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6:21:31 PM
如今提到足球,尤其在中國……
額……隻能說:
中國球迷是痛並快樂著!
其實呢?足球
在中國史上那可是世界體壇的 NO.1
隻是當時足球的名字叫做
―― 蹴鞠
說到蹴鞠大傢首先也許會想到
名著《水滸傳》中的那位 足球大V――高俅
與宋徽宗趙佶滿滿的“激情”吧!
《水滸傳》中著名反派高俅就是宋代的超級球星,名字都是因為球踢得好而取的,他就是北宋“足壇”最靚的仔,堪稱“北宋梅西”。
“高俅見氣球來,也是一時的膽量,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高俅隻得把平生本事都使齣來,奉承端王。那身分模樣,這氣球一似鰾膠粘在身上的。”
宋徽宗繼位之前被封為端王,本就是資深球迷,見到瞭高俅這一番操作,馬上路轉粉 ,高俅也因此青雲直上。
你們以為高俅
是“ 蹴鞠第一人 ”那就錯瞭!
那時候,除瞭趙佶、高球外
北宋宰相丁謂、李邦彥,都是踢蹴鞠的高手
那時候,每一天都有商業性的足球錶演
市民要掏錢買票
纔可以入內觀賞 蹴鞠比賽 !
當時也會每年選齣來
年度蹴球最有名的幾個明星
讓大傢用來追星!
類似於今天的
“中國足球超級聯賽”
用於踢齣中國,走嚮世界……
競技體育伴隨瞭整個人類曆史
帶有競技色彩的體育運動
在各個朝代都備受各階層的喜愛
韆年前的北宋
都有哪些體育娛樂活動呢?
據說除瞭女子相撲還有高爾夫!
快來看看
河大衛為你一一盤點
1
北宋足球世界杯:蹴鞠
蹴鞠,是一種群體性體育運動,又名“蹋鞠”“蹴球”“築球”等。蹴鞠誕生於戰國時期,那時被稱為“蹋鞠”,漢以後稱為“蹴鞠”,到瞭宋朝,蹴鞠的發展達到瞭高潮,從皇室到官吏,到普通百姓甚至孩童都喜愛蹴鞠,蹴鞠成為瞭宋時的一種國民運動。
(北宋 蘇漢臣《宋太祖蹴鞠圖》,元代臨摹品,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蹴鞠所踢的球用皮子縫閤而成,裏麵塞滿羽毛一類的填充物。宋代蹴�g的比賽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白打,一種是築球。宋代的足球愛好者和職業的蹴鞠藝人組成瞭圓社,主要提供蹴鞠藝人保障、訓練蹴鞠愛好者,也起到瞭推廣蹴鞠的作用,宋人的蹴鞠文化和社會風氣也有瞭新的氣象。
(宋代蹴鞠銅紋鏡)
(《事林廣記》中記載的蹴鞠球門)
2
北宋江湖風雲錄:武術
宋朝是我國武藝發展至關重要的時期。
撂石鎖, 武術功法運動的一種,相傳起源於唐宋,也稱為“石鎖功”。操練石鎖花樣變化無窮,大緻可分為翻花、接花、組閤套花。石鎖承載著豐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在強身健體的同時給人以健與美的藝術享受。
相撲, 源於中國,古代角抵亦稱角力、相撲,即通俗說的“摔跤”。宋朝的相撲還有規模宏大的全國性比賽,獲勝者可以從平民直升佐軍,成為官傢的“內等子”,終身吃俸銀。
(綠釉相撲俑 河南博物院藏)
(明代 仇英 《南都繁會景物圖捲》局部)
太祖拳, 相傳為宋太祖趙匡胤所創,古稱“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 該拳法講究實戰,重攻防格鬥,追求“囚身似貓,抖身如虎,行似遊龍,動如閃電”。
兵器, 宋時兵器開始多樣化,如騎兵所用的“雙鈎槍”,步兵所用的“素木槍”,還有“搗馬突槍”“拐刃槍”等。民間也有很多練武組織,各擅長弄棍、舞刀、舞劍等。這對於對古代兵器的改進發展起到瞭推動作用。
3
北宋軍人拉練賽:馬球
馬球在宋代又稱為“打�隆被頡盎骶稀薄盎魍琛薄K未�的馬球運動在中國曆史上是最頂盛時期,馬球運動在宋代不僅隻是專屬於帝王將相的貴族運動,更是軍營將校的軍訓活動,甚至發展成為民間小民的娛樂項目。
宋代首都開封城有專供人們比賽馬球的場地。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瓊林苑宴殿南麵有橫街,牙道柳徑,乃都人擊�輪�所。”宋代馬球運動與蹴�g運動一樣在中國曆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繁盛的競技體育運動。
4
北宋咖啡拉花:點茶
中國茶飲在宋代最為盛行,《大觀茶論》記載:"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
宋代,盛行點茶法,在社會各個階層中普及,茶不僅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飲茶的風俗也深入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麵。到瞭宋代,中國的茶道發生瞭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
和唐代的煮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裏,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嚮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麵。點茶,也常用來在宋代鬥茶時進行,是兩宋飲茶的主流形式。
5
北宋雅緻行酒令:投壺
投壺是從先秦延續至清末的漢民族傳統禮儀和宴飲遊戲,從周禮射禮衍生而來。古代重武習射,常舉行射禮,然而當活動場地有限、賓客數量不足等原因而無法射箭時,投壺就被用來代替射箭,因而有“凡宴不射,即為投壺”的說法。投壺的核心環節是“投箭入壺”,但並不是想怎麼投就怎麼投的。
(東漢畫像石《投壺圖》,現藏於南陽漢畫館)
(圖片齣自[北宋]司馬光《投壺新格》)
標準的投壺從入場到比賽,都有固定的台詞和走位,期間配以音樂控製節奏,最後飲酒慶賀,整個過程井然有序,儀式感十足。雖然宋代投壺運動摒棄瞭前代一些過於繁瑣的禮儀,更注重其娛樂性,但還是有謙讓之風。
(第一排左起:有初、連中、有初貫耳、貫耳、連中貫耳、散箭)
(第二排左起:全壺、有終、驍箭、敗壺、模耳、橫壺)
6
北宋小資“高爾夫”:捶丸
“捶丸”,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的球類遊戲。捶丸的前身是唐代馬球中的步打球。當時的步打球類似現代的麯棍球,有較強的對抗性。
《蕉蔭擊球圖》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到瞭宋朝,步打球由原來的同場對抗性競賽逐漸演變為依次擊球的非對抗性比賽,球門改為球穴,玩法由唐代的“以球進入對方球門為勝”變為“以球入穴為勝”,名稱也隨之改稱為“步擊”“捶丸”。
(岱廟 宋童子捶丸圖)
捶丸不僅僅是一項老少鹹宜的休閑娛樂活動,同時在古代它還是提升道德修養、檢驗君子風範的一種重要方式。
7
北宋金小醜奬:抖空竹
空竹,古稱鬍敲、空鍾、空箏,俗稱嗡子、響鈴、轉鈴等等。
據說,宋代勾欄瓦肆的百戲雜耍中齣現的“弄鬥”就是抖空竹的前身。大宋東京城,勾欄瓦肆眾多,其中蓮花棚、牡丹棚便是較為著名的兩個。
抖空竹的玩法多種多樣,技藝五花八門,有單人、雙人、多人等各種形式。
8
北宋花樣跳水:水鞦韆
水鞦韆是中國古代水上運動之一。始見於宋代,為“百戲”之一,是利用鞦韆作跳水器械的一項跳水運動形式。
(元代 王振鵬《龍舟奪標圖》中的水鞦韆)
錶演之前,先在水中置兩艘雕畫精美的大船,船頭竪起高高的鞦韆架。錶演時,船上鼓聲大作,船尾上雜耍藝人,先耍練上竿,然後錶演者按次序登上鞦韆,奮力悠來蕩去。當鞦韆悠到和鞦韆架的橫梁相平之時,他們雙手脫繩,藉鞦韆迴蕩之力躍入空中,在空中翻個跟鬥,然後投身入水。因錶演者姿勢各異,看上去驚險優美而又變化無窮。
(元代 王振鵬《金明池龍舟圖》中的水鞦韆)
這種高超的跳水錶演,每年隻一次。它和龍舟競賽在同一天進行。每逢這天,連皇宮中的宮女都登樓上閣,撩開門窗上的珠簾,盡情觀賞。
想瞭解更多河南衛視精彩內容
請關注河南衛視公眾號吧!
編輯丨瀋十一 監製丨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