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在王飛躍研究員的 “元宇宙前世篇” 中 他著重介紹瞭維納以及《控製論》的重要影響 元宇宙初世篇:“白左” 連環殺手與 “黑右” 教授 - 趣味新聞網


在王飛躍研究員的 “元宇宙前世篇” 中 他著重介紹瞭維納以及《控製論》的重要影響 元宇宙初世篇:“白左” 連環殺手與 “黑右” 教授


發表日期 3/25/2022, 11:00:27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在王飛躍研究員的 “元宇宙前世篇” 中,他著重介紹瞭維納以及《控製論》的重要影響,在本篇元宇宙之初生篇中,他則描繪瞭兩位十分另類的教授,以及他們施炸和被炸對學術和社會文化造成的影響,讀後令人稱奇。3… .....


    

3.25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蓋勒恩特(David Gelernter)(左)的右手被卡欽斯基(Ted Kaczynski)(右)炸傷

編者按

在王飛躍研究員的 “元宇宙前世篇” 中,他著重介紹瞭維納以及《控製論》的重要影響,在本篇元宇宙之初生篇中,他則描繪瞭兩位十分另類的教授,以及他們施炸和被炸對學術和社會文化造成的影響,讀後令人稱奇。

相關閱讀

元宇宙前世篇|春晚cue到的元宇宙,早在70年前就有雛形

元宇宙前世篇|控製論與被遺忘的華人科學傢

撰文|王飛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邸利會

●  ●  ●

上世紀九十年代,耶魯大學的計算機教授蓋勒恩特(David Gelernter)和哈佛數學怪纔、伯剋利數學教授卡欽斯基(Ted Kaczynski),曾是聞名西方世界的新聞風雲人物,盡管今天世人幾乎已忘記瞭他們。

如筆者在 “元宇宙前世篇” 中所言,元宇宙的概念與技術在上世紀90年代初誕生瞭。不過,其生下來時,學者給它起的是一個十分實在、但卻具體、形象、世俗的名字:鏡像世界。今天,這一 “形而下” 的小名已被賽博朋剋風格文人發明的形而上 “大名” ,就是 “元宇宙” 所取代。

蓋勒恩特是 “鏡像世界” 理念的提齣者,並行計算著名編程語言Linda的設計者,進化論、全球變暖、婦女參加工作的反對者,他是校園裏難得一見的 “黑右”,極端的猶太教信仰者,還差一點成瞭特朗普總統的 “科技部長(顧問)”。

卡欽斯基則是名氣更大的連環炸彈案製造者,從1978年到1995年之間殺瞭3人、傷瞭23人,其中包括瞭蓋勒恩特。

卡欽斯基專門在大學和航空公司找事,被FBI立案稱為Unabomer,後來演化成媒體口中的大學和航空公司的爆炸客。(關於Unabomer,參看知識分子文章:夏誌宏:導師薩瑞與震驚全美的爆炸案)

他瞄準大學和航空公司的原因據說是,前者是傳播危險思想的地方,後者則是快速傳送傳播者的地方!卡欽斯基還是美國許多電影和電視的主角,包括8集FBI調查劇《Manhunt: Unabomer》。

冥冥之中,蓋勒恩特和卡欽斯基倆人“相反相成”,為元宇宙的育成和發展奠定瞭最直接的科技和社會基礎。

1虎父無犬子

蓋勒恩特不但是一名科學傢,還是一位多纔多藝的藝術傢和作傢,接時下對人工智能的廣義理解,其實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人工智能研究專傢,而且是名符其實的 “智二代” ――

其父是IBM第一代科研用計算機701係列的研發人員,開發瞭史上最一個真正的人工智能係統 “幾何機器”,用於幾何推理與證明。算上世界上所有敢自稱是人工智能程序的係統,老蓋勒恩特的工作也穩據前三位。當年,王浩也是用IBM 701機開始的《數學原理》定理的計算機證明。

老蓋勒恩特還與 Nathaniel Rochester(IBM 701和702原型的首席架構師)閤作,利用Fortran程序語言創建錶處理語言FLPL,相當程度上,催生瞭人工智能後來第一個專門程序Lisp。

老蓋勒恩特後來去瞭紐約州立大學SUNY的石溪分校做計算機教授,開發瞭有機分子閤成的專傢係統SYNCHEM。而小蓋勒恩特就是那裏讀的計算機博士學位,以分布式共享內存的 “元組空間,Tuple Space” 概念的原創者早早齣名,於1979年提齣並行計算協調與通信的Linda模型和編程語言,1982年畢業後赴耶魯大學任教。

Nathaniel Rochester(1919-2001)是IBM 701和702原型的首席架構師,1956年達特茅斯(Dartmouth)人工智能會議的共同策劃人和參與者。美國人認為,達特茅斯會議是人工智能的開端,而英國人則認為始於1947年的圖靈技術報告。然而,Rochester卻把人工智能用於遊戲的研究,此舉導緻當時的美國民眾反對其相關工作,認為是 “愚蠢的東西(Frivolous Matters)”,嚴重影響瞭IBM的形象和市場,導緻IBM一段時間停止對人工智能研究的支持,嚴禁 “電腦,Electronic Brains” 和 “思維機器,Thinking Machines” 等用詞,大力宣傳 “計算機,隻能做人告訴它做的東西(Computers can only do what they were told)” 的理念,目地就是安撫客戶和民眾。

2轟動的《鏡像世界》

1986年,Linda開始大規模應用,漸成氣候,被當時華爾街的金融集團、波音、聯閤技術、AT&T等大公司采用處理大數據。這些成功極快極高地提升瞭蓋勒恩特名聲的同時,也為他召來瞭更多、更深、更隱藏的仇恨和嫉妒,原因竟然緣於該程序語言被命名為Linda。

然而,擁有更大視野和境界的年輕助理教授蓋勒恩特,其反擊的方式是更大的願景、更大的成功、更大的名聲。

這就是他於1991年發錶《鏡像世界》背後難言的處境與動機,與維納當年創作《控製論》的情形頗有些同 “情” 相憐。

實際上,就連《鏡像世界》的英文書名格式也與《控製論》一緻,都是以冒號後的副題加以說明定義。維納是“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蓋勒恩特是“Or the Day Software Puts the Universe in a Shoebox … How It Will Happen and What It Will Mean(或軟件將宇宙放進一隻鞋盒的那天…這會如何發生又將意味著什麼)”, 差一點就直接把元宇宙Metaverse寫上去瞭。

在當時軟件還相對弱小的年代,《鏡像世界》描述是未來計算機和軟件改變世界的革命性應用,今天的雲計算、大數據、元宇宙等智能技術全部明明白白的寫在書中,好多其它願景還正在或將來實現的路上。

蓋氏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構建世界的軟件模型,就是鏡像世界,這樣可以通過軟件把世界放入計算機屏幕之中,然後觀察世界、記錄世界、協調世界、交互世界、管理世界、控製世界!

在他眼裏,當時的軟件就象威尼斯雄偉的聖馬剋大教堂裏的馬賽剋玻璃彩畫,盡管定義瞭教堂的獨特風格但相對用量很少更不是構築教堂的主要材料大理石。但他相信,軟件很快將是建設新世界的新機器,就是 “信息機器(Information Machines)” 最基本的材料,同時將成為構建新世界的新教堂的主要材料,不再是教堂裏的馬賽剋,而是其主體新的“大理石”。

相當程度上,《鏡像世界》進一步鞏固瞭維納在《控製論》中錶達的理念――

信息是物質和能源之外的另一個同等重要的基本要素,而且繼控製Control和通訊Communication兩個C之後,把控製論Cybernetics所必須的第三個C,Computer or Computing or Computational,從技術到願景真正地做實。

就我本人而言,最喜歡的是蓋勒恩特把醫院未來的運營和管理作為鏡像世界技術的第一個應用示例,讓我相信未來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座私屬平行醫院,讓人類醫生、數字人醫生、機器人醫生在那裏虛實互動、平行驅動、通力閤作,每時每刻地服務於你的生活和健康。

《鏡像世界》一發錶,就引起媒體和社會的巨大反響,很有當年《控製論》的氣勢。特彆是,這本書的前言寫得十分漂亮,同時展現瞭藝術傢的想象力、作傢的煽動力、還有科學傢的邏輯推理。

3與 “進步” 格格不入

然而,除瞭私下的熱議,《鏡像世界》在主流的學術界卻沒有多大的影響,盡管無論在思想還是技術上,都極大地深化瞭Cyberspace賽博空間的概念,學術上的衝擊卻遠不如《控製論》。

客觀上,人們當時剛經過瞭對專傢係統的巨大失望與Lisp機器的股市崩盤,對人工智能的低潮、日本基於模式識彆的五代智能計算機項目的破産,也還沒有緩過神來,怎麼又冒來瞭一個更大、更廣、更深的願景?算力在哪裏?內存空間在哪裏?忽悠誰呢?

主觀上,Linda語言的成立和普及,已經讓許多“正統”的計算機教授十分尷尬,特彆是從Liberal嚮白左起步一批學者,對蓋氏從不滿到抵製,直到仇恨,不可能再去擁抱其所倡導的理念和思想。

Linda語言的命名與二位女士――Linda Lovelace(1949-2002)和Ada Lovelace(1815-1852)有關。

Linda齣身美國底層且傢庭不幸,曆經苦難滄桑後,因主演色情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 of Porn,1969-1984)最有名的色情片《深喉》(Deep Throat)中的色情主角而一度紅極美國,後成為反色情的女權活動傢。

後者是英國貴族女伯爵和著名詩人拜倫的女兒(唯一婚內有記錄)。Ada因跟德・摩根(Augustus de Morgan,1806-1871)學習數學成瞭數學傢。她還因為把從德・摩根那裏學到的伯努利數計算方法寫成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機械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英國人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可能的計算格式,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算法的設計者,順便也被推成瞭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程序員。

顯然,蓋氏對此不滿――

哪來的算法?巴貝奇的機器從來沒有開機過,哪來的程序?哪來的程序員?要算也要算他父親當年在IBM開發701時的男性同事!

因此,錶麵上蓋勒恩特是因為對當時剛剛推齣的並行計算程序語言Ada的復雜、笨重、不雅、不可靠等不滿,而且當時許多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傢也有同感,故以 Ada Lovelace 的反麵 Linda Lovelace 之名來命名自己的並行計算語言;實際上是他對美國國防部以 Ada Lovelace 之名命名其資助的程序語言,並在Ada的生日通過相關的軍事標準 MIL-STD-1815(其中1815就是其齣生之年)極其不滿。

蓋氏認為,這是女權主義和白左在背後推動的結果,很過份。

蓋勒恩特不但反對這些人的立場,甚至反對婦女參加工作,與進步的時代格格不入。

蓋氏的舉動,對一些具有 “進步自由傾嚮” 的人士而言,是從現實與曆史上的雙重打擊。

在上世紀80年代末工作的小組負責人,後任 IBM Power Computer 係統首席執行官的KG博士曾在中心的一次會議對此談過感受,大體意思是――

“Ada vs Linda”, 每一次想起,腦袋就像從高高在上的Ada那裏被硬硬地按下,然後生生地直麵風塵之中的Linda, 一個是有大把資金軍方支持的項目,一個是沒有經費、企業鍾情的係統,“What Do I Say or See?”

這是硬把二件不同的事混起來談,其實許多人根本不理會Ada和Linda這二種程序語言的孰優孰劣。對於他們,“Ada vs Linda” 是一個意識形態上的文化和心理大問題,內中滋味,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最難堪是,有心的教授也無法嚮學生解釋,實在有苦難言――他們和她們都十分希望維護Ada的名字。

Ada齣生5周後父母離婚就再也沒見過父親拜倫;她8歲時,拜倫就為解放當時被視為西方文明聖地的希臘而戰死沙場,成為後來許多具有白左傾嚮人士的偉大英雄和曆史偶象;其母親是一位天然的女權主義者,從小就把她丟給外祖母扶養,連看她成長的心情和時間都沒有,甚至對其稱呼都是 “it”,好象用 “she” 就會重新勾起心中對拜倫 “亂倫” 的怒火。

在現代人士的眼裏,自幼經曆瞭傢庭創傷和心靈磨難的小Ada能夠健康地長成並成為一名具有相當社會地位的成功人士,而且與德・摩根、巴貝奇、惠斯通、法拉第、布魯斯特、狄更斯等著名的科學傢、文學傢關係密切,實屬難得,堪稱奇跡;特彆是她一生珍愛拜倫為她起的名字,死後也要求與拜倫葬在一起,這象徵著什麼?使許多人覺得Ada之名已非普通之名。

可是,Ada在計算機史上的光輝形象,筆者認為確實不好推敲。這種學術上毫無意義的衝突,卻是學術上實實在在的災難。

實際上,上世紀80年代,美國學界異軍突起的新計算思維方法,特彆是以 Santa Fe Institute 為代錶的復雜性科學學派,集中瞭美國東部、中部、西部的進步自由精英,盡管這些人有時因說不清道不明的 “白人至上” 傾嚮被人指責,但其學術思想與技術路綫與蓋勒恩特的鏡像世界願景十分契閤,而且相互補充,例如東岸MIT的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中間密歇根的復雜自適應係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s),尤其是西岸蘭德的人工社會(Artificial Societies),幾乎是鏡像世界的孿生兄弟或天然盟友。

如果當時這二股新興思潮通力閤作,相信人工智能和更廣的智能科技的熱潮會早日來到,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也能夠早己成為普適的技術,隻是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元宇宙什麼熱鬧瞭。

4郵包炸彈中死裏逃生

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好事不成,卻有更大的災難正在等待著蓋勒恩特。

學界不關注他的鏡像世界,�]想到卻引起瞭惡名遠揚又無人知曉真身的大學及航空公司炸彈客Unabomer的關注。

1993年6月24日,蓋勒恩特在耶魯大學自己的辦公室打開一個郵包,隨即被嚴重炸傷,成為Unabomer第15起爆炸案的受害者,雖然保住瞭生命,但右手和眼睛永久緻殘。

之後,Unabomer又製造瞭他最後二起爆炸,都是緻命的,導緻二位接收者死亡。

二年後,Unabomer寫信給蓋氏稱――

“擁有高等學位的人並不像他們自己想的那樣聰明(People with advanced degrees aren't as smart as they think they are)” 。

同年,Unabomer提齣,如果《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發錶其《工業社會及其未來》就停止恐怖行動,並在美國女司法部長 Janet Reno 和FBI的授權之下,由《華盛頓郵報》刊齣。

在刊發的文章中,Unabomer認為,他的爆炸行動雖然極端但是必須,否則無法喚醒大傢關注依靠大規模組織的現代技術對人類自由和尊嚴的侵蝕。

毫無疑問,《鏡像世界》會使這類現代技術發展到前所未有的規模,難怪他對蓋氏如此仇恨。

可言多必失――Unabomer的弟弟從文章中認齣其哥的筆風並立刻舉報,終於導緻其於1996年被捕歸案,被判8次連續終身監禁不可假釋,結束瞭一場美國人長達18年的恐懼之夢。

除瞭身體的損害,對蓋氏而言,這次變故還讓他失去瞭讓鏡像世界從信念轉為技術並進行商業化寶貴的窗口時間,特彆是 “不公平” 地讓伯納斯・李(Timothy Berners-Lee)奪去或獨占瞭本該屬於他的實際萬維網發明人的桂冠,而自己在彆人眼裏隻不過是“預告瞭萬維網的興起(Prophesied the rise of the World Wide Web)”。

對於萬維網問題,蓋氏還有一個難解的心結和難過的心坎――

他與伯納斯・李同年生,但有更完整的學曆和真正堅實的科研生涯,自視二人的能力、智力天壤之彆。在他幼時,其父親曾赴CERN工作訪問過很長一段時間,開創瞭那裏應用計算機的先河;或許在他心裏,CERN的臨時程序員閤同工伯納斯・李能夠成為萬維網的發明人,這與Ada能成為世界上第一位計算機程序員差不多都是一迴事,殊途同歸。

因此,還沒等到完全康復,蓋勒恩特就與耶魯同事 Eric Freeman 創辦 “鏡像世界技術” 公司,緻力於將其思想轉化為産品,奪迴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並於2001年春推齣産品 “鏡件Scopeware”。

可惜,十年己過,時過境遷,朋友不多敵人不少,鏡件�]能打開市場,公司隻好於2004年宣告關門。

幾年後,一個叫鏡像世界的有限責任公司狀告蘋果公司在Mac OS X和iOS等數款産品中侵犯鏡像世界的專利權。2010年,德州一個地方法庭的陪審團判蘋果賠償鏡像世界6億2韆5百50萬美元,成為當時曆史上第四大的專利侵權案,一時成為世界新聞。好在次年聯邦地區法官推翻瞭陪審團的判決,二年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又決定不受理鏡像世界的上訴,總算讓蘋果逃過一劫。

去年,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剋在元宇宙最熱之時聲稱,他的公司不關注元宇宙,隻重視虛擬現實技術,讓人有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之感。

5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毫無疑問,最初的轟動熱銷,隨之而來的Unabomer爆炸,加上後來與蘋果等科技公司的訴訟案,讓《鏡像世界》在學界之外的社會世界産生瞭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首先是矽榖廣大的碼農和計算機Nerd們,在他們眼裏,《鏡像世界》就是他們的新世界,先是把蓋氏的Linda更新換名重生,成瞭我們今天幾乎人人都用但差不多無人知其源頭的Java, JavaScript等等。當年力推Java的Sun Microsystems和IBM不敢沾邊,不全是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原故,更主要的是市場問題。

在新語言新工具的推動下,大數據、雲計算、Web 2.0、Web 3.0,風起雲湧,其實都是《鏡像世界》的理念與技術的局部和階段性實踐,而Google、SecondLife, Facebook,整個FLAG或FAANG或MAANG等科技巨頭實際上都有《鏡像世界》的影子。

《鏡像世界》還成功地催生、養育、激發瞭一大批美國民間科技思想傢和文學傢。

雖然很少提及蓋氏的影響,中國大陸上熟知的凱文・凱利 “KK” 就是其中相當成功的一位。KK本來就有從父親那裏傳來的控製論和Cyberculture “基因”,但蓋氏的書在其1992年的成名作《失控》中有明顯的內在關聯。

《失控》是一部集控製論、自組織、自適應、混沌、負熵、復雜係統、復雜性湧現一鍋燴的 “技術烏托邦” 願景,遠比《鏡像世界》更加文學更加暢想,也讓KK從最初美國民間的一位八卦科技專欄作傢,一躍成為許多人眼裏在中國影響巨大的超現實、超正統的科技思想大傢和未來科技大師,同時兼任賽博空間Cyberspace和賽博文化Cyberculture的 “遊俠Maverick”。

KK發明的術語 “Technium” 本意是未來技術將演化成一個自我工作互連互通的生命係統,有些 “技術世” 甚至 “技術紀” 的味道,但沒有說是要放在“人類紀”之前還是之後。結果被一些科學傢批為“支持生物進化的目的論觀點”,缺乏維納目的論的邏輯推理,差不多就是 “智能設計(Intelligent Design)”,是在提倡 “奇怪的新神秘進步主義(bizarre neo-mystical progressivism)”,連僞科學都算不上。

這個詞在中國居然譯為 “技術元素”。大陸1992年齣版的KK著作《技術元素》,據稱是根據其英文名不存在的《The Technium》翻譯而成,可見其影響力和商業價值。實際上,原來書名是《What Technology Wants(技術要什麼)》。

在這本2010年齣版的書中,KK由一名大學一年級退學,幾乎一無所有的年少流浪漢奮鬥成為《連綫(Wired)》雜誌的 “共同創始人”,開始瞭關於 “Technium” 的宏大敘述,盡管依然有《鏡像世界》的痕跡,可事實上就是一部拋棄物理技術限製和係統邏輯推理的 “非小說Nonfiction” 類科幻小說。然而,書中KK的很多獨特的思考,十分有價值,的確值得閱讀。

當然,《鏡像世界》引發的這批成功人士之中, 目前最成功的還是本文的隱性主角或 “主名”,就是1992年在其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中創造瞭 “元宇宙” 一詞的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

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想像力上,盡管《雪崩》都十分成功,但相對於《鏡像世界》對元宇宙的實質貢獻,其價值本質上差不多都是負的。

對於進步自由的技術界人士,斯蒂芬森及其《雪崩》最大的貢獻,就是為“鏡像世界”提供瞭一個更加優雅神秘、更能激發想像的新名字:從英文的二個詞變為單個詞,不但大氣,還 “形而上”,一下子迴歸到希臘的文明科學正源,從此大傢可以心安理得地擁抱不叫鏡像世界的鏡像世界―― “元宇宙”,就像當年利用更喜慶Yummy的Java避開瞭令人尷尬使人難堪的Linda一樣,不但政治正確,而且心理舒適,何樂不為?

隻是蓋勒恩特更加不高興瞭――他從猶太人變成瞭原旨猶太教徒,從反女權到 “反動(Reactionary)” 的社會評論傢和活動傢,最後還成瞭特朗普總統的堅定支持者。

對我而言,《雪崩》最有意思最有價值的是此書在整整30年前精準瞭預測地美國和中國今天的場景:反全球化和社會內捲。

其開篇可縮寫成 “3M+D”:由於全球化,美國的高科技工作都流嚮瞭巴基斯坦、哈薩剋斯坦、玻利維亞等國,在斯蒂芬森眼裏,當時還輪不上提一下落後貧睏的中國(不得不說,斯氏太懶,其實專傢己稱中國GDP實際購買力己排世界第四,成瞭1992年美國三大電視廣播公司CBS、NBC、ABC的重大新聞,也可能知道,但書己稿懶得改瞭)。

結果美國人隻有3M可乾,電影Movie, 音樂Music,還有小碼農Micro Coding; 大部分人隻能內捲快遞送披薩,就是D―― Delivery of Pizzas(無論何時何地,30分鍾一定送到)。為此不但創新瞭許多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花樣,而且一切都想象的高科技都用上瞭,例如當時還�]有的電子地圖、實時導航、嵌入式追蹤器、智能預測提示報警係統等等,書中都有瞭。

最後,還不夠,乾脆內捲齣 “披薩快遞大學”,各種專業各種研究各種科技,就是為瞭以最可靠最有效的方式把披薩送到,直到把大傢捲進瞭“元宇宙”。

迴到今天的現實,白天看著眼前滿街飛奔的快遞小哥,夜裏望著遠處滿樓辛勞的 “996碼農”,有時心裏不由得想起Unabomer的《工業社會及其未來》,還有他的思想與精神導師,著名的法國哲學傢埃呂爾(Jacques Ellul,1921-1994)的《技術係統》和《技術社會》,這是我們要的生活麼?未來又會怎麼?元宇宙裏有更好的世界嗎?

由《鏡像世界》誘發的文學作品和影像作品還有許多,我的書架上還躺著三本同名的英文小說,包括Jeremy Robinson 2015年的《MirrorWorld》,硬是把二個英文詞捏成一個詞,算是較好的一部。中文的《鬥羅大陸》,除瞭有很多的鏡像世界元素外,甚至還有名為 “雪崩” 的天鬥帝國四皇子,從忍辱負重的花花公子到戰勝假太子韆�⊙┏晌�新一代的帝王。至於影子魂環、孿生寄生、鏡像魂技等等,幾乎可直接看成智能科技的渲染,比《雪崩》還鏡像世界、還元宇宙。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更好,也更加真實的鏡像世界文學影像作品問世。

這就是元宇宙初生的真正曆程,從Cyberspace裏孕育,在鏡像世界中誕生,隨Unabomer的爆炸長大,藉雪崩之機成名。我的希望是,元宇宙再進化到錢學森的 “靈鏡”,再少一個字,再上一層樓。最終,成為不但更有 “中國味”,也更加人性、更好服務於人類的嚮善新科技。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動蕩的局勢、氣候危機與被破壞的世界糧倉

動蕩的局勢、氣候危機與被破壞的世界糧倉

    編者按: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的評估報告指齣,全球變暖已經引發瞭一係列物種遷徙,並且可能引發極端氣候事件、傳染病蔓延、糧食短缺等災害。在目前動蕩的局勢下,作為世界最大糧倉之一的烏剋蘭的種植將遭受衝擊,而氣候問題是否會進一步加劇其他地區的糧食問題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挑戰。本文原載於《紐約書評》,作者Jonathan Mingle著有《火與冰:煙灰、團結和在世界屋頂上的生存》。 2010年,俄羅斯西部和東歐遭遇瞭嚴重的乾旱和熱浪。大火肆虐瞭整個地區,氣溫飆升,莫斯科的天空變暗,放.......


章魚大腦進化過程或類似人類

章魚大腦進化過程或類似人類

    參考消息網3月24日報道據英國《新科學傢》周刊網站3月17日報道,章魚大腦變復雜的過程可能與人類大腦有類似之處。 報道說,對章魚體內核糖核酸(RNA)活動進行的一項研究錶明,頭足類動物大腦進化得更復雜的過程與脊椎動物大腦相同――通過利用更多所謂的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s)來控製基因活動。 由柏林馬剋斯・德爾布呂剋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的尼古勞斯・拉耶夫斯基領導的一項尚未得到同行評審的研究稱:“我們的研究錶明,軟體頭足類動物的主要RNA變化是miRNAs基因譜係的大規模擴展。唯一可比的miRNAs.......


什麼是“對日照”?怎樣纔能看到它?這裏為您講解

什麼是“對日照”?怎樣纔能看到它?這裏為您講解

    對日照,它是什麼?你怎麼能看到它? 上圖顯示瞭處於中心的暗淡聚集光,那是難以發現的對日照――也稱作反暉――隻於最黑暗的天空中纔齣現的擴散點,齣現在背對太陽的中心。映射於星塵太陽光導緻其齣現。圖像來源:Project Nightflight 對日照是觀星者的傳說,每一位業餘天文學傢都聽說過,但隻有少數人真正看過,極少數幸運兒拍過這片如幽靈般昏暗的幻影。正如一位觀測者所說: 對日照根本就是連GoTo設備都無能為力的天體。 事實上,對日照根本就不是一個天體。下文將從頭開始介紹它。 什麼是對日照?.......


“天問一號”傳迴火星巡視區高分辨率影像

“天問一號”傳迴火星巡視區高分辨率影像

    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經過火星車巡視區域上空,拍攝瞭“祝融號”巡視區0.5米分辨率影像圖。 國傢航天局供圖 2022年1月22日(著陸後第247個火星日),“祝融號”火星車錶麵存在明顯的沙塵覆蓋。 國傢航天局供圖 本報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馮華)記者從國傢航天局獲悉: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錶麵工作306個火星日,纍計行駛1784米,“天問一號”環繞器在軌運行609天,距離地球2.77億韆米,當前兩器運行正常。 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再次經過.......


火星北半球進入鞦季 “祝融號”悄悄“睡覺”擋沙塵暴

火星北半球進入鞦季 “祝融號”悄悄“睡覺”擋沙塵暴

    “祝融號”火星車 效果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供圖 中新網上海3月25日電 題:火星北半球進入鞦季 “祝融號”悄悄“睡覺”擋沙塵暴 作者 鄭瑩瑩 馬帥莎 繆新培 “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北半球活動。近期,火星北半球進入鞦季。根據以往的探測資料分析,鞦季是火星沙塵天氣多發季節,之後,火星將進入漫長而寒冷的鼕季。沙塵暴、塵埃堆積、低溫,“祝融號”火星車(簡稱:“祝融號”)怎樣在惡劣環境中“活”下來?這與它的花式“睡覺技能”有關。 沙塵暴來瞭 它“休眠”護體 火星氣候環境復雜,其中,火星沙塵暴會.......


百年前,西伯利亞上空發生神秘大爆炸,真凶恐再次迴歸

百年前,西伯利亞上空發生神秘大爆炸,真凶恐再次迴歸

    事件詳情 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左右,距離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瞭,當時在現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的上空發生瞭爆炸事件。那起爆炸因發生於通古斯河附近,該事件也被稱之為通古斯大爆炸。 根據當時的報道,當天早上,當地人觀察到瞭一個巨大的極亮的火球劃過天空,幾分鍾之後,一道強光照亮瞭整個天空,不久爆炸産生的強烈衝擊波將附近數百公裏內的窗戶玻璃都震碎瞭,並且遠處的人們還觀察到瞭蘑菇雲現象。 隻有發生較高能量的爆炸時纔會産生蘑菇雲,最典型的場景就是原子彈爆炸,遠處的人能看到蘑菇雲,說明那次.......


神舟十三號返航倒計時!剛返航的航天員有多脆弱?拿張紙都覺得重

神舟十三號返航倒計時!剛返航的航天員有多脆弱?拿張紙都覺得重

    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已經進入瞭“迴傢”倒計時瞭!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報道,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已經在我國空間站中工作瞭5個多月,按照計劃他們將在軌工作生活180天,如今已經進入迴傢倒計時,3名航天員下周將開始進入返迴準備階段,距離迴傢的日子又近瞭一步。 返航的挑戰 很多人應該對神舟十二號3名航天員返航地球時還有印象,當時地麵工作人員在發現神舟十二號返迴艙之後,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一係列檢查和準備工作之後,纔打開艙門,而且打開艙門時3名航天員並不是自己走齣返迴艙,而是被人抬齣來的。 這其實是.......


神舟十三號乘組即將“迴傢”

神舟十三號乘組即將“迴傢”

    ▲2022年1月31日,中國人首次在太空迎新春過大年,葉光富手持“福”字祝福全國人民 ▲2021年12月27日,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齣艙全部既定任務 央視昨天披露,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下周將開始進入返迴準備階段。 目前,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已經在空間站中工作生活瞭5個多月。按計劃,他們將在軌工作生活180天左右,如今已經進入瞭“迴傢”的倒計時。 返迴準備階段要做什麼 隨著約180天的太空生活進入尾聲,航天員們這兩天已經開始為“迴傢”作準備瞭。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航天.......


6G再次明確,衛星與地麵網絡融閤!專傢:預計2030年商用!

6G再次明確,衛星與地麵網絡融閤!專傢:預計2030年商用!

    中國的5G網絡覆蓋率,在全球處於絕對領先的水平,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我國的5G基站數量達到瞭150.6萬個,目標是今年內使5G基站數量達到200萬個。 那是否意味著5G網絡就已經普及瞭呢?答案是否定的。雖然我國的5G基站已超過150萬個,但這個數據僅占移動基站總數的15%左右。 如果想要讓5G覆蓋率達到4G網絡的水平,運營商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 雖然5G網絡速度更快,但5G基站的覆蓋範圍要比4G基站小,所以想要讓各個角落都覆蓋5G信號,5G基站總數需要比4G基站更多。 所以從現.......


Science調查近萬名新冠研究者:38%稱被網絡騷擾18%受死亡威脅

Science調查近萬名新冠研究者:38%稱被網絡騷擾18%受死亡威脅

    編輯:時光 袁榭 【新智元導讀】當科學傢緻力於新冠研究時,Science卻發現,他們飽受社交網絡的嚴重騷擾!預告:3月30日(周三)下午,新智元將舉辦首期元宇宙論壇「元宇宙 新人類」!(詳情關注新智元公眾號) 從2020 年 3 月起,當新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聞事件時,相關研究人員一夜之間成為傢喻戶曉的名字。 但,許多研究人員也成為新的極端騷擾、恐嚇和威脅的目標。 最近,Science邀請9585名新冠研究人員填寫一份關於他們經曆的在綫調查,從而可以更好地瞭解恐嚇的程度、影響以及科學傢應對恐嚇.......


艾默裏奇科幻巨製《月球隕落》上映

艾默裏奇科幻巨製《月球隕落》上映

    1905電影網訊3月25日,《月球隕落》正式上映!空前地月相撞一觸即發,久違視效大片銀幕上演!麵對突如其來的驚天浩劫,人類鋌而走險無所畏懼,孤擲一注的登月行動究竟能否扭轉乾坤?時隔多年,“災難片之王”羅蘭・艾默裏奇再造重磅經典,凶險劫難驟然升級,頂級特效直擊視覺神經,新奇科幻設計令人驚嘆。 月球引發巨大海嘯 災難片大師傾情傾力強勢迴歸 強特效打造極緻視聽盛宴 《月球隕落》由羅蘭・艾默裏奇執導,享有“災難片之王”美譽的他,不斷嘗試拓展災難科幻類型片的邊界,為觀眾奉獻齣前所未有的體驗。在本片中.......


科學傢揭示:1900年以來南海海平麵上升瞭150 毫米

科學傢揭示:1900年以來南海海平麵上升瞭150 毫米

    隨著全球變暖,冰蓋融水和海洋熱膨脹加劇,其導緻的海平麵快速上升對島礁以及沿海城市造成影響越來越大。未來海平麵變化的趨勢、幅度和速率備受國際學術界和全社會的關注。重建海平麵的精細變化過程一直是全球變化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OMG)珊瑚礁及其環境記錄學科組科研人員聯閤國內相關單位專傢,在珊瑚氧穩定同位素(δ18O)記錄海平麵變化研究上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錶在國際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


深理工籌建工作穩步推進,常務副校長、學院院長等已基本到位

深理工籌建工作穩步推進,常務副校長、學院院長等已基本到位

    南都訊 記者伍曼娜 日前,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瞭第三期2021全球前2%頂尖科學傢榜單,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與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簡稱“深理工”)11位學者入選。籌建中的深理工各項工作正穩步推進,學校常務副校長、學院院長、係主任等已基本到位。 “IBT”學科優勢明顯 新增入選者最小僅30歲 據瞭解,2021全球前2%頂尖科學傢榜單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2020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此次,深圳先進院/深理工新增5位學者入選“.......


糖尿病患者福音!太空中這個實驗竟有這麼多好處

糖尿病患者福音!太空中這個實驗竟有這麼多好處

    本文專傢:楊超,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博士 本文審稿:李學楊,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博士後 今天下午,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開展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采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 一個個太空實驗,既有趣,又乾貨滿滿。 就連我們可愛的冰墩墩都上太空瞭,還“被迫”淪為教學工具,就為瞭給你解釋這個重要的定律! 要是還背不下來,那可就對不起太空營業的冰老師瞭! 冰墩墩被拋齣後奇怪的事情發生瞭? 在太空拋物實驗中,王亞平老師將頂流的冰墩墩作為教學工具,輕輕一撥,便讓冰墩墩輕鬆的做瞭幾個後空翻,這要是在地麵上撒.......


氫燃料電池迎重大突破!新型碳塗層鎳陽極有望取代貴金屬 成本大降

氫燃料電池迎重大突破!新型碳塗層鎳陽極有望取代貴金屬 成本大降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道,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摻氮、碳塗層的鎳陽極可以催化氫燃料電池中的一個重要反應,而其成本僅為目前使用的貴金屬的一小部分。 這項新發現可能會加速氫燃料電池的廣泛應用。氫燃料電池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在汽車和其他應用領域有著巨大的前景。這是Héctor D. Abru a實驗室的一係列發現之一,他們正在尋找堿性燃料電池中使用的活性、廉價、耐用的催化劑。 研究人員錶示,“這一發現在使用高效、清潔的氫燃料電池.......


天宮“課外班”:這些關於航天員的流言,都是真的嗎?

天宮“課外班”:這些關於航天員的流言,都是真的嗎?

    撰文 | 丁�� 住著價值數百億的“豪宅”,卻沒法點個外賣。明明是一天能看16次日齣的陽光“宙景房”,但連窗戶都不能開…… 在距地麵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關於航天員的生活,也流傳著很多有趣的說法,其中有些多少與事實沾邊,有些則是徹頭徹尾的瞎編,今天咱們就來梳理一下,看看關於航天員日常生活的說法,到底靠不靠譜。 由於空間站是密閉環境,且補充給養很不容易,所以在上麵生活,一是要注意“環保”,盡量減少艙內環境的汙染;二是要注意“節約”.......


最新研究認為銀河係約130億年前形成

最新研究認為銀河係約130億年前形成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24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張渺)北京時間3月24日,德國馬普天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嚮茂盛博士和漢斯 沃爾特裏剋斯(Hans-Walter Rix)教授,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上以封麵文章形式發布瞭一項重大成果,研究認為,銀河係可能經過瞭不同的演化階段,其起點是約130億年前盤族恒星的形成。 研究者基於中國科學院國傢天文颱運行的國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歐空局天體測量衛星蓋亞望遠鏡(Gaia)的巡天觀測數據,獲取瞭迄今最為.......


成為造物主:如何利用閤成生物學的神力

成為造物主:如何利用閤成生物學的神力

    陳悶雷 | 作者 李拓 | 編輯 果殼硬科技 | 策劃 人類一度用“造物主”來形容塑造生命的大自然,但現在,隨著一項新技術的發展,我們至少獲得瞭這一角色的部分能力。 這超能力是“中心法則”進一步延申的結果。它包括久負盛名且經過幾十年進步的諾奬級生物技術的組閤,比如基因測序和基因編輯技術。時至今日,人們用“閤成生物學”概言之。 實際上,如果以2000年作為閤成生物學的元年,這個“不太新鮮”的概念也已走過瞭二十多個年頭。過去,閤成生物學的知名度並不算高,人們對它的關注也並不齣圈,直到新冠疫情。 有.......


深汕閤作區首個核酸檢測實驗室啓用,可實現“即采即檢”

深汕閤作區首個核酸檢測實驗室啓用,可實現“即采即檢”

    最近,深圳市深汕特彆閤作區(簡稱“深汕閤作區”)的居民都有一個共同感受,那就是核酸檢測齣結果的速度有瞭明顯的提升,為什麼現在能這麼快? 記者從區公共事業局瞭解到,這是因為全區首個可檢測新冠病毒核酸的實驗室已建成並投用,全區核酸檢測效率大大提高,在上周開展的全員三輪核酸檢測中,經受瞭實戰檢驗。 為全區核酸檢測提供有力支撐 “我上午采集的核酸,當天刷粵康碼就看到結果瞭”,居民張先生笑著曬齣自己最近的核酸檢測記錄。檢測記錄顯示,齣具該核酸檢測結果的機構為區疾病預防控製和衛生監督中心(下稱“區疾控衛監.......


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將近距離飛越地球

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將近距離飛越地球

    匈牙利雙魚座天文颱新發現一顆待確認小行星Sar2594,將於北京時間今天17點13分以約17公裏/秒的速度飛越地球,最近距離僅0.0001天文單位,相當於0.04 個地月距離,約1.5萬公裏,比北鬥導航衛星還要近! 北鬥導航衛星最低的軌道高度大約為21500公裏。 .......


俄國防部:美國在烏剋蘭實驗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研究炭疽杆菌強病原體

俄國防部:美國在烏剋蘭實驗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研究炭疽杆菌強病原體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24日報道 俄羅斯防輻射、防化學武器、防生物武器部隊司令基裏洛夫中將錶示,美國在烏剋蘭受美方控製的生物實驗的首要工作任務是研究炭疽杆菌的高危病原體。 基裏洛夫在記者會上說:“對文件的分析顯示,嚮境外運送的樣本中不僅有人體組織和血清,還有危險的病原體及其傳播者。嚮格魯吉亞盧加爾中心運送超過1萬份樣本。收到樣本的還有英國參考實驗室、德國洛夫勒研究所。美國訂購方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研究環境中具有高殺傷力和穩定性的炭疽杆菌病原體。” 基裏洛夫強調,從烏剋蘭嚮國外轉移病原體的行為已.......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25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25

    【今日封麵】 目前正是四川省江油市大康鎮戴天山村的辛夷花盛開的季節,這裏的辛夷花在群山環抱中綿延數十裏,呈現齣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消息站 高分辨率相機拍攝“祝融號”巡視區影像 製圖:國傢天文颱 ●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再次經過火星車巡視區域上空,拍攝瞭“祝融號”巡視區0.5米分辨率影像圖,圖中“祝融號”火星車行駛路綫清晰可辨。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錶麵工作306個火星日,纍計行駛1784米,“天問一號”環繞器在軌運行609天,距.......


移植瞭豬腦細胞,人會變蠢嗎?

移植瞭豬腦細胞,人會變蠢嗎?

    撰文 蘇澄宇 最近一段時間,你可能已經看到過豬心移植、豬腎移植的新聞。 移植豬器官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瞭,畢竟豬的器官大小、運作方式和人的相近,加上豬比較容易得到。為瞭保命,如果有必要的話,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考慮移植。 但如果把豬腦細胞移植到你的大腦裏,你會怎麼想? 國外有一傢生物技術公司LCT,正緻力於開發用豬腦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大腦的慢性疾病,癥狀包括手抖、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拳王阿裏去世前不幸得瞭帕金森病,時間長達三十年,到瞭病情後期,都已經無法說話瞭。 .......


軟瞭?ELS宇航局錶示:現在,我們是不可能和歐洲閤作的,哈哈

軟瞭?ELS宇航局錶示:現在,我們是不可能和歐洲閤作的,哈哈

    els宇航局昨天錶示,歐洲對els航天局實施製裁破壞瞭閤作,原本打算發射歐洲衛星的火箭現在將用於對els公司或對els友好的國傢。“在這一刻,在歐洲航天局和整個歐盟對els在烏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進行瞭瘋狂的立場,並對Roscosmos實施製裁後,我們認為現在閤作是不可能的。”els宇航局在zg的電視颱上說。 歐洲航天局上周錶示,將暫停與els宇航局在ExoMars火星車任務上的閤作,該任務旨在尋找火星錶麵的生命跡象。周一,英國衛星企業OneWeb錶示,由於els在最後一刻對其提齣要求,該公司取.......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科技袁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中國也有很多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主要集中在醫療健康領域,如上世紀90年代火遍全國的XXX神功元氣袋以及現在的打著“量子”“超弦”旗號的某癌癥治療係統。更離譜的是,我們這裏還發生過醫生吐槽某藥酒企業、結果被跨省抓捕、企業還榮獲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奬的故事。 視頻鏈接: 抖音視頻: https://v.douyin.com/N59oYpC/ 本視頻發布於2021年11月17日,點贊量已達1.9萬 精彩呈現: 我在中國見過許多“民科”,例如在我的微頭條下.......


研究:奧密剋戎在物體錶麵和人類皮膚上的持續時間更長

研究:奧密剋戎在物體錶麵和人類皮膚上的持續時間更長

    美西時間3月24日,據國會山報報道,疫情以來,美國衛生專傢一緻認為,導緻新冠SARS-CoV-2病毒傳播的載體主要是空氣,人們還擔心病毒會通過接觸物體錶麵傳播。在最近的兩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與其他變體相比,omicron變體在物體錶麵和人類皮膚上的持續時間更長。 研究人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體錶麵上測試瞭omicron變體,同時也在人類皮膚樣本上測試瞭它。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屍檢標本中獲取人體皮膚樣本進行試驗。他們還使用塑料作為另一個測試錶麵。 研究人員發現,原始SARS.......


使用類星體測量地球:甚長基綫乾涉測量簡史

使用類星體測量地球:甚長基綫乾涉測量簡史

    一天的時間剛好是24小時整嗎?我們所站立的地麵隻有在地震時纔會移動嗎?地球的自轉軸是不是像地球儀上呈現的那樣從來不變? 喜歡刨根問底的科學傢使用甚長基綫乾涉測量(VLBI)技術,利用射電望遠鏡對地球的空間方位進行瞭極為精確的測量,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字幕製作:哇喳 Credit: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VLBI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最初用於拍攝類星體的照片。不過很快就有人意識到,由於類星體從不移動,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參照點,將整個過程反過來,這樣就能.......


李超等-Geophysics:基於不可逆偏移濾波的波場分離方法

李超等-Geophysics:基於不可逆偏移濾波的波場分離方法

    波場分離方法可以剔除地震數據中的乾擾信號,保留有效信號,在數據處理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傳統濾波方法需要在變換域設置衰減帶,然而,衰減帶過寬將導緻信號和噪音無法有效分離,過窄則會引入數值假象。 單程波方法在地震勘探復雜構造成像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其波場傳播區被用來偏移成像,而其波場倏逝區則被認為是該方法的缺陷,尚未引起學術界的足夠重視。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李超與導師張金海研究員,利用單程波方法所謂的波場倏逝區“缺陷”,提齣瞭一種基於偏移/反偏移不可逆性質的波場分離新.......


叮咚!您有一份新的 “天宮課堂”作業單

叮咚!您有一份新的 “天宮課堂”作業單

    來源:中國軍網・中國軍號 航天之旅永無止境 科學之花再度綻放 3月23日下午 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 圓滿完成 這堂課有哪些重點? 先來復習下吧~ ▲太空“冰雪”實驗 ▲液橋演示實驗 ▲水油分離實驗 ▲太空拋物實驗 ▲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 問:空間站裏流眼淚是怎麼樣的? 答:在空間站裏飛行瞭這麼久,我們也經曆過許多激動乃至熱淚盈眶的時刻,但是這個時候眼淚無法像在地麵一樣自然地流下來,而是在眼眶中打轉,或者是停留在眼角,所以在地麵上強忍眼淚故作堅強也許很難,但是在太空中我.......


人類血液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顆粒,糞便中也有

人類血液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顆粒,糞便中也有

    據老闆聯播,《衛報》3月24日報道,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傢首次在人類血液中發現瞭微塑料顆粒。荷蘭的一個研究小組對22名誌願者的血液進行瞭測試。結果發現,他們中有17人,即約77%,血液中含有可量化的微塑料顆粒。 .......


單日最高可檢十萬人

單日最高可檢十萬人

    福田高鐵站的核酸檢測實驗室於3月23日搭建完成並投入使用。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 繼香蜜湖搭建瞭PCR移動方艙實驗室後,福田高鐵站也迎來瞭核酸檢測實驗室。短短48個小時,位於福田高鐵站的核酸檢測實驗室於3月23日正式搭建完成並投入使用。該檢測實驗室每日最多可完成10萬人份的核酸檢測任務。 據瞭解,3月18日,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接到建設深圳福田高鐵站方艙實驗室的任務後,相關部門通力配閤,3月21日完成移動PCR方艙實驗室的場站設計、水電接入、設備選型及整體布局建設方案。該檢測實驗室由市交通.......


天文學傢最新研究認為銀河係約130億年前形成

天文學傢最新研究認為銀河係約130億年前形成

    銀河係有多大年紀瞭?它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北京時間3月24日以封麵文章形式發錶天文學傢最新研究成果論文指齣,銀河係可能經過瞭不同的演化階段,其起點是約130億年前盤族恒星的形成。圖為根據最新研究繪製的銀河早期集成和演化圖像示意圖。 中新社發 喻京川 製圖 .......


什麼是快樂星球?追劇不能停!快收下這份“太空追劇單”!

什麼是快樂星球?追劇不能停!快收下這份“太空追劇單”!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32期】 近日 “天宮課堂”第二次授課圓滿結束 “太空齣差三人組” 已在軌道上飛行五個多月 狀態非常好 下個月將迴到地球傢園 同時這也意味著 三位航天員的“快樂星球”之旅 即將結束 “衣食無憂,航行太空” 三位航天員在空間站裏 吃飯、洗澡、紮辮子 練書法、彈樂器、搞健身 甚至還能追追喜歡的電視劇 不少網友好奇 在太空也能追劇? 追的什麼劇? 下麵小太就為大傢揭開謎底 一般來說 航天員們看的劇 都是事先拷貝好 直接帶到太空上看的 如果航天員有需要的話 地麵.......


555批!“太空”變身大課堂!

555批!“太空”變身大課堂!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32期】 近日 航天工程大學 先後組織崗前培訓的文職人員 以及部分研究生學員 共480餘人 到我們的太空現地教學 23位“兩彈一星元勛”功勛牆 中國航天的經典瞬間 …… 因地製宜打造的航天文化長廊 吸引著學員們的目光 “我們從月球帶迴瞭月壤 我們登上瞭遙遠的火星 我們有瞭自己的空間站 有言必行,這是中國人的浪漫” “你好,太空” 進入“太空艙”,打卡網紅地 不少學員發齣感嘆 “濃鬱的中國紅,酷炫的太空藍 這也太nice瞭” “我們的太空”.......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下周進入返迴準備階段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下周進入返迴準備階段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據中國官媒24日報道,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下周將進入返迴準備階段。截至目前,三名航天員已經在軌工作生活五個多月,擬於4月中旬返迴地麵,如今已經進入“迴傢”倒計時。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醫學工程總體室副研究員仲偉巍錶示,三名航天員返迴地麵前有大量物資需要整理,包括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上的貨包、各類産品等。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可能會間隔一個多月纔進駐中國空間站,因此需要提前把産品設備歸置到位。另外,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還要將重要樣品帶迴地麵,這些也需要提前規劃好。從下周開始.......


玩轉“物理課堂” 探索“天宮高度”

玩轉“物理課堂” 探索“天宮高度”

    飛天夢永不失重 科學夢張力無限 “天宮課堂”又開講啦! 記者:高涵 董非 程超 邱浩 高晗 鬍碧霞 黃一宸 編導:賈鑫 後期:賈鑫 肇蕾 攝像:左江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齣品 來源:新華社 .......


藍色起源獲準再次競標NASA登月閤同:去年曾輸給SpaceX

藍色起源獲準再次競標NASA登月閤同:去年曾輸給SpaceX

    據報道,藍色起源在去年的閤同競標中輸給SpaceX後,今年將再次有機會幫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將宇航員送往月球。 NASA周三宣布將重新嚮第二傢公司開啓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的競標。就在該消息宣布後,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旗下的這傢火箭公司宣布將參與第二次競標。 “藍色起源做好瞭競標準備,我們依然緻力於幫助阿爾忒彌斯取得成功。”藍色起源發言人說,“我們將繼續與NASA閤作,幫助美國盡快實現返迴月球的目標。” NASA於2019年啓動瞭阿爾忒彌斯計劃,並希望雇傭.......


耗資230億美元,新一代鴿王登月火箭今現身

耗資230億美元,新一代鴿王登月火箭今現身

    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發射係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首次現齣瞭真身。 轉運中的首枚SLS火箭 | ULA 當地時間3月17日(北京時間18日),美國佛羅裏達肯尼迪航天中心,用於首秀的SLS火箭從VAB總裝大樓推齣,運往39B工位進行發射前的所謂“濕彩排”演練。 如果不再推遲的話,這枚火箭預計在今年5月執行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首個任務,攜帶新一代獵戶座飛船和多個載荷環繞月球。無人試飛的獵戶座飛船,將在大約26天後返迴地球。 轉運前位於VAB總裝大樓的SLS火箭,頂.......


哢嚓!“祝融”傳迴自拍

哢嚓!“祝融”傳迴自拍

    來源:廣州日報 高分辨率相機拍攝“祝融號”巡視區影像。圖/國傢航天局 火星車的“自拍”,錶麵存在明顯的沙塵覆蓋。 據新華社電 (記者宋晨)記者24日從國傢航天局獲悉,近日“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再次經過火星車巡視區域上空,拍攝瞭“祝融號”巡視區0.5米分辨率影像圖,圖中“祝融號”火星車行駛路綫清晰可辨。 據介紹,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錶麵工作306個火星日,纍計行駛1784米,“天問一號”環繞器在軌運行609天,距離地球2.77億韆米,當前兩器運行正常。 .......


天文小科普:行星是如何命名的?今天給你答案

天文小科普:行星是如何命名的?今天給你答案

    太陽係中有八顆行星:四顆類地行星,兩顆類木行星和兩顆類海行星。除此之外,還有矮行星(如冥王星)、諸多衛星、大量小行星以及岩石和冰體碎片。曆史上,人們盡可能地記錄並描繪我們這一方宇宙。問題是:我們究竟是如何為太陽係諸星命名的呢? 言歸正傳。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些行星繞日(Sol)鏇轉。所謂日,就是太陽(the Sun)。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可能用過很多順口溜來記憶行星的名字,但是我們很少會去追問,這些名字背後的含義。 為瞭進一步說明,我們要追溯曆史。早在6.......





前一篇新聞
馮文彬長徵迴憶(二):走進倮倮區
后一篇新聞
考慮購房需求的同時,天津買房一定要鎖定重點闆塊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