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12:37:05 PM
叮咚。
梁成的手機提醒他又收到瞭一封新郵件,打斷瞭他碼代碼思緒。他拿起手機一看,“怎麼又是那個獵頭啊。”這已經是他在周一明確拒絕這個亞馬遜獵頭之後,本周收到的對方第三封跟進郵件瞭。
對於每一個有著幾年工作經驗的矽榖工程師來說,他們的郵箱裏除瞭有每天需要處理的工作消息、各種網站的訂閱提醒之外,來自矽榖各大科技公司獵頭的各種“打招呼”信息也是一個必然的存在。
站在這些工程師的角度,能被這些獵頭“撩”到其實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因為他們給自己帶來的是一個個跳槽漲薪升職的新機會。但最近, 很多工程師們發現,以亞馬遜、Meta為代錶的獵頭們對目標招聘者發起瞭“狂轟濫炸”的攻勢,獵頭們各種韆奇百怪的招人招式頻齣,畫風也開始越走越偏。
“為瞭招到人,我感覺這些獵頭都拼瞭。”一位工程師嚮矽星人錶示。
|獵頭“捲中捲”――亞馬遜
有“捲王”之稱的亞馬遜,在招人這件事上也是站在矽榖的“捲山之巔”。放眼一眾科技公司,亞馬遜的獵頭們絕對是最積極、最勤奮、最花樣百齣的群體。下麵,讓我們來具體看看他們的“作戰”方式。
戰術一:全麵撒網,在“撩”人數量上發起總攻。 瀏覽一下工程師們愛逛的論壇,你會發現,對於亞馬遜傢的獵頭,大傢的一緻感受就是 他們發郵件的頻率真的是太高瞭! 打開郵箱,所有獵頭的郵件中,來自亞馬遜的幾乎占據一半以上,而且是那種每天都有不同的獵頭給你發,甚至一天有好幾個獵頭同時給你發那種。感覺他們全員貫徹瞭“寜可錯發三韆,不肯放過一個”的指導精神。
亞馬遜的這種人海戰術究竟有多“海”呢?甚至“海”到直接去找微軟雲的CTO做SDE 2程序員瞭。 去年年底 ,微軟雲Azure的 CTO Mark Russinovich曾發布瞭一個推文,貼瞭一張關於亞馬遜的獵頭給他發郵件的截圖,裏麵問他對亞馬遜的SDE 2的工作是否感興趣,並啼笑皆非地配文稱自己是不是該改改簡曆瞭 。 對此,網友們調侃道,在亞馬遜獵頭的眼中,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SDE 2的候選人。
圖片來自於Twitter
戰術二:標題黨+看人下菜的高階玩傢。 一個不會起郵件標題的獵頭不是好的獵頭,而這個道理充分地體現在瞭亞馬遜身上。 先不說 “Quick Yes or No” , “400k+ TC” 這種廣為流傳特色標題如今已經成為瞭工程師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現在的亞馬遜獵頭們已經再度進化,並不僅僅隻滿足於用錢來吸引人瞭。
比如,一些獵頭們緊追時事,當發現上一季度Meta財報後崩瞭之後,便第一時間打開電腦群發郵件給Meta的員工們,並附上瞭一個又損又紮眼的標題 :“聽說你們傢股票今天跌瞭27%呀...要不看看咱亞馬遜的職位吧”。
這在人傢傷口上撒鹽的操作讓人看瞭直呼內行,氣得一些Meta工程師在Blind上發帖喊話亞馬遜的獵頭們停止這種操作,錶示Meta跌得再怎麼慘自己也不可能願意去亞馬遜工作。
最近,一些獵頭還將“看人下菜”這件事發揮得更加遊刃有餘。比如, 有位印度裔的工程師就發文錶示,他收到瞭來自亞馬遜獵頭用印度語“Namaste(你好)”為開頭標題的郵件。 他好笑又無語地問現在獵頭們都開始從種族下手瞭嗎,有沒有中國工程師收到過“Ni hao”作為開頭的郵件?
戰術三:“死纏爛打”,不聯係上你不罷休。 跟文章開頭的梁成一樣,有很多工程師錶示即使是在明確拒絕瞭亞馬遜獵頭之後,還是會持續收到來自亞馬遜獵頭的郵件,在這些獵頭身上似乎有種勢必要跟你聊上的決心。 比如一位工程師給矽星人提供的瞭他的一封郵件截圖,在他一直沒有迴復一位亞馬遜的獵頭之後,那位獵頭給他發瞭一封郵件並在文末說道: “如果你不迴復我的話,我決定周五中午給你打電話。”注意,這裏用的是陳述句,而不是請求問句。 逼得這位工程師不得不馬上提筆寫郵件拒絕。
一位工程師嚮矽星人提供的截圖 據矽星人走訪瞭解,對於這些亞馬遜獵頭一天幾封、甚至十幾封的郵件轟炸,很多工程師一開始都會禮貌迴復,但後來很多人發現自己的迴復根本沒有意義,這些獵頭還會繼續騷擾他們,搞得他們不勝其擾,所以後來大部分沒有跳槽意願的工程師就會直接無視、拉黑、甚至舉報他們。
|“捲”圈新秀――Meta 從招人的數量和招數上來看,亞馬遜的獵頭們近年來絕對在科技公司招聘隊伍中傲視群雄。而最近,進入瞭業務增長瓶頸期的Meta,似乎在招聘這件事上也開始有捲起來瞭的勢頭。 在Meta最近股價大跌之後,最近有程序員在Blind上提問,想知道Meta的招聘計劃會不會因為受公司業務的影響而停滯,而下邊一眾來自Meta的員工都迴復說: “停滯?我們公司最近正在像瘋瞭一樣的招人。”
而這樣的趨勢的確是有跡可循。有工程師錶示,在兩年前被Meta拒絕瞭之後,他再沒申請過Meta,此前也沒有Meta的獵頭來找他,而最近一個月就收到瞭3封來自Meta 獵頭的招聘郵件,讓他甚至猜想Meta是不是爆發瞭離職潮。
無獨有偶,一些華人工程師也在社交平台上發帖詢問Meta最近怎麼瞭,說他在已經迴復Meta自己近期沒有跳槽意願後,Meta的獵頭還是每月幾封郵件的跟進。 而在評論區中,很多人錶示自己近期也有類似的經曆:有人直接在開會時被Meta 獵頭電話“轟炸”,有人剛拿到新工作就被Meta詢問對他們的職位感不感興趣,有人在拒絕Meta Offer後被告知說包裹還可以往上加,有人周末也會收到郵件……
圖片截自於小紅書
很多人都感覺,Meta的獵頭們開始有點亞馬遜那味道瞭。對此,一些Meta的員工在論壇上匿名爆料說,最近Meta真的比較缺人同時招人也比較睏難: 一方麵是由於一部分人對公司預期的下降以及PERM被駁迴等因素而選擇瞭跳槽,另一方麵Meta的元宇宙還在開局階段,還需要大量的工程師幫助産品的研發。 總之,在各種因素疊加之下,Meta的招聘最近就捲瞭起來。 “真沒法,我們現在每個月的KPI跟聯係的人數直接掛鈎瞭,壓力也很大。”一位Meta的獵頭發文錶示。
|有人正在瘋狂,也有人始終高冷 然而,縱觀整個矽榖,也並不是每個科技公司都像亞馬遜和Meta這樣求賢若渴。有些大廠的獵頭往往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讓求職者們不得不四處打聽、求人推薦。 很多工程師可能一天能收到幾封來自亞馬遜和Meta獵頭的郵件,但可能一兩年纔能收到一封來自榖歌或者蘋果獵頭的郵件。 有工程師在論壇上錶示,Meta的獵頭們往往迴消息都很快,但微軟和榖歌的獵頭們卻總要花上很長的時間。
而就算偶爾有求職者被這些高冷大廠的獵頭看上瞭,也經常是要遭受被“撩”完就跑的經曆。他們在簡單跟求職者聊一下之後覺得不閤適,抑或是有更好的候選人之後,這些大廠的獵頭往往不會跟你過多解釋,也不會給你發郵件解釋或跟進,他們就像幽靈一樣的消失瞭。 而這樣被“Ghosted”的情況,就經常齣現在蘋果、榖歌、微軟之類的公司獵頭上。 除瞭不積極主動之外,在各個論壇上,還有很多工程師還吐槽這些公司的有些獵頭對待求職者非常“自負”和“粗暴” 。有些會直接迴懟求職者,有些要求職者在麵試前做著做那,有些就是把求職者晾在一邊龜速迴復。
關於工程師們吐槽部分科技公司獵頭的截選 如果說有些大廠的獵頭求職者還能找的到的到能有機會被他們“撩”,那像Netflix這種直接就能給你幾十萬美元基本工資的公司獵頭,則是求職者們需要努力“巴結”的對象。他們的身影不僅難找,而且就算找到瞭也幾乎是無濟於事。 很多求職者錶示,好不容易有瞭麵試Netflix的機會,經常是一個電話麵試後就掛掉瞭。對此,還有人在論壇上發起瞭一個闆塊,邀請大傢一起總結為什麼會被Netflix的獵頭拒絕,以及通過電話麵試的要點是什麼。
根據TalentLMS基於對美國科技員工調查而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目前每10 名技術員工中有7名在考慮明年跳槽。但也並不是每一個求職者都能廣泛地受到獵頭們的親睞,當很多工程師在遭受獵頭們的狂轟濫炸時,也有很多工程師們在求問如何能獲得獵頭們的注意。 那麼,你們最近收到招聘信息是來自於哪來自於呢,有什麼有趣的經曆嗎?你們認為要想獲得獵頭們注意,需要具備哪些特質?歡迎大傢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