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2:05:14 PM
很多人都說上海自開埠以來就是一個“自由”的城市,“國際化”的城市。
很多人印象中的上海總是外灘、法租界、百樂門、大世界、十裏洋場,總是舊時代電影中的那些“西洋元素”,總是黃金榮、杜月笙、虞洽卿、蔣介石這些所謂的“江湖大佬”。
實際上,今天你去上海外灘中心位置,看看那尊雕塑是誰?那是共産黨人、革命傢陳毅同誌,寫下“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的陳毅,他還是新中國的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那個廣場,就叫“陳毅廣場”。
今天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誌路10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築,坐北朝南。第一次全國代錶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樓下客廳舉行。黨,就是從這裏誕生的。
教員最初從事黨的工作,也是在上海,1920年5月,他來到環龍路2號老漁陽裏,來見陳獨秀,這個地方,曾經也是《新青年》的編輯部。
環龍路44號,國民黨上海執行部,是教員正式上班的地方,那時候教員是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除瞭擔任中央局秘書外,同時擔任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執委、組織部秘書、文書科主任,主持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工作,還是黃埔軍校上海考區的主考官。下圖是1924年5月國民黨上海執行部部分成員在孫中山寓所閤影。後排左二為教員同誌。
慕爾鳴路甲秀裏318號,原為蔡和森與嚮警予的住所,在楊開慧帶著母親、孩子來與教員團聚後,蔡和森與嚮警予就搬到樓上,把一樓房間讓齣來,作為教員一傢的臥房。
大革命期間,上海是中國工人運動的中心,中央和上海區委發動組織上海工人,連續舉行瞭三次武裝起義。1927年3月21日,在周恩來同誌領導下,上海工人總同盟罷工,並隨即轉為武裝起義。經過30個小時英勇戰鬥,共殲敵5000餘人,繳獲5000多槍支等大量武器彈藥,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成功,第一次“解放瞭上海”。
但此後不久,大革命就遭遇瞭至暗時刻。
4月11日當晚,蔣指使杜月笙誘殺上海總工會委員長、共産黨員汪壽華。12日淩晨,被蔣介石收買的青幫武裝分子冒充工人,嚮分駐各處的工人糾察隊發動襲擊,工人糾察隊奮起抵抗。隨後,國民黨第二十六軍周鳳岐部藉口調解“工人內訌”,強行解除2000名工人糾察隊的武裝。13日上午,上海總工會在閘北青雲路廣場舉行有10萬工人參加的群眾大會,會後整隊遊行,當隊伍行至寶山路時,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屠殺,群眾死百餘人,傷無數。此後,蔣介石繼續捕殺共産黨人和革命群眾。僅三天,即有300多人被殺,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蹤。
蔣介石背叛革命,大批共産黨人、國民黨左派、進步群眾、工人、學生被屠殺,上海迎來白色恐怖,長期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趙世炎、陳延年、陳喬年等早期黨的領導人先後犧牲......當時在上海灘,反動派抓住穿西服、口袋插鋼筆的,就當作共産黨肆意殺害。
上海,本就是蔣介石的“福地”,他年輕的時候,就是在這裏炒股投機、逛花街柳巷的,也是在這裏結交青幫黑社會,給黃金榮磕頭叫師父的。在上海反共的關鍵時刻,蔣介石“與當地聞人黃金榮、張嘯林、虞洽卿、王曉籟、杜月笙等深相結納,請其協助”。上海幫會決定投靠國民黨,他們召集舊部,建立武裝力量,決定必要時對糾察隊“施展鐵腕”,“一舉加以解決”。上海工人領袖王壽華,就是被杜月笙殺害的,直接進攻工人糾察隊的,也是杜月笙的勢力。
其實在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前,蔣介石就派人在上海秘密會見瞭日本代錶、美國領事、江浙財閥、青幫領袖.....共謀反共。日本、美國給瞭蔣介石政治和軍事支持,江浙資産階級給瞭蔣介石經濟援助,3月29日,上海商業聯閤會認捐瞭500萬元,4月1日,又墊付瞭300萬元,並且宣稱:“要多少,有多少”。
上海,從此也成為瞭蔣介石等買辦統治者的大本營,他在這裏和日本談和,勾結美帝國主義,結交江浙財閥、上海資本傢、青幫黑社會,一手打造他的“買辦帝國”,這個時期的上海,是“白色”的。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蔣介石政府的“清黨”和“反共大屠殺”,不但導緻瞭國共決裂,還事實上清除瞭自己38萬基層黨員,國民黨基層黨組織被徹底破壞,基層重迴地主鄉紳手中,國民黨退化為給地主、買辦看傢護院的“打手”,這時候就更不能稱之為“資産階級”政黨瞭,實際上, 國民黨政權對民族資産階級的迫害也是相當嚴重的,甚至逼得很多民族企業破産 。
《劍橋中華民國史》記載:…… 然而,上海商人和銀行傢還須酬勞蔣介石。4 月25日,他們再給蔣介石700 萬元。但是,這筆款項僅僅提起瞭蔣介石的財政胃口,因為他的軍費每月約達2000萬元。他派齣專人逐店逐廠要求捐款。例如,命令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捐款50萬元;華商電氣公司捐款30萬元;先施公司捐款25萬元 。當資本傢迴避時,蔣介石的代理人就采取恐嚇、敲詐,甚至綁架的手段。歐文・查普曼報道,“ 富有的中國人會在傢中被捕,或神秘地失蹤於街頭……百萬富翁以‘共産黨’的罪名被逮捕。在近代,上海從沒有在以前的任何政權之下,經曆過如此恐怖的統治 ”。
但在上海,紅色和白色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在黨中央撤離上海之後,地下黨組織一直在“白區”、在敵人的心腹地帶堅持戰鬥,他們獲取情報、消滅叛徒、營救同誌,從抗戰到解放戰爭,他們從未放棄,直到迎來曙光。
1949年5月1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發起瞭解放上海的戰役,5月27日,第三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第51、第37軍和5個交警總隊全部及第123、第21、第12、第75、第52軍大部,共15.3萬餘人;繳獲各種炮1370門,坦剋、裝甲車119輛,汽車1161輛,艦艇11艘,隻用瞭16天時間,上海完全解放。
我們的部隊在解放上海後,不擾民,不入宅;輜重、夥房不入市區,戰士們用鋼盔盛飯就餐;不受饋贈,不取公物等等!5月25日當天,人民解放軍進駐上海時,夜間解放軍戰士們就在馬路邊休息。
清晨,上海市民推開窗戶,看到瞭滿大街的解放軍和衣而睡的解放軍戰士,他們見到瞭史書上描繪過的”王者之師“,有人感嘆:” 國民黨再也迴不來瞭 “。
“我們就蹲在馬路邊上吃飯,百姓就給我們碗裏麵倒飯還倒菜,當然我們不肯啦,不願意,大傢就跑啊逃啊,四下裏逃,大媽們就四下裏追我們,一個追一個逃........”
“當時我記得有一位大媽,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很生氣她說:‘ 我真沒有看到像你們這樣的部隊 ’”。
雖然上海解放瞭,但上海“紅與白”的鬥爭並沒有停止。
建國初期,資産階級和在上海曾經有一次“正麵對決”,這就是著名的 “銀元戰爭”和“兩白一黑戰爭。”
上海解放後,一些留在上海的不法資本傢和投機勢力利用新生政權麵臨的種種睏難,通過販賣“黃”(黃金)、“綠”(美鈔)、“白”(銀元)擾亂金融市場,阻止人民幣進入上海。
當時上海著名的四大百貨公司銷售的商品也是公然用銀元標價,不收人民幣,以至於人民幣早晨從人民銀行發齣,當天晚上就如數迴到瞭人民銀行。他們公開叫囂:“ 解放軍可以打進上海,人民幣則進不瞭上海 。”
“銀元之戰”中,人民政府直接查封上海證券交易大樓,逮捕投機資本傢,抄沒黃金(含金飾)3642 兩,銀元 3.97 多萬枚,美元 6.27 多萬元,人民幣 1545 多萬元,呢絨、布匹、顔料、肥皂等各類囤積的商品摺價人民幣 3553 多萬元,還收繳美式手槍 2 支。“銀元之戰”大獲全勝,沉重打擊瞭上海的金融投機活動,也使人民幣在上海站穩瞭腳跟。
1949年10月15日從上海、天津開始,接著波及華中、西北地區,發生瞭一次很大的全國性物價波動,這是投機資本興風作浪,是資産階級在經濟上同共産黨的一次大的較量。
1949年底至1950年初, 首先從浙江、江蘇、山東、江西、湖南等糧、棉産區,調集大量糧食和棉花到上海和蘇南各大中城市。經過大量的物資準備後,在“兩白一黑”物價被投機商抬高到一定高度時,上海與全國主要大城市一起,大量拋售紗布、糧食、煤炭等重要物資,邊拋售邊降價,迫使投機商趕快齣貨,政府又適時低價進行收購。這一下,投機商慘重失敗,血本無歸 。
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裏,就止住瞭物價上漲勢頭,穩定瞭市場,並給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投機資本以殲滅性的打擊。事後,上海的資本傢說:“ 此次不用政治力量,而能穩住物價,給上海工商界一個教訓……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 。”
事實上,比中國當時的資産階級更懂“經濟”,在後來的“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中,也證明自己比資産階級更擅長集中資本、突擊攻堅、實現工業化......
今天,“紅與白”的鬥爭,依然沒有停止,《覺醒年代》電視劇中陳獨秀有段台詞講得很好――“ 世界今後的大流倘若沒有止境,那麼保守派和革新派的鬥爭,也便沒有止期 ”。世界是變化發展的,鬥爭是沒有止境的。
我寫這麼多,是想要告訴大傢的是上海這座城市真正的曆史傳承。
上海的近代化雖然起於清末的列強入侵、租界、通商口岸,但人民的上海,來自於黨和人民的鬥爭!上海真正的自由,不是來自於1843年,而是來自於1921年和1949年。
上海的血管裏,流動的不隻是“洋氣”、“摩登”、“精緻”、“財富”,還有那一縷公平、正義、天下大同的鮮紅。
如果有什麼不明白,去龍華烈士陵園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