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5:02:26 PM
1、蔚來汽車漲價1萬,李斌:扛不住瞭
2、台積電一季度營收接近170億美元,再創新高
3、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獲新進展,最早明年開始生産“擎天柱”
4、美媒:美2024年重返月球不靠譜
5、SpaceX運送首個全平民乘組抵達國際空間站
6、AMD RX 7700XT顯卡曝光:6nm工藝,性能看齊6900XT
7、四成新增騎手是製造業工人轉行
8、知乎:全球發售2600萬股銷售股份,每股發售價51.8港元
9、清華首次實現100公裏量子直接通信,有助城際量子直接通信
10、A股大跌2.61%,中芯國際跌5%:2年來市值損失3000多億
1、蔚來汽車漲價1萬,李斌:扛不住瞭
昨日蔚來宣布,受今年以來全球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影響,2022年5月10日起,蔚來將對旗下産品價格進行適當調整。具體調整方案如下:
車價方麵,ES8、ES6及EC6各版本車型起售價上調1萬;ET7/ET5的起售價格不變。BaaS電池租用價格方麵,長續航電池包電池租用服務費由1480元/月調整為1680元/月;標準續航電池包電池租用服務費不變,仍為980元/月。已購車用戶不受該調整影響。
此外,電池包按年靈活升級至長續航電池包的價格調整為9,800元/年;按月靈活升級價格不變,仍為880元。2022年5月9日(含)前支付ES8、ES6、EC6、ET7定金或ET5預訂金的用戶,購車及電池租用價格不受此次調整影響。
針對此次蔚來漲價,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也作瞭迴應:“原材料,特彆是電池原材料今年漲的太多,近期也看不到下降等趨勢,本來想多扛一扛,疫情這麼一搞更是扛不住瞭。”
2、台積電一季度營收接近170億美元,再創新高
日前,台積電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在今年第一季度共營收4910.76億新台幣,摺閤約170億美元,再次創下曆史新高。
具體而言,台積電在今年一季度三個月的營收,分彆為1721.76億、1469.33億和1719.67億新台幣,同比分彆增長35.8%、37.9%和33.2%,延續瞭高速增長的勢頭。台積電去年一季度營收3624.1億新台幣,今年一季度較之同比增長35.5%。
在1月13日發布的去年四季度財報中,台積電管理層預計今年一季度營收166-172億美元,就已公布的數據而言,也達到瞭預期。對於營收達預期,相關分析錶示,台積電營收增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得源於蘋果手機的大賣,且在缺芯的大環境下,台積電的營收在未來一段時間有望再創新高。
3、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獲新進展,最早明年開始生産“擎天柱”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馬斯剋近日錶示,特斯拉最早將於明年(即2023年)開始生産一款名為擎天柱(Optimus)的人形機器人。馬斯剋上周四在得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特斯拉新汽車裝配廠開幕儀式上錶示,“我們有望在明年生産第一個版本的擎天柱機器人。”
馬斯剋還透露稱,“擎天柱”最終將能夠做人類不想做的事情,並稱該款機器人將為人類帶來一個“富足的時代”。他還樂觀地錶示,“擎天柱”將“改變世界”,知名程度甚至可能超過特斯拉,但“這可能很難想象。”
據悉,馬斯剋首次宣布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時,曾錶示該款機器人將基於特斯拉自動駕駛電動車所使用的芯片和傳感器。據馬斯剋稱,“擎天柱”身高為5尺8寸(約173公分),重125磅(約56公斤),行走速度為每小時5英裏(約時速8公裏),最多可提45磅(約20公斤)的物品,並且頭部會配有一塊屏幕,以便使用者可以獲取有用的信息。
4、美媒:美2024年重返月球不靠譜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於近日刊發瞭一篇題為《NASA2024年重返月球的混亂計劃背後》的報道,作者係記者萊托・什普納爾。
報道稱,NASA的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嚴重超支,進度緩慢。他錶示,3年前時任美國副總統邁剋・彭斯宣布,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要爭取在2024年實現讓人類重返月球的目標。洛格斯登說,這個日期“根本不現實,它隻是一個政治産物”。
5、SpaceX運送首個全平民乘組抵達國際空間站
4月10日消息,載有首個全平民乘組的美國“SpaceX Crew Dragon”商用飛船已抵達國際空間站。
除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前宇航員邁剋爾・洛佩斯-阿萊格裏亞之外,此次搭乘飛船參加太空旅行的乘客還包括美國人拉裏・康納、加拿大人馬剋・帕西以及以色列人伊爾坦・施蒂比。這3位乘客各自要為旅行支付5500萬美元。
這是第一次完全由平民組成的機組人員執行的太空飛行任務並前往國際空間站。
6、AMD RX 7700XT顯卡曝光:6nm工藝,性能看齊6900XT
爆料達人Moore's Law is Dead在最新節目中搶先給齣瞭RX 7700 XT顯卡的主要規格。
按照他的說法,RX 7700 XT基於RDNA3架構,6nm Navi 33 核心,麵積360-460mm2 ,比Navi 21( 520mm2 )小瞭一大圈。匹配 8GB GDDR6顯存,無限緩存128~256MB,整卡功耗200W。
可由於GPU底層設計變化,單芯片最多依然集成瞭和RX 6900 XT相同的5120個流處理器,不過Navi 33隻開放瞭4096個。
一方麵,Navi 33相較於對位的上一代Navi 23,後者的流處理器數隻有2048個。另一方麵,加之軟硬件調整優化RX 7700 XT的光柵化性能看齊甚至小優於RX 6900 XT,光追性能則無壓力超越RX 6900 XT。
7、四成新增騎手是製造業工人轉行
人社部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製造業10大重點領域人纔需求缺口將近3000萬人。年輕人不願進工廠,更青睞互聯網大廠及送外賣。
某平台曾公布數據:疫情期間兩個月內新增騎手58萬人,其中40%來自製造業工人。傳統製造業要及時進行産業轉型升級,在用工環境、管理、待遇方麵也需要提升。
8、知乎:全球發售2600萬股銷售股份,每股發售價51.8港元
知乎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擬全球發售2600萬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260萬股,國際發售股份2340萬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2022年4月11日至4月14日招股,預期定價日為4月14日;公開發售價將不超過每股發售股份51.80港元,每手買賣單位100股,入場費約5232港元;瑞信、摩根大通、中金公司及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預期股份將於2022年4月22日於聯交所主闆掛牌上市。
根據財報顯示,知乎2021年第四季度平均移動端月活躍用戶達9960萬人,平均每月瀏覽人次達5億,平均每月用戶互動達3.9億次。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知乎的纍計內容創作者達5500萬人,纍計貢獻4.2億條問答內容,涵蓋超過1000種垂直領域。
知乎的收入由2019年的人民幣6.705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幣14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30億元(4.644億美元),自2019年以來的復閤年增長率為110.1%。
9、清華首次實現100公裏量子直接通信,有助城際量子直接通信
近日,清華大學團隊首次實現通信距離達到100公裏的量子直接通信新係統,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量子直接通信距離,有助於實現無中繼條件下城際量子直接通信。
2016年,清華大學和山西大學聯閤團隊完成瞭量子直接通信的第一個實驗演示。三年後,龍桂魯教授團隊和清華大學電子係陸建華教授團隊閤作,成功研製瞭國際上第一個量子直接通信係統,實現瞭1.5公裏光縴距離下50bps(比特/秒)的安全通信速率。
此次,龍桂魯與陸建華教授團隊設計和實現瞭一種相位量子態與時間戳量子態混閤編碼的量子直接通信新係統,量子直接通信距離首次達到100公裏,可以在無中繼條件下實現城市之間的點對點量子直接通信,同時可以支撐基於安全經典中繼建立的廣域量子網絡的一些應用。相關成果發錶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期刊。
10、A股大跌2.61%,中芯國際跌5%:2年來市值損失3000多億
4月11日,A股再次大跌,4100多隻股票飄綠,芯片闆塊也是重災區,科創闆一哥中芯國際股價暴跌5.3%,最新價格隻有42.6元,市值3368億元,創造曆史新低。
中芯國際在2020年7月16日正式登陸科創闆,開盤價格高達95元,相較27.46元/股的發行價上漲245.96%,市值6000多億,成為科創闆一哥,不過開盤即巔峰,2年來股價下滑超過50%,市值損失超過30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