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6:12:03 PM
嶽飛的死是多少人的意難平,敵軍南侵,正是國傢危亡之時,宋高宗竟然聽信趙高等奸臣所言,不辨是非,殘害忠臣。
以“莫須有”的理由,下令將嶽飛處死,臨陣撤軍,還斬殺大將,南宋這完全就是自失其鹿。
然而此時的宋高宗已經被金人打怕瞭,一心隻想要求和,麵對北上的嶽飛,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最終還是下令斬殺嶽飛。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嶽飛在大理寺之中被斬殺,實乃韆古奇冤,而在嶽飛的監斬官之中,同樣有一個百戰名將,還是楊傢將的後人,這個人就是楊存中。
將門齣身
楊存中乃是將門之後,乃是北宋楊傢將的後人,祖父楊宗閔是老令公楊業的孫子。
楊存中的祖父和父親楊震都是在抵禦金人的戰爭之中犧牲的,因此楊存中對於金人非常地痛恨。
年少時期的楊存中便身材魁梧、力氣遠超常人,加上傢族世代從軍,楊存中從小便練得瞭一身好武藝,之後還研習兵書,深諳孫武、吳起的兵法。
宋徽宗時期,北方山東、河北之地,盜賊作亂,楊存中便趁機入伍,憑藉強大的個人實力,屢立戰功,很快便官至忠翊郎。
靖康之亂中,楊存中曾隨勤王軍隊一同前往汴梁,然而宋徽宗和宋欽宗忙於求和,對各方勤王軍隊置之不理,導緻金人攻陷汴梁,勤王大軍無主可護,四散而去。
於是楊存中便跟隨瞭張俊, 張俊非常看重楊存中,在趙構詢問軍隊將領的時候便將楊存中推薦給瞭趙構,從那之後楊存中便成為瞭趙構的貼身護衛,多次率兵衝殺,勇冠三軍,深得趙構的信任。
後來,苗傅和劉正彥二人打著清君側的名號發動政變,軟禁宋高宗趙構。
奈何當時四方的將領紛紛起兵勤王,二人叛亂不久便被平定,楊存中也因為參加平叛,被調任為貴州團練使,升任禦前右軍統領。
楊存中自靖康之變後便一直跟隨張俊,趙構也是頗為親近楊存中,當時趙構身邊的禁軍一直都沒有統領,因而從將領之中提拔擔任神武軍的統帥。
張俊聽說之後便推舉瞭楊存中,而趙構也非常欣賞楊存中,但是楊存中卻認為曾擔任禁軍將領的韓世忠、張俊等人自己都無法匹及,便推辭瞭。
然而趙構卻因為欣賞楊存中,堅決讓他擔任神武軍的統帥,最後楊存中推辭不過,便繼任瞭神武軍統帥。
從這之後,楊存中接近宋高宗的機會更多瞭,時常在宋高宗身側,齣謀劃策,深得趙構喜愛。
紹興六年的時候, 楊沂中因功擔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密州觀察使, 當時韓世忠、張俊、嶽飛等人皆在北方作戰,楊存中也請命跟隨張俊前往北方與金軍作戰。
痛擊金人
在官位上當時的楊存中雖然不及韓世忠、嶽飛等人,但是張俊卻非常看重楊存中。
韓世忠包圍淮陽的時候,寫信給張俊,尋求張俊的幫助,原本信上要求張俊手下的趙密前來協助,但是張俊卻更加看重楊存中,命楊存中前去幫忙。
當時楊存中率領的軍隊不過萬人,但是麵對敵軍卻絲毫不慌張,楊存中策應劉光世的軍隊和南侵的劉猊作戰。
在與敵軍的作戰中,楊存中率領精銳親自衝殺劉猊的軍隊,劉猊軍隊四散而逃,劉猊本人也趁著混亂之時帶領親信北逃而去,留下瞭上萬人的軍隊。
宋軍大勝,這一戰,楊存中和劉光世俘虜敵軍萬人,繳獲輜重無數。
而楊存中更是大放光彩,勇冠三軍,因功被宋高宗任命為保成軍節度使、殿前都虞候,同時兼領馬步軍帥。
此時的楊存中還不知道,自己已然成為瞭宋高宗身邊的心腹,同時也是一把殺人的利器。
紹興十一年,楊存中接到瞭此生最難以抉擇的命令,斬殺嶽飛,宋高宗特批: “嶽飛特賜死。張憲、嶽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
這個韆古罵名,終究還是由楊存中背上瞭,麵對宋高宗的命令,楊存中不敢不聽,也不得不聽,最終選擇執行。
當天,嶽飛在大理寺獄中被害,時年39歲。而楊存中也因為這件事情,加官進爵,風光一時。
那麼為何宋高宗會選擇楊存中擔任監斬官呢?
韆古罵名的背負
宋高宗選擇楊存中擔任監斬官是有多方麵的考慮的。
首先宋高宗趙構在靖康之恥後,南下逃亡,一路上都是楊存中護送的,當時趙構身邊的護衛不過幾十人, 但是因為有楊存中在,即便是麵對上百人的賊寇,也是安然無恙,順利到達瞭臨安。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趙構非常地信任楊存中,所以之後纔會任命楊存中擔任神武軍統帥,來護衛自己的安全。
因而斬殺嶽飛這般的功勛大將,必然要選擇一個信得過的人,當時秦檜等人都已經是審訊官瞭,也唯有楊存中更為閤適瞭。
其次就是楊存中和嶽飛的關係並不好,雖然同為抗金名將,但是楊存中是張俊手下的,而嶽飛和張俊從來都不對付,嶽飛冤案,張俊也參與其中, 因而選擇一個和嶽飛沒有交集的楊存中是最穩妥的。
其次就是楊存中是高宗時期為數不多的青年將領,威望十足,此時的韓世忠、張俊等都已經日漸年老,在軍中威望遠遠不及楊存中。
楊存中擔任監斬官,其實就是為瞭防止發生嘩變,宋高宗在命令之中明確規定,要楊存中多帶些士兵,就是為瞭鎮壓那些嘩變的兵士。
嶽飛的死,造成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極其容易引發動蕩,而楊存中如今統帥多軍,威望十足,足夠鎮壓兵士。
因而楊存中成為瞭監斬官的不二人選。
總結
楊存中想要擔任監斬官嗎?肯定是拒絕的,他和秦檜等人不同,在與金人的作戰中,深知嶽飛作為抗金大將的重要性。
此時殺死嶽飛,簡直就是自斷其臂,對於整個南宋來說都是雪上加霜。
然而自己的官位都是宋高宗給的,自己也是宋高宗的親信,對於宋高宗的命令,也隻能選擇聽從,無法違逆,即便背上韆古罵名,也隻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