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3:24:18 AM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整個南北兩宋能值得一誇的皇帝也就是宋神宗趙頊,南宋的皇帝更是一群享樂的自我催眠主義者。但有一位南宋帝王,可以說是趙傢少有的明君能人,胸懷抱負而不得,他就是宋孝宗趙�Y。
趙�s意外成太子
宋孝宗趙�Y原名趙伯琮,是太祖趙匡胤七世孫,(皇位最終還是迴到瞭老大傢)。公元1162年,80多歲宋高宗趙構禪位於太子趙�Y,是為宋孝宗。
孝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為瞭改變對金國的屈辱局麵,他還多次主動對金齣擊,以圖光復河山,但是都沒有取得預想的成績。雖則如此,在南宋一朝,他仍舊是一位相當傑齣的君王。
趙�Y能當皇帝原因比較復雜。公元1129年金軍奔襲揚州,宋高宗趙構突受驚嚇,從此失去瞭生育能力。也就在這一年的鞦天,高宗唯一的親兒子也突然夭摺,一時間高宗膝下無人皇儲空虛。
朝中大臣勸高宗早日則立太子,以安時局,趙構於是命人在太祖後代的孩子中選擇子嗣繼承帝位。經過一番選擇,最後隻留下瞭趙伯琮和趙伯浩二人。
宋高宗趙構原本是比較看好健碩的趙伯浩的,但就在斟酌之際,一隻貓從兩人身邊經過,趙伯琮淡定不動,但是趙柏浩卻飛起一腳嚮貓踢去。高宗趙構見此,認為趙伯浩輕狂難當社稷,於是決定留下趙伯琮,此時他纔隻六歲。
在宮中趙伯琮由張婕妤養育,到瞭第二年的二月他便被授為和州防禦使,賜名趙瑗。當時高宗趙構的寵妃,吳纔人卻悶悶不樂,也想養育一子。高宗於是又選瞭宗室的一個五歲幼童趙伯玖賜名為瞿,交由吳纔人撫養。
如此一來,宮中就有瞭兩位儲君,這就引起瞭朝中大臣的不安。公元1135年,高宗趙構應大臣趙鼎之請,讓趙瑗在資善堂讀書,還請瞭學識淵博的老師教授他學習。那趙元天資聰穎,博聞強記,深得高宗趙構的喜愛。
在他15歲那年,高宗趙構還封他做瞭晉安郡王,讓他開始接觸政事。年輕的他對秦檜的妥協投降主張十分不滿,還經常齣言頂撞秦檜。秦檜也忌憚於趙瑗的能力,於是便經常教唆高宗趙構免去趙瑗皇子的身份,好在趙構看齣瞭秦檜的心思,沒讓他得逞。
公元1154年。浙江衢州發生瞭強盜搶劫的案件,秦檜沒有上奏就私自調動軍馬進行拘捕。趙瑗就將此事密告到高宗趙構那,趙構得知後非常震驚,心裏對秦檜的擅權舉動感到十分不滿。
此時,高宗的另外一個養子趙璩也已經成人瞭,被封為恩平郡王。對於同為太祖之後的兩人究竟立何人為嗣,高宗趙構又猶豫不決瞭。
最終高宗趙構想齣瞭一個高招,他賜給兩人美女各十名,名為賞賜,其實另有打算。過瞭一段時間後,高宗趙構又將美女召迴,經過檢查發現賜給趙璩的十名美女已非完璧之身,而賜給趙瑗的那十名美女仍是完璧之身。經此事,高宗趙構心裏已經有瞭計較。
登基成帝,決心北伐
公元1162年金兵退兵後不久,朝廷百廢待舉,而朝中主戰主和兩派再起紛爭。高宗趙構心灰意冷,決心禪位遠離朝堂的是是非非。在這年的五月,正式下詔冊立趙瑗為皇太子,並改名趙�Y。到瞭六月,高宗退位,移居德壽宮,趙�s繼承皇帝位,是為宋孝宗。
孝宗繼位之後銳意恢復,在他繼位的第二個月,他就啓用抗金名將張浚為江淮宣撫使,同時還為嶽飛父子平反昭雪,追復其官爵。孝宗的這些舉動順乎民心,朝野上下為之一振。
到瞭第二年四月,宋孝宗就授意張浚籌劃北伐。到瞭五月張浚就派遣李顯忠渡江齣擊,先後收復瞭靈壁、虹縣等地,繼而又攻陷瞭宿州。宿州之戰,宋軍斬殺金兵數韆,俘獲近萬人,捷報傳來,舉國歡騰。
孝宗便任命李顯忠為淮南京東河北招討使,任命邵宏淵為副使。金軍左副元帥屹石烈誌寜親自率10萬大軍來攻,李顯忠一邊率領部下浴血奮戰,另一邊又要求邵宏淵發兵,閤力夾擊金軍。
但是邵宏淵卻按兵不動,還對部下說,現在正當盛暑,就算是搖著扇子也不涼快,何況是頂著炎炎烈日披甲作戰呢。士兵們聽瞭這話,軍心動搖,甚至有些參戰的將領還帶兵臨陣逃脫。
李顯忠孤軍奮戰終是難支,隻好趁著夜色撤離瞭宿州,那金兵就趁勢掩殺,宋軍大敗,死傷不可計數。軍資器械幾乎喪失殆盡,孝宗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失敗瞭。
無人可托,北伐夢碎
北伐失敗之後,張浚上書請罪,朝中的妥協派官員便趁機詆毀北伐的主張,提齣求和的主張。而孝宗此時信心動搖,便啓用瞭湯思退為相,讓他主持與金議和之事。湯思退是秦檜的餘黨,力主求和。
他極力排斥主戰派將領,緻使張浚被罷官,不久死於謫途。公元1164年,金世宗為瞭達到以戰促和的目的,發兵南下,先後攻占楚州、毫州、滁州等地,並準備渡江南下。
在這種情況下,孝宗隻得同意簽訂議和協議。協議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南宋皇帝不再嚮金稱臣,改稱叔侄關係,南宋給金每年的歲貢改為歲幣,南宋割讓商州,秦州給金,那這就是曆史上的“隆興和議”。
雖然說宋的地位自此有所改善,但這仍然是一個屈辱的和約。既然閤約很屈辱,孝宗簽訂之後更是力圖振作,希望能夠再度北伐,改變屈辱局麵。
他整頓士卒的同時,在朝中精選抗金良將,為日後北伐做準備。但是此時的朝堂君雖有光復之心,卻無可托之將。
隨著南宋一係列名將如嶽飛、韓世忠、張浚等人的先後離世,朝中可以托付軍國大事的,就隻有四川宣撫使虞允文一人瞭。
虞允文這個人頗有軍事纔能,曾經在完顔亮南侵之時,於采石磯大敗金兵,從而名揚天下。孝宗對他非常賞識,先提拔他為樞密使,後又將他任命為少保、武安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讓他到四川整軍備戰,而且還和他相約來日齣兵,東西並舉,共剋金室。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公元1174年,虞允文因勞纍過度,帶著一身遺憾與世長辭。孝宗受此打擊,再加上高宗掣肘、朝臣離心,心灰意冷之下,再也不提北伐瞭。
專心國事,開創乾淳之治
那自此之後,孝宗安於外事,轉而對內政進行治理。他多次下詔減免百姓賦稅,對於以往提前徵收賦稅的做法加以製止,要求各地按照時間徵收田賦,違者嚴懲,以此來保護生産,減輕農民負擔。
此外,孝宗還要求各地勸課農桑,興修水利,解決關乎民生社稷的實際問題。在文化方麵,孝宗又倡導百傢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環境。正是由於這種寬鬆的社會環境,在他統治的年代,湧現瞭一大批著名學者和文人,比如說思想傢硃熹、陸九淵、陳亮、葉適等人,又比如說著名的文學傢陸遊、楊萬裏、辛棄疾等人。
宋孝宗他還非常的孝順,他自幼被高宗抱養入宮,因此一直以來對高宗極為的恭敬又孝順。高宗退位之後,仍然時常乾預政事,在對金的問題上和孝宗意見相左,便常以太上皇的身份加以掣肘。
但孝宗對此並不生氣,為瞭避免父皇動怒,他有時候還盡量滿足高宗的一些無理要求。公元1187年,81歲的高宗病重,孝宗非常擔心,便常留在德壽殿晝夜侍奉高宗。
到瞭九月份,高宗病逝,孝宗更是下詔錶示要為高宗守孝三年,在服喪期間他隻吃少量素食,以至於日見憔悴,麵容枯槁。
他的一位吳姓妃子見狀非常擔心,就暗中吩咐內侍在他的膳食裏加一點雞汁,孝宗發現之後十分惱火,當即將這位吳姓妃子驅逐齣宮。
公元1189年的二月,金世宗病死,他的孫子完顔�Z繼承瞭帝位,是為金章宗。那按照隆興和議,年過花甲的孝宗要嚮年僅21歲的金章宗自稱為侄。
孝宗自然是不願意見到這種尷尬的局麵,就把皇位禪讓於太子趙��,自己退居重華殿做起瞭太上皇。趙��繼位之後,皇後李氏嫉妒又霸道,與孝宗的關係非常不好,她當上皇後之後就在光宗趙��麵前離間他們父子,緻使孝宗父子關係日漸疏遠。
孝宗獨居重華殿有時候想見見自己的兒子,都因為李皇後的阻撓而無法實現。孝宗為此常常悶悶不樂,身體也每況愈下。公元1194年六月,南宋唯一有心光復江山的皇帝宋孝宗孤獨的病逝於重華殿,也帶走瞭一生未能實現的壯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