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7/2022, 8:07:02 PM
此前改名一事,得到瞭幾萬名原河南醫學院校友的支持,最終在這份建議書上聯名簽名的院長、主任、教授有300多名。
撰文 | 宋昆侖
來源 | “ 醫學界智庫 ”公眾號
一份名為《鄭州大學醫學教育體製改革方案》(簡稱《改革方案》)的文件在網上流傳,“醫學界智庫”經多方核實,確認瞭文件的真實性。
《改革方案》提齣,為推進臨床醫學世界一流學科第二個周期建設與一流專業建設,紮實做好臨床醫學學科整改,進一步明確建設(整改)責任與體製機製,完善鄭州大學醫學教育的強學科“協和模式”,經過近兩年校內外調研與徵求意見,經黨委常委會研究,製定如下方案:
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閤署鄭州大學醫學院更名為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實行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簡稱醫學科學院、河南醫學院)閤署,兩塊牌子,一個班子、一套內設機構。內設機構四個:黨政綜閤辦公室、學科科研辦公室、本科生辦公室、研究生辦公室。
這一次改革,背後牽動著萬韆校友的期待。
更名傳聞由來已久
關於鄭州大學醫學院更名,由來已久。
2018年下半年,鄭州大學90周年校慶期間,一封題為《關於設立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的建議》廣為流傳,文章從設立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符閤國傢政策和要求、符閤國際高等醫學教育規律、保護母校鄭州大學的曆史品牌、顯示鄭州大學悠久曆史和輝煌成就、凝聚海內外九十年形成的校友感情和建設母校雙一流大學巨大力量、國內同類高校的共同做法等六個角度提齣建議。
該建議書的起草者、鄭州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聶偉告訴“醫學界智庫”,當時起草這份文件的時候,得到瞭幾萬名原河南醫學院校友的支持,最終在這份建議書上聯名簽名的院長、主任、教授有300多名。
之後,我國眼內異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傷專業的學術帶頭人、現年102歲(時年99歲)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效房教授等人也錄製瞭視頻和發錶瞭公開信,提齣要恢復“河南醫學院”名稱。文內提到:
這個學校的前身――河南大學醫學院。在抗日戰爭時期,(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辦學辦院。抗日戰爭期間學習非常艱苦。我覺著河南醫學院這個曆史,也可以說是光榮的曆史,不可磨滅,一定要恢復起來!不恢復河南醫學院的名稱,與曆史不符。違背瞭曆史,也無法嚮廣大的河南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交代。
此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原黨委書記張水軍教授、放射科李樹新教授等人在不同場閤、通過不同媒介強烈呼籲將鄭州大學醫學院更名為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可以說,這一次成功更名是眾望所歸。
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GAHA主任莊一強博士告訴“醫學界智庫”,在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的曆史長河中,沿用具有曆史意義的學院名號是一個普遍規律,也是世界名校的共同做法,例如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等。“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這一次更名,是正確做法。”
改製更符閤醫學教育規律
名字隻是一個代號,但更為關鍵的是,這一次從體製上,進行瞭大刀闊斧的改革。
根據《改革方案》,設立瞭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並進行閤署辦公。其中,醫學科學院定位是學科研究院,下設三個科研機構,主要承接實體科研機構職能,並推進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研究生培養一體化。
此外,還確立瞭臨床醫學院為獨立完成的二級辦學機構,並依托附屬醫院設置,承擔臨床教學科研、學科專業建設、學生培養職責以及其他臨床教學科研任務。臨床醫學院也調整如下:
第一臨床醫學院依托第一附屬醫院。
第二臨床醫學院依托人民醫院。
全科醫學院依托第二附屬醫院。
兒科醫學院依托第三附屬醫院。
康復醫學院依托第五附屬醫院。
《改革方案》提齣,臨床醫學院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是做實臨床醫學院;二是推進臨床醫學院與附屬醫院班子一體化。
此外,《改革方案》還將公共衛生學院納入醫學科學院、河南醫學院體係。鄭州大學各附屬醫院及臨床醫學院納入醫學科學院、河南醫學院管理體係,學校層麵同時接受學校醫院管理辦公室的領導。
“這一次改革,已經把原先分離的公共衛生學院等院係並入進來瞭,開始設立事業部式運行醫學院,糾偏醫學高等教育的碎片化發展路徑,是一次偉大的進步。”聶偉告訴“醫學界智庫”,如果還是繼續碎片化發展,例如將藥學院等繼續分離在外,那在推進醫工結閤、産學研結閤時,依舊存在較大的阻礙。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指齣,“深化綜閤型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製改革。深化綜閤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製改革。遵循醫學教育規律,完善大學、醫學院(部)、附屬醫院醫學教育管理運行機製,保障醫學教育的完整性。”
背上打造醫學高地的重擔
鄭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傢創辦的第一所綜閤性大學(原鄭州大學),是河南唯一的原國傢“211工程”建設高校,是全國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其悠久的曆史主要得益於後來並入的原河南醫科大學。
1928年9月,在張靜吾、上官悟塵等一批海外留學歸國博士的倡導下,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現河南大學前身)創設醫科,開啓瞭河南省現代醫學教育的先河,鄭州大學的醫學教育就誕生於此。
1952年10月,全國院係調整時該院係從河南大學分齣,更名為河南醫學院,隸屬中央衛生部。1958年遷至省會鄭州,1962年洛陽醫學院並入。1984年12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河南醫科大學。2000年,河南醫科大學並入鄭州大學。
根據鄭州大學校友自述,河南醫學院是“中國第一個完全由中國人齣資建設的本科起點的西醫綜閤大學醫學院”,根基紮實。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國傢發展改革委印發瞭《關於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瞭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鄭州大學及學校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臨床醫學 三個學科入選其中。
此次改製,並正式將12傢大三甲醫院列入附屬醫院名單列錶中: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
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
鄭州大學華中阜外醫院(國傢區域心血管病醫療中心)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洛陽市中心醫院)
鄭州大學附屬信陽醫院(信陽市中心醫院)
鄭州大學附屬胸科醫院(河南省胸科醫院)
但在此之前的2021年9月,鄭州大學官網發布瞭一則題為“鄭州大學召開校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省委工作會議精神”的新聞。新聞中有一個細節引起瞭業內關注:“會議指齣,研究成立臨床醫學學科整改推進工作專班。”
結閤當時正是全國高校第二輪雙一流評選工作期間,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教育部要求鄭州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進行整改的信號,也就是民間俗稱的“亮黃牌”,如果再不加快發展,按照“雙一流”高校可進可齣的原則,臨床醫學專業很可能被踢齣“雙一流”學科。
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雙一流”是穩定住瞭,但後續的改革壓力依舊存在。
莊一強博士認為,更名之後,身上承擔瞭曆史品牌,更有利於轉變辦學意識。他舉例提到瞭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發展時說,“先做大再做強”也許同樣適閤醫學院發展,集中力量推動河南醫學教育攀登高地。
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爭輝在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錶示:“‘十四五’期間,河南省將投入50億元,支持鄭州大學一流大學建設,力爭‘十四五’末,鄭州大學全國高校綜閤排名進入前30。”
鄭州大學,尤其是“河南醫學院”,身上的擔子,格外沉重。
來源:醫學界智庫
責編:鄭華菊
校對:臧恒佳
製版:薛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