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12:45:49 PM
人物簡介
鬍世清,現任深圳大學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係主任,深圳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實驗中心主任。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分布式計算機方嚮碩士。先後在深圳大學原師範學院教務處、計算機教學部、教育信息技術係工作。主要從事技術網絡技術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研究。曾獲含全國第二屆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優秀教師”、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10年紀念“優秀指導教師”、深圳市優秀教師、深圳大學本科教學“優秀本科教師”在內的多項優秀教師稱號。
“桃李滿天下,學子盡乾坤。”2013級教育信息技術係的學生贈給全係老師的牌匾上如是寫道。這塊牌匾如今懸掛在鬍世清的辦公室內,靜默地見證著一名師者的成長:漫漫長路走來,已經獲得眾多榮譽的他,2021年度榮獲“南粵優秀教師”的稱號。但在來到深大之前,鬍世清卻未曾設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為人師錶。
迎特區浪潮,築教育新基
在就讀計算機專業之前,他對相關領域一無所知。在視野開闊的身為高校教授的父親的建議下,他纔選擇瞭這個新興而陌生的專業。但在那個年代,計算機還沒有普及,鬍世清笑談:“我82年入校,學瞭四年理論,直到畢業設計纔真正摸到一台個人計算機。”
即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鬍世清埋頭鑽研,逐漸喜愛上瞭這個專業。1989年,鬍世清獲得瞭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分布式計算機方嚮的碩士學位,並獲得留校工作的機會。在那個教師群體還不能人手一個“小蜜蜂擴音器”的年代,鬍世清覺得自己“性格安靜,聲音偏小”,不適閤教師崗位,便選擇到“365研究所”從事軍工領域相關研究工作。
2016年擔任全球華人探究會議組委會主席
1990年代初,小平同誌南巡,春風一路吹進瞭西北內陸。 看到南方的時代大潮滾滾而來,安靜、斯文的鬍世清這時纔驚覺,自己也和全國各地富有激情的年輕人一樣,對充滿瞭機遇的深圳有著前所未有的嚮往。 於是,他走齣西北,來到瞭南海邊。
1996年,鬍世清調入深圳大學,開始在剛成立不久的師範學院(現教育學部)負責教務處的信息化工作。談起當時的情況,鬍世清隻說:“也沒想太多,隻是想把學院教學管理信息化搞起來。”
憑藉自己多年攻讀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科優勢,鬍世清幫助師範學院(現教育學部)成功擁有瞭自己獨立的教務係統,在排課、選課等方麵實現全自動化,並憑藉該教務係統取得瞭深大的教學成果奬。2001年,在學院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基本完成之後,鬍世清申請調到計算機部從事與專業相符的教學工作,一年後擔任計算機部主任。
2019年在香港公開大學做報告
與此同時,教育技術學專業的轉摺點悄然來臨。2000年,中小學計算機教育課程改為信息技術課程。2006年,深大迎來瞭新一輪的學科調整,教育信息技術係成立瞭。鬍世清被任命擔任教育信息技術係主任和教育信息技術實驗中心主任,盡管對教育技術學這一新鮮的領域缺乏瞭解,但他決定擔下重任。
為瞭辦好這個專業,他花瞭一年多時間去研究學科背景。在與全係教師在分析瞭教育技術學的發展現狀以及社會需求後,他們將學科方嚮定位成教育軟件與網絡工程、數字媒體技術兩大方嚮。其中,教育軟件與網絡工程方嚮的提齣在國內屬首次。
擔任教育信息技術係主任已有15個年頭,鬍世清對於教育技術學有著特彆的情感。對於他來說,學科建設是他的一項“本職工作”,在任職的十幾年裏,他長期主抓專業課程設置改革工作,及時地將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引入到本專業的課程體係和實驗體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和人纔培養方麵的成果多次獲得省級和校級教學成果奬。
2020年參加深圳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領軍人纔答辯
如今教育技術學專業已成為省戰略新興産業專業、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率先完成師範專業認證工作;教育信息技術實驗中心也建成為省級示範實驗中心。 盡管專業建設方麵取得瞭這些豐富的成果,但用鬍世清的話來說,榮譽滿載其實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他所堅持的人生信條隻是“把每件事情都做到盡心盡力與問心無愧”。
“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生不但需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也更需要有過硬的技術能力及教育應用能力。”鬍世清認為,在理論與實踐技術相結閤方麵,教育技術專業具有非常獨特的學科優勢。“教育技術學很有前景,無論是繼續投身到教育行業,還是想轉行技術崗位,做互聯網都可以。教育技術學培養的人纔是相對全麵的。”
審時代流變,鋪發展新路
或許是教育背景使然,鬍世清在觀察時局的過程中最先考慮到的,便是技術。在信息化浪潮席捲社會的當下,麵對更為多樣的時代需要,教育行業需要迸發齣革新的力量。無論是被疫情推上舞台的網課生態,還是教育改革下的雙減政策,鬍世清都能從專業角度闡發自己的見解。
“ 疫情是一次衝擊,但也帶來瞭機遇,比如國傢一直推動和支持的在綫教育,以及網絡金課等課程的建設都得到瞭關注。 而雙減政策展示瞭教育公平的導嚮,實際上,實現教育公平也是離不開技術的。我們國傢的校校通網絡,就是把網絡優質教師資源分享到偏遠山區的一個途徑。”在鬍世清的眼中,教育與科技的交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新興趨勢,具有莫大的潛力。
2012年指導學生獲全國大學生計算機大賽一等奬
然而,應然層麵的理想狀態,在實際狀況中未必能全然實現。鬍世清坦言:“大部分學生在選專業的時候,對這個學科的瞭解不夠深入。”在相對單一的功利化價值導嚮下,招生計劃中熱門的往往是商科,而計算機、傳媒也同樣成為“香餑餑”。在這種氛圍之中,教育技術這門學科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
這種“邊緣感”同樣摺射在已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群體之中,“選擇這門專業的學生,對於自己未來要學什麼,將來能乾什麼,都不甚瞭解。也有一部分學生,明明纔剛入學,就在考慮轉專業。”鬍世清對此有些無奈。但他並沒有因此喪失對學科建設的熱情,相反,他更想把時間軸拉長, “從長遠來看,隻要人們真正去發現與瞭解,就會發現這個專業是非常有前途的。”
在他的設想中,教育技術是一門“學問深厚,技術寬泛,腳踏實地”的學科,學生能在其中練就一身本事,也可遇見在某一領域深耕的機遇。而在此訓練體係下磨礪齣的學生,也往往頗具競爭力。過去幾年中,鬍世清作為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的學校組織者,帶領教育技術學的學生在比賽中裏取得瞭優異的成績。
“2015年獲四個一等奬,在當時全國各高校的所有專業中排名第二;2017年獲5個一等奬,在全國高校所有專業中再次排名第二。”據悉,深大在此項比賽中曆年共獲一等奬26項,教育技術學專業占17人項,占比65%。 近6年,在通過科創競賽途徑而獲得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學生中,來自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生在全校全專業中占比13.7%。
在校園內,學生們能潛心攻讀,斬獲大奬。走齣校門,他們仍然可以憑藉過硬的實力得到廣泛的認可。在城市教育減負、教育平台風行的當下,教育理論與技能兼備的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子們很好地滿足瞭兩方麵的人纔需求,不僅為自己尋得棲身之所,也為教育公平化貢獻齣瞭屬於深大的一份力量。
“我去年帶的一個教育碩士研究生,與深圳電視台閤作,通過有綫電視網支援偏遠地區教育。 這其實也是教育技術學一直關注的熱點之一,藉助技術來幫助偏遠地區。 ”在提及學生成就的時候,鬍世清不禁露齣欣慰的笑容。
三十二載如白駒過隙。鬍世清在高校從事過研究、管理和教學不同工作,迴望過去的經曆,他不由得感慨過往軌跡:從最初西北求學,再到南下赴深――成為教師是他規劃之外的事情,最終卻讓他甘之如飴;來到深大後,他見證瞭一個學院的成長,也深切感受到一門專業學科從蹣跚起步到如今鋒芒“愈”露。他在信息時代的前沿上下求索,也在時刻思考著教育與技術在數字時代所能肩負的更厚重的使命。
也許,對於鬍世清來說,辦公室牌匾上“桃李滿天下”五個遒勁有力的字,有朝一日真的能夠超越單純的修辭,成為一個教育普及的現代社會的真實寫照。
供稿 | 深圳大學報
責編 | 廖楷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