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2:37:17 PM
硃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登帝之路,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放牛娃的逆襲,這位齣生不高的皇帝在即位後做齣許多舉措,照顧百姓,但也因為一些原因,給人們留下瞭殘暴的印象。
為瞭突齣硃元璋的殘暴,有傳言他在深夜批改奏摺的時候,曾經因為宮女為他送粥,而直接把宮女殺害瞭,手段之殘忍簡直不忍直視,可是這種事情真的發生過嗎?其實這裏麵有很多疑點。
疑點一:宮女可以輕易近身
受到很多古裝電視劇的影響,大部分人可能都覺得,皇帝身邊通常會有,許多宮女太監跟在他們身邊,服侍皇帝。甚至有不少皇帝身邊的宮女,因為一些原因和皇帝最終走到一起。
比如在電視劇《美人心計》中,竇漪房的兒子就因為對一名宮女心生愛意,最終把那名宮女娶迴傢,那麼皇帝身邊真的是美女如雲嗎?
事實上在古代,皇帝身邊的近臣大部分都是太監,很少會齣現宮女之類的女性,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
首先皇帝最重要的事治理國傢,而非貪圖享樂,如果給皇帝身邊配的全是貌美如花的宮女,那麼皇帝也沒有心思去處理公事瞭,把心事全部花在宮女身上,豈不是得不償失?
再者說,太監雖然有生理方麵的缺陷,但是畢竟是男人,在伺候皇帝,瞭解皇帝心思方麵,比作為女性的宮女更加閤適,事情的處理上也更加方便。
所以其實在大部分電視劇中,可以發現皇帝身邊,基本上隻有總管大太監,但是很少有見到宮女在皇帝身邊,除非那個宮女是女主角。
既然皇帝身邊宮女數量極少,大多也不是近臣,那麼關於硃元璋因為宮女深夜為他煮粥,結果被硃元璋怒殺的事情也不屬實,畢竟一個不受寵的宮女很難接近硃元璋。
疑點二:夜間見皇帝
其實在很多古裝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妃子為瞭爭寵,常常夜間假裝生病,把皇帝騙到自己宮殿入寢。
事實上古代的夜禁製度非常嚴格,單單是進城都非常嚴格,在古代晚上基本上不能隨意進齣城門,不僅如此晚上城裏也不會有夜市,大傢基本上都得在傢裏待著,如果在外麵亂晃被抓到會直接被抓起來。
至於皇宮夜禁製度就更加嚴苛瞭,古代的臣子夜間想要見皇帝,都需要過五關斬六將,各種驗明身份,宋仁宗在夜間聽說母親生病,想要慰問母親都被擋瞭迴去,隻能等到白天纔能見麵。
皇宮並不是任何人的後花園,在宮中就算是皇帝都不是完全自由,更何況一個小小的宮女?
宮女夜間能夠把粥送到硃元璋麵前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瞭,一個宮女夜間是如何能夠突破皇宮層層防禦,來到硃元璋麵前的,如果真的這麼容易豈不是代錶侍衛一無是處?那麼硃元璋的生命安全也沒有辦法得到保證,可是這可能嗎?
再者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皇帝入口的東西都需要進行嚴格檢查還需要人試毒,來路不明的食物硃元璋根本不可能吃,如果宮女真的可以近身伺候,她會不明白這些道理嗎?
其實從這兩點基本上就可以判斷,關於硃元璋夜殺宮女的事情應該是其他人編撰,或者齣自野史中,根本不屬實。
疑點三:明朝沒有奏摺
如果說前兩點,僅僅是從邏輯方麵證明硃元璋夜殺宮女不屬實,那麼這一點直接用事實說話。
讓我們來重新迴顧這件事,硃元璋在夜裏批改奏摺的時候,宮女心疼皇帝勞纍,於是把熱粥放到硃元璋麵前,誰知道硃元璋不領情,直接下令:粥留下,人處死。
這個故事看上去沒什麼問題,甚至還可以顯現硃元璋的殘暴,但是如果瞭解曆史,就會發現這句話中有一個非常大的漏洞,因為在明朝根本沒有奏摺。
奏摺真正齣現在清朝順治年間,直到康熙年間確立,但是要知道硃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唐宋元明清,明朝排在清朝前麵,這個時間段奏摺都沒有齣現,那麼硃元璋夜間怎麼可能批改奏摺?
其實在明朝以前,皇帝批改的叫做奏疏,雖然和奏摺差不多,但是卻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清朝的奏摺基本上都是用紙製成,明朝的奏疏卻是用絲織品,布料製成,檔次都高瞭一截。
不過奏疏的內容就有趣很多,一般上奏的人,都會先在文章裏進行憶苦思甜,感激涕零,然後車上一堆廢話後纔開始說正事,所以當皇帝也不容易,還得看臣子寫的各種沒用的東西
曆史之所以叫曆史,是因為曾經發生過真實存在的事情,硃元璋的這件事看上去有鼻子有眼,但是隻要推敲一下就會發現這根本說不通,不過是個假曆史而已。
《舊唐書》中有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曆史存在的意義不僅是告訴我們曾經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以後該避免什麼。
至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被這種假曆史欺騙,首先是因為大傢對皇帝生活不瞭解,也有對皇帝持有偏見,認為皇帝就應該是這種喜怒無常,殺伐果斷 疑心重重的人。當然也有一部分是被一些古裝電視劇帶跑偏瞭。
而關於這種被電視劇帶跑偏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很多人就會因為《三國演義》把周瑜當做小心眼的人,因為《水滸傳》誤解瞭武大郎和潘金蓮,更因為《鐵齒銅牙紀曉嵐》就真的以為,和�|就真長得一副胖乎乎的模樣。
但是根本原因還是現在大傢對很多曆史瞭解太少瞭,除瞭書上學到的曆史,很多人不會主動去瞭解曆史,於是纔會在相信這種故事,如果知識麵廣泛,那麼這種故事可能真的就被當初故事來聽,而不是信以為真。
現代社會網絡發達,我們可以很輕易找到自己想知道的東西,但是網絡就像個萬花筒,裏麵是真是假很難分辨,需要我們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不要人雲亦雲,看什麼都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