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對日照 它是什麼?你怎麼能看到它?上圖顯示瞭處於中心的暗淡聚集光 什麼是“對日照”?怎樣纔能看到它?這裏為您講解 - 趣味新聞網


對日照 它是什麼?你怎麼能看到它?上圖顯示瞭處於中心的暗淡聚集光 什麼是“對日照”?怎樣纔能看到它?這裏為您講解


發表日期 3/25/2022, 11:48:17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對日照,它是什麼?你怎麼能看到它?上圖顯示瞭處於中心的暗淡聚集光,那是難以發現的對日照――也稱作反暉――隻於最黑暗的天空中纔齣現的擴散點,齣現在背對太陽的中心。映射於星塵太陽光導緻其齣現。圖像來源:… .....


    

對日照,它是什麼?你怎麼能看到它?

上圖顯示瞭處於中心的暗淡聚集光,那是難以發現的對日照――也稱作反暉――隻於最黑暗的天空中纔齣現的擴散點,齣現在背對太陽的中心。映射於星塵太陽光導緻其齣現。圖像來源:Project Nightflight

對日照是觀星者的傳說,每一位業餘天文學傢都聽說過,但隻有少數人真正看過,極少數幸運兒拍過這片如幽靈般昏暗的幻影。正如一位觀測者所說:

對日照根本就是連GoTo設備都無能為力的天體。

事實上,對日照根本就不是一個天體。下文將從頭開始介紹它。

什麼是對日照?

太陽係行星際空間並非純粹的真空,其平麵存在巨量的大小從一微米至一毫米不等的微小塵粒。這種行星際塵埃雲是一種高動態的結構。與傳統觀點相反,它不是太陽係形成過程中遺留的産物。事實上現在所見的星際塵粒極可能因近期的事件(如小行星碰撞)産生,它們隻有幾百萬年的曆史,這在天文學領域來說是非常年輕的。

在星際間各種力的作用下,行星際塵粒沒有穩定的軌道,而是以不斷運動的狀態存在於太陽係圓盤之中。其中最小的塵粒(小於一微米)甚至會被太陽風吹齣太陽係,其中大些的塵粒則傾嚮於和更大的天體相撞,或是緩慢地被盤鏇吸入太陽之中。這都意味著這些塵粒的存在壽命不會太長。

當然塵粒不僅僅會減少,小行星碰撞和彗星侵蝕也會不斷補充它們,因此太陽係的行星際塵粒並非靜態,而是一種新舊交替的動態結構。

請注意圖中所展示的並不是對日照,而是黃道光。它可能與對日照有所聯係,因為它正是主要由行星際塵埃散射太陽光而形成的。黃道光是從太陽延伸齣的錐形光,一般我們可以在日落後或黎明前看到它。相比黃道光來說,對日照現象則更難被記錄拍攝到。圖片來源於Project Nightflight(一個記錄星空美景的誌願者組織)

黃道光與對日照

對地球上的觀測者來說,這種動態的塵埃雲主要以黃道光的形式可見。在黃昏之後和黎明之前,它像一個圓錐形的光綫從太陽沿著黃道的路徑延伸。黃道光通常被稱為假黎明,它相當明亮,在任何沒有受到嚴重光汙染的觀測地點都能看到,特彆是當黃道位於高空時。對於北半球的觀察者來說,則是春天傍晚的天空和鞦天早晨的天空。

有趣的是,最近的研究錶明,黃道光可能來自火星的沙塵暴。

早晨和傍晚的黃道光是行星際塵埃盤的兩個區域,太陽光在這兩個地方嚮前散射到地球,産生瞭明亮的銀色光錐。行星際塵埃盤在黃道帶的其餘部分也可見,在那裏它被稱為黃道帶。然而,與黃道光不同的是,這些區域非常難以探測,因為它們的錶麵亮度極低。但在太陽正對麵的點上,幾何形狀又對我們有利,並提高瞭行星際塵埃的可見度。這是對日照的可見區域。

背對太陽時更加明亮

但是,為什麼對日照的發光比黃道帶的其他部分更亮呢?這是因為當我們從地球上看行星際塵埃盤時,背對著太陽的部分直接從我們的頭後照亮。這最終導緻其亮度增加,産生瞭”衝“效應。”衝“效應是太陽係天體中較常見的現象。比如,月亮在其對衝時即在滿月前後達到明顯的亮度峰值。再比如,土星環在對衝的日子裏會急劇變亮。

地球上的對日照效應

這種在對立中變亮的主要原因是陰影隱藏,這意味著所有粒子都被完全照亮。如果你在戶外,看你前麵的地麵,你可以在白天看到地球上的這個反相效應。如果地麵足夠粗糙,你會看到在你的頭周圍的影子變亮。為瞭記錄這一現象,我們製作瞭下麵的照片,顯示瞭火山礫石的影響。

有趣的是,相機陰影周圍的增亮物的錶觀直徑為 10 度,與夜空中的反暉直徑差不多。下次當你在陽光下走在粗糙的路麵上時,看看這種地麵的逆光。

綜上所述,對日照不是物體。這是太陽係行星際塵埃盤上的光綫。在反太陽點的部分的塵埃是正方形照亮,導緻由於陰影隱藏的亮度增強。這種所謂的對立效應在許多場閤都能遇到,但在 對日照的作用下,它的齣現最像幽靈,最古怪。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它在業餘天文學傢中是如此珍貴的戰利品的原因。

該如何觀測對日照

在對黑暗夜空的觀測和設想過程中,對日照是一個我們熟悉的夥伴。仰望星空的我們,早晚會有一個人說齣這句話:

-呃,今晚的對日照真亮堂啊……

然後會有另一個人迴答他:

-是啊,真亮啊!

這段簡短的對話錶明我們的眼睛已達到瞭完全的暗適應,我們的夜視也達到瞭最大限度。我們常常探討製作一張夜空的老朋友――對日照的圖片。但是因為某種原因始終未能完成。有時是其他的項目占用瞭時間,有時是天空中的位置不正確,有時是大氣層的透明度不夠好。

但是在2019年十月30日至31日的晚上,我們終於嘗試瞭一次。10月30日的時候,我們已經在拉帕爾馬島上花瞭幾天遊覽成像。白天裏,卡利馬那令人煩躁的天氣模式終於告一段落,天空又一次變成本該屬於這座美麗星島的清澈的深藍色。在一片遠離人群居住的區域的獨立牧場中,大約高齣海平麵800米(2600英尺)的地方,我們找到瞭對於拍攝對日照最為完美的環境。

臨近午夜,當對日照亮度最高的時候,我們的器材檢測到天空亮度最高為21.4高度每平方角秒。這實在過低,以至於晚些天狼星從一座山脊後麵升起的時候正片景色都更亮瞭。

對日照本身對於肉眼是比較明顯的。在白羊座之下、與黃道平齊的地方,一個大約【10度以外】的突齣的亮光標記瞭反日點。極為微弱的貫穿整片天空的黃道帶也是可見的,看起來幾乎像是一個人造的黃道記號。在這些條件下,拍攝對日照成為瞭一項輕鬆的任務。

細節,細節

如果你對技術性的細節感興趣:我們製作總時長四分鍾的23個未過濾的曝光時使用的是一架【安裝16毫米鏡頭的巴德爾版本1100D佳能DSLR】。用於天空追蹤的是一個純粹的機械設備,Mini Track LX2。

如何觀察對日照

如果你從未觀測過對日照,不要把它想得像文首的照片那麼明顯。我們對照片進行瞭強烈的對比度增強處理,這樣它的反光、外形和大小可以更加清晰可見。但對人類的肉眼而言,即使是在最佳的觀測條件下,對日照依然隻是一抹難以分辨的昏暗光芒。

我們曾多次比較對日照和銀河係的目視亮度,結果發現,它和鼕季銀河係最暗的部分的亮度差不多。銀河係中和對日照亮度最相近的是天船三星和五車二旁邊的星組。那裏非常昏暗,甚至周邊的明亮物體(例如在衝的木星或火星)會讓它難以被觀測到。

除瞭在中心微亮,並且在所有方嚮上均勻變淡之外,對日照幾乎沒有顯示齣任何結構。它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為10度(張角),這和我們伸長手臂之後的一個拳頭差不多大。

圖解:2019年11月23日在奧地利一個夜空觀測站觀察到的對日照。那時對日點位於畢星團和昴星團的的兩個星團之間。在找尋對日照時人們會看到什麼,這張圖片給人以一種直觀的印象。(圖源:Project Nightflight)

以下五條建議將幫助你親眼看到對日照:

第一,確定位置

在夜空中搜尋對日照之前,您應該檢查它當前的位置。 下圖可以幫助到您。 它還可以告訴您對日照是否可以被觀測到,因為它的可見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在天球上的位置。

在6月、7月和12月,對日照是完全看不見的,因為它在銀河係的前麵。接近明亮的行星,如火星和木星時也會産生相似的情況。 這是因為當其中一個接近對日照時,它與對日照的光在天空的同一區域,就可能比反輝光更亮。

一些天文程序或觀星應用也可以確定對日照的位置。 如果軟件能顯示地球陰影的中心的信息,那也會顯示當前的對日點。

這張地圖告訴您要在天球的哪裏尋找對日照。 底部的刻度錶示星座在給定日期過中天的位置,這也預估瞭你能在黃道綫上的哪裏找到對日照。 例如,三月底對日照會齣現在處女座。 圖片來自Project Nightflight

第二,在地平綫上最高處尋找它。

在當地的午夜時分,對日照總是遠遠高齣地平綫,所以這是嘗試在晚上進行觀測的最佳時間。此外,地平綫上也不能有月亮,月光會乾擾觀測。但這還不是全部的因素,比如,就太陽本身而言,對日點在這一年中也有不同的頂點高度。

對於北半球的觀測者來說,大約在每年12月21號鼕至左右,對日點會達到它的最高點。不過可惜的是,在12月期間的對日照處於鼕季銀河的前麵,因此無法觀測到。所以,從北緯地區,也就是北半球,觀測對日照最好的月份是1月和11月。

對於南半球的觀測者來說,對日點會在每年的6月21號,夏至左右,達到最高度。對南方人來說,這就意味著銀河也升起來瞭。所以人們最好在夏至前或之後進行觀測,也就是5月到8月期間。

第三,嘗試從你可以到達的最佳觀測點進行觀測

在有光汙染的地方是無法觀測到對日照,即使是中度光汙染,也會大大減弱對日照的光輝。根據我們的觀測,可以探測到的對日照的絕對最小天空亮度為21.0 mag/arcsec^2. Mag/arcsec^2 標度決定瞭漫射天體的錶麵亮度,比如星雲、星係、彗星或者隻是天空的背景。但這隻適用於,你已經非常熟悉對日照,並且知道在哪裏可以準確的找到它。

對於初次觀測者,我們建議最好選擇在天空亮度達到21.2 mag/arcsec^2 或者更高亮度的時候再觀測。當然,這些觀測條件也隻適用於那些遠離居民區和城市的地方。在山區是最閤適的,因為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氣團會減少。

第四,等待良好的天氣

哪怕你是在一個相對黑暗的地方,天空的澄澈程度也可能不足以你觀測對日照。你需要在一個非常晴朗的夜晚觀測。這說明,你的觀測地點的空氣需要很乾燥。

如果你想要瞭解你目前所處的觀測環境,你可以找到一些可以提供天文天氣預報的網站。(比如7timer.info)這樣的網站會提供每一個對流層的空氣濕度。另外一種適宜觀測的情況就是當地的空氣清潔,沒有很多灰塵和汙染物。在中緯度地區,一般來說,冷鋒之後或者在低氣壓時最適閤觀測。

第五,加強你的觀測能力

鑒於你在黑暗中的視力很好,而且你已經有一些觀察經驗,有幾個觀察技巧你需要掌握。

首先,你需要學習如何成為真正的黑暗適應者。這可能會考驗你的耐心,因為你的眼睛至少需要 3 / 4 個小時纔能完全適應黑暗。所以,在這段時間,沒有智能手機或其他手持設備。如果你不想破壞你的夜間視力,你應該隻使用非常昏暗的紅燈。

第二個你可能需要的方法是避開視綫。在轉移視綫的情況下,你不會直接看一個物體,而是稍微偏一點,同時繼續專注於這個物體。這樣你使用的是外圍視覺,它對低光水平比眼睛中心更敏感。一些觀察傢報告說,這種技術對他們有很大的影響,也許對你也有幫助。在任何情況下,尋找 gegenschein 將提高你的觀察技巧很多。此外,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項目,遲早你也可以把珍貴的觀星者的奬杯放在你的書架上。

BY:EarthSky Voices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係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齣處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天問一號”傳迴火星巡視區高分辨率影像

“天問一號”傳迴火星巡視區高分辨率影像

    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經過火星車巡視區域上空,拍攝瞭“祝融號”巡視區0.5米分辨率影像圖。 國傢航天局供圖 2022年1月22日(著陸後第247個火星日),“祝融號”火星車錶麵存在明顯的沙塵覆蓋。 國傢航天局供圖 本報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馮華)記者從國傢航天局獲悉: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錶麵工作306個火星日,纍計行駛1784米,“天問一號”環繞器在軌運行609天,距離地球2.77億韆米,當前兩器運行正常。 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再次經過.......


火星北半球進入鞦季 “祝融號”悄悄“睡覺”擋沙塵暴

火星北半球進入鞦季 “祝融號”悄悄“睡覺”擋沙塵暴

    “祝融號”火星車 效果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供圖 中新網上海3月25日電 題:火星北半球進入鞦季 “祝融號”悄悄“睡覺”擋沙塵暴 作者 鄭瑩瑩 馬帥莎 繆新培 “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北半球活動。近期,火星北半球進入鞦季。根據以往的探測資料分析,鞦季是火星沙塵天氣多發季節,之後,火星將進入漫長而寒冷的鼕季。沙塵暴、塵埃堆積、低溫,“祝融號”火星車(簡稱:“祝融號”)怎樣在惡劣環境中“活”下來?這與它的花式“睡覺技能”有關。 沙塵暴來瞭 它“休眠”護體 火星氣候環境復雜,其中,火星沙塵暴會.......


百年前,西伯利亞上空發生神秘大爆炸,真凶恐再次迴歸

百年前,西伯利亞上空發生神秘大爆炸,真凶恐再次迴歸

    事件詳情 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左右,距離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瞭,當時在現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的上空發生瞭爆炸事件。那起爆炸因發生於通古斯河附近,該事件也被稱之為通古斯大爆炸。 根據當時的報道,當天早上,當地人觀察到瞭一個巨大的極亮的火球劃過天空,幾分鍾之後,一道強光照亮瞭整個天空,不久爆炸産生的強烈衝擊波將附近數百公裏內的窗戶玻璃都震碎瞭,並且遠處的人們還觀察到瞭蘑菇雲現象。 隻有發生較高能量的爆炸時纔會産生蘑菇雲,最典型的場景就是原子彈爆炸,遠處的人能看到蘑菇雲,說明那次.......


神舟十三號返航倒計時!剛返航的航天員有多脆弱?拿張紙都覺得重

神舟十三號返航倒計時!剛返航的航天員有多脆弱?拿張紙都覺得重

    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已經進入瞭“迴傢”倒計時瞭!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報道,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已經在我國空間站中工作瞭5個多月,按照計劃他們將在軌工作生活180天,如今已經進入迴傢倒計時,3名航天員下周將開始進入返迴準備階段,距離迴傢的日子又近瞭一步。 返航的挑戰 很多人應該對神舟十二號3名航天員返航地球時還有印象,當時地麵工作人員在發現神舟十二號返迴艙之後,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一係列檢查和準備工作之後,纔打開艙門,而且打開艙門時3名航天員並不是自己走齣返迴艙,而是被人抬齣來的。 這其實是.......


神舟十三號乘組即將“迴傢”

神舟十三號乘組即將“迴傢”

    ▲2022年1月31日,中國人首次在太空迎新春過大年,葉光富手持“福”字祝福全國人民 ▲2021年12月27日,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齣艙全部既定任務 央視昨天披露,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下周將開始進入返迴準備階段。 目前,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已經在空間站中工作生活瞭5個多月。按計劃,他們將在軌工作生活180天左右,如今已經進入瞭“迴傢”的倒計時。 返迴準備階段要做什麼 隨著約180天的太空生活進入尾聲,航天員們這兩天已經開始為“迴傢”作準備瞭。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航天.......


6G再次明確,衛星與地麵網絡融閤!專傢:預計2030年商用!

6G再次明確,衛星與地麵網絡融閤!專傢:預計2030年商用!

    中國的5G網絡覆蓋率,在全球處於絕對領先的水平,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我國的5G基站數量達到瞭150.6萬個,目標是今年內使5G基站數量達到200萬個。 那是否意味著5G網絡就已經普及瞭呢?答案是否定的。雖然我國的5G基站已超過150萬個,但這個數據僅占移動基站總數的15%左右。 如果想要讓5G覆蓋率達到4G網絡的水平,運營商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 雖然5G網絡速度更快,但5G基站的覆蓋範圍要比4G基站小,所以想要讓各個角落都覆蓋5G信號,5G基站總數需要比4G基站更多。 所以從現.......


Science調查近萬名新冠研究者:38%稱被網絡騷擾18%受死亡威脅

Science調查近萬名新冠研究者:38%稱被網絡騷擾18%受死亡威脅

    編輯:時光 袁榭 【新智元導讀】當科學傢緻力於新冠研究時,Science卻發現,他們飽受社交網絡的嚴重騷擾!預告:3月30日(周三)下午,新智元將舉辦首期元宇宙論壇「元宇宙 新人類」!(詳情關注新智元公眾號) 從2020 年 3 月起,當新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聞事件時,相關研究人員一夜之間成為傢喻戶曉的名字。 但,許多研究人員也成為新的極端騷擾、恐嚇和威脅的目標。 最近,Science邀請9585名新冠研究人員填寫一份關於他們經曆的在綫調查,從而可以更好地瞭解恐嚇的程度、影響以及科學傢應對恐嚇.......


艾默裏奇科幻巨製《月球隕落》上映

艾默裏奇科幻巨製《月球隕落》上映

    1905電影網訊3月25日,《月球隕落》正式上映!空前地月相撞一觸即發,久違視效大片銀幕上演!麵對突如其來的驚天浩劫,人類鋌而走險無所畏懼,孤擲一注的登月行動究竟能否扭轉乾坤?時隔多年,“災難片之王”羅蘭・艾默裏奇再造重磅經典,凶險劫難驟然升級,頂級特效直擊視覺神經,新奇科幻設計令人驚嘆。 月球引發巨大海嘯 災難片大師傾情傾力強勢迴歸 強特效打造極緻視聽盛宴 《月球隕落》由羅蘭・艾默裏奇執導,享有“災難片之王”美譽的他,不斷嘗試拓展災難科幻類型片的邊界,為觀眾奉獻齣前所未有的體驗。在本片中.......


科學傢揭示:1900年以來南海海平麵上升瞭150 毫米

科學傢揭示:1900年以來南海海平麵上升瞭150 毫米

    隨著全球變暖,冰蓋融水和海洋熱膨脹加劇,其導緻的海平麵快速上升對島礁以及沿海城市造成影響越來越大。未來海平麵變化的趨勢、幅度和速率備受國際學術界和全社會的關注。重建海平麵的精細變化過程一直是全球變化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OMG)珊瑚礁及其環境記錄學科組科研人員聯閤國內相關單位專傢,在珊瑚氧穩定同位素(δ18O)記錄海平麵變化研究上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錶在國際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


深理工籌建工作穩步推進,常務副校長、學院院長等已基本到位

深理工籌建工作穩步推進,常務副校長、學院院長等已基本到位

    南都訊 記者伍曼娜 日前,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瞭第三期2021全球前2%頂尖科學傢榜單,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與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簡稱“深理工”)11位學者入選。籌建中的深理工各項工作正穩步推進,學校常務副校長、學院院長、係主任等已基本到位。 “IBT”學科優勢明顯 新增入選者最小僅30歲 據瞭解,2021全球前2%頂尖科學傢榜單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2020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此次,深圳先進院/深理工新增5位學者入選“.......


糖尿病患者福音!太空中這個實驗竟有這麼多好處

糖尿病患者福音!太空中這個實驗竟有這麼多好處

    本文專傢:楊超,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博士 本文審稿:李學楊,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博士後 今天下午,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開展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采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 一個個太空實驗,既有趣,又乾貨滿滿。 就連我們可愛的冰墩墩都上太空瞭,還“被迫”淪為教學工具,就為瞭給你解釋這個重要的定律! 要是還背不下來,那可就對不起太空營業的冰老師瞭! 冰墩墩被拋齣後奇怪的事情發生瞭? 在太空拋物實驗中,王亞平老師將頂流的冰墩墩作為教學工具,輕輕一撥,便讓冰墩墩輕鬆的做瞭幾個後空翻,這要是在地麵上撒.......


氫燃料電池迎重大突破!新型碳塗層鎳陽極有望取代貴金屬 成本大降

氫燃料電池迎重大突破!新型碳塗層鎳陽極有望取代貴金屬 成本大降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道,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摻氮、碳塗層的鎳陽極可以催化氫燃料電池中的一個重要反應,而其成本僅為目前使用的貴金屬的一小部分。 這項新發現可能會加速氫燃料電池的廣泛應用。氫燃料電池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在汽車和其他應用領域有著巨大的前景。這是Héctor D. Abru a實驗室的一係列發現之一,他們正在尋找堿性燃料電池中使用的活性、廉價、耐用的催化劑。 研究人員錶示,“這一發現在使用高效、清潔的氫燃料電池.......


天宮“課外班”:這些關於航天員的流言,都是真的嗎?

天宮“課外班”:這些關於航天員的流言,都是真的嗎?

    撰文 | 丁�� 住著價值數百億的“豪宅”,卻沒法點個外賣。明明是一天能看16次日齣的陽光“宙景房”,但連窗戶都不能開…… 在距地麵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關於航天員的生活,也流傳著很多有趣的說法,其中有些多少與事實沾邊,有些則是徹頭徹尾的瞎編,今天咱們就來梳理一下,看看關於航天員日常生活的說法,到底靠不靠譜。 由於空間站是密閉環境,且補充給養很不容易,所以在上麵生活,一是要注意“環保”,盡量減少艙內環境的汙染;二是要注意“節約”.......


最新研究認為銀河係約130億年前形成

最新研究認為銀河係約130億年前形成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24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張渺)北京時間3月24日,德國馬普天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嚮茂盛博士和漢斯 沃爾特裏剋斯(Hans-Walter Rix)教授,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上以封麵文章形式發布瞭一項重大成果,研究認為,銀河係可能經過瞭不同的演化階段,其起點是約130億年前盤族恒星的形成。 研究者基於中國科學院國傢天文颱運行的國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歐空局天體測量衛星蓋亞望遠鏡(Gaia)的巡天觀測數據,獲取瞭迄今最為.......


成為造物主:如何利用閤成生物學的神力

成為造物主:如何利用閤成生物學的神力

    陳悶雷 | 作者 李拓 | 編輯 果殼硬科技 | 策劃 人類一度用“造物主”來形容塑造生命的大自然,但現在,隨著一項新技術的發展,我們至少獲得瞭這一角色的部分能力。 這超能力是“中心法則”進一步延申的結果。它包括久負盛名且經過幾十年進步的諾奬級生物技術的組閤,比如基因測序和基因編輯技術。時至今日,人們用“閤成生物學”概言之。 實際上,如果以2000年作為閤成生物學的元年,這個“不太新鮮”的概念也已走過瞭二十多個年頭。過去,閤成生物學的知名度並不算高,人們對它的關注也並不齣圈,直到新冠疫情。 有.......


深汕閤作區首個核酸檢測實驗室啓用,可實現“即采即檢”

深汕閤作區首個核酸檢測實驗室啓用,可實現“即采即檢”

    最近,深圳市深汕特彆閤作區(簡稱“深汕閤作區”)的居民都有一個共同感受,那就是核酸檢測齣結果的速度有瞭明顯的提升,為什麼現在能這麼快? 記者從區公共事業局瞭解到,這是因為全區首個可檢測新冠病毒核酸的實驗室已建成並投用,全區核酸檢測效率大大提高,在上周開展的全員三輪核酸檢測中,經受瞭實戰檢驗。 為全區核酸檢測提供有力支撐 “我上午采集的核酸,當天刷粵康碼就看到結果瞭”,居民張先生笑著曬齣自己最近的核酸檢測記錄。檢測記錄顯示,齣具該核酸檢測結果的機構為區疾病預防控製和衛生監督中心(下稱“區疾控衛監.......


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將近距離飛越地球

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將近距離飛越地球

    匈牙利雙魚座天文颱新發現一顆待確認小行星Sar2594,將於北京時間今天17點13分以約17公裏/秒的速度飛越地球,最近距離僅0.0001天文單位,相當於0.04 個地月距離,約1.5萬公裏,比北鬥導航衛星還要近! 北鬥導航衛星最低的軌道高度大約為21500公裏。 .......


俄國防部:美國在烏剋蘭實驗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研究炭疽杆菌強病原體

俄國防部:美國在烏剋蘭實驗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研究炭疽杆菌強病原體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24日報道 俄羅斯防輻射、防化學武器、防生物武器部隊司令基裏洛夫中將錶示,美國在烏剋蘭受美方控製的生物實驗的首要工作任務是研究炭疽杆菌的高危病原體。 基裏洛夫在記者會上說:“對文件的分析顯示,嚮境外運送的樣本中不僅有人體組織和血清,還有危險的病原體及其傳播者。嚮格魯吉亞盧加爾中心運送超過1萬份樣本。收到樣本的還有英國參考實驗室、德國洛夫勒研究所。美國訂購方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研究環境中具有高殺傷力和穩定性的炭疽杆菌病原體。” 基裏洛夫強調,從烏剋蘭嚮國外轉移病原體的行為已.......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25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25

    【今日封麵】 目前正是四川省江油市大康鎮戴天山村的辛夷花盛開的季節,這裏的辛夷花在群山環抱中綿延數十裏,呈現齣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消息站 高分辨率相機拍攝“祝融號”巡視區影像 製圖:國傢天文颱 ●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再次經過火星車巡視區域上空,拍攝瞭“祝融號”巡視區0.5米分辨率影像圖,圖中“祝融號”火星車行駛路綫清晰可辨。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錶麵工作306個火星日,纍計行駛1784米,“天問一號”環繞器在軌運行609天,距.......


移植瞭豬腦細胞,人會變蠢嗎?

移植瞭豬腦細胞,人會變蠢嗎?

    撰文 蘇澄宇 最近一段時間,你可能已經看到過豬心移植、豬腎移植的新聞。 移植豬器官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瞭,畢竟豬的器官大小、運作方式和人的相近,加上豬比較容易得到。為瞭保命,如果有必要的話,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考慮移植。 但如果把豬腦細胞移植到你的大腦裏,你會怎麼想? 國外有一傢生物技術公司LCT,正緻力於開發用豬腦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大腦的慢性疾病,癥狀包括手抖、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拳王阿裏去世前不幸得瞭帕金森病,時間長達三十年,到瞭病情後期,都已經無法說話瞭。 .......


軟瞭?ELS宇航局錶示:現在,我們是不可能和歐洲閤作的,哈哈

軟瞭?ELS宇航局錶示:現在,我們是不可能和歐洲閤作的,哈哈

    els宇航局昨天錶示,歐洲對els航天局實施製裁破壞瞭閤作,原本打算發射歐洲衛星的火箭現在將用於對els公司或對els友好的國傢。“在這一刻,在歐洲航天局和整個歐盟對els在烏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進行瞭瘋狂的立場,並對Roscosmos實施製裁後,我們認為現在閤作是不可能的。”els宇航局在zg的電視颱上說。 歐洲航天局上周錶示,將暫停與els宇航局在ExoMars火星車任務上的閤作,該任務旨在尋找火星錶麵的生命跡象。周一,英國衛星企業OneWeb錶示,由於els在最後一刻對其提齣要求,該公司取.......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科技袁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中國也有很多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主要集中在醫療健康領域,如上世紀90年代火遍全國的XXX神功元氣袋以及現在的打著“量子”“超弦”旗號的某癌癥治療係統。更離譜的是,我們這裏還發生過醫生吐槽某藥酒企業、結果被跨省抓捕、企業還榮獲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奬的故事。 視頻鏈接: 抖音視頻: https://v.douyin.com/N59oYpC/ 本視頻發布於2021年11月17日,點贊量已達1.9萬 精彩呈現: 我在中國見過許多“民科”,例如在我的微頭條下.......


研究:奧密剋戎在物體錶麵和人類皮膚上的持續時間更長

研究:奧密剋戎在物體錶麵和人類皮膚上的持續時間更長

    美西時間3月24日,據國會山報報道,疫情以來,美國衛生專傢一緻認為,導緻新冠SARS-CoV-2病毒傳播的載體主要是空氣,人們還擔心病毒會通過接觸物體錶麵傳播。在最近的兩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與其他變體相比,omicron變體在物體錶麵和人類皮膚上的持續時間更長。 研究人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體錶麵上測試瞭omicron變體,同時也在人類皮膚樣本上測試瞭它。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屍檢標本中獲取人體皮膚樣本進行試驗。他們還使用塑料作為另一個測試錶麵。 研究人員發現,原始SARS.......


使用類星體測量地球:甚長基綫乾涉測量簡史

使用類星體測量地球:甚長基綫乾涉測量簡史

    一天的時間剛好是24小時整嗎?我們所站立的地麵隻有在地震時纔會移動嗎?地球的自轉軸是不是像地球儀上呈現的那樣從來不變? 喜歡刨根問底的科學傢使用甚長基綫乾涉測量(VLBI)技術,利用射電望遠鏡對地球的空間方位進行瞭極為精確的測量,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字幕製作:哇喳 Credit: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VLBI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最初用於拍攝類星體的照片。不過很快就有人意識到,由於類星體從不移動,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參照點,將整個過程反過來,這樣就能.......


李超等-Geophysics:基於不可逆偏移濾波的波場分離方法

李超等-Geophysics:基於不可逆偏移濾波的波場分離方法

    波場分離方法可以剔除地震數據中的乾擾信號,保留有效信號,在數據處理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傳統濾波方法需要在變換域設置衰減帶,然而,衰減帶過寬將導緻信號和噪音無法有效分離,過窄則會引入數值假象。 單程波方法在地震勘探復雜構造成像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其波場傳播區被用來偏移成像,而其波場倏逝區則被認為是該方法的缺陷,尚未引起學術界的足夠重視。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李超與導師張金海研究員,利用單程波方法所謂的波場倏逝區“缺陷”,提齣瞭一種基於偏移/反偏移不可逆性質的波場分離新.......


叮咚!您有一份新的 “天宮課堂”作業單

叮咚!您有一份新的 “天宮課堂”作業單

    來源:中國軍網・中國軍號 航天之旅永無止境 科學之花再度綻放 3月23日下午 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 圓滿完成 這堂課有哪些重點? 先來復習下吧~ ▲太空“冰雪”實驗 ▲液橋演示實驗 ▲水油分離實驗 ▲太空拋物實驗 ▲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 問:空間站裏流眼淚是怎麼樣的? 答:在空間站裏飛行瞭這麼久,我們也經曆過許多激動乃至熱淚盈眶的時刻,但是這個時候眼淚無法像在地麵一樣自然地流下來,而是在眼眶中打轉,或者是停留在眼角,所以在地麵上強忍眼淚故作堅強也許很難,但是在太空中我.......


人類血液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顆粒,糞便中也有

人類血液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顆粒,糞便中也有

    據老闆聯播,《衛報》3月24日報道,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傢首次在人類血液中發現瞭微塑料顆粒。荷蘭的一個研究小組對22名誌願者的血液進行瞭測試。結果發現,他們中有17人,即約77%,血液中含有可量化的微塑料顆粒。 .......


單日最高可檢十萬人

單日最高可檢十萬人

    福田高鐵站的核酸檢測實驗室於3月23日搭建完成並投入使用。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 繼香蜜湖搭建瞭PCR移動方艙實驗室後,福田高鐵站也迎來瞭核酸檢測實驗室。短短48個小時,位於福田高鐵站的核酸檢測實驗室於3月23日正式搭建完成並投入使用。該檢測實驗室每日最多可完成10萬人份的核酸檢測任務。 據瞭解,3月18日,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接到建設深圳福田高鐵站方艙實驗室的任務後,相關部門通力配閤,3月21日完成移動PCR方艙實驗室的場站設計、水電接入、設備選型及整體布局建設方案。該檢測實驗室由市交通.......


天文學傢最新研究認為銀河係約130億年前形成

天文學傢最新研究認為銀河係約130億年前形成

    銀河係有多大年紀瞭?它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北京時間3月24日以封麵文章形式發錶天文學傢最新研究成果論文指齣,銀河係可能經過瞭不同的演化階段,其起點是約130億年前盤族恒星的形成。圖為根據最新研究繪製的銀河早期集成和演化圖像示意圖。 中新社發 喻京川 製圖 .......


什麼是快樂星球?追劇不能停!快收下這份“太空追劇單”!

什麼是快樂星球?追劇不能停!快收下這份“太空追劇單”!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32期】 近日 “天宮課堂”第二次授課圓滿結束 “太空齣差三人組” 已在軌道上飛行五個多月 狀態非常好 下個月將迴到地球傢園 同時這也意味著 三位航天員的“快樂星球”之旅 即將結束 “衣食無憂,航行太空” 三位航天員在空間站裏 吃飯、洗澡、紮辮子 練書法、彈樂器、搞健身 甚至還能追追喜歡的電視劇 不少網友好奇 在太空也能追劇? 追的什麼劇? 下麵小太就為大傢揭開謎底 一般來說 航天員們看的劇 都是事先拷貝好 直接帶到太空上看的 如果航天員有需要的話 地麵.......


555批!“太空”變身大課堂!

555批!“太空”變身大課堂!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32期】 近日 航天工程大學 先後組織崗前培訓的文職人員 以及部分研究生學員 共480餘人 到我們的太空現地教學 23位“兩彈一星元勛”功勛牆 中國航天的經典瞬間 …… 因地製宜打造的航天文化長廊 吸引著學員們的目光 “我們從月球帶迴瞭月壤 我們登上瞭遙遠的火星 我們有瞭自己的空間站 有言必行,這是中國人的浪漫” “你好,太空” 進入“太空艙”,打卡網紅地 不少學員發齣感嘆 “濃鬱的中國紅,酷炫的太空藍 這也太nice瞭” “我們的太空”.......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下周進入返迴準備階段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下周進入返迴準備階段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據中國官媒24日報道,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下周將進入返迴準備階段。截至目前,三名航天員已經在軌工作生活五個多月,擬於4月中旬返迴地麵,如今已經進入“迴傢”倒計時。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醫學工程總體室副研究員仲偉巍錶示,三名航天員返迴地麵前有大量物資需要整理,包括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上的貨包、各類産品等。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可能會間隔一個多月纔進駐中國空間站,因此需要提前把産品設備歸置到位。另外,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還要將重要樣品帶迴地麵,這些也需要提前規劃好。從下周開始.......


玩轉“物理課堂” 探索“天宮高度”

玩轉“物理課堂” 探索“天宮高度”

    飛天夢永不失重 科學夢張力無限 “天宮課堂”又開講啦! 記者:高涵 董非 程超 邱浩 高晗 鬍碧霞 黃一宸 編導:賈鑫 後期:賈鑫 肇蕾 攝像:左江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齣品 來源:新華社 .......


藍色起源獲準再次競標NASA登月閤同:去年曾輸給SpaceX

藍色起源獲準再次競標NASA登月閤同:去年曾輸給SpaceX

    據報道,藍色起源在去年的閤同競標中輸給SpaceX後,今年將再次有機會幫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將宇航員送往月球。 NASA周三宣布將重新嚮第二傢公司開啓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的競標。就在該消息宣布後,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旗下的這傢火箭公司宣布將參與第二次競標。 “藍色起源做好瞭競標準備,我們依然緻力於幫助阿爾忒彌斯取得成功。”藍色起源發言人說,“我們將繼續與NASA閤作,幫助美國盡快實現返迴月球的目標。” NASA於2019年啓動瞭阿爾忒彌斯計劃,並希望雇傭.......


耗資230億美元,新一代鴿王登月火箭今現身

耗資230億美元,新一代鴿王登月火箭今現身

    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發射係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首次現齣瞭真身。 轉運中的首枚SLS火箭 | ULA 當地時間3月17日(北京時間18日),美國佛羅裏達肯尼迪航天中心,用於首秀的SLS火箭從VAB總裝大樓推齣,運往39B工位進行發射前的所謂“濕彩排”演練。 如果不再推遲的話,這枚火箭預計在今年5月執行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首個任務,攜帶新一代獵戶座飛船和多個載荷環繞月球。無人試飛的獵戶座飛船,將在大約26天後返迴地球。 轉運前位於VAB總裝大樓的SLS火箭,頂.......


哢嚓!“祝融”傳迴自拍

哢嚓!“祝融”傳迴自拍

    來源:廣州日報 高分辨率相機拍攝“祝融號”巡視區影像。圖/國傢航天局 火星車的“自拍”,錶麵存在明顯的沙塵覆蓋。 據新華社電 (記者宋晨)記者24日從國傢航天局獲悉,近日“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再次經過火星車巡視區域上空,拍攝瞭“祝融號”巡視區0.5米分辨率影像圖,圖中“祝融號”火星車行駛路綫清晰可辨。 據介紹,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錶麵工作306個火星日,纍計行駛1784米,“天問一號”環繞器在軌運行609天,距離地球2.77億韆米,當前兩器運行正常。 .......


天文小科普:行星是如何命名的?今天給你答案

天文小科普:行星是如何命名的?今天給你答案

    太陽係中有八顆行星:四顆類地行星,兩顆類木行星和兩顆類海行星。除此之外,還有矮行星(如冥王星)、諸多衛星、大量小行星以及岩石和冰體碎片。曆史上,人們盡可能地記錄並描繪我們這一方宇宙。問題是:我們究竟是如何為太陽係諸星命名的呢? 言歸正傳。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些行星繞日(Sol)鏇轉。所謂日,就是太陽(the Sun)。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可能用過很多順口溜來記憶行星的名字,但是我們很少會去追問,這些名字背後的含義。 為瞭進一步說明,我們要追溯曆史。早在6.......


復習瞭!“天宮課堂”第二課裏的科學奧秘

復習瞭!“天宮課堂”第二課裏的科學奧秘

    熱的“冰球”、用水搭“橋”、“冰墩墩”直綫遊走…“天宮課堂”第二課為我們展示瞭多個地麵上“不可能”的太空實驗,來看背後知識點和科學原理。 整理/新媒體編輯 房永珍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各位同學,大傢好!”3月23日下午,伴隨著太空教師王亞平熟悉的聲音,“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閤,又給大傢帶來瞭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圖片來源:視頻畫麵截圖) 在科學實驗環節,溫熱“冰球”、液體“水橋”、水油混閤、直綫拋物,依次精彩上演,要知道這些景象在地麵上.......


黑匣子有效期多久?30後信號將逐漸消失

黑匣子有效期多久?30後信號將逐漸消失

    據央視網,分析黑匣子數據是判斷空難原因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那麼,尋找黑匣子的最佳時限是多少天?專傢錶示,黑匣子上信標的有效期為30天左右,一旦超齣這一時限,信標發齣的脈衝信號便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 .......


國際空間站上誰傢的艙段最大?美國還是俄羅斯?其實是日本

國際空間站上誰傢的艙段最大?美國還是俄羅斯?其實是日本

    目前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航天器之中,最大的是哪一個呢?就是中國於2021年所發射升空的天和核心艙,它是中國天宮空間站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和核心艙的長度達到瞭16.6米,大柱段內徑達到瞭4.2米,小柱段內徑也有3.35米,加壓空間高達100個立方,而生活空間也達到瞭50個立方,可以說作為人類在太空中的居所,天和核心艙是相當的寬敞瞭。除瞭天宮空間站之外,目前在太空中運行的還有另一個空間站,那就是在2010年完成建設任務並轉入全麵使用階段的國際空間站瞭。與中國“獨立自主”的天宮空間站不同,國際空間站是.......





前一篇新聞
40歲李亮瑾産後瘦身有成功,3個月甩掉17公斤
后一篇新聞
有聞畫丨從爭鳴到星散:稷下學宮與齊王朝興衰一脈相承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