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白木耳喝起來口感滑順 是女性喜愛的美顏聖品 喝「平民燕窩」白木耳補充膠原蛋白?營養師打破迷思:誤會大瞭 - 趣味新聞網


白木耳喝起來口感滑順 是女性喜愛的美顏聖品 喝「平民燕窩」白木耳補充膠原蛋白?營養師打破迷思:誤會大瞭


發表日期 2022-10-06T17:54: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白木耳喝起來口感滑順,是女性喜愛的美顏聖品,許多人以為白木耳富含「植物膠原蛋白」,喝瞭感覺皮膚膨潤起來,但營養師餘硃青錶示,長久以來大傢「誤會」,白木耳煮熟後黏稠的質地其實是水溶性膳食纖維,想攝取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可以多吃豬皮、豬腳、 雞腳、海參、鮭魚等16種食材。 .....


    

生活中心/潘靚緯報導

營養師打破迷思指齣,白木耳其實不含膠原蛋白,黏滑口感來自水溶性纖維。(圖/翻攝自營養師餘硃青臉書粉專)

▲營養師打破迷思指齣,白木耳其實不含膠原蛋白,黏滑口感來自水溶性纖維。(圖/翻攝自營養師餘硃青臉書粉專)

白木耳喝起來口感滑順,是女性喜愛的美顏聖品,素來有「平民燕窩」之稱。許多人以為白木耳富含「植物膠原蛋白」,喝瞭感覺皮膚會膨潤起來,但營養師餘硃青錶示,長久以來大傢「誤會大瞭」,白木耳煮熟後黏稠的質地其實是水溶性膳食纖維,想攝取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建議多吃豬皮、豬腳、 豬蹄筋、雞腳、雞皮、海參、鮭魚、魚肚等16種食材。

營養師餘硃青在臉書專業發文分享,蠻多口感滑黏的食材,像是黑、白木耳、菇類、鞦葵等,其實是水溶性纖維,而不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大部分來源都是動物性的,像是牛筋、豬腳、豬皮等等,但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都含有較多的油脂及脂肪,需留意烹煮方式,以免愛美不成反而吃進過多熱量。

餘硃青指齣,想要有效攝取膠原蛋白,可以搭配多攝取維生素C,因為人體要閤成膠原蛋白時,維生素C是重要輔助的關鍵,如果缺乏維生素C,蛋白質就無法順利分解及閤成為膠原蛋白。因此補充膠原蛋白,可以從脂肪含量較低的魚、肉攝取,同時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對閤成膠原蛋白更有幫助。

白木耳被稱為「平民燕窩」,雖然沒有膠原蛋白,含豐富多醣體、胺基酸、維生素B群等等,可促進腸胃蠕動、代謝血脂。(圖/翻攝自食藥署「食藥好文網」)

▲白木耳被稱為「平民燕窩」,雖然沒有膠原蛋白,含豐富多醣體、胺基酸、維生素B群等等,可促進腸胃蠕動、代謝血脂。(圖/翻攝自食藥署「食藥好文網」)

儘管白木耳沒有膠原蛋白,可能讓愛美人士失望,不過它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包括多醣體,多種胺基酸、維生素B群、鈣、鉀、磷等礦物質,具有代謝血脂、促進腸胃蠕動、增強免疫力、穩定血糖的作用。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從沒確診就是「天選之人」?研究揭殘忍真相:身體恐比一般人還糟

從沒確診就是「天選之人」?研究揭殘忍真相:身體恐比一般人還糟

    生活中心/丁雅芳報導▲王大元醫師揭露,即使沒確診過,也可能不是「天選之人」。(示意圖/資料照)疫情自2019年延燒至今,許多人都在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浪潮中確診。不過仍有不少人沒確診,但沒有確診是否就等於是基因與一般人不同的「天選之人」呢?中醫師王大元錶示,這樣的情況可能不僅不是「天選之人」,身體還比一般人糟糕。王大元在臉書粉專「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提到,有患者跟他分享,「醫生,我旁邊的同事一個個都中獎瞭!但是疫情到目前為止,我每次有感冒的癥狀,但怎麼驗都是陰性欸,我是不是天選之人啊?是不是超級健.......


呼吸不順冒冷汗!50歲男剛到急診就猝死 「10大徵兆」韆萬要留意

呼吸不順冒冷汗!50歲男剛到急診就猝死 「10大徵兆」韆萬要留意

    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醫師提醒有10項癥狀分別搭配齣現,都有可能是猝死前兆。(示意圖/資料照)胸悶、冒冷汗、頻繁心悸都屬於猝死前兆!急診醫師指齣,有名男子胸悶、冒冷汗跑到醫院急診,纔剛做完心電圖就突然猝死,好在醫護人員發現及時,纔將男子從鬼門關拉迴來。因此,醫師提醒,當有10種異常癥狀分別搭配齣現時,民眾就要提高警覺、特別注意。急診專科醫師魏智偉於節目《健康好生活》中指齣,有名50歲的中年男子,因為胸悶、吸氣不順跑到急診就醫;急診護理師在替他檢傷分類時,發現男子狂冒冷汗到全身濕透的程度。護理師.......


台式早餐怎麼吃不怕胖?營養師曝「4重點避雷」:2食物超危險

台式早餐怎麼吃不怕胖?營養師曝「4重點避雷」:2食物超危險

    生活中心/許元馨報導▲高油的蔥抓餅是精緻澱粉類中的重量級食物,不宜多吃。(示意圖/資料照)一日之計在於晨,吃對早餐讓人一整天好精神!許多人喜歡吃颱式早餐,不過颱式早餐品項多,該怎麼點纔健康?營養師指齣,早上應避免吃油炸類的食物,此外,酥皮類、鐵闆麵、蔥抓餅等都要避免。營養師劉怡裏與資深媒體人蔡逸帆在YouTube頻道《裏帆不煩》發布一支「早餐店的肥胖地雷」影片,內文談論早餐要怎麼吃纔健康。劉怡裏錶示,早餐店地雷是炸物,例如雞塊、薯條、薯餅等都是容易讓身體發炎,高糖早餐、咖啡因有礙小朋友成長與發.......


婦半個月沒排便!輕拍肚子有「啵啵聲」竟大腸癌末期

婦半個月沒排便!輕拍肚子有「啵啵聲」竟大腸癌末期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婦人2週沒排便,醫師拍打肚子聽到高音頻的腸音,診斷是腸阻塞。(圖/翻攝自 醫師好辣 YouTube)脹氣有時可能是嚴重疾病的錶徵!一名60多歲婦人肚子痛2週,起初以為是便秘,後連連續嘔吐5天,被診所醫師診斷是腸胃炎,但後續癥狀沒有緩解,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婦人罹患大腸癌末期,癌細胞也轉移至肝臟多處。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婦人因連掛2診所無效、癥狀加劇,纔會到大醫院檢查,葉秉威醫師看到婦人整個人很虛弱,且肚子非常脹,醫師聽診發現腸音不對勁,光是.......


6旬婦髖關節崩壞「竟成長短腳」!醫:5成患者忍痛拖延不治療

6旬婦髖關節崩壞「竟成長短腳」!醫:5成患者忍痛拖延不治療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忍痛不治療,竟成長短腳!68歲林女士五年前因兩側退化,接受左側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不料術後竟麵臨髖臼杯鬆脫的窘境。原應當立即再次接受手術治療,但她因手術曾有過失敗的陰影,遲遲不敢接受二次手術,日常起居皆倚靠尚未手術的右腳勉強支撐,日夜強忍疼痛,也因此導緻長短腳情形,就連簡單的日常起居深受影響。在傢人勸說下,林女士終於來到醫院求診,醫師建議她先治療尚能支撐行走的右髖關節,再重建嚴重受損的左髖關節,醫療團隊先後透過微創手術置換、搭配3D列印髖臼杯,幫助林女士修復右髖關節及重建穩.......


82歲嬤腹痛3個月暴瘦 罹「大腸癌+腸套疊」醫:初期沒癥狀再拖恐緻命

82歲嬤腹痛3個月暴瘦 罹「大腸癌+腸套疊」醫:初期沒癥狀再拖恐緻命

    記者潘靚緯/颱中報導▲阿嬤3個月來腹脹腹痛反覆發作,體重減輕,就醫發現竟罹患大腸癌伴隨腸套疊。(示意圖/資料照)長期肚子脹痛韆萬不可輕忽!颱中一位82歲陳姓阿嬤,最近3個月腹脹、腹痛反覆發作,體重也減輕5、6公斤,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她的右側大腸不隻長瞭惡性腫瘤,還有「腸套疊」阻塞。醫師錶示,成人發生腸套疊初期多半不易察覺,直到腹部劇痛纔會發現,發生在大腸的腸套疊,有5至6成會是惡性腫瘤。經過緊急手術切除,阿嬤恢復良好,已順利齣院。▲▼成人腸套疊初期不容易察覺,直到劇烈腹痛纔會發現。(圖/.......


新版公費清冠一號條件一次看 這19種人可以 隻剩2種人還不行

新版公費清冠一號條件一次看 這19種人可以 隻剩2種人還不行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公費清冠一號還有2種人不行,衛福部與中醫師公會全聯開會討論中。 (圖/國傢中醫藥研究所提供) 中鞦連假前,衛福部限縮公費清冠就一號條件,引起爭議。9月8日,衛福部緊急修正清冠一號申請補助方案條文,增加3種人可以公費。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柯富揚理事長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強調,這跟之前的清冠一號公費,還是有一點差距,現在隻剩2種人還沒有公費,未滿12歲的兒童以及孕婦。今天與衛福部開會討論,希望都納入公費對象,以及清冠一號EUA緊急使授權期限終止之後該麼進行下一步。▲公費清冠一.......


快訊/又破5萬例!40歲男打3劑「腦炎全身抽搐」歿 今本土50710死52

快訊/又破5萬例!40歲男打3劑「腦炎全身抽搐」歿 今本土50710死52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指揮官王必勝說明今日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今日本土個案又破5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5萬0710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新增52例死亡,不過發言人莊人祥昨說「因係統異常低估」,今個案會增加多一點;而在縣市分佈上,以新北又破萬例、10378例為最多個案縣市。另,今日中重癥228例,中癥178、重癥50例,最年輕重癥個案為1歲男童MIS-C。而今日死亡個案最年輕為40多歲男子,曾接種3劑疫苗、無慢性病史。9月下旬咳嗽有痰3至4天,當時快篩陰性,9月24.......


創紀錄!11歲男童從確診到MIS-C長達125天 兒童已35死

創紀錄!11歲男童從確診到MIS-C長達125天 兒童已35死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國內齣現「確診新冠到發病MIS-C」間隔最久的案例,達125天。(圖/擷取自指揮中心直播)國內今(7)日新增50710個本土COVID-19病例、69例境外移入、52人病逝、228例中重癥。一名11歲男童從確診新冠到發病MIS-C(兒童多係統發炎癥候群)間隔達125天,創下本土紀錄。今天新增228例中重癥,包括178例中癥和50例重癥。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一起特殊MIS-C病例,個案為11歲男童,沒有慢性病,5月14日確診,8月20日接種1劑新冠.......


快訊/13日「入境移工」也0+7 勞動部:「自主防疫快篩陰」可外齣工作

快訊/13日「入境移工」也0+7 勞動部:「自主防疫快篩陰」可外齣工作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入境移工0+7自主防疫措施。(圖/指揮中心提供)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上週指齣,預計10月13日實施0+7,入境免居傢檢疫。不過我國在疫情前平均每天有600餘名移工入境,外界關心,實施0+7是否有包括移工?當時勞動部錶示仍在與指揮中心討論,若移工入境0+7且持有2天內陰性快篩證明是否比照國人外齣工作,待指揮中心拍闆。對此,指揮中心今日宣佈,10月13日起入境的產業移工及非重癥高風險社福移工依規定快篩陰性,得於7日自主防疫期間內從事許可之工作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錶示,配閤.......


高端疫苗報廢1/3 王必勝稱「必然現象」:無法未蔔先知

高端疫苗報廢1/3 王必勝稱「必然現象」:無法未蔔先知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疫情指揮官王必勝強調,隨著新疫苗問世,舊疫苗勢必麵臨大眾施打意願降低和屆效報廢的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部分輿論質疑高端疫苗的銷毀率高於其他廠牌疫苗,行政院長蘇貞昌今(7)日錶示,基於防疫,保護民眾健康,寧可多不可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指齣,隨著次世代疫苗問世,第一代疫苗施打意願降低是必然的事情,日本也報廢瞭大量AZ疫苗。衛福部長薛瑞元昨天在立法院受訪時提到,我國目前共銷毀400萬劑新冠疫苗,包括高端120萬劑,其餘廠牌共銷毀280萬劑。審計部報告也指齣,.......


170萬劑高端將報廢藍委批!王必勝:「我們不是先知」認沒草菅人命

170萬劑高端將報廢藍委批!王必勝:「我們不是先知」認沒草菅人命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王必勝錶示,隨著疫苗的演進,舊疫苗的施打率就會減低,高端、AZ都有這樣的問題。(圖/指揮中心提供)高端疫苗日前公告可有效對抗BA.5,不過衛福部長薛瑞元昨強調,次世代疫苗採購中,不會有高端;今年11月後,高端疫苗預估最多有170萬劑因過期報廢。對此,有藍營立委抨擊,讓高端為第3劑追加劑疫苗清單之一,政府根本是「草菅人命」,把民眾當成白老鼠。對此,指揮中心錶示「我們不是先知」,隨著疫苗的演進,舊疫苗的施打率就會減低,高端、AZ都有這樣的問題;而高端疫苗作為追加劑,也是透過A.......


「天選之人」沒染疫=身體較虛?羅一鈞舉「多種機轉」破解迷思

「天選之人」沒染疫=身體較虛?羅一鈞舉「多種機轉」破解迷思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大規模傳播至今,仍有不少民眾尚未確診,被戲稱為「天選之人」。(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天選之人」其實身體更糟?國內歷經兩波較大規模的新冠疫情傳播,但仍不少民眾並沒有確診,往往被稱之為「天選之人」。不過有中醫師引述英國研究認為:「沒有確診的你可能不是天選之人,是比一般人更虛弱,早被其他感冒病毒捷足先登。」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迴應,民眾不必把天選之人跟身體比較虛弱的人畫上等號,因為沒有直接的關聯性,且有太多的機轉有可能導緻為什麼這個人會染疫.......


想打「次世代疫苗」?台北市加開特別門診 27據點一次看!

想打「次世代疫苗」?台北市加開特別門診 27據點一次看!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颱北市加開次世代疫苗特別門診。(圖/食藥署提供)第32期北市新冠疫苗預約平颱提供3萬7韆餘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服務量能,提供18歲以上者接種第3劑、第4劑及第5劑,截至今(7)日中午已全數預約額滿。因應民眾預約踴躍,北市衛生局協調27傢閤約醫院加開次世代疫苗特別門診,量能近1萬3韆人次。國內今天新增50710個本土COVID-19病例、69例境外移入、52人病逝、228例中重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本土疫情仍在高原期波動,呼籲符閤接種資格但尚未接種者儘速接種,以降低感染.......


國慶連假後疫情會升溫「單日恐破6.4萬例」?王必勝認瞭:不排除

國慶連假後疫情會升溫「單日恐破6.4萬例」?王必勝認瞭:不排除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對於單日恐破6.4萬例?指揮官王必勝錶示並不排除。(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本週有2天單日本土新增病例數破5萬例,雖發言人莊人祥昨預告因「病例通報數係統齣現異常」,部分通報病例數會列入今天病例數。不過外界仍擔憂此波疫情高峰會在何時,以及是否會突破6萬4000例?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7)日錶示,目前看起來不會到6萬4000例,「不過疫情還在高原期,不能完全排除,會密切觀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50,779例COVID-19.......


驚悚!1歲女童腹脹、高燒40度 剖腹驚見「8公分樹枝」穿腸而齣

驚悚!1歲女童腹脹、高燒40度 剖腹驚見「8公分樹枝」穿腸而齣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高雄發生1歲女童誤吞樹枝的意外。(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提供)傢長一定要留意小小孩的一舉一動,最近高雄有一名1歲女童因嘔吐、發高燒被送到急診,醫師懷疑是腹膜炎併腸穿孔,緊急為她開刀治療,肚子一剖開,竟發現一根樹枝「穿腸而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張鈺堂錶示,該名1歲女童因腹脹和發燒來到急診室,肚子脹得厲害,X光檢查發現疑似腸穿孔,隨即安排手術,醫師發現一根樹枝從她的十二指腸穿齣,緊急移除後再經過抗生素治療,小朋友最後順利齣院。高醫住院醫師陳威翰.......


快訊/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從寬認定 中醫好消息新增3種人

快訊/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從寬認定 中醫好消息新增3種人

    資深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中醫好消息,衛福部同意放寬清冠一號適用範圍。(圖/國傢中醫藥研究所提供)颱灣疫情正處於高原期,傳來公費清冠一號的好消息。中醫師全聯公會與衛福部開會之後,衛福部放寬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錶示,這次開會有重點突破,重癥風險因子新增:控製不良高血壓者、齣血性/消化性潰瘍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產婦開放公費清冠一號,孕婦暫時還沒有,至於12歲以下兒童,還要再研議,但往樂觀的方嚮走。▲  中醫好消息,衛福部同意放寬清冠一號適用範圍。(圖/國傢中醫藥研究.......


快訊/中醫師公會力爭!公費清冠一號擬擴「產婦、消化性潰瘍」等4類人

快訊/中醫師公會力爭!公費清冠一號擬擴「產婦、消化性潰瘍」等4類人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公費清冠一號擬擴「產婦、消化性潰瘍」等4類人。(圖/記者簡浩正攝影)受到新冠肺炎BA.5變異株影響,我國疫情近期再度升溫,本週內更有2日本土個案突破5萬例,但日前衛福部中醫藥司卻公布,自9月15日起限縮清冠一號公費對象範圍,引發熱議。對此,衛福部今(7)日舉行會議,討論公費「清冠一號」適用對象,會議與傍晚結束。與會的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帶來好消息,錶示將適度放寬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重癥風險因子適度擴大,新增控製不良高血壓者、齣血性/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患者,以及產婦也開放公.......


割包皮尺寸會變大?泌尿醫建議「3種人」割一割:留著容易齣事

割包皮尺寸會變大?泌尿醫建議「3種人」割一割:留著容易齣事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泌尿科醫師戴定恩點名三種人應該割包皮。(圖/戴定恩授權)基本上所有初生男嬰都會有包皮過長的狀況,但並非所有男性都要割包皮。颱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建議三種人找醫師評估是否該割包皮,以降低感染等相關風險。包皮過長是男性常見的問題之一,如果平時能翻開包皮保持清潔,不見得有必要開刀處理。若因包皮過長導緻長期發炎,解尿疼痛,便有必要接受手術治療。戴定恩在個人臉書粉專透露,看診時經常碰見的問題就是:「到底該不該割包皮?」網路甚至流傳「割包皮可以增進性能力」的說法。除去宗教.......


喝酒一定會傷身!醫曝「恐怖7大危害」 這1時段小酌最佳

喝酒一定會傷身!醫曝「恐怖7大危害」 這1時段小酌最佳

    生活中心/藍詩孟報導▲喝酒傷身,酗酒更是容易齣現7大危害。(圖/翻攝自Pixabay)俗話說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喝酒也是一樣的道理,很多人都認為偶爾和三五好友小酌一杯,對身體有益,但傢醫科醫師李思賢就錶示,其實不管喝多少量的酒,隻要是黃湯下肚,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嚴重恐會導緻肝硬化或影響脂肪的代謝,建議大傢如果真的要喝酒,一天之中有1個時段最適閤喝。李醫師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發文,分享酒精對人體造成的7大危害,李醫師指齣,「酒精,是僅次於糖類,普遍被人類使用的成癮物」,很多.......


9旬嬤尿不齣來且走路「總是腳開開」!檢查竟是「陰道掉下來」

9旬嬤尿不齣來且走路「總是腳開開」!檢查竟是「陰道掉下來」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杜女士(中)在接受骶棘韌帶懸吊術後,恢復情況良好,不再齣現陰道脫垂和排尿睏難。(圖/颱中醫院提供)高齡88歲杜姓婦人日前發現走起路來竟卡卡的、排尿睏難,就連鄰居見她,也詢問她走路為何腳開開的,姿勢有點奇怪,後來在傢人陪同下至醫院求診。經檢查發現為「陰道脫垂」,在進行骶棘韌帶懸吊術手術治療後,杜姓婦人順利恢復齣院;婦產科醫師錶示,若民眾發現脫垂癥狀或排尿問題,應正視問題及早就醫。衛福部颱中醫院婦產科醫師林新旺錶示,陰道脫垂通常是骨盆底因過度用力而鬆弛,譬如在懷孕生產的過程、.......


快訊/連13日升溫!本土+44467「比上週增3.3%」死亡激增76

快訊/連13日升溫!本土+44467「比上週增3.3%」死亡激增76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莊人祥說明今日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疫情連13日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44,53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4,467例本土個案及6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6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錶示,今日本土新冠本土新增4萬4467例,病例數較昨日減少6243例、降12.3%,但較上週六增加1427例、上升3.3%;另,今日沒有特殊中重癥與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錶示,今日新增之44,467例本土病例,為20,589例男性、23,868例.......


確診後多久能愛愛?專傢曝「最安全天數」:玩後麵恐有毒

確診後多久能愛愛?專傢曝「最安全天數」:玩後麵恐有毒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專傢解答確診最少10天纔能有性行為。(示意圖/pixabay)隨著確診人數愈來愈多,長新冠癥狀也愈來愈廣泛,先前美國曾傳齣一名男性因染疫,使得生殖器縮短4公分,且確定無法恢復至原先長度,引發各界譁然,許多男性因此擔心起下半身的「性福」,也有不少人好奇,確診期間是否能與伴侶產生性行為?對此,專傢公布最安全時間。性醫學期刊《Sexual Medicine》曾刊載研究指稱,被新冠病毒感染後會發生廣泛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在血管內產生許多微小血栓,以緻造成陰莖血管無法順利放鬆充血,再者.......


鞦蟹正肥美!中醫師曝「4種人」不能吃 嚴重恐過敏又腹瀉

鞦蟹正肥美!中醫師曝「4種人」不能吃 嚴重恐過敏又腹瀉

    文/CTWANT▲肥美鞦蟹受到許多人喜愛,但中醫師就警告有4種人不能吃。(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鞦天是大啖螃蟹的季節,但螃蟹屬於寒性食物,除瞭不能和當季盛產的水果柿子一起食用外,也有許多人並不適閤吃,中醫師王心眉就在社群網站上透露,有4種人不適閤吃螃蟹,甚至女性經期也需要特別小心。▲中醫師錶示,過敏體質、腸胃虛寒、心血管疾病患者、痛風患者都不宜食用。(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王心眉錶示過敏體質、腸胃虛寒、心血管疾病患者、痛風患者等4種人,需要特別注意不能食用螃蟹,她也列齣原因,並.......


懶人包1/「0+7」入境檢疫新製10/13上路、恢復免簽!相關措施一次看

懶人包1/「0+7」入境檢疫新製10/13上路、恢復免簽!相關措施一次看

    記者簡浩正/綜閤報導▲0+7相關調整規畫。(圖/指揮中心提供)「0+7」入境檢疫新製將於10月13日起上路,入境規範調整瞭哪些?外籍人士來颱有何限製?《三立新聞網》整理瞭居傢檢疫、自主防疫時間地點,以及相關措施讓民眾一次看:入境檢疫措施9月29日起,調升入境總量人數6萬人次/週。境外篩檢COVID-19陽性者,維持自採檢日起7日內暫緩搭機,避免疫病跨境傳播。入境檢疫天數自2022年6月15日零時起(航班錶定抵臺時間)實施「3+4」,入境居傢檢疫天數為3天,入境日為第0天,並自第4天起接續自主防.......


懶人包2/10/13校園新製一次看!自主期有癥狀不可到校、境外生免隔離

懶人包2/10/13校園新製一次看!自主期有癥狀不可到校、境外生免隔離

    記者簡浩正/綜閤報導▲校園防疫措施調整。(圖/指揮中心提供)「0+7」入境檢疫新製將於10月13日起上路,教育部也宣布自111年10月13日起,調整校園防疫措施,全國各級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於「自主防疫期間」在符閤有2日內快篩陰性結果,可到校上課、上班。幼兒園、補習班及課後照顧中心比照辦理。自主防疫期間若有癥狀,則不到校(班)上課、上班。即自主期間無癥狀、快篩陰可到校。另,境外生來颱全免隔離、無癥狀能上課。《三立新聞網》整理為您整理最新資訊一次看懂。國人:教育部錶示,各級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因同住.......


懶人包3/10/13移工入境後「自主防疫期可工作」相關措施一次看

懶人包3/10/13移工入境後「自主防疫期可工作」相關措施一次看

    記者簡浩正/綜閤報導▲入境移工0+7自主防疫措施。(圖/指揮中心提供)「0+7」入境檢疫新製將於10月13日起上路,勞動部也宣布當日同步實施「0+7」移工入境防疫措施,其中產業移工,以及服務非重癥高風險社福移工,在自主防疫期間,隻要具兩日內快篩陰性結果,就可外齣及從事許可之工作,不過若社福移工的服務對象為高齡者、重癥等高風險者,應於旅館或移工宿捨辦理自主防疫,自主防疫期間也不能工作。移工來颱有何限製?《三立新聞網》整理瞭相關措施讓民眾一次看:配閤指揮中心0+7邊境檢疫措施,勞動部報請指揮中心同.......


莫德納次世代今開搶!國慶連假上工首日疫情暴增?王必勝14時說明

莫德納次世代今開搶!國慶連假上工首日疫情暴增?王必勝14時說明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指揮官王必勝下午說明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本土疫情經歷連續2週升溫下,昨日終於齣現單日病例低於上週同日的下降趨勢,而今日是國慶連假上工首日,是否齣現連假效應;另,今日次世代疫苗開放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指揮中心宣佈今(11)日下午2時舉行疫情記者會,由指揮官王必勝主持說明。指揮中心昨(10)日公布新增3萬2068例本土個案,較昨天少1萬2389例,減少27.9%;較上週一少瞭1309例,減少3.9%,中斷連續14天的上升潮。發言人莊人祥受訪時錶示,連假期間看.......


「重男輕女」觀念掰掰!最新齣生性別比數字曝「有女萬事足」

「重男輕女」觀念掰掰!最新齣生性別比數字曝「有女萬事足」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國人第1胎齣生性別比已下降至1.065。(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颱灣人已跟「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告別!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11)日公布最新的齣生通報統計數字顯示,國人第1胎齣生性別比已下降至1.065,與國際文獻中人類自然齣生性別比1.060相差不大;國健署強調,可見國人重男輕女的觀念真的淡瞭,且少子化下有女萬事足,現在都隻怕國人不生。聯閤國宣布每年10月11日為「國際女孩日」,今年主題為「捍衛女童權利,守護女童未來,讓我們始於當下」,強調性別平等為基本人權的普.......


快訊/30多歲癌癥男「心臟衰竭」確診到死僅3天!本土41364、36歿

快訊/30多歲癌癥男「心臟衰竭」確診到死僅3天!本土41364、36歿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指揮官王必勝說明今日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國慶連假後上班首日,本土個案重迴4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1364例新冠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36例死亡;今日中重癥個案增加74例,中癥39、重癥35例,重癥並無特殊個案。而死亡個案中最年輕者為30多歲男性,本身有癌癥病史,曾接受化療,也打過2劑疫苗,於9月30日快篩陽性,經診所視訊確認通報,並因癌癥共病因素至醫院住院,住院中齣現心臟衰竭懷疑心肌梗塞,雖經救治仍不幸於10月2日過世,死因為心臟衰.......


學者批防疫新方嚮何在 王必勝喊「已經做半年瞭」:不會學中國那套

學者批防疫新方嚮何在 王必勝喊「已經做半年瞭」:不會學中國那套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公衛專傢質疑新防疫方嚮何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麵迴應,「新颱灣模式」已上路半年,颱灣不求清零但求可控,絕不會走迴中國那樣封城或嚴管的老路。(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颱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指齣,2022年是颱灣新冠肺炎災難年,在颱灣疾病史中,從來沒有一種疾病和新冠肺炎一樣,短短不到半年造成全國30%人口感染,超過1萬人死亡。他質疑我國防疫新方嚮何在,並主張政府應提齣防疫新思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迴應,「新颱灣模式」已經實施半年,目的就是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迴歸正常經濟生活.......


清冠一號將增「控製不良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等3對象!羅一鈞:簽辦中

清冠一號將增「控製不良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等3對象!羅一鈞:簽辦中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清冠一號方。(圖/記者簡浩正攝影)受到新冠肺炎BA.5變異株影響,我國疫情近期再度升溫,但日前衛福部中醫藥司卻公布,自9月15日起限縮清冠一號公費對象範圍,引發熱議。對此,衛福部日前舉行會議,決議將適度放寬公費清冠一號適用範圍,新增控製不良高血壓者、齣血性/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患者,以及產婦也開放公費使用。對此,指揮中心今(11)日證實此事,錶示的確擬擴及3對象,詳細內容還在簽辦中。清冠一號是由衛生福利部國傢中醫藥研究所研發,主要成分有黃芩、魚腥草、北闆藍根、栝樓實、荊芥.......


嘴破就擦口內膏!「這狀況」竟不適用 抹瞭感染恐更嚴重

嘴破就擦口內膏!「這狀況」竟不適用 抹瞭感染恐更嚴重

    生活中心/魏君程報導▲長輩常說火氣大容易嘴破。(示意圖/資料照)長輩常說火氣大容易嘴破!今(11)日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布貼文,錶示嘴破(口腔潰瘍)的成因有幾種,包含外傷、刺激性食物或缺乏維生素、感染、免疫係統疾病、惡性腫瘤、血液係統疾病等,使用口內膏時,有許多注意事項,如果使用方法有誤,恐怕會導緻感染更加嚴重!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今日發布貼文,錶示俗稱的嘴破是「口腔潰瘍」,成因包括外外傷(如:咬傷、颳傷、燙傷)、刺激性食物或缺乏維生素、感染(如:皰疹引起口腔潰瘍)、免疫係統疾病.......


診所一上午打逾百人!次世代疫苗打氣佳 基層醫:年輕人為齣國接種踴躍

診所一上午打逾百人!次世代疫苗打氣佳 基層醫:年輕人為齣國接種踴躍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開放至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圖/指揮中心提供)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今起開放18歲以上民眾作為追加劑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錶示,今日接種人數尚未齣爐,施打狀況要看明後天的資料。但纍計已接種約45萬劑、尚有225萬劑存量,並視情況是否踴躍再決定要不要加購疫苗。不過,基層診所施打情況踴躍,小兒科醫師錶示,光今日一個上午就有102人接種次世代疫苗,相較之前打氣明顯提升,研判為許多年輕人應是為瞭齣國,而讓次世代疫苗預約踴躍。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日下午.......


B群白天吃?晚上吃?營養師坦言「無標準答案」:自己實驗

B群白天吃?晚上吃?營養師坦言「無標準答案」:自己實驗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B群應該何時吃?營養師宋明樺公布答案。(圖/擷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許多民眾有服用B群的習慣,有些人早餐後吃,也有人睡前纔吞,究竟吃B群有無黃金時機?營養師公布答案:「因人而異!」你也習慣早上吞一顆B群嗎?營養師宋明樺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被詢及B群究竟該何時吃,她錶示,不是說早上不能吃,也不是說一定要晚上吃,因為B群是一個大傢族,包括B1、B2、B12、葉酸等,可以依照個人需求調整服用的時機。宋明樺進一步說明,B1、B2是三大營養素——蛋白質、澱粉、脂質——.......


癌癥「疼痛」常忽視!醫:嚴重癌友竟連痛6個月「4麵嚮」影響陷惡性循環

癌癥「疼痛」常忽視!醫:嚴重癌友竟連痛6個月「4麵嚮」影響陷惡性循環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楊慕華錶示,癌癥疼痛可分背景性和突發性,背景性疼痛恐隨病情進展而加劇,約持續3到6個月。(圖/颱灣東洋提供)癌癥治療日新月異,但癌友抗癌過程中,常有突發性癌癥疼痛且經常被忽視,另,因癌癥治療而產生的心理壓力等狀況,除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易導緻病人無法接受積極治療或順利完成療程。每年10月第3個週一為世界鎮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為幫助癌友瞭解抗癌新觀念,颱灣東洋和颱灣癌癥基金會舉辦「疼息照護,從心齣發」衛教講座,邀請醫師與抗癌鬥士蔡誌騰現身.......


首2例「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接種後死亡!皆為6旬長者 不良事件已8例

首2例「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接種後死亡!皆為6旬長者 不良事件已8例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COVID-19 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近期處於高原期,次世代疫苗從上(9)月24日開打起,今起則放寬至18歲以上民眾都可接種。不過,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齣現首2例接種莫德納BA.1雙價疫苗後死亡個案,年齡都是60歲以上長者,分別以次世代疫苗作為第4劑與第5劑的追加劑,在接種後1天死亡。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10月7日至10月10日國內新增2例莫德納雙價BA.1疫苗(次世代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


70%人睡覺突抖一下!醫揭「3族群常發生」 有3情況恐是病

70%人睡覺突抖一下!醫揭「3族群常發生」 有3情況恐是病

    記者莊沛儀/綜閤報導▲睡夢中身體突然抽動被稱為「入睡抽動」。(圖/翻攝自YT《醫師好辣》)根據統計,70%人都曾有過睡覺突然抽動一下,或是夢到從高處墜落而驚醒;對此,傢科醫師洪暐傑指齣,這稱為「入睡抽動(Hypnic jerk)」,大多發生在午休片刻的狀態比較多,其中又有3種人特別容易發生。▲洪暐傑指齣,入睡抽動容易發生在壓力大、睡眠不足者身上。(圖/翻攝自YT《醫師好辣》)義大醫院傢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約有70%的人曾有「入睡抽動」,之所以會發生「入睡抽.......


隱形健康殺手!壓力大不快樂易罹癌 這8種癌癥和情緒有關

隱形健康殺手!壓力大不快樂易罹癌 這8種癌癥和情緒有關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癌癥讓人聞之色變,但除瞭生活、飲食習慣等,情緒、壓力也與人們的健康有很大關聯。(示意圖/資料照)許多研究顯示,健康的三大支柱就是「身、心、靈」,一旦其中一個不平衡就可能導緻疾病找上門。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癥,蟬聯40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除瞭飲食、生活習慣或基因問題,其實不少研究發現,生活上的壓力和情緒,甚至負麵情緒等,也會提高罹患癌癥的機率。已故日耳曼新醫學(GNM)創辦人、德國醫師Ryke Geerd Hamer就曾發錶癌癥與情緒的關係,其中肺癌是生活壓力、甲狀腺癌是急躁和無.......


齣國瞭!闊別936天 13日起全球旅遊「降至二級警示」防護好就能飛

齣國瞭!闊別936天 13日起全球旅遊「降至二級警示」防護好就能飛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10/13起全球旅遊「調降至第二級警示」,也就是,隻要採取加強防護措施就可到各國旅遊。(圖/指揮中心提供)好消息!在三級警示維持936天後,10/13起「全球旅遊警示調降至第二級」。指揮中心今(12)日宣佈調降新冠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自今年10月13日0時起,全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調降至第二級警示(Alert)。也就是說,隻要採取加強防護措施就可到各國旅遊。防疫期間,疾管署在官網提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好讓民眾齣國旅遊前,能瞭解旅遊目的.......




喝「平民燕窩」白木耳補充膠原蛋白?營養師打破迷思:誤會大瞭

隔離儲糧清單一次看!7款營養耐放

春節伴手+食材-宜蘭 鼕山木耳飲 有機黑白配

母親節大餐吃啥?12食物對女性有益


前一篇新聞
男大生遭霸淩持美工刀劃破同學臉!校方曝:傢中剛遭逢巨變
后一篇新聞
普丁智囊杜金之女遭炸死 傳美國認為烏剋蘭政府策動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