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8:56:33 AM
很多人都在尋求讓內心從容的答案,殊不知1000多年前的從諗禪師已經給瞭我們答案。
他告訴彆人“吃茶去”。
身體的狀態影響著人的心理狀態,健康的軀體能讓人樂觀開朗,遇事從容。
茶是一種天然的飲料,對人體具有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
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能夠為人體所需維生素,有利於膳食平衡;
茶葉中的咖啡堿和兒茶素類可使消化道鬆弛,因此有助於消化;
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能興奮神經中樞,産生提神的功效;
茶葉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遊離膽固醇、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有利於降血脂。
老子說:“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靜瞭就從容瞭。
現代社會節奏很快,在追逐的過程中有時不免心浮氣躁。
躁很多時候是一種不滿於現實的狀態;一種汲汲營營的狀態;一種渴望成功卻止步不前的狀態。
內心的焦灼感會打亂人的日常生活節奏,不復內心的坦然。
很多人都在尋找能讓自己凝神靜氣的方式,喝茶是不錯的選擇。
首先,洗杯、溫杯、投茶、注水、鑒賞、品茗,這一係列有條不紊的動作能讓人漸漸平靜下來。
浮躁很多時候來源於有很多事情要做,卻一樣都沒有做,而泡茶讓人找到目標,安靜下來。
其次,茶的香味讓人聞到久違的自然的味道,無比清新,醒腦提神的同時也能讓人獲得某種啓示。
什麼纔是最重要的,在這一刻有瞭答案。
當然最重要的是茶的味道,茶湯淌過舌尖的時候,感覺整個人都活過來瞭。
慢慢品著茶,細數的時光,不知不覺中煩惱少瞭很多。
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氣質最終是由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決定的。
從容淡定最終的指嚮是強大的內心。
很多內心強大的人都喜歡喝茶,這不會是偶然。
茶從一片普通的葉子變成真正的茶葉經曆瞭很多磨難,采摘、殺青、揉撚、乾燥等。
經曆瞭這些的茶,卻在最後獲得瞭重生。
魯迅就很喜歡喝茶,他經常一邊寫作,一邊品茗。
他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首先就必須練功夫,其次是練齣來的特彆感覺。”
可見他不僅喜歡喝茶而且也注重喝茶的功夫。
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他卻始終堅持自己,無比從容與淡然。
不僅如此,他還撰寫《喝茶》一文,論述他對茶的看法。
在文中,他自述他酷愛綠茶,不喜紅茶。
原因大概是“我的所謂喝茶,卻是在喝清茶,在賞鑒其色與香與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瞭。”
注重茶的“神”,喜歡綠茶的清氣,這大概與魯迅冷靜而清透的內心世界不無關係。
老捨則在《茶館》裏,用茶來錶達他對當時整個社會的看法。
老捨確實非常喜歡喝茶,他多次說:“喝茶本身是一門藝術。”
他以清茶為伴,筆耕不輟,創作瞭很多名作。
不知道老捨的那些原稿上是不是也有茶香。
看到此處,或許有人會問難道所有喝茶的人都能從容?
當然不是。
茶隻是用自己獨有的特質,為人的淡然從容提供瞭一個契機。
而對這一切視而不見的人,自然依舊故我。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錶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