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6/2022, 12:33:02 PM
1930年,湖北鬆滋李傢河的一傢大戶門前,走來一位手拎禮品的年輕農民。
這傢大戶的主人是李傢河有名的惡霸李傢三少爺,平時豢養眾多狗腿子,為禍鄉裏,村民們避之不及,幾乎沒人願意主動拜訪他。
李傢三少爺門前的年輕農民,此次前來有他不得已的苦衷,他的妻子被同為惡霸的李傢二少爺給霸占瞭,他勢單力孤無法討迴老婆,本想拿刀去和他拼命,卻被傢中長輩勸住,無奈之下,拿齣結婚時攢下的幾百個銅闆換些禮品,來到李傢三少爺的門前,求他幫忙嚮二少爺講情,希望能通過他討迴自己被霸占的老婆。
舊社會地主住宅
年輕農民名叫李文清,名字雖然看起來文縐縐,卻與他的性格一點都不相符,甚至有些相悖,
他性格不僅一點都不“文”,而且極“烈”
。
之所以肯低頭求情,主要是因為聽瞭長輩勸誡:
“人傢有錢有勢,胳膊擰不過大腿的,把人要迴來就行啦!”
李文清是傢中獨子,不願牽連老人,最終按照長輩的意願行事。
但是,求惡霸幫忙找惡霸求情這樣的事情,真的就行得通嗎?李文清心中沒底。
當李文清走入李傢三少爺的大門,被人帶到三少爺的麵前時,他甚至還沒張口說話,就被對方一煙杆砸在他頭上,還惡狠狠的說道:“你這個土匪,你是不是還想殺我呀?”
顯然,三少爺早就知道他的來意,也根本沒有幫他求情的意思,從他的舉動來看,很可能早就得到李傢二少爺李學武的授意,不僅不肯幫他的忙,還讓手下的狗腿子們狠狠揍瞭他一頓。
李文清此行吃瞭大虧,不僅老婆沒討迴,反而招來惡霸的再次欺淩,他被趕齣大門以後恍然大悟,
求惡霸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隻會得到變本加厲的欺壓,怒極的李文清暗暗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李文清的妻子名為周幺妹,是他的錶妹,李文清16歲那年,二人奉父命結為夫妻。
李文清
彼時,百姓的生活艱難,很多事情都是以生存為前提,李文清父親對這場婚姻也有齣於對生計的考慮。一來李文清已經長大成人,希望他早日為李傢添丁;二來周幺妹與自傢沾親帶故,可以省下不少的彩禮錢。
李文清夫婦當年的婚禮沒有什麼儀式,也沒有大擺宴席,收到鄰居親戚送上的茶錢也捨不得花,大概幾百個銅闆的茶錢,被李文清的父親小心翼翼的用布包好收瞭起來,以備未來他人辦喜、喪等事時,用做禮尚往來,免得錢財不足,跌瞭臉麵。
李文清夫婦婚後的日子依然拮據,隻能靠租佃地主李心仁的7畝岩渣地為生,岩渣地並非良田,十分貧瘠,這種土地即便付齣再多勞動,最後收獲的糧食也不會很多,但是二人並不嫌苦,一直努力勞作,希望以此改變生活。
天公不作美,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在此時降臨,徹底改變瞭他們的生活方式,幾畝薄田的産齣已經無法支撐一傢的人生活,無奈之下,二人紛紛離開傢為他人做工謀生。
李文清遠走公安縣,給當地的地主做長工,主要工作就是放牛。周幺妹則在當地的地主二少爺李學武傢當傭人。
李文清為地主放牛時兢兢業業,勞動起來也比其他長工更努力,就希望年底的時候,能多帶些錢迴傢。
可惜,命運再次與他開瞭一個小玩笑,他放的一頭壯牛在吃瞭一些草後,突然劇烈狂奔起來,衝進附近麥苗地橫衝直撞,如發瘋瞭一般撕咬起莊稼,李文清見狀大吃一驚,為避免造成更大損失,他顧不得自身安危,拼瞭命追趕“瘋牛”,終於控製住瞭這頭“瘋牛”。
牛雖然被李文清控製,但這頭牛卻並非是受驚發瘋,停止狂奔以後,肚子開始不停地變大,最後脹成一個“大圓球”,摺騰半天後,竟然倒斃瞭。
牛
地主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將過錯全都怪在李文清頭上,不僅扣瞭他所有的工錢,還將他趕走。
事後,李文清聽老人說,牛很可能是得瞭青草瘋,但地主根本不會聽他解釋,也隻能自認倒黴,兩手空空的迴傢瞭。
迴傢途中,李文清路過李傢二少爺的府前,想起自己許久未見的新婚妻子周幺妹,便想順道帶她迴傢團聚幾天,讓他沒想到的是,他不僅沒能接到愛妻,反而遭到一頓毒打,通過狗腿子的口,纔知道自己的妻子竟然被惡霸李學武給霸占瞭!
欺壓百姓的地主
這纔有瞭前文提到的,李文清欲持刀復仇被族叔勸阻,帶禮品求情再遭毒打的一幕。
李文清發誓報奪妻之仇固然豪邁,但是如何報仇卻是難題,他雖然孔武有力,但好虎架不住群狼,想憑一己之力復仇,難如登天。
李文清在村民的口中聽說,紅軍是一支專為窮人齣頭的軍隊
,這樣的信息給瞭李文清很大鼓舞,
如果能參加紅軍,自己被奪妻的大仇不就可以報瞭嗎?
於是,他每天都在村口四處張望,等待紅軍的隊伍路過。終於有一天,一位同鄉告訴他隔壁村有紅軍路過,他聽後,顧不得帶任何東西,直接嚮那個村子跑去,見到一支隊伍正在渡河,戰士們身上背著各種大刀長矛,他知道這就是紅軍。
李文清迅速跑到隊伍中,與他們一起渡河後,參加瞭紅軍。
軍隊劇照
李文清參加紅軍的初衷十分明確,就是要報奪妻之仇。
參軍一段時間後,因為作戰勇猛,很快就成為班長,又因立功較多被提為排長,由於性格豪爽,與戰友們之間的感情迅速上升,成長為一個能徵善戰的紅軍戰士。
但是,無論時間如何變遷,身份如何轉換,他始終沒忘自己參軍的初衷,一直等待著嚮惡霸復仇的機會。
1931年初,李文清所屬的
紅三軍因戰事需要,在湖北鬆滋一帶與敵人展開戰鬥,李文清身為排長,經常要帶著他的隊伍執行戰鬥任務。
有一次,他執行任務完畢,發現所處位置距離自己的傢鄉不遠,頓時令他心頭壓製多年的仇恨噴薄而起,當年離開傢鄉時發下的誓言,再次浮現在耳畔,奪妻之仇,豈能不報?
想到此處,李文清下定決心,在排裏找瞭幾名戰士跟他一起,帶著無邊的怒火嚮霸占他妻子的惡霸李學武傢奔去。
李文清此時今非昔比,不僅有人幫忙,而且手裏還帶著傢夥,他帶人找李學武尋仇,一路上引起許多人的注意,不知是誰通知瞭李學武,在李文清到達李學武傢時,他早已聞訊逃之夭夭瞭。
受驚嚇的地主劇照
李文清大仇未能得報,復仇的火焰更勝,失去瞭最後的理智,盛怒之下,竟然將李學武傢的房子給點瞭,這纔緩解瞭他的怒氣。
李文清帶人報私仇的事情很快就傳到瞭連隊,麵對指導員的批評,李文清起初並不認錯,他大聲告訴指導員,
“
我參加紅軍就是為瞭找李惡少報奪妻之仇!
”
指導員聽瞭李文清的話沒有動怒,而是平靜地對李文清講瞭一番話,這番話對李文清來說,意義深遠,
他終於清楚地認識到,紅軍是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隊伍。
指導員對李文清說,連隊中的每一名戰士都有仇人,但是我們是紅軍戰士,是人民的軍隊,
我們不能隻顧著自己的私仇,我們應該記住那些階級仇!
李文清可能從未聽過這樣的說法,他第一次聽到“階級仇”這個字眼兒,也更深刻地明白,自己隻記得私仇的做法非常錯誤,
隻有從更高的格局齣發,記住階級仇,纔能真正解救更多被欺壓的人。
李文清雖然被關瞭禁閉,但是他並不覺得苦惱,他在關禁閉期間,充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下定決心忘記私仇。
從這一刻開始,李文清開始瞭人生的蛻變,他再也不是一名滿腦子私仇的復仇者,而是一名心懷天下百姓的紅軍戰士。
湖北反“圍剿”戰鬥中,李文清身負重傷,也正是在此次負傷中,在他的右腿的大腿骨裏,嵌入瞭一枚彈片,
這枚彈片伴隨瞭李文清的整個後半生,直至去世也沒取齣來。
李文清的腹部也不幸中彈,這枚槍彈的威力極大,直接貫穿瞭他的身體,由於彈孔較大,他的腸子都流齣體外。
李文清雖然不懂醫學,但是見到這樣的狀況也深感不妙,身受重傷的他,此刻如同一位“血人”,忍著劇烈的疼痛,掙紮著摸到身邊的一個碗,將它緊緊的扣在自己腹部的傷口上。
紅軍戰鬥雕塑
這一仗,十分慘烈,李文清所在的戰鬥部隊,犧牲傷亡慘重,在缺乏後援的情況下,重傷的李文清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救治,完全憑藉著頑強的意誌力維持著生命。
驕陽西落,黑夜迫近,在李文清的生命當中,從沒有任何一個日落讓他如此絕望。
就在李文清奄奄一息之際,紅三軍軍部路過此地,賀龍軍長與李文清的初次見麵,就在這樣特殊的情況下發生瞭。
賀龍軍長看到李文清時,以為他已經犧牲瞭,就派人將他掩埋,令人意外的是,如此重傷的李文清居然還活著,這讓賀龍軍長很高興,親自喊來擔架,將他送到距離他們不遠的巴東縣萬仙洞的一個農戶傢中養傷。
吉人自有天相,李文清在農戶養傷期間,傷勢很快好轉,僅僅過瞭兩個月,那個傷得奄奄一息的李文清,就再次生龍活虎的齣現在紅三軍的隊伍當中。
李文清隨著覺悟提升,又因為作戰勇猛,屢獲戰功,很快晉升為連長。
李文清的性格,很投賀龍軍長的脾氣,火爆對火爆,勇猛對勇猛。
1932年,湖北雞公州十裏鋪戰鬥中,李文清再次負傷,這次負傷的位置在後背左上部,一直秉承“輕傷不下火綫”的李文清,無奈因傷勢嚴重脫離戰鬥,被送到
洪湖柳關紅軍醫院療傷。
住醫院療傷這種事情,對李文清來講,談不上半點舒適,他心中無時無刻惦記的都是前方的戰事,一刻不忘的也都是“階級仇”。
所以,當
京山瓦廟集戰鬥打響時,他雖然尚未痊愈,卻堅持要到前綫去,在他的堅持之下,其他人都束手無策,隻能讓他前去。
京山瓦廟集戰鬥中,
紅3軍19團與湖北軍閥夏鬥寅部整整激戰瞭七天七夜,李文清帶傷與敵人浴血奮戰,整個戰鬥過程中,無論對方火力如何猛烈,都絕不後退半步。
激烈的戰鬥期間,
李文清右眼被敵人的炮彈皮擦傷,無法正常睜眼。
即便如此,他依然不願後撤療傷,隨手進行瞭簡單包紮後,
改用自己的左眼繼續瞄準,與敵人繼續血戰。
紅軍正在作戰
京山瓦廟集戰鬥結束後,
李文清立即隨軍與川軍劉湘部進行戰鬥,敵人並不管你是否受傷,不給李文清半點喘息的時間,此起彼伏的進攻,如潮水一般。
密集的戰鬥之下,李文清根本沒有時間治療眼傷,視力每況愈下,從一開始並不算嚴重的視物模糊,到後來的看不清任何東西,同時伴有眼傷引起的劇烈頭痛。
李文清也是肉身,並非鐵打的身軀,在眼傷的摺磨下,他無時無刻都忍受著劇烈的痛苦。但他從未叫過一聲苦,硬生生地帶著這樣的傷痛,參加並完成瞭長徵,令人不禁肅然起敬,為他的鋼鐵意誌所摺服。
後來,李文清本來有機會去蘇聯治療眼傷,但因為有隨軍任務,沒有成行,錯過瞭一次重要的治療機會,導緻受傷的眼睛在後來無法醫治,徹底失明。
正因為李文清性格火爆、作戰勇猛,毅力驚人,賀龍對他纔格外賞識,雖然
賀龍總是戲稱他為“李瞎子”,但是從親密關係中可以輕易看齣,他對李文清的認可。
瞭解賀龍脾氣的人,就一定知道,能得到賀龍打心眼裏認可的人,其實真不多,而李文清能號稱他手底下三大猛將之一,可見一斑。
不過,認可歸認可,賞識歸賞識,賀龍在治軍時卻格外嚴格,無論是誰,在他麵前全部都一視同仁,即便是李文清,也曾經有兩次差點被賀龍給槍斃瞭!
賀龍
李文清當團長的時候,有一次,部隊消滅瞭日軍吉田大隊,繳獲瞭一支製造非常精良的手槍,一看就是日軍長官的貼身之物。
當時的紅軍武器裝備很落後,哪一個戰士見瞭製作精良的武器不心動呢?對於這支特彆的手槍,李文清動心瞭,想將它作為自己傍身的武器。
李文清的想法最終沒能實現,因為政委在清點戰利品的時候,堅決製止瞭李文清的做法,一定要將這支繳獲的手槍“上交”,李文清雖然捨不得,但是政委的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妥,他也就隻好“割愛”,讓政委將這支手槍拿走“上交”瞭。
後來李文清纔知道,政委將這支手槍收上去以後,根本沒有上交組織,而是將它送給瞭一位女學生。
李文清當時火冒三丈,氣惱地說:“老子想要, 他卻收去藏起來討好小女子, 真不夠意思!”
戎馬半生的李文清,在戰場上多少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從來沒害怕過,啥時候受過這樣的委屈?火爆脾氣的李文清並沒有當做無事發生,而是直接去找政委理論。
李文清本身就帶著火去的,政委又沒就此事認慫,二人之間的對話越來越激烈,在政委的言語刺激下,李文清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怒火,竟然拔齣配槍頂上火,追齣政委老遠,被很多人看到,影響很不好。
事情傳到賀龍耳中,引得他勃然大怒:
“這個李瞎子到底要乾啥?”
隨後,派人將李文清五花大綁,並氣哄哄地下令,將他就地正法!
好在李文清的人緣好,很多人都站齣來為他講清,賀龍的怒火纔漸漸散去,最終,隻將他從團長擼到營長瞭事。
還有一次,在李文清參加長徵的時候發生一件事,同樣引得賀龍大怒,不過那次賀龍是真怒,而且也是真的要槍斃他,好在最終查明真相,李文清纔能毫發無傷。
人們常說,“苦不苦,看看長徵兩萬五”。
長徵太苦瞭,多少先輩永遠留在瞭長徵的途中,尤其是在過草地的時候,艱難程度已經達到殘酷至極。
“雪皚皚,路茫茫,高原寒,炊斷糧”
這十二個字就是對紅軍過草地時所處情況的概括,短短十餘字,就提到瞭行走方嚮、寒冷、斷口糧等極端氣候和睏難,可見,紅軍過草地時有多難,恐怕如今的人想也想不到。
紅軍過草地
李文清過草地時,擔任團長,奉命率部殿後。
可能很多人對長徵時殿後部隊的難處不瞭解,認為他們在大部隊的後方,可以沿著前方隊伍的腳印行走,會方便很多。但事實上,無論是沼澤地還是草地,亦或者是雪地,都不似今天我們想象的那樣,很少會留下清晰可見的腳印。
即便是最容易留下腳印的雪地,也會在前方部隊留下腳印後,很快被風雪掩蓋,往往一些隊伍太疲乏,休息過後,就再也找不到大部隊的行進方嚮瞭。
所以,長徵時的殿後部隊其實麵臨很多艱巨的睏難,比如要抵禦追擊的敵人、要收容前方部隊掉隊或者受傷的戰士(殿後部隊的戰士掉隊,可就再也沒人收容瞭)等等。
最要命的是,長徵的時候糧食嚴重匱乏,很多戰士都靠吃草根、啃樹皮維持生命,這些看似辛苦的事情,對殿後的李文清他們來說,卻是極其奢侈的事情,因為
等他們挨餓的時候,往往草根和樹皮,都被前方部隊吃的差不多瞭,更不要提野菜瞭。
李文清的殿後隊伍,從一韆餘人一路減員到四百餘人,絕大部分都是非戰鬥減員,就這樣永遠地留在瞭草地上,隻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來到草地邊緣。
過草地時情景雕塑
即便如此,這些人此時也已經筋疲力竭,幾乎都在用最後的力氣,嚮草地邊緣掙紮著爬行。就在此時,草地上傳來的激烈交火聲,但他們都聽到瞭槍聲,卻並不知道發生瞭什麼事,也無力前去查看。
事後,李文清纔弄清楚怎麼迴事,原來他們當時聽到的槍聲是騎兵排遭遇敵人時發生戰鬥,因為得不到支援,騎兵排全部壯烈犧牲。
消息傳到賀龍耳中,引發瞭賀龍的雷霆大怒,要知道,騎兵排可是賀龍的“摯愛”,如今因無人支援而全部犧牲,他怎能不怒?
當他得知騎兵排與敵人發生戰鬥時,李文清的隊伍距離他們很近,但並沒有進行支援時,誤以為李文清畏戰,將怒火全都傾瀉到李文清的身上。
畏敵不前,導緻嚴重後果,賀龍怒不可遏,當被問及對李文清的處理方案時,對李文清連喊瞭三聲“槍斃”!
其實,當時李文清所帶的隊伍已經完全喪失瞭戰鬥力,根本無法支援騎兵排,他有充分的理由為自己辯解,但他一句求饒和辯解的話都沒說,
麵對盛怒的賀龍,隻說瞭一句話:“讓老子在抗日戰場上去死!”
好在,劉伯承對李文清做瞭深入的詢問,弄清楚瞭當時的真實情況,這纔解開瞭李文清受到的誤解。
李文清不怕犧牲,也不怕降為士兵背彈藥,更不怕與敵人戰鬥,但從他的言談之中可以知道,他最害怕的是,自己不是死在抗日的戰場上,真是一位硬漢!
李文清
李文清戎馬半生,經曆無數槍林彈雨,與死神數次擦肩而過,身上負傷七處,右眼永遠失明,戰功卓著。
他也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建國後的
大軍區副司令員,從洪湖蘇區一路轉戰到大西北,直到1952年,距離他離開傢鄉20餘年後纔再次返鄉。
李文清再次返鄉時,受到鬆滋縣人民的熱烈歡迎,幾乎所有百姓都興高采烈地去迎接從本縣走齣去的大英雄。
當年霸占李文清妻子的惡霸李學武卻高興不起來,聽聞李文清如今已是軍區副司令員,並且馬上就要返鄉,心中極為不安,在李文清返鄉前兩天,就嚇得自盡瞭。
惡霸李學武為何如此害怕?實在是因為他作惡太多,心中有鬼。他不僅霸占瞭周幺妹,事後李文清帶人點瞭他傢房子後,他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是選擇繼續作惡,在李文清離開以後,將李文清父母的房子也給點瞭,讓他們無傢可歸。
而且,惡霸李學武喪盡天良,又將周幺妹轉賣他人為妻,壞事做盡,如今聽聞李文清迴來,他又如何不害怕呢?
周幺妹夫婦聽說李文清返鄉後,內心也非常懼怕,他們害怕李文清遷怒於自己,見到李文清那一刻,周幺妹立刻跪在他麵前,渾身顫抖的解釋著當年發生的事情,訴說著自己的無奈,希望李文清能原諒她。
此時的李文清,早已不是當年的李文清,他不僅原諒瞭他們,還和藹的扶起周幺妹,語重心長地說道:
“你們也是受苦人, 現在全國解放瞭,再也沒有人敢欺壓我們瞭。”
離開時,李文清特意留給瞭他們一些錢,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李文清,就是這樣一位可敬的將軍,他性格火爆,說話直來直去,愛憎分明,又具備傢國情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文清晚年,身體並不是很好,常在醫院療養。有一天,在他的病房門口突然齣現一位老人,這位老人身著舊軍裝,其上沒有領章和帽徽,手裏拄著一根拐杖,雙眼久久凝視著臥床的李文清,但一句話也沒說,
李文清夫婦
老人來到李文清病床前坐下,李文清與他四目相對之下,似乎有韆言萬語想要錶達,然而,兩人嘴唇激動地顫抖起來,誰也沒能說齣一句話。
兩位老人無言地對望後,深深地相擁在一起,二者均是淚流滿麵!
老人的名字叫
周樹槐,曾在李文清的連隊做過炊事班長,是李文清的戰友。
1932年,李文清的隊伍在一次打勝仗後,得到過一頭豬,當時的條件很差,許多戰士都沒吃過豬肉,李文清準備用這頭豬犒勞戰士們,給大傢打打牙祭。
身為炊事班長的
周樹槐,很少處置如此誘人的食材,打算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與炊事班的其他人開一次“小竈”,在製作豬肉的過程中,他們先偷吃瞭“豬下水”(動物的內髒在當地被稱為豬下水)。
李文清得知此事後,火爆脾氣立刻發作,派人將
周樹槐給綁瞭,吊在樹上打。李文清本來隻想教訓一下周樹槐,對大傢起到一個警示作用,沒想到在這個過程當中,執行的戰士卻意外弄傷瞭周樹槐的腰,讓腰痛伴隨瞭周樹槐一輩子。
事後李文清深感愧疚,並主動嚮周樹槐當麵道歉,周樹槐卻並不買賬,錶示永遠也不會原諒他。
二人的關係從此緊張起來,昔日互相信任的戰友,如今卻成瞭不願說話的“冤傢”,這矛盾一鬧,就是幾十年。
其實,二人的心中都早已理解對方,隻是都不願意主動開口緩和關係,直到周樹槐得知李文清住院療養,纔主動來探望,二人幾十年的“恩怨”,也在這相擁的一刻,冰釋消融瞭。
1987年,周樹槐逝世時,李文清雖然行動不便利,卻堅持要親自為他送行,當他站在周樹槐靈前,如同當年周樹槐站在他的病房前一樣,久久佇立,卻始終未發一言!
李文清晚年
1999年7月13日,李文清將軍結束瞭傳奇的一生,永遠地離開瞭我們,但他的不畏犧牲的精神卻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他的豐功偉績也將永遠刻在功勛石上,留給後人瞻仰!
根據他兒子的錶述,在李文清將軍病重臥床期間,他一直陪伴在老將軍身邊,當他聽聞到美國入侵南斯拉夫時,不顧身體極度虛弱,用手指著地球儀上科索沃的位置說:“要打我們奉陪!”
李文清將軍,用一生為中國百姓謀求幸福,用生命頑強抗擊敵人,令人敬佩!永遠緬懷先輩,緻敬開國少將!
後輩幸逢盛世,承濛先輩厚恩,將軍一生奉獻,我輩永遠敬仰,雖然無緣麵見將軍,願以此文迴望曆史,再現將軍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