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3:03:11 PM
【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黑人不能上車。”
來自尼日利亞的哈爾科夫國立大學留學生伊曼紐爾・努魯試圖在烏剋蘭登上一列嚮西開往邊境的火車時,被烏剋蘭官員攔住瞭。
雖然最終努魯和錶弟設法強行登上瞭另一架可以離境的飛機,但更多的在烏非裔卻被攔在瞭邊境上。
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歐洲國傢廣開大門接納烏剋蘭難民,但試圖逃離戰火的在烏非裔卻沒有受到同樣的歡迎。
當地時間3月1日,《紐約時報》披露多起在烏非裔在波烏邊境遭受種族歧視被故意阻攔的事件,有非裔被禁止登上開往烏剋蘭邊境的火車,有非裔僅因“烏剋蘭人要優先齣境”而被邊境警衛暴力毆打,還有非裔直接被告知“黑人不允許離開”,這導緻不少非裔被迫在邊境徘徊,缺衣少食,難以避寒。
不過,波烏兩方都在否認“種族歧視”和“阻攔入(齣)境”的指控。烏剋蘭內政部副部長安東・赫拉申科堅稱,烏方隻是在讓婦女兒童優先齣境,外國男人需要排在後頭,最終會讓所有人齣境。波蘭總理的發言人彼得・穆勒則錶示,波蘭允許所有來自烏剋蘭的人入境,不考慮國籍問題。
3月2日,烏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列巴在社交媒體明確承認,在烏非裔有“平等的機會安全返迴自己的國傢”,並承諾烏剋蘭政府將不遺餘力地解決此事。
試圖從烏剋蘭西部的利沃夫車站撤離的在烏非裔 圖源:法國24新聞台
歧視、毆打、滯留…在烏非裔齣境遇阻
3月1日,聯閤國難民署兩度發布新聞稿介紹烏剋蘭麵臨的人道主義危機,並指齣過去6天已有約66萬難民從烏剋蘭逃往鄰國。
但對於在烏剋蘭工作、生活、留學的成韆上萬名非裔而言,想要撤離烏剋蘭絕非易事。
綜閤法國24小時新聞台(France 24)、《紐約時報》消息,非洲各國政府忙於幫助本國公民逃離俄羅斯與烏剋蘭的軍事衝突,這些國傢的公民在與波蘭的邊境遭受瞭種族歧視和不公平待遇。
“他們在邊境攔住我們,告訴我們黑人是不允許(通過)的,但我們可以看到白人通過。”來自幾內亞的留學生穆斯塔法・巴吉・西拉說,爆炸剛齣現的時候,他就逃離瞭他在烏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的大學住所。
西拉說,自己在嚴寒中走瞭幾個小時,前往波烏邊境村莊梅迪卡(Medyka),卻被命令返迴。他錶示,烏剋蘭邊境警衛說,他們隻是在聽從波蘭邊境警衛的指示。
另一名來自尼日利亞的留學生邁剋爾描述瞭類似的情況。他說,包括女性在內的這群人被邊境哨所拒之門外,而白人卻獲準通過。
“他們不讓非洲人進入。沒有歐洲護照的黑人不能越過邊境。就因為我們是黑人,他們就把我們趕迴去!”邁剋爾說,“我們都是人,他們不應該因為我們的膚色而歧視我們。”
來自幾內亞的留學生穆斯塔法・巴吉・西拉 圖源:法國24新聞台
住在烏剋蘭西部城市伊萬諾-弗蘭基夫斯剋的尼日利亞醫生奇尼耶姆・巴格烏則錶示,自己已經在梅迪卡滯留數日,因為“烏剋蘭邊境警衛不讓我們通過”。
“他們用棍子毆打人們,並扯下他們的外套。”巴格烏說,“(邊境警衛)會扇他們(非烏剋蘭人)的耳光,打他們,然後把他們推到隊列的最後,這是很可怕的。”
“他們會說‘隻有婦女和兒童纔能通過’。”巴格烏錶示說,“但他們讓一些烏剋蘭人通過,每當有黑人女性試圖通過時,他們就會說‘我們的女性優先’。”
“沒有避寒的地方,又在下雪,沒有食物也沒有水,還沒有休息的地方,我真的因為睡眠不足而産生瞭幻覺。”
《紐約時報》引述當地救援組織的說法稱,在過去幾天裏,一些好不容易從烏剋蘭抵達波蘭的外國人已經筋疲力盡,而且凍僵瞭,還有一些人則因為受傷直接被送往醫院。
“烏剋蘭軍隊把我打得無法正常走路。”法裔突尼斯醫科學生艾哈邁德・哈布比說,包括非洲人、以色列人、加拿大人和美國人在內的所有外國人都被告知要前往梅迪卡的過境點,但該站點每隔幾個小時隻能處理四個人的齣境請求。
“這是絕對的混亂,我們被當作動物對待,目前仍有數韆人被睏在那裏。”
在烏留學生正在前往波烏邊境村莊梅迪卡的過境點 圖源:《紐約時報》
除瞭梅迪卡的過境點,不少在烏非裔也試圖通過彆的方法逃離該國,但也遇到瞭不同的睏難。
來自摩洛哥的留學生塔哈・達拉試圖從羅馬尼亞邊境逃離烏剋蘭,但他也遭遇瞭生命危險與邊境警衛的阻攔。
“我們受到瞭很惡劣的對待。我們乘公共汽車前往羅馬尼亞邊境。當時非常情況可怕,我們不得不冒著槍聲穿過邊境。”達拉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我們所做的就是祈禱,我們的父母也為我們的安全祈禱。這是我們唯一的保護措施。”
“我目睹瞭很多種族歧視行為。”達拉說,他和另外兩名摩洛哥人以及許多其他非洲人在一起,請求烏剋蘭邊境警衛讓他們通過,但警衛開始嚮空中開槍嚇唬他們,於是他們嚮後退瞭幾步。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害怕過。”達拉說。“他們(邊境警衛)讓我們走迴去,當時大雪正落在我們身上。隨著人群越來越多,他們放棄瞭,決定讓所有人通過。”
來自尼日利亞的哈爾科夫國立大學留學生伊曼紐爾・努魯 圖源:《紐約時報》
來自尼日利亞的哈爾科夫國立大學留學生伊曼紐爾・努魯試圖在烏剋蘭登上一列嚮西開往邊境的火車時,但烏剋蘭官員直接告訴他“黑人不能上車”。
最終,努魯隻好和錶弟設法強行登上瞭另一架可以離境的飛機。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報道,目前,社交媒體上以“非裔烏剋蘭人”為標簽的視頻也顯示,為瞭給烏剋蘭人讓齣空間,非裔學生被禁止登上離開烏剋蘭的火車。
2月28日,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公開錶示,每個人都有跨越國際邊界逃離衝突的權利,“有關非裔被挑選齣來承受那些不可接受的區彆待遇的報道,是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違反瞭國際法。”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非裔學生被禁止登上離開烏剋蘭的火車”視頻
烏剋蘭官員堅稱:沒有阻攔外國人齣境
盡管在烏非裔遭受的種種待遇已被多傢外媒關注,但不少烏剋蘭官員仍然堅稱烏方沒有問題。
烏剋蘭邊境警衛安德裏・德姆琴科明確否認邊境存在“歧視行為”。他強調,隻有年齡在18歲到60歲之間的烏剋蘭男子被禁止離開烏剋蘭,因為這些人被要求參加戰爭。
對於許多非裔提齣的“他們被趕到隊伍後麵”指控,德姆琴科稱“也許他們試圖插隊”。
烏剋蘭內政部副部長安東・赫拉申科也否認“烏剋蘭在阻攔外國人齣境”的說法。
“我們首先得讓婦女和兒童離開,外國男子必須等婦女兒童後頭。我們會讓所有外國人離開,不會有任何阻攔。”赫拉申科在書麵迴復中補充道,“黑人也一樣。”
波蘭邊防警衛發言人安娜・米哈爾斯卡則錶示,“我不知道烏剋蘭那邊發生瞭什麼,但我們允許所有人入境,無論國籍。”
法國24小時新聞台還引述波蘭官員的說法稱,目前穿越波烏邊境不需要簽證,無論是身份證還是護照都能被認可,即使過期瞭也一樣。
波蘭總理的發言人彼得・穆勒也明確重申,波蘭允許所有來自烏剋蘭的人入境,不考慮國籍問題。
波蘭難民慈善機構俄卡萊尼基金會的負責人彼得・拜斯特裏亞寜錶示,到目前為止,“問題在烏剋蘭一方。”
2月28日,波蘭常駐聯閤國代錶剋日什托夫・什切爾斯基錶示,波蘭歡迎所有在烏剋蘭學習的外國學生,並邀請他們到波蘭繼續學習。
正在烏剋蘭尋找路綫齣境的喀麥隆教師讓・恩甘多(中)圖源:法國24新聞台
“烏剋蘭難民”與“非烏剋蘭難民”,歐洲國傢“雙標”盡顯
事實上,歐洲國傢在難民問題上的“雙標”做法早有先例。
2015年,超過100萬人的中東難民因戰亂流離失所,湧入歐洲。當時,歐洲各國對逃離敘利亞、伊拉剋和阿富汗戰爭的難民的支持相對較高,時任德國總理默剋爾還說齣瞭轟動一時的名言“我們能做到”(Wir schaffen das)。
但是,這種“熱情的歡迎”很快就結束瞭,因為歐盟國傢在如何分擔責任的問題上産生瞭分歧,主要的阻力來自匈牙利和波蘭等中歐和東歐國傢。歐洲各國政府一個接一個收緊移民和庇護政策,因此獲得瞭“歐洲堡壘”(Fortress Europe)的綽號。
不過,烏剋蘭危機爆發後,中東歐國傢的錶現,與2015年後拒收中東難民的態度形成瞭鮮明的對比。
波蘭總理馬泰烏什・莫拉維茨基積極錶示,波蘭願意接收大批烏剋蘭難民。嚮來不歡迎難民的匈牙利也明確錶示願意為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其中,保加利亞總理佩特科夫的態度差異更為明顯。“這些不是我們習慣的難民。”佩特科夫認為,烏剋蘭人是“我們的親戚、傢人”,此外,“這些是歐洲人、聰明、受過教育的人”。
烏剋蘭難民等待入境羅馬尼亞 視頻截圖
此外,多傢西方媒體也暴露齣對“烏剋蘭人”和“非烏剋蘭人”的明顯“雙標”。
2月25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記者查理・達加塔(Charlie D'Agata)在烏剋蘭首都基輔進行現場報道時聲稱,數以萬計的基輔民眾想要逃離這座城市,但這裏並不是一個“和伊拉剋、阿富汗一樣”的地方,而是一個“相對文明”“相對歐洲”的城市,一個“你不會希望發生這種事情”的城市。
2月26日,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檔節目中,烏剋蘭前副檢察長大衛・薩瓦雷利澤(David Sakvarelidze)受邀接受采訪時吐露稱,“我每天看到金發碧眼的歐洲人被普京的導彈、直升機和火箭彈殺死,心情難以平復。”
2月27日,半島電視台英語頻道主持人彼得・多比(Peter Dobbie)將逃離戰爭的烏剋蘭人,形容為“富裕的中産階級”。他還特彆點明,這些烏剋蘭人“顯然不是逃離戰爭的中東難民,也不是試圖逃離的北非人,他們看起來就像是住在你隔壁的歐洲傢庭。”
在法國BFM TV電視台節目中,記者菲利普・科布(Philippe Corbe)評論說:“我們在這裏說的不是逃離轟炸的敘利亞人,我們談論的是歐洲人開著我們的汽車自救。”
截至目前,烏剋蘭官方暫未就“在烏非裔被故意針對”的相關指控作齣公開迴應。
不過,烏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於3月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烏剋蘭政府將不遺餘力地解決在烏非裔遭遇的這些問題。
”尋求撤離的非裔們是我們的朋友,需要有平等的機會以安全返迴自己的國傢。烏剋蘭政府不遺餘力地解決此事。“
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自在烏非裔在試圖齣境時遭遇種族歧視後,這是烏剋蘭政府首次承認“邊境危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