗,因此將他任命為代州知州,負責鎮守邊界
。等到他到任之後,不久遼朝便對宋發起進攻
,楊業急忙率領數韆騎兵繞到瞭雁門關的北部,突襲遼朝,並與潘美形成夾擊的形式,使得遼軍大敗。值得一說的是,
在這場戰爭中,他們還殺死瞭遼朝的駙馬,活捉瞭遼朝多位貴族,從而極大的激勵士兵。
也是因此使得楊業在遼軍中聲名鵲起,隻要一聽說是楊業領兵都不敢靠近。
作為遼朝的心腹大患,遼朝統治者很是不滿,因此要求部隊必須活捉楊業。
等遼朝將領聽說楊業帶兵前來的消息之後,便命令手下設下埋伏圈
,等到楊業到來之時,主力部隊便與之交戰,假裝失敗,節節敗退,卻沒想到突然齣現伏兵。在他們的裏應外閤,
楊業遭到巨大的打擊,隻好退到瞭狼牙村。從白天到傍晚,楊業一直在奮力殺敵,最終被迫進入瞭敵人設下的另一伏擊點
。楊業很清楚自己麵臨的境界,非常的悲痛,但仍然繼續帶領著屬下奮力作戰。
他身上受瞭許多傷,就連身邊士兵都快死光瞭,
但他仍然在堅持著戰鬥。奈何最終還是被俘虜,他仍然拒絕投降
,嘆息說皇帝對他很好,他期望通過保衛宋朝領土來報效他的信任,沒想到反而對奸人所迫害,導緻軍隊被打敗,還有什麼臉麵活著,於是他便
絕食而死
。
結語
蘇頌詩雲:漢傢飛將領熊羆,死戰燕山護我師;威信仇方名不來,至今遺祠雁門關。作為一名武將最高的榮耀便是馬革裹屍,而楊業顯然是做到瞭。麵對遼朝高官厚祿的誘惑,他始終不為所動,始終堅守自己的原則,最終竟以死亡來鎮守自己的清白,真可謂是一代愛國人物。
參考資料:《宋史・楊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