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3:57:09 AM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影視劇中最常見的王朝,在屏幕之上清朝的皇帝都是那麼的專情溫柔毫無門第觀念,然而這與曆史是極大不符的。
在曆史教科書上也有寫過,清朝是我國封建集權的頂峰,因此等級非常森嚴,皇室對於女子的齣身也看得很重,要是一個妃子齣身太過平凡,她就算生下瞭孩子都不能親自撫養,更彆說什麼情情愛愛瞭。
不過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蘇麻喇姑,她僅僅是一個侍女,卻極得康熙帝看重,還將皇子交由她撫養,甚至在她死後,康熙非常傷心並舉辦瞭隆重的葬禮,以嬪的等級為她建造陵寢。
那為何一個小小的侍女能得到清聖祖如此看重呢?真的是因為愛情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在一些影視劇中如此演繹,但曆史上康熙可是稱蘇麻喇姑“額娘”的,那究竟是為何呢?其實也是情,不過是親情!
蘇麻喇姑從一開始就是孝莊的貼身婢女,跟隨孝莊從濛古嫁到瞭後金。(也就是後來的清。)
孝莊的這段婚姻可以說就是一樁政治聯姻而已,與丈夫皇太極並沒有什麼太深厚的感情,也沒得到皇太極過多的寵愛。因此更多的時間孝莊是與蘇麻喇姑這個貼身的本族人在一起的。
而蘇麻喇姑非常精明善於學習,在陪伴孝莊的同時還學會瞭滿族語並寫的一手漂亮的滿文,因此也為幫孝莊在後金宮中打點好各方的關係,鞏固瞭孝莊在後金宮中的地位。
後來皇太極猝死,因為沒什麼感情,很難說孝莊兩主僕有什麼悲傷之情。但是因為死的比較突然沒有指定繼承人,導緻大清內部爆發瞭極為嚴重的權力鬥爭。
而此時孝莊所生的兒子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年僅6歲,根本就沒實力繼承大位。
也是這個蘇麻喇姑充當著孝莊的信使,為孝莊與多爾袞穿針引綫,最終纔讓福臨登上瞭皇位,康熙能當上皇帝多虧瞭他爹福臨,而福臨能當上皇帝蘇麻喇姑也立下瞭很大的功勞!
等到清軍攻入北京,年幼的順治帝必須要離開孝莊,身邊都是多爾袞的眼綫。
當年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就是爭權的一方,他對於皇位一直念念不忘,因此不斷排除異己擴張勢力,生怕順治會威脅到自己的權力。
鄙視的順治帝彆說掌權,就連要見到親生母親一麵都是很難。
麵對羽翼豐滿的多爾袞,孝莊並沒有選擇硬碰硬,對親兒子的擔憂也在與日俱增,在多爾袞的嚴密監視下,她無法前去見麵,又是蘇麻喇姑充當瞭綫人的角色,冒死為母子二人傳遞消息,數次給順治帝提供瞭正確的建議,助他度過瞭危機。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650年多爾袞病逝,母子終於得以團圓,而蘇麻喇姑也沒有瞭性命之憂。
如果光是如此,或許也不會得到康熙的那般敬重,蘇麻喇姑對康熙有恩,而且是救命之恩!
康熙能當上皇帝,其實跟他生瞭天花沒死也有一定的關係,天花在那個年代等同於絕癥,能夠患此病不死,可謂是天命所歸。
而在康熙患病期間,一直盡心照顧他的那個人就是蘇麻喇姑!
當時宮中人人自危,隻好將康熙送到宮外調養,但是孝莊非常疼愛這個孫子,指派蘇麻喇姑去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蘇麻喇姑每天去照顧完康熙後都迴宮嚮孝莊稟告情況,並且在照顧康熙的過程中還教導他學習漢滿濛語,算是他的啓濛老師。
經過蘇麻喇姑長時間的照顧,康熙竟然痊愈瞭,這幾年的陪伴也讓康熙非常感動,此後一直稱呼她為“額娘”!
等到孝莊去世,相處瞭半生的蘇麻喇姑鬱鬱寡歡,見此情景,康熙破格將剛齣生不久的十二皇子胤�i交由她來撫養。
滿清的祖製裏有一條就是必須要妃以上身份纔有資格撫養皇子,由此可見康熙對她的重視。
自此蘇麻喇姑一直都在盡心撫養胤�i,到瞭康熙晚年發生“九子奪嫡”,爆發瞭極為慘烈的皇位爭奪,蘇麻喇姑極力勸阻胤�i捲入這場鏇渦,因此也讓胤�i成瞭少數沒被雍正打壓的皇子之一。
蘇麻喇姑曆經四帝,一生都保持初心忠於孝莊及其子孫,同樣的孝莊等人也對她推崇備至,這儼然已是一種親情。
在她90高齡之時油盡燈枯,當時康熙正齣巡在外,得到消息後猶如晴天霹靂,立馬下令“留七日再淨身入殮”,為的就是能看到‘額娘’最後一眼。
最終康熙以嬪的規格下葬瞭蘇麻喇姑,在其葬禮之上一眾皇子也都失聲痛哭,能以一介侍女的身份得到如此殊榮,大清王朝裏找不齣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