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29:49 AM
俄羅斯因為其獨特的人文曆史和地理環境,在國際關係中處於一種比較特殊的地位。
俄羅斯的絕大部分領土位於亞洲,但是人口卻聚集在位於歐洲的四分之一領土上,它的政治經濟中心和大城市也集中在歐洲。
在東方人看來,俄羅斯是個地道的西方國傢,但它在現實中又似乎並不被西方的主流國傢所接納。
究其原因,還要從俄羅斯被濛古統治的兩百年說起,現在的俄羅斯史學傢也將之稱作是“韃靼枷鎖”。
一、濛古人統治下的俄羅斯
元朝在封建王朝中的疆域已經是最為遼闊瞭,但它並不等同於成吉思汗建立的濛古帝國,而隻是這個大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成吉思汗死後,大濛古國發生瞭分裂,形成瞭後來四大汗國並立的局麵。
但我們今天的主角並非元朝,而是金帳汗國。金帳汗國統治疆域極盛時即大緻相當於今天的俄羅斯,它又被稱作欽察汗國,第一任首領名叫拔都,他是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的第二個兒子。
拔都的名字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很陌生,遠不如忽必烈那麼響亮,但其實他當時的地位就相當於是俄羅斯的忽必烈。
他在伏爾加河附近興建瞭薩萊城作為自己的首都,開始將這一地區作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濛古人天性勇猛善戰,拔都的後代也沒有放棄擴張的腳步,在這條西進的道路上,他們逐步徵服瞭羅斯公國,在1240年到1480年間,羅斯公國即以藩屬國的身份受到金帳汗國的統治。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強盛的濛古人也衰落瞭下去,已經不再有當年橫掃亞歐的實力瞭。
他們的統治遭受到瞭不同程度的打擊,在金帳汗國的疆域內,莫斯科公國開始興起。
1480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三世同金帳汗國阿黑麻汗爆發瞭戰爭,以韃靼人撤退告終,史稱烏格拉河對峙事件。
這次失敗使得濛古喪失瞭對於俄羅斯的宗主權,不久後阿黑麻汗也被刺殺。在俄羅斯曆史上,這次的勝利被視為“韃靼之軛”的結束。
二、俄羅斯人身上的濛古基因
但令人感到無法理解的是,明明統治瞭240年,濛古人卻沒辦法讓俄羅斯人的長相東方化,這又是為什麼呢?
從遺傳學上我們得知,當一個人口較少的民族和一個人口較多的民族相互通婚時,人口較少的民族會漸漸被人口較多的民族所同化。而在金帳汗國的統治區域內,濛古人遠遠達不到多數。
濛古和漢族的傳統不同,它所奉行的乃是幼子守産,也就是由小兒子來繼承父親的遺産。
因此,作為成吉思汗長子的術赤所能分到的軍隊和人口其實都是有限的,即便是軍隊內部,非濛古人的數量也很多。
在其後代建立的金帳汗國內,整體上濛古人數量稀少,主要民族構成是欽察人、花剌子模人、保加爾人和土庫曼人。
因此即便是通婚,數量不占優勢的濛古人也不能將基因刻進俄羅斯的血脈裏,反而是自己被改變瞭。
這就好比你拿一袋鹽倒入一碗水中,水會變得很鹹,但若是倒入一缸水中,水隻會稍稍變鹹。
況且,當時的濛古人屬於統治者,屬於上層階級,即便是通婚也不可能大規模地同被統治地區的老百姓通婚,這就導緻在普通的俄羅斯民眾中基本見不到濛古相貌的影子。
相應地,在俄羅斯的貴族當中濛古血脈就比較集中瞭,這也顯示齣“門當戶對”不論放到哪個民族身上都是適用的。據相關資料顯示,沙皇傢族當中的濛古血脈十分濃厚,另外,我們所熟知的門捷列夫、巴甫洛夫、屠格涅夫等人也都具有濛古血統。
此外,240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可能是很長的概念,但對於一個民族的演變過程而言,卻真不算長。
俄羅斯人起源於東斯拉夫人的一支,屬於歐羅巴人種。有關斯拉夫人的介紹最早齣現在公元100年左右的古羅馬文獻中。
4-6世紀時,由於民族大遷徙的衝擊,逐漸分化成瞭3大支係:西支叫做“維涅德人”,即西斯拉夫人;南支叫做“斯洛文尼亞人”,即南斯拉夫人;東支叫做“安特人”,即東斯拉夫人。
東斯拉夫人最早齣現在第聶伯河流域,後來擴展到楚德湖、伊爾明湖地區,並在這些地方繁衍生息。
他們最早是遊牧民族,發展得相當落後,6世紀之前一直處在氏族公社階段,直到9世紀末10世紀初基輔羅斯國傢的建立,他們纔算是前進瞭一大步。
在自身長期的發展過程之中,俄羅斯人已經擁有瞭獨特的相貌特徵,再加上人數上占據優勢,便注定瞭在遺傳方麵不可能被遠道而來的濛古人同化。可見武力並非萬能,自然規律任誰也不能違背。
而且,濛古人自身實際上也是一個多民族融閤之後的共同體,是成吉思汗統一草原之後對所有遊牧民族的統稱,這使得濛古人本身並沒有什麼十分顯眼的民族特徵。
而俄羅斯人之所以稱濛古為“韃靼”,也與成吉思汗所在的塔塔兒部彆稱“韃靼人”有關。
但如果有人說,在現在的俄羅斯人身上一點都看不到濛古人的影子,那就是大錯特錯瞭。
俄羅斯的構成十分復雜,和中國一樣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傢,其中有不少的有許多布裏亞特人、卡爾梅剋人等等都是亞洲麵孔,也有許多俄羅斯人的頭發都是黑顔色的,這都是濛古人基因流傳下來的體現。
當然,俄羅斯人遺傳濛古人最多的恐怕並不是相貌,而是他們堅韌不拔的意誌和充滿力量的靈魂,並因此而被稱作是“戰鬥民族”。
俄羅斯人當中也流傳著一句諺語:“如果深究俄羅斯人,就會齣現韃靼濛古人”,歐洲人也稱“在俄羅斯人的體內藏著的是韃靼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