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4/2022, 6:45:29 PM
初中三年,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其實非常重要,未來是分流,還是進入重點高中,都要在初中這個階段進行積纍,如果忽略掉初中的學習,寄希望於高中能夠逆襲,並不是一件現實的事情。
而傢長們雖然很注重孩子的初中學業,卻不由得發現此時的孩子跟小學的孩子性情大變,各種不聽話。原因也非常簡單,此時的孩子們都開始進入青春叛逆期,開始尋找自我,也開始逐步對異性産生興趣,有的孩子也開始偷偷早戀,如果傢長和老師沒有進行正確引導的話,學生們有可能對將來的生活學習産生不好的影響。
對於早戀這個問題,到底影響不影響學生的學業,褒貶不一,有的人說現在早戀沒什麼壞處,讓孩子早日瞭解異性嘛。但是更多的傢長都會認為早戀會耽誤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也容易造成他們更加叛逆,如何發現孩子早戀,並如何有效的在不傷害孩子感情的情況下製止早戀,也成瞭傢長們的難題。
而在孩子們之間,早戀並不是一件無法令人包容的事情,反而很多學生都會以在初中找到男女朋友為榮,雖然他們並沒有乾什麼不好的事情,大多也就是請對方吃吃飯,看看電影,然後就是孩子們在社交媒體中的各種炫耀瞭。同時,孩子們對於傢長拆散自己早戀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很多從這個階段走過的網友都說:初中談個對象把我打一頓拆瞭,高中又談瞭一個,又被發現,又給拆散瞭,等到大學又催我找對象,結果我發現找不到瞭。
按照正常的說法,初中為什麼不提倡早戀呢?因為初中生大多數是十三到十五歲的年齡,這時候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剛剛開始形成,對很多事情都充滿瞭好奇,也想對此進行探索,但是此時學業要比小學時候繁重的多,學科也增加瞭很多,學習壓力的增加,讓部分學生想要去逃避現實。當然如果調查就會發現,初中生起碼有一半的孩子談過他們口中的“戀愛”,其中不乏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因為這些“好學生”也是人,也有自己小情感。
對於傢長來說,我想99%都不願意孩子早戀,那如何發現孩子早戀的跡象呢?有幾個很簡單的辨彆方法,如果孩子有這些方麵的錶現,那就要注意瞭。
一、成績起伏、突然間下降。
當然除瞭早戀,也有可能是孩子的成績真的下降瞭。
二、老師與自己聯係時候欲言又止。
有的老師可能僅僅是提醒一下傢長,並不會直接說您孩子早戀瞭,要注意以下,更不會把兩方麵傢長都叫到學校,當麵說,您幾位的孩子早戀瞭,拆散一下吧。
大多數老師都是在看自己提醒孩子的基礎上是否能有收效,無法挽迴纔會明確告知傢長。
三、在傢學習的時候經常性的發呆並且伴隨嗤嗤傻笑
發呆也許是孩子真的不會這些題,但是發呆並伴隨傻笑,大概率要麼早戀,要麼在磕CP,觀察下孩子平時的行為就知道是哪種瞭。
四、開始注意自己的隱私,並手機不願意離身
這也可能是青春期的正常錶現,但是大多數還是因為孩子對異性有瞭好感後,纔會更加注意自己的隱私,怕傢長發現。當然手機不離身也可能是同學們聊天的內容太多。但是如果是一個經常打遊戲的孩子,突然間打遊戲少瞭,聊天內容增多瞭,就有這方麵的可能瞭。
當然也並不絕對,不過這幾個方嚮的錶現如果都有的話,那大概率就離孩子正在早戀八九不離十瞭。
如何能證實呢?直接問孩子基本不會告訴你,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這招有點損,不知道傢長是否能做得齣來(做齣來也不要告訴孩子,影響形象)
去申請個手機號,重新注冊一個社交媒體的小號,不要添加孩子,添加孩子的同學的,至於以什麼理由添加,自己去思考,為什麼呢?因為孩子的朋友圈早就把父母的大號屏蔽瞭。想知道他們的動態,看娃好朋友的朋友圈最真實,什麼誰誰誰在搞對象,誰誰在追誰,誰晚上化瞭一個漂亮的妝,一目瞭然。
當然發現之後,韆萬不要使用暴力,打罵什麼都不要采用,因為強扭的瓜不甜,過激的反應也沒啥用。隻會讓孩子抱怨自己。不想讓他們談,那就采取“懷柔政策”,耐心的規勸,可以跟老師溝通瞭,如果傢長問起,老師也就會實話實說,可以讓老師從中協調。
其實對於有類初中,早戀的問題並不算很大,就是那種每升一年級,學生打亂重新分班的學校,這種學校裏,初中生早戀99%活不過一年。隻要一換年級必定分手,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的性情還是多變的,對各種事物充滿瞭好奇。於是每年的開學季也就成為瞭分手季。
我記得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孩子初三上瞭一周課,迴傢告訴我他們班一個“新聞”,初二孩子班上的十幾對“情侶”全部分手。
可能有人問,為何孩子班上這麼多對“情侶”?其實跟班主任的管理有關係,孩子初二時候的班主任屬於那種比較開放的老師,沒有對這些談戀愛的孩子加以限製和打擊,或者告知傢長學校之類的,反而幫他們隱藏瞭,同時還給這些早戀的“小朋友”安排瞭情侶座位,但是也告知不可越綫。
這種在很多傢長眼中看來很神奇的操作,反而讓這個班的孩子在他們學年期末考試中拿到瞭全年級名次匯總的第一名。這個結果也非常神奇吧。
隻能說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至於對於孩子早戀這個問題,傢長是反對還是支持或者無言的化解,都在傢長的手中。
你覺得對待孩子早戀應該采用什麼辦法呢?是疏還是堵會更有效呢?
圖源網絡,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瞭解學科知識
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哦手頭寬裕的也不妨打賞個仨瓜倆棗,在這裏謝過各位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