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靜謐的湖水上 一隻鳥在空中遊蕩 平靜的水麵忽然掀起巨浪,“水猴子”又作妖瞭? - 趣味新聞網


靜謐的湖水上 一隻鳥在空中遊蕩 平靜的水麵忽然掀起巨浪,“水猴子”又作妖瞭?


發表日期 3/22/2022, 8:21:14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靜謐的湖水上,一隻鳥在空中遊蕩,在這裏它是絕對的獵手,好整以暇準備享用水中的午餐。“該吃哪條魚好呢?”它突然衝嚮水麵,瞄準瞭水下的獵物,但還沒等它接觸到水麵,一層又一層的波浪就從水中掀起,幾乎將它吞… .....


    

靜謐的湖水上,一隻鳥在空中遊蕩,在這裏它是絕對的獵手,好整以暇準備享用水中的午餐。

“該吃哪條魚好呢?”它突然衝嚮水麵,瞄準瞭水下的獵物,但還沒等它接觸到水麵, 一層又一層的波浪就從水中掀起 ,幾乎將它吞沒。它隻好丟盔棄甲連連逃竄,送彆到口的午餐。

無風就起浪,到底咋迴事 | Juliane Lukas

平靜的水麵下為何乍起波浪?難道又是傳說中的“水猴子”作祟?其實不然,這波浪正是弱小魚群的傑作, 是獵物對命運的反擊

魚浪接魚浪

在鳥類尖尖的喙和有力的爪之下,水麵下成群結隊的小魚就像開放式自助餐。這場生存競爭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小魚隻能坐以待斃――數萬條好吃的小魚團結在一起,就能像一隻無形的大手一樣攪起波浪,逆轉戰局。

魚群的成員是 野花�� (Poecilia sulphuraria),它們是一種雜食性小型淡水魚,身長不足5厘米,生活在墨西哥南部的硫磺泉,目前被IUCN列為極危物種。

看起來很適閤一口一個的野花�� | iNaturalist NZ

野花��以愛“團建”製造波浪而聞名,但人們一直不知道它們為什麼這麼做。通過在河邊蹲守,研究者們終於解開瞭這個謎團――原來每當捕食野花��的鳥類齣現在水麵上空時,數十萬條魚就會齊心協力,一起攪齣巨大的波浪。這時, 每立方米水中簇擁著多達4000條魚 ,它們製造的 每個波浪可以持續3到4秒 ,一浪接一浪,魚群掀起的波浪會一直重復長達2分鍾。

這樣的“魚浪”能趕走捕食者嗎?

野花��有兩種天敵, 翠鳥 蠅霸�l 。這兩種捕食者的特點不同,翠鳥會跳入水中捕魚,引發很大的魚浪,而蠅霸�l會用它們的喙掠過水麵,點殺小魚。

野花��的生活環境。左邊是它們的兩種鳥類捕食者:翠鳥(上)和蠅霸�l(下);右邊是野花��魚群(上)和它們製造波浪時的活動(下)| 參考文獻[1]

研究者發現,一旦魚兒製造齣瞭波浪,翠鳥和蠅霸�l的捕食頻率都降低瞭,它們在 兩次捕獵之間的等待時間都成瞭原來的2倍 。魚兒引發的波浪顯然給它們齣瞭個難題:翠鳥和蠅霸�l不得不根據魚浪的方嚮切換攻擊的齣發點,尋找閤適的俯衝角度,成功率也大大降低瞭。

野花��魚群製造的波浪,不僅降低瞭自己被天敵吃掉的可能性,對鳥類來說其實也不無好處:波浪在警告鳥類“我們已經發現你瞭”,鳥兒學會在這時果斷地偃旗息鼓,靜靜等待下一次機會,對它們來說也是節省體力的好方法。

魚群的生存之道

集群行動不僅是野花��的存活秘籍,也是魚類最常見的生存之道。

50%以上的魚類在幼年時成群活動 ,成年後也有超過25%的魚類選擇過大型集體生活。成年沙丁魚組成的遷徙魚群,甚至可以達到7韆米長、1.5韆米寬、30米深。

遇到捕食者時,沙丁魚群會形成漩渦形的“餌球”,用來嚇跑捕食者 | Ed Bierman / Flickr

但成韆上萬的魚聚在一起,不是更容易被捕食者發現嗎?其實不然,海洋環境的光學特性和陸地上大不相同,光綫被海水中的物質吸收和散射,導緻 海裏的可見距離極短 ,因此不管是一條單獨行動的魚,還是一大群魚,被捕食者發現的最短距離都是一樣的。

一大群魚在一起遊動,降低瞭個體被捕食的幾率。大量的移動目標造成的視覺刺激,讓捕食者很難將注意力分配給單個獵物,這被稱為“ 混淆效應 ”(confusion effect)――簡單來說,麵前的食物太多,捕食者“挑花瞭眼”。

研究發現,在大嘴鱸(Micropterus salmoides)捕獵密西西比突頜魚(Hybognathus nuchalis)時,如果隻有單個獵物,大嘴鱸會很快抓住,隨著突頜魚群的規模增大,大嘴鱸捕獵的頻率和成功率都會逐漸降低。

彆說捕食者瞭,你看你也暈 | Brocken Inaglory / Wikimedia Commons

魚群的警戒效果,也比單獨一條魚好得多,這叫做“ 多眼睛效應 ”(many-eyes effect)。魚多力量大,一起行動的魚多瞭,更多雙眼睛一起注意周圍的環境,捕食者就會更快被發現;警戒任務分攤到每條魚頭上,個體“站崗”的時間就可以減少,也就有瞭更多進食的時間。

這麼多眼睛看著呢!| James Watt / Wikimedia Commons

除瞭對抗天敵,集體生活 對魚的覓食和繁殖也有幫助

對鯉科動物的研究顯示,不管是金魚還是鰷魚,當魚群大小從2條增加到20條時,魚群找到食物的速度會大大加快。一些魚類需要遷徙到固定的地點交配或産卵,成群遷徙能讓它們更快找到正確的路綫。而且,成群交配也就是“大型相親會”,不然大海茫茫,難以找到閤適的異性。

成功交配以後,雌性一同産卵,它們産下的卵也聚集在一起, 孵化齣來的後代就又能形成一個群體 ,又開始新的生命循環。

群體:1+1>2

神奇的是, 魚群絕非簡單的魚的聚閤 ,魚群本身就是一個有機體,每一條魚就像其中的一個細胞。

在捕食者來臨時,數萬條野花��突然像一個整體似的轟然而起,攪動水塘。仿佛受到人們察覺不到的信號的指揮,它們驟然嚮前,眨眼間又急轉嚮後,仿佛它們本身就是一隻巨人之手,抬起又落下。

魚群在不同狀態時,有著不同的形態:(1)行進;(2)休息;(3)進食;(4、5)被很多捕食者圍攻;(6)警戒周圍;(7、8)躲避單個捕食者 | 參考文獻[3]

這種大規模的行動蔚為壯觀,讓人不禁好奇它們是怎麼做到這麼整齊劃一的。凱文・凱利在《失控》中寫動物集群行動的場麵時引述到:

單隻鳥或者一條魚的運動,無論怎樣流暢,都不能帶給我們百萬鯫魚魚貫而行的密集隊列所帶來的震撼……成韆上萬條魚如一頭巨獸遊動,破浪前進。它們如同一個整體,收到不可抗拒的共同命運的約束,這種一緻從何而來?

魚群的反應速度甚至比單條魚更快 ,這種高速反應是個體決策的纍加。魚群中最先看到鳥類或者被鳥類攻擊的魚,會率先下潛逃跑。而大多數魚類有一對被稱為Mauthner細胞的神經元,在遇到外界刺激時,讓它們能在幾毫秒內做齣逃跑反射――迅速轉嚮、擺尾、逃之夭夭。

一旦被攻擊,野花��會幾乎同時下潛,在水麵上製造齣波浪 | Juliane Lukas

下潛反應,就是捕食者到來的信號,在它周圍的幾條魚看到鄰居逃跑瞭,就會立刻做齣逃跑反射,更外圍的魚也緊緊跟上。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魚兒接連垂直嚮下潛水,自然就造成瞭水麵上的波浪――震懾鳥類其實是一種附帶作用。

鳥群也有相似的機製。

椋鳥總是成群飛行,遇到捕食者時會一起轉彎和俯衝,隊伍像波浪一樣變幻,躲避捕食者的攻擊。但是,這其實並不是有組織有紀律的集體活動。群體中的 每一隻椋鳥隻關注周圍7隻鳥的行動 ,它們所做的事情很簡單――跟著自己的鄰居,讓自己的速度和它們一樣。每隻鳥都奉行這條簡單的原則,信號卻隨著每隻鳥的運動變化,得以在整個鳥群中迅速傳播。轉彎信號傳遍一個400隻椋鳥組成的鳥群, 隻需要不到0.5秒

像波浪一樣變幻的椋鳥鳥群 | odysea.gr

除瞭常見的魚群和鳥群,地球上還有一種更接近“有機整體”的集群―― 管水母

管水母看起來像是一條壯觀的巨型鏈子,但湊近瞭觀察就會發現,管水母是無數個體像樂高磚塊兒一樣拼成的, 每個個體被叫做“個員”

個員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功能上卻分工明確,有的負責進食,有的負責捕食,有的又負責遊泳,宛如一個巨人身上大大小小的細胞。個員還擁有可興奮的上皮細胞,可以用電信號來迅速傳遞信息,協調工作。

在澳大利亞,研究員甚至發現過全長超過100米的巨型管水母,是數以萬計的個員組成的龐大整體。

正在吃魚的管水母,它看似是一個個體,其實是無數個員的集群 | C. Anela Choy, Steven H. D. Haddock and Bruce H. Robison

學名為Marrus orthocanna的管水母,透明的那些個員可以收縮,讓管水母可以運動 | Kevin Raskoff

群體並非個體的簡單聚閤,即使群體中的每個成員都做著最簡單的行動,最終集體所能達到的復雜性和靈活性,卻遠遠超乎個體的想象。

讓看似力量微小的物種,演化齣集群生存的智慧,以更大的整體來麵對環境的變化,從而讓每個個體也獲得生存的優勢,這也許就是自然的魅力吧。

參考文獻

[1]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1)01654-7

[2]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fish-do-the-wave-to-ward-off-predatory-birds/

[3]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4977013_Patterns_and_mechanisms_of_schooling_behavior_in_fish_A_review

[4]https://asa.scitation.org/doi/full/10.1121/10.0007485

[5]https://www.jstor.org/stable/23736019

[6]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622498619809851921&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copylink

[7]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3347286802081

[8]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BF00300175

[9]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1-02407-4

[10]https://rs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1740-9713.2008.00288.x

[1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phys3035

[12]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oaling_and_schooling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301008280900222

[3]

[4]

[5]

[6]

作者:貓吞

編輯:翻翻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難得一見!化學結構之美超乎你的想象

難得一見!化學結構之美超乎你的想象

    蛋白質、水分子、DNA……對於這些熟悉的名詞,你有沒有想過用“化學”的眼光去欣賞它們?在化學的世界裏,它們究竟有著怎樣的微觀結構?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清華大學齣版社閤作的《美麗化學》科普項目用細膩的圖像風格,包括化學結構CG動畫的截圖,展示瞭這些難得一見的化學結構。準備好,一起進入奇妙的化學微觀世界,領略這些超乎想象的美麗吧! 看完這麼炫酷的科普視頻,你是不是對化學結構産生瞭興趣?一起走近這個肉眼看不到的奇妙世界―― 1 分子 單質和化閤物 白-氫,灰-碳,紅-氧,黃-硫 .......


科技部擬規定:不得嚮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

科技部擬規定:不得嚮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

    22日,科學技術部下發關於公開徵求《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根據《實施細則》,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是指含有人體基因組、基因等遺傳物質的器官、組織、細胞等遺傳材料。《實施細則》擬規定,采集、保藏、利用、對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應當尊重人類遺傳資源提供者的隱私權,事先取得知情同意,確保提供者健康並保護其閤法權益。在我國境內采集、保藏和對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必須由我國科研機構、高等學校、醫療機構和企業開展。境外組織、個人及其設立或者實際控製的機構不得在我國境內采集、保藏.......


人類發現的係外行星已超五韆顆

人類發現的係外行星已超五韆顆

    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當地時間3月21日稱,該機構的係外行星檔案當天新增65顆係外行星,人類發現的係外行星總數隨之突破5000顆大關。圖為NASA官網當日發布的係外行星插圖。 (中新社發  NASA/JPL-Caltech 供圖) .......


聯覺:感官世界的另一扇窗

聯覺:感官世界的另一扇窗

    Via:moondance 以下為朗讀小姐姐全文音頻 作者 |Sidney Perkowitz 翻譯 |王齊傢 改寫|劉子涵 審校 |嚴佳靜 朗讀|鬍恩 美工|老雕蟲 編輯 |小魚 調查和測試錶明,聯覺與藝術或創造能力之間可能存在聯係。 在我6歲的時候,我的大腦就開始自動做一件奇妙的事情。當我遇到一周中任何一天的名字時,我就會自動將其與一種顔色或圖案聯係起來,而且總是同一種顔色,就好像這個詞體現瞭某一種顔色。星期天是栗色,星期三是陽光燦爛的金黃色,星期五則是深綠色。 在不知不覺中,我正生活.......


一根拭子如何成為一份核酸報告?

一根拭子如何成為一份核酸報告?

    疫情之下,核酸檢測已成為瞭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怎麼昨晚檢測的,結果還不齣來?” 一些網友不禁會有如此疑問,認為核酸檢測隻需通過機器便可全自動産齣結果。實際上,一份核酸報告的誕生需要經過多道程序。從采樣人員用拭子在鼻部或咽部進行采樣後,還包括瞭樣本簽收、核酸提取、核酸轉移、核酸擴增、結果審核等多項步驟,這樣這根拭子纔最終完成它的“使命”。 第一步:核酸采樣 第二步:標本轉運 核酸檢測樣本采集後,會通過樣本轉運箱,由專人運送至核酸檢測實驗室進行檢驗。 第三步:標本信息錄入 進.......


兩敗俱傷!歐美俄三傢機構的相互製裁下,馬斯剋卻笑到瞭最後

兩敗俱傷!歐美俄三傢機構的相互製裁下,馬斯剋卻笑到瞭最後

    兩敗俱傷 本文比較長,請耐心閱讀。伴隨著俄羅斯的一切都被製裁後,俄羅斯的貓、狗甚至就連樹以及珍藏畫都受到瞭波及,而毛熊的一波反製裁,也讓西方損失慘重,當然瞭損失最為慘重的可能也就是人類瞭。 在麵對三傢機構的相互製裁中,很多航天項目都將會被迫終止,這對於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來說,又暫緩瞭進度,那麼對比雙方的相互製裁中,究竟誰笑到瞭最後呢? 歐洲 歐空局宣布瞭對俄羅斯的製裁,而毛熊的一波反製裁,也讓歐洲損失巨大。首先歐洲兩個最大的火箭發射場,都是俄羅斯占據瞭主動權的。 比如哈薩剋斯坦.......


華南暴雨繼續,中東部氣溫大迴升,倒春寒完瞭?夏洛特成14級風暴

華南暴雨繼續,中東部氣溫大迴升,倒春寒完瞭?夏洛特成14級風暴

    華南暴雨繼續,中東部氣溫大迴升,倒春寒完瞭?夏洛特成14級風暴 最大風速90Kt,14級強颱風夏洛特來瞭,指嚮澳大利亞,會登陸嗎? 稍不注意海洋時,熱帶海洋在3月下旬時也爆發瞭,隻不過位於南半球的印度洋,也就是澳大利亞以西洋麵。在往年的歲月裏,澳大利亞西部洋麵從來不缺強大風暴的誕生。進入2022年3月下旬時,一個叫做CHARLOTTE-夏洛特的熱帶氣鏇誕生瞭,初始風力不強,潛力不咋樣,但發展很快,尤其是在周圍充沛的海洋能量和良好的海洋環境配閤下,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22日下午2點,官方數據.......


MU5375垂直墜落,黑匣子成關鍵!壽命僅30天?需盡快找到

MU5375垂直墜落,黑匣子成關鍵!壽命僅30天?需盡快找到

    東航MU5375失事以來,從監控曝光的畫麵來看,最後時刻整個飛機幾乎以垂直的姿態下落。 《航空運輸世界》前總編輯,國際知名航空專傢托馬斯 傑弗裏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東航MU5375失事前沒有求救,空中也沒有煙霧,並且以垂直姿態墜落,這在現代極佳的空管體係中是十分罕見的。 網上對此次垂直墜落的原因也是各種猜測。我想說的是:在黑匣子沒有找到之前,不要下任何結論。黑匣子將是此次事故原因的最後裁定者。 到現在,事故已經過去整整一天瞭,按道理來說,黑匣子應該很快就能找到。畢竟黑匣子不僅有定位.......


馬斯剋公布Starship關鍵進展:有望5月進行首輪軌道飛行測試

馬斯剋公布Starship關鍵進展:有望5月進行首輪軌道飛行測試

    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周一,埃隆・馬斯剋就SpaceX首次軌道發射下一代星艦飛船(Starship)的時間錶進行瞭更新。對於馬斯剋的商用載人載貨航空夢想來說,這將是關鍵的一步。 馬斯剋在推特上錶示:“到下個月,我們將製造齣39個飛行引擎,然後再花一個月進行整閤,有望在5月份能進行軌道飛行測試。” Starship是一款近400英尺(約閤122米)高、可重復使用的火箭。SpaceX一直在緻力於開發該火箭,以創造一種能夠載人載物、可重復利用的航空運載工具。該火箭及其超重型助推器由Spa.......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植入全球最小磁懸浮人工心地道“中國心”!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植入全球最小磁懸浮人工心地道“中國心”!

    3月21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對外宣布,以該院心髒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為首的多學科專傢團隊,成功為一名58歲的儲先生體內成功植入超小型磁懸浮離心式“中國心”。至此,該院共完成12例人工心植入術。 本次植入的超小型磁懸浮人工心髒又叫Corheart 6左心室輔助係統,具有自主知識産權,是地道的“中國心”。其泵體直徑34毫米、厚度26 毫米、重量90剋,如一枚雞蛋大小,係目前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輕的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髒。(科技日報記者 劉誌偉 通訊員 聶文聞 陳有為 劉坤維) 來.......


航天員在太空為什麼會“變胖”?睡覺不用躺著嗎?快快嚮航天員提問!

航天員在太空為什麼會“變胖”?睡覺不用躺著嗎?快快嚮航天員提問!

    上次太空授課現場圖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第二課將於3月23日15時40分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閤進行授課。你有什麼問題想問航天員嗎?快來在文章下麵評論區提問吧!我們將選取點贊最多的10個問題提交給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這些問題將有機會得到航天員的解答。下麵是課程錶,供參考 .......


裏程碑!發現5000顆係外行星

裏程碑!發現5000顆係外行星

    人類必經的偉大裏程碑。 在不久前,我們隻知道少數的幾顆行星,它們都在我們太陽係中。 係外行星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這幅插圖展示瞭各種可能性。科學傢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瞭第一顆係外行星。現在已經有5000顆係外行星,而且還在繼續增加。圖片來源: NASA/JPL-Caltech。 但如今,在太陽係之外,已確認超過 5000 顆行星存在。 這不僅是一組數字,每一顆行星都是一個新世界,一個全新的星球,因為我們對它們一無所知。 迄今為止所發現的 5000 多顆行星中,包含瞭像地球般的小型岩石世界、.......


科幻變現實:噴下即療愈,生物3D打印繪就生命密碼圖

科幻變現實:噴下即療愈,生物3D打印繪就生命密碼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腦極體 最近,因為315新聞的曝光,大傢最不想看到的食物就是酸菜瞭,下頭到讓人甚至有點PTSD。看到什麼十幾道古法晾曬工序,眼前浮現的是一雙雙大腳闆特殊醃製。涉及到酸菜係列的各種食物,泡麵、酸菜魚等都慘遭荼毒,牽連瞭許多企業。但清奇的是,在大部分方便麵企業受損的時期,白象方便麵卻意外火瞭,並且賣斷瞭貨。 而大傢突然對白象的關注,則源於一則短視頻的爆料:白象三分之一的員工來自於殘疾人。在一眾泡麵企業中,白象方便麵占據的市場份額並不高,竟然還招收瞭三分之一的殘疾員工.......


送彆!文聖常院士

送彆!文聖常院士

    著名物理海洋學傢、我國海浪研究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山東海洋學院院長、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文聖常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3月20日15時37分在青島逝世,享年101歲。 文聖常是我國最早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科學傢之一,長期緻力於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業,為開拓和奠定我國物理海洋科學事業作齣瞭卓越貢獻。他在海浪頻譜、海浪方嚮譜、海浪預報方法研究和海浪數值模式研究等領域成果豐碩。 1946年,文聖常赴美國進修。在美國進修期間,文聖常一邊查閱海洋資料,一邊結閤機械工程學科所長,在心中勾.......


東航MU5735一黑匣子被找到,外殼破損嚴重,數據還能解讀齣來嗎?

東航MU5735一黑匣子被找到,外殼破損嚴重,數據還能解讀齣來嗎?

    找到啦 自從東航MU5735發生失聯以後,我們終於迎來瞭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飛機的黑匣子找到瞭,雖然找到瞭隻是一個黑匣子,並且破損嚴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隻要它內部的數據沒有損壞,外殼損壞基本上是無大礙的。 “黑匣子” 黑匣子俗稱飛行數據記錄儀,它本身並不是黑色的,而是橙紅色,不過早期的黑匣子的確是黑色的,早期的黑匣子裝入到飛機中,不過由於是黑色的,飛機墜毀後特彆的難找,於是就把黑匣子外殼改變瞭顔色。 不過中間的字體依舊是黑色的,這樣做到醒目的效果,讓救援人員更容易的發現它。不遺憾的.......


剛從鼕奧下班的冰墩墩,竟然去中國空間站“兼職”瞭!

剛從鼕奧下班的冰墩墩,竟然去中國空間站“兼職”瞭!

    今天15:40,“天宮課堂”第二課準時開課。在距地麵約400公裏的中國空間站中,“太空齣差”三人組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裏再一次通過直播嚮全球展示太空中的科學奧秘。 太空教師到齊,準備上課啦!丨央視新聞 在“天宮”課堂第一課中,太空花開、雙重人像、太空轉身……在微重力環境下,與重力相關的物理現象消失,各種在地麵上不曾見過的奇妙景象,都齣現在太空環境之中。 第二課裏,三位太空教師不僅進行瞭魔法般的太空實驗,還帶大傢參觀瞭天和核心艙裏的科技實驗設備。冰墩墩更是“驚喜加盟”本次太空教.......


中國“太空教師”再“開講” “中繼天路”直達“天宮課堂”

中國“太空教師”再“開講” “中繼天路”直達“天宮課堂”

    圖為西安分院科研人員在進行技術討論。 薛飛 攝 中新網西安3月23日電 (記者 張一辰)“天宮課堂”第二課23日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閤進行授課。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通過搭建“中繼天路”確保“太空教師”授課暢通無阻。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采取天地視頻通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青少年科學求真的熱情。 此次授.......


圍觀第二次“天地對話” 北京二中學生收看“天宮課堂”

圍觀第二次“天地對話” 北京二中學生收看“天宮課堂”

    3月23日下午,“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閤進行授課。北京二中高中年級全體師生分彆在教室裏收看瞭中央廣播電視總颱麵嚮全球進行現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采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


俄軍事專傢:美生物實驗室成傳染病禍源

俄軍事專傢:美生物實驗室成傳染病禍源

    俄羅斯知名軍事問題專傢、《國傢軍火庫》雜誌主編列奧科夫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颱記者采訪時指齣,美國長期規避《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規定的義務,打著“民用”的幌子,在全球30個國傢控製瞭336個生物實驗室。 列奧科夫說,俄羅斯軍方和情報部門獲得的信息顯示,美國在烏剋蘭設立的生物實驗室已成為傳染性疾病的“禍源”。 軍事問題專傢 《國傢軍火庫》雜誌主編 列奧科夫:美國在世界各地設立瞭336個生物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名義上是私立性質,但實際擁有外交地位,也就是說實驗室是美國人在某個國傢領土上開設的,但美國.......


NASA:人類發現的係外行星已超五韆顆

NASA:人類發現的係外行星已超五韆顆

    IT之傢 3 月 23 日消息,當地時間 3 月 21 日,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錶示,其係外行星檔案新增 65 顆係外行星,目前太陽係外已確認的行星突破 5000 顆。 其中,NASA 係外行星檔案館新發現 60 顆行星,其他天文颱發現 5 顆行星,使得係外行星總數達到 5005 顆。 “這些行星主要是超級地球(super-Earth)和迷你海王星(sub-Neptune),比地球大,但比海王星小,這意味著它們是岩石和富含揮發性物質的混閤物。”TESS 團隊成員、NASA 係外行.......


天·地實驗丨王亞平拋齣一個冰墩墩,接住!

天·地實驗丨王亞平拋齣一個冰墩墩,接住!

    “天宮課堂”又上新啦 相信不少小夥伴 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自己動手去實驗瞭 新華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 還是像上次一樣 邀請中科院研究員梁文傑 為大傢帶來天・地實驗 沒看過上一講的同學請補課 《把空間站“搬進”演播室 天・地實驗有何不同!》 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 實驗原理有哪些? 天・地實驗會有哪些異同? 這個實驗課堂告訴你 揭秘“點水成冰”的魔法 小棍輕輕一點 液球瞬間“凍成冰球” 看著晶瑩剔透 摸著卻是熱的 注意 這不是魔法(×) 是科學(√)! 液橋是座什麼橋 橋跨水 水漫橋 你.......


世界氣象日丨收到氣象預警,你該怎麼辦?

世界氣象日丨收到氣象預警,你該怎麼辦?

    今天(3月23日) 是第62個“世界氣象日”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 “早預警 早行動” 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和氣候特徵等因素影響 我國氣象災害種類之多 分布地域之廣 發生頻率之高 造成損失之重 超過世界上大多數國傢 我國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且呈現“連鎖式”緻災特點。 (中國天氣網製圖) 與此同時 世界各地極端天氣頻發 氣候變化已經非常明顯 更強烈的熱浪、乾旱和森林火災 正曆曆在目 因此 早期預警係統是強有力的適應手段 我們迫切需要 提高預報預警能力 完善預警信息的發布平颱和機製 打通.......


混剪視頻丨劃重點!曆次“太空授課”都講瞭啥?

混剪視頻丨劃重點!曆次“太空授課”都講瞭啥?

    23日,“天宮課堂”再度開課!這是航天員王亞平自2013年以來進行的第三次“太空授課”。8年多時間裏,無數青少年在“太空教師”的引領下,激發瞭探索宇宙的熱情,盡情感知科學的奧秘。那麼,三次“太空授課”都講瞭哪些內容?戳視頻,帶你迴顧精彩瞬間! 總策劃:陳凱星 鄒聲文 李學勇 製片人:齊慧傑 李礪寒 監製:李國利 黃慶華 何強 統籌:王浩程 孔唯韆 記者:鬍碧霞 黃一宸 編輯:邱世傑 唐顥宸 康麗琳 馮筱晴 韓金洋 鄭常 蘇傢梁 王燁 楊曉敏 剪輯:李岩 技術支持:德火科技 新華社解放軍分.......


無處不在的量子力學|量子微課堂

無處不在的量子力學|量子微課堂

    ● “量子微課堂”短視頻係列對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領域最基本的概念進行瞭簡單的講解。通過“量子微課堂”,希望您能對量子世界有一些瞭解,多一分喜愛。 本係列共8集,分彆是:量子物理的誕生;光與量子力學;量子態、測量和哥本哈根解釋;量子糾纏:粒子間鬼魅般的關聯;無處不在的量子力學;量子,讓信息更安全;量子計算的到來;國際單位製的量子飛躍。 第5站:無處不在的量子力學。 在之前的幾講,我們介紹瞭什麼是量子力學,以及它有什麼奇特之處。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有什麼用呢?它給科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瞭什麼? .......


子彈都打不破,魯伯特之淚為何如此神奇?其實它就是個鋼化玻璃

子彈都打不破,魯伯特之淚為何如此神奇?其實它就是個鋼化玻璃

    有一個很好玩的小東西,它叫做“魯伯特之淚”。 本質上它就是一個水滴形狀的玻璃製品,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這個玻璃水滴的頭部極其堅硬,刀砍、斧剁、錘子砸都不能傷其分毫,就算是用手槍打,結果也是子彈粉碎,而魯伯特之淚卻毫發無損。一個玻璃製品能有如此硬度,的確令人驚訝,但如果隻是這樣,還算不上有趣,相比頭部的堅硬,魯伯特之淚的尾部卻異常脆弱,隻需要用力一捏就會碎成粉末,而且碎成粉末的不僅是尾部,而是整個魯伯特之淚。這麼有趣的東西是怎麼製造齣來的?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産品,它的誕生可以一直追溯到17世.......


“天宮課堂”第二課即將開講 這些是少年們的期待

“天宮課堂”第二課即將開講 這些是少年們的期待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第二課將於今天(23日)15時40分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閤進行授課。這也是中國航天員第三次進行太空授課。 這次授課活動講什麼?來看一下課程錶:屆時,航天員將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另外還有天地互動環節,航天員真誠邀請社會各界特彆是廣大青少年在地麵同步嘗試開展相關實驗。本次授課活動,中央廣播電視總颱將麵嚮全球進行現場直播。 星辰大海少年.......


神十三航天員完成多項在軌實驗 他們發現瞭啥?

神十三航天員完成多項在軌實驗 他們發現瞭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第二課將於今天(23日)15時40分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閤進行授課。這也是中國航天員第三次進行太空授課。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太空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完成各項在軌實驗,這些實驗獲得瞭怎樣的成果?有何意義? 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係統副總設計師 李瑩輝:神舟十三號任務在神舟十二號的基礎上完成瞭二十餘項(在軌)科學實驗。這些實驗一方麵圍繞航天員健康監測新技術,另一方麵圍繞著科學新知識新發現.......


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來源:解放軍報微信・中國軍號 解放軍報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安普忠、王淩碩報道: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2年3月23日15時44分,“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太空教師”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上瞭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在約45分鍾的授課中,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閤,生動演示微重力環境下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深入淺齣講解實驗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同時展示瞭部分空間科學設施,介紹瞭在空間站的工作生活情況。授課期間,航天員通.......


菜刀上打孔,可不隻是為瞭讓你把它掛起來……

菜刀上打孔,可不隻是為瞭讓你把它掛起來……

    動漫《中華小當傢》是很多人的童年迴憶,其中各式各樣的神器廚具曾讓蝌蚪君驚嘆不已。 來源《中華小當傢》 《中華小當傢》講述瞭在料理方麵具有極高天賦的少年劉昴星一路披荊斬棘潛心研究美食,最終戰勝黑暗料理界的熱血故事,被人們稱為最下飯的動畫片和無數人的料理啓濛。 百穴菜刀動漫的創作離不開誇張的錶達方法,《中華小當傢》也是如此,動漫設定裏麵傳說中的廚具們都自帶有誇張的“神器屬性’’。 各式各樣的神器廚具然而藝術總是來源於生活,以真實為基纔有想象立足的空間,《中華小當傢》中也蘊含著很多真實的.......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完成多項在軌實驗 發現瞭什麼?有何意義?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完成多項在軌實驗 發現瞭什麼?有何意義?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第二課將於今天(23日)15時40分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閤進行授課。這也是中國航天員第三次進行太空授課。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太空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完成各項在軌實驗,這些實驗獲得瞭怎樣的成果?有何意義? 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研究員 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係統副總設計師 李瑩輝:神舟十三號任務在神舟十二號的基礎上完成瞭二十餘項(在軌)科學實驗。這些實驗一方麵圍繞航天員健康監測新技術,另一方麵圍繞著科學新知識新發現.......


相當美麗!這是全景深空X射綫宇宙圖景,百萬星團成像

相當美麗!這是全景深空X射綫宇宙圖景,百萬星團成像

    簡介:x射綫視角下的宇宙圖景。 如果你曾經想要超人的X透視力,你現在離發現它的這個令人垂涎的超級大國又近瞭一步。 一組研究人員用X射綫繪製瞭一張宇宙地圖,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前所未有的視野,可以看到無限的宇宙將我們的世界圍攏。 這張地圖是利用德國-俄羅斯光譜倫琴伽馬衛星任務上一個名為愛神(使用成像望遠鏡陣列的擴展倫琴測量)的儀器的數據繪製的。 太空觀測站已經記錄瞭過去六個月的數據,這些數據在6月中旬閤成瞭X射綫圖。 宇宙通過X光眼睛。MPE/IKI 由此産生的圖像看起來像一個黑暗的、天體上.......


逆齡技術獲突破!專傢稱2070年齣生的人或可活到150歲

逆齡技術獲突破!專傢稱2070年齣生的人或可活到150歲

    據衛報、每日郵報等22日報道,還在為活到100歲“努力奮鬥”?行業專傢錶示,由於逆齡技術的進步,活到100歲已是小case,2070年齣生的人將可以活到150歲。然而,讀到這個消息的人們並不特彆開心,這是為什麼呢? 圖源:每日郵報 據報道,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項開創性研究成功且安全地逆轉瞭老年鼠的衰老過程之後,曾經被認為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現在正逐漸接近現實。 就在幾周前,聖地亞哥索爾剋研究所的一組科學傢使用細胞“復興”技術,逆轉瞭中老年小鼠的衰老過程,科學傢們還錶示,這種技術可以在人類身上發揮.......


遼寜一沙灘發現鯨魚擱淺,已劇烈膨脹,網友:當心“鯨爆”

遼寜一沙灘發現鯨魚擱淺,已劇烈膨脹,網友:當心“鯨爆”

    鯨魚,是現代哺乳動物中最適應水中生活者,在從陸生嚮水生轉變的曆程中,演化齣近似魚類的外形,最早齣現的鯨類為原鯨科,生活在5000萬年前,化石分布在亞洲、非洲及北美。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生活在海洋中的鯨魚本該離我們是比較遙遠的,因為體型巨大的鯨魚並不適閤在近海區域生活,然而就在3月18日,在遼寜省大連市長山島的海灘上卻齣現瞭一頭鯨魚…… 沙灘上齣現死鯨魚,網友們著急勸離 日前,多方官媒共同報道稱:3月18日下午,遼寜大連,長海縣小長山海灘齣現瞭一頭鯨魚,從相關的視頻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


如果死亡不可避免,就讓愛變成永恒。

如果死亡不可避免,就讓愛變成永恒。

    有時候,真的很討厭一些世事無常。 從昨天開始,都在為東航墜機事件難過。 最讓我破防的,是現場找到的手機碎片和錢包證件照,還有寫著“歲歲平安”的紙條。 這架飛機上一共有132人,有剛拍瞭婚紗照的新婚丈夫,有即將去國外念書的學生,有趕迴公司的企業高管… 今天一天,有關東航的新聞也在繼續發酵。 當越來越多有關機上人員的信息被揭開,大傢,包括羊自己,情緒開始由昨天的震驚擔憂,逐漸轉變為壓抑悲傷。 那些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明明隻是坐瞭一趟普通的航班,想要度過普通的一天,生命卻在瞬間戛然而止。 他們的.......


天地聯動!“天宮課堂”第二課今日開講

天地聯動!“天宮課堂”第二課今日開講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將於今天(23日)15時40分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閤進行授課。這是中國空間站的第二次太空授課。 “上次葉老師的轉圈圈記憶猶新!”“來啦來啦!小闆凳搬到前排。”“期待太空小實驗。”“一個字:看!”……網友們對第二次太空授課充滿期待。 據悉,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同樣采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將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


主播說聯播丨“天宮課堂”再開講,冰墩墩助教登場

主播說聯播丨“天宮課堂”再開講,冰墩墩助教登場

    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太空教師”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授課。主播康輝為你劃重點,戳視頻 今天下午,“天宮課堂”第二課如約而至,神舟十三號“感覺良好”飛行乘組在中國空間站再次開講,中央廣播電視總颱全程直播。這堂太空科普課,知識點滿滿,如果要劃重點,我看下來覺得有兩個關鍵詞。 一個是“不可能”。課堂上展示瞭很多地球上不可能實現的實驗,但在太空上卻成瞭可能。比如在地球上,水油不相融。但在空間站,水油彼此相擁,要在離心作用下纔能分層。再比如,太空拋物實驗中,“頂流”冰墩墩作為助.......


黑匣子難以尋找,為何要用它儲存飛行數據,而不是直接傳迴地麵?

黑匣子難以尋找,為何要用它儲存飛行數據,而不是直接傳迴地麵?

    東航MU5735因不明原因墜機,非常痛心發生瞭這樣的事情,但讓所有人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事故也很有必要。 其中黑匣子是瞭解事故原因的關鍵,就在我寫文章的時候,其中一個黑匣子終於被找到瞭。 圖源:新華社 黑匣子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記錄駕駛艙中機組人員語音的駕駛艙話音記錄器,另外一個是記錄包括時間、高度、速度……等至少88項飛行相關數據的飛行數據記錄器。 由於被發現的黑匣子已經嚴重損毀,目前還不確定這個是飛行數據記錄器,還是話音記錄器。 如果兩部分黑匣子都找到的話,專傢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世界氣象日▏時刻警惕氣象災害,早預警早行動

世界氣象日▏時刻警惕氣象災害,早預警早行動

    全球變暖正導緻一些地區暴雨、洪澇、乾旱、颱風、高溫熱浪、寒潮、沙塵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而且強度增大,過去“幾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常見。中國是世界上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傢之一,氣象災害的種類多、影響範圍廣、發生的頻率高,所造成的損失占到瞭自然災害損失的70%以上。 3月23日,是第62個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早預警、早行動”。一直以來,中國在減少和管理災害風險方麵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氣象局也是全世界最早建立多災害預警的機.......


急尋“黑匣子”,為什麼找到它很關鍵?

急尋“黑匣子”,為什麼找到它很關鍵?

    3月21日14時38分許,東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執行昆明-廣州任務時,在廣西梧州市上空失聯並墜毀,機上載有乘客123人、機組人員9人。 該客機機型為波音737-800NG,根據實時飛行數據顯示,14:20,飛機高度8869.68米,14:21左右巡航高度急劇下降,ADS-B應答機沒有迴復,在梧州附近失聯,14:22高度為1333.5米,而梧州當地海拔約為200~300米左右。 目前,應急、消防等多方力量組成的搜救隊仍在進行緊張搜救。 在事故發生後,很多猜測紛至遝來,是什麼導緻飛機.......





前一篇新聞
學校也在流行PUA,如果你傢孩子有以下錶現,可能暗示他已經中招
后一篇新聞
中國3大“可憐酒”,90年代傢喻戶曉,如今卻隻能在超市坐冷闆凳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