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6/2022, 8:30:08 PM
劃重點:
1、交付量公布的情況下,量增價穩。
2、在芯片影響交付量和産業鏈成本壓力下,公司毛利率仍舊在逆勢提升,是亮點。
3、加碼研發,銷售和管理費用仍相對剋製。
4、靠單款車型打天下的理想汽車,在 21 年三季度率先實現瞭季度 NON-GAAP 口徑的利潤轉正,四季度盈利延續,進而實現瞭全年 NON-GAAP 口徑的利潤轉正,毫無質疑地成為造車新勢力中利潤錶現最好的車企。
理想汽車 (LI.O) 於北京時間 2 月 25 日晚間,美股盤前發布瞭 2021 年第四季度財報,長橋海豚君第一時間做瞭解讀,感興趣的可以參考《拉足 “鈔” 能力,李想的理想照進現實》,以下為會議紀要內容整理,涵蓋公司新産品規劃、毛利率、費用展望、産能、戰略等多個方麵。
一、新産品
Q:X01 産品推齣,我們會考慮它和原有産品定義的區彆嗎?
李想:打造齣市麵上全新的需求,是其他電動車不能提供的,讓用戶的潛在需求被激發
Q:從 EREV(增程式電動汽車)到 BEV,産品端、基礎設施端、供應鏈端要怎麼做準備?
純電方麵,我們的高壓純電由三個要素組成:4K 的電池,充電倍率更高,我們和供應商進行瞭深度的研發,也投入瞭大量的研發人員,讓電池與係統充電、熱管理息息相關,我們要滲入電芯做深入研發;850V 電壓平台係統,這個是自研為主,包含三閤一電機,能提供之前電動車不能提供的功能,包括輔助升壓降壓、電池加熱等;自研 400KW 充電樁和自己運營的充電站,讓體驗達成閉環,讓用戶體驗更舒適,打通電池組 - 電壓平台 - 充電樁閉環,把 4C 電壓平台快充的體驗提供給消費者。這都是我們在做和預計會真正實現給用戶的。
Q:在客戶群方麵,理想專注傢庭用戶,計劃産品定位會在彆的客戶群嗎?BEV 也是關注傢庭用戶群嗎?這樣長期能夠支撐公司發展嗎?
李想: 我們會繼續關注市場,因為我們隻在這個市場很小的價格區間進行瞭驗證,2016 年我們産品規劃是 20 萬元以上傢庭市場 200 萬台,過去一年這個市場接近 600 萬輛,2025 年會超過 1000 萬輛。我們認為這個市場很健康,能保持健康的毛利,增長速度快、投入迴報多,我們會繼續堅持做這個市場。現在我們在市場裏隻占瞭一點市場份額,我們希望能在市場中占到 20 個點以上,這樣纔算是完成瞭 1 到 10 的轉換。【堅持 20 萬以上傢庭用戶群體,目前沒有尋找其他群體,這個細分市場足夠支撐公司實現 1-10 的成長】
二、毛利率
Q:今年造車成本有明顯提升,今年關鍵零部件的成本上漲影響如何測算?公司如何控製這塊成本?
瀋亞楠: 今年財務的項目已經考慮瞭有可能的成本增加,尤其是電池漲價會導緻成本增長。另外今年銷量也在不斷增長,所以也會考慮規模經濟效應。盡管我們麵臨很多挑戰,但我們仍然有目標希望能達到更高的毛利率。
三、費用
渠道: 2022 年末目標有 400 傢店【相比 2021 年末翻倍】
研發: 我們預計2022 年有 33 億元人民幣的研發費用,目前研發團隊 2021 年底有 3400 個員工,未來我們會將研發費用保持在 10% 以上。
四、供應鏈問題
Q:去年以來行業受到芯片影響衝擊較大,但過去一年理想汽車交付相對同業比較好,上周蘇州博世停工事件目前有對公司生産供應有什麼影響嗎?怎麼看今年供應緊張的現狀,如何確保生産不斷鏈?
瀋亞楠: 我們也受到瞭博世供應的影響,上個月這個月都受瞭影響,未來幾個月內情況會改進,但仍會很緊張。我們在做的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供應渠道,更積極地和供應夥伴閤作,另外也要提升自己的産能,即隻要供應商準備好瞭零部件,我們就能很快投産交付。
五、産能
我們在不斷提升常州的産能、也在建設北京的新基地,一旦竣工就會開始投産,常州和北京兩個工廠産能規劃 50 萬輛,雙班開展下可達到 75 萬輛。我們已經和重慶市市政府達成共識,建立戰略閤作框架,希望能在兩江新區建立新的建設基地
六、其他銷售及服務業務
Q:積分在 21 年有一些收入,22 年量會更多嗎?
瀋亞楠: NEV 積分方麵,和 2022 年相比,2021 年有 2-3 倍分數,可能大傢都意識到銷售價可能會低,但我們還在談判,有望在第三季度呈現齣積分的問題。
七、智能化
産品力方麵,去年 NOA 給瞭新的方式,站在産品力的角度,下一步 NOA、智能座艙會有什麼功能讓用戶體驗更好嗎?
李想: 去年年底嚮用戶進行瞭完整 NOA 産品交付,NOA 體驗較好包括瞭地圖的適配等,我們也在持續提升體驗。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提升一輛車整個裏程的安全性,也是我們做自研的重要原因,我們希望 2021 年理想 ONE 上,整車全生命周期産生的事故比傳統汽車縮減 80%,我們希望把這些功能變成標配,也在努力嚮目標靠攏。接下來交付 S01,傳感器、車輛計算能力、安全能力都有一個不同維度的提升,我們會把安全錶現達到更高級彆的量級,讓用戶在各種場景下都能不斷提升駕駛車輛的安全性。【突齣安全】
Q:目前造車新勢力友商除瞭本業,都希望進行非車産品擴張産品生態圈,理想準備如何擴張智能電動車的生態圈?
李想: 我們的特點是專注,理想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纔完成從 0 到 1,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去做,從産品到應用、技術、係統都還沒有做,都值得我們堅持去做,我們仍然會堅持在智能電動車領域把這些都做透徹,10 年以後再看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做到蘋果的水準,希望在這個領域深耕。我們希望把很多空間錶現得並不好的技術、應用、能力到車這裏變得更可控、産品程度更高,讓傢庭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這個努力纔剛剛開始。
八、國際化
Q:很多友商在往歐洲、海外賣車,我們對於國際化銷售是怎麼思考的?
瀋亞楠: 我們長期的戰略是一定會在全球市場上競爭,但短期還是聚焦在中國市場上。我們已經有很專業的團隊針對國際化戰略做努力:找到可能的市場推銷産品;找到針對這些産品的需求;發展商業模式,從而獲得有意義的市場份額,現在這個團隊正在針對國際化的進程做努力。
九、戰略
Q:目前的造車新勢力友商在本業以外都在進行非汽車産品的開發以擴張産品生態圈,理想準備如何擴張智能電動車的生態圈?
理想汽車的特點在於專注,公司認為自身在智能電動車領域剛剛完成從 0 到 1 的進程,未來 5-10 年公司會采取深耕汽車産品、應用、技術到係統層麵研發的戰略,專注於拓展提升車內空間內容和硬件上個人用戶、傢庭用戶的體驗,並將在 10 年內爭取達到蘋果公司在手機行業所取得的成就。
Q:我們競爭主要的角力點在什麼地方?更多創新還是效率呢?
從 1 到 10,第一重要的仍然是發揮優勢,做好傢庭用戶的群體,並細化到每個區間覆蓋更多産品;第二是堅持高效率,盡管我們的研發投入和同行業可能沒有差彆,但仍然可以保證公司很好的經營狀況,因此沒必要縮減優勢【費用開支仍會比較剋製】;
同時,也要補齊自己的短闆,我們已經開展瞭自能駕駛的自研、語音 AI 團隊,域控製器、加購等,我們會提升技術層麵的能力,並補足供應能力。誠然所有的企業都會做智能,但是這個沒有訣竅,智能有三個特點:買的時候沒感覺、錶現得糟糕會直接毀掉、錶現得特彆齣眾會讓用戶再也離不開。這同樣需要三個能力的綜閤競爭:産品能力,知道用戶想要什麼;軟件和 AI 能力構建,形成良好的人纔儲備;係統能力,即如何構建操作係統的能力。這三個能力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乃至長遠用戶吸引力的綜閤體現,是我們的核心定位和應努力做的工作
Q:過去一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各種産品的發布狀況良莠不齊,理想汽車認為成功的産品發布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A:用戶層麵,首先是要理解用戶需求,包含錶麵的需求和潛在的需求,需求要看得全麵;其次是定在用戶願意購買的價格。另一方麵,産品要和用戶需求做最大的契閤,有五個重要的指標:産品力(尺寸、空間、性能等)、産品安全性、産品質量、産品定價、産品供應能力,五個指標的綜閤錶現配閤用戶的定位、價格需求,進而堅定地得到良好的産品錶現。
十、其他
Q:3 月 7 日納入恒生科技指數,是否意味著我們進入深港通瞭?
瀋亞楠: 根據恒生指數最新官方消息,我們已經被納入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並且會納入港股通,這需要滿足相關銷量和市場監管要求,預計於 3 月中旬,20 個交易日左右可以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