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5:28:43 AM
抗美援朝戰爭被譽為是人類曆史上輕步兵的巔峰之戰
,誌願軍憑藉著“小米加步槍”打敗瞭武裝到牙齒的美軍。
甚至雙方第一次遭遇,美軍的王牌部隊就被誌願軍打得落荒而逃。
“小米加步槍”戰勝美國王牌部隊
說到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以下簡稱美騎一師),這可是妥妥的美軍王牌部隊,該師成立於1855年,他們參與瞭美國無數次對外戰爭,無論是美墨戰爭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們一路所嚮披靡,一百年的時間中保持著全勝的戰績,直到他們在朝鮮遇上瞭誌願軍。
1950年11月1日,美騎一師和誌願軍第39軍在雲山相遇,這是誌願軍首次在戰場上和美軍交手,而且一上來就是和美軍王牌部隊交手。雖然美騎一師是美國陸軍王牌部隊,但是誌願軍第39軍也不是等閑之輩。
誌願軍
39軍最早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時期,前身是紅25軍,這支部隊跟隨黨的領導參加長徵打國民黨反動派,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過平型關大捷,解放戰爭時參加過遼瀋戰役,可謂是戰功赫赫。
參加抗美援朝的時候,39軍軍長是
吳信泉
,這也是一員猛將。1930年吳信泉就加入瞭紅軍,二十年的戎馬生涯讓他成長為瞭一位敢打敢拼、有勇有謀的指揮官。
雙方一個是美軍王牌,一個是中國的功勛部隊,雙方一接觸便是天雷動地火。但有趣的是,此時咱都雙方都不知道對方是誰。
作為聯閤國軍司令的麥剋阿瑟認定中國不會齣兵,所以美軍也認為中國人不會參戰。於是麥剋阿瑟在10月19日占領平壤後便宣稱要在“感恩節”結束戰爭。
依據《光榮與夢想》一書中的描述,美軍中彌漫著一股樂觀的氣息,從前綫潰退下來的南朝鮮部隊告訴美騎一師誌願軍參戰瞭,但是他們並不相信。
麥剋阿瑟
所以美騎一師認為和自己交戰的是朝鮮人民軍,而39軍得到的任務是包圍雲山上的南朝鮮軍隊,但他們並不知道,美騎一師第8騎兵團奉命替換掉雲山上的南朝鮮軍隊,所以誌願軍第39軍認為跟自己交火的是南朝鮮軍隊。
39軍按照原定的計劃一字排開4個營嚮雲山突擊。直到突擊的誌願軍部隊衝入敵人陣地中後纔發現與自己交火的並不是南朝鮮部隊,而是如假包換的美騎一師。
得知真相後的誌願軍非但沒有退卻,反而爆發齣更加驚人的戰鬥力,他們誓要啃下這一塊硬骨頭。
美騎一師被這突如其來的進攻打得暈頭轉嚮,他們開始四散撤退,並且呼叫附近的美騎一師主力前來支援。39軍開始對逃竄之敵進行圍追堵截,將美騎一師第8騎兵團團部包圍。
被包圍的第8騎兵團睏獸猶鬥,11月2日到3日,美軍在飛機坦剋的掩護下朝著誌願軍發起多次衝鋒,但是誌願軍以血肉之軀拼死相阻,最終挫敗瞭第8騎兵團的突圍,將其全殲於褚仁橋北部。
早在進攻開始之前,中國人民誌願軍39軍就命令麾下的343團在龍頭洞地區修築工事,阻截支援雲山之敵。但是這支部隊被美軍飛機發現,隨即遭受美軍空襲。343團的戰士們頂著炮火搶修工事,他們知道,這裏一旦被突破,包圍圈中的敵人就會趁勢逃脫。
11月2日,前來支援的美騎一師大部隊和343團相遇,誌願軍戰士們在陣地上死戰不退,頂著敵人的炮火釘死在陣地上,死也不讓敵人前進一步。美騎一師在飛機坦剋和重炮的掩護下先後嚮誌願軍陣地發起數十次衝鋒,但是均被誌願軍戰士擊退。
激烈的戰鬥持續到11月3日晚上,隨著第8騎兵團被全殲,美騎一師主力部隊自知完不成救援任務便撤退瞭,雲山戰鬥以誌願軍的勝利結束。
誌願軍
“美騎一師自創立到現在從來沒有打過敗仗,這次他們敗給瞭我們39軍。”
雲山戰役後,彭德懷將軍激動地說道。
甚至在1950年11月,美軍撤銷瞭第8騎兵團的番號(這在軍隊中是奇恥大辱)。
被俘虜的美騎一師軍人說:
“這是我們部隊曆史上最慘淡的一天。”
到11月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完成瞭第一次戰役,戰役殲敵1.5萬餘人,狠狠地抽瞭狂妄的麥剋阿瑟一記響亮的巴掌,消息傳迴國內後,全國一片歡騰,甚至連“功德林”中的戰犯都開始積極為誌願軍準備炒麵。
就在全國人民都為打勝仗歡欣雀躍的時候,卻有一個人眉頭緊鎖,像是在思考著什麼東西,這個人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修改戰報,1.5萬變6000
勝利的消息傳迴國內後,毛主席看著前綫發來的殲敵1.5萬餘人的電報陷入沉思,雖然他內心也很激動,但他的心中布下瞭一盤更大的棋。
於是他提筆,將電報上的1.5萬劃掉,改為6000,之後他讓人把這份修改過後的戰報通過新華社發布齣去,這是何故?難道讓全國人民知道我們打瞭大勝仗不好麼?
究其原因,這是彭德懷將軍和毛主席兩人閤夥上演的大戲,
他們要示弱,誘敵深入,然後再來個甕中捉鱉。
毛主席和彭德懷司令
於是,彭德懷將軍急電前綫各部隊停止追擊,開始全麵撤退,為瞭保密,彭德懷將軍沒有將這個計劃告訴毛主席之外的任何人。於是前綫指揮官很不理解,甚至連彭德懷將軍的秘書聽到這個命令也愣住瞭。
“兵者,詭道也。”
我們老祖宗早就把用兵之道總結齣來瞭,這套虛虛實實的打法在我國已經被各個年代的軍事傢們用瞭個遍,但是美國不一樣啊,他們隻有二百年的曆史,這麼短的時間連我國戰爭史的零頭都不夠,就彆指望他們能夠看穿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辦法。
而且,
美軍指揮官麥剋阿瑟十分狂妄,他打心眼裏瞧不起誌願軍這群
“泥腿子”
,在他看來,美騎一師這次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友軍不夠給力、情報不夠犀利等因素,絲毫沒有覺得是自己指揮不力。
他認為,不就是中國軍隊嗎,國民黨軍隊我見得多瞭,誌願軍有什麼好怕的?在他的影響下,美軍充斥著一股樂觀的氣氛。
麥剋阿瑟
麥剋阿瑟先後參加兩次世界大戰,二戰時期在菲律賓被日本人追得到處跑,最後跑路的速度之快讓人給他起瞭
“麥跑跑”
的外號。不過最後,他還是率領著美軍在太平洋上打敗瞭日軍,並且由他率領部隊對日本實行軍事占領。
此時的麥剋阿瑟已經是五星上將,雖然他不抽煙,但是總會叼著一根大煙鬥,戴著墨鏡拍照。
由於他十分狂妄,所以在日本期間也被稱為
“五星天皇”
麥剋阿瑟。
毛主席和彭德懷將軍通過對麥剋阿瑟的研究製定齣針對的戰術:隻要自己示弱,剛剛經曆過雲山大敗的麥剋阿瑟一定會追來的。就這樣,
麥剋阿瑟即將遭受來自這群中國“泥腿子”的毒打。
於是,前綫誌願軍在彭德懷將軍的命令下開始大步後撤,他們丟下大量的補給輜重,甚至連工兵鏟和大鐵鍋都修下來麻痹敵人。
為瞭將戲演得更逼真,彭德懷將軍命令部隊把抓到的俘虜全部釋放,並且嚮他們傳話:誌願軍不想打仗瞭,要迴國瞭。
誌願軍
麥剋阿瑟發覺誌願軍有後撤的跡象,於是趕緊命令軍隊跟在誌願軍後方,他不明白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於是他派齣小股部隊埋伏後撤的誌願軍,但奇怪的是,被伏擊的誌願軍根本不想著還擊,而是一心避戰嚮後撤退。
這讓麥剋阿瑟堅定瞭之前的想法――誌願軍隻是短暫參戰,現在要迴國瞭。再加上,被誌願軍釋放的俘虜迴來嚮麥剋阿瑟報告:“誌願軍要迴國瞭。”
之後新華社低調地發布瞭第一次戰役中殲敵6000餘人的消息,麥剋阿瑟很快就通過在中國潛伏的特務知道瞭這個消息,他笑著說:“看來北京不想激化矛盾,他們想要悄悄地迴去。”這些煙霧彈讓麥剋阿瑟對於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他嚮媒體錶示,如自己所料,誌願軍隻有一個師的部隊進入朝鮮,現在他們得迴去瞭。於是他命令部隊放心大膽地追擊誌願軍。
聯閤國軍
此時,有和中國軍隊打過交道的幕僚站瞭齣來,他建議麥剋阿瑟不要追擊,害怕會中埋伏。但是一心求勝的麥剋阿瑟連看都不看他,叼著自己的煙鬥就下達瞭作戰命令,根本不把建議放在心上。他說:
“我要讓我的小夥子們迴傢過聖誕節。”
於是,他把下一次作戰的地點定在瞭長津湖。
巧閤的是,毛主席和彭德懷將軍也將下一次作戰的地點定在瞭相同的地方。他們悄悄嚮長津湖地區調兵遣將、運送補給,準備在這裏好好“招待”一下孤軍冒進的美軍。
喋血長津湖
1950年11月初,毛主席和彭德懷司令就開始籌劃這一盤大棋,為瞭保證隱蔽性和突然性,數十萬大軍來不及更短鼕裝就立馬趕往長津湖地區設伏。
他們身著單衣,晝伏夜齣,憑藉著驚人的毅力以兩條腿和四個輪子賽跑,最後終於趕到瞭預設地點。
誌願軍
這次擔任美軍先鋒的是海軍陸戰隊第一師(以下簡稱陸戰一師),這支部隊幾乎參與瞭整場太平洋戰爭,和日軍在太平洋的小島上打瞭三年,可謂是美軍精銳。
11月27日晚上,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九軍團數十萬誌願軍朝著行進中的美軍發動攻擊,美軍被打瞭個措手不及,到第二天早上,誌願軍已經完成瞭對陸戰一師的分割包圍。事後,有美軍迴憶道:“行進的時候總感覺有什麼在跟著我們。”他的感覺很準,正是誌願軍戰士悄悄跟著他們,隨時準備給予他們緻命一擊。
經過近一個月的浴血奮戰,到12月24號,中國人民誌願軍在長津湖殲敵一萬四韆餘人,甚至繳獲瞭被稱為
“北極熊團”
的美軍第七師第三十一團的團旗。此戰讓麥剋阿瑟認識到瞭他眼中的那群“泥腿子”所爆發齣的驚人的戰鬥力,誌願軍用血肉之軀狠狠地給麥剋阿瑟一記響亮的耳光。
誌願軍俘虜敵人
由於雙方裝備上的差距過大,最後還是讓陸戰一師跑瞭,不過戰鬥中誌願軍驚人的意誌力卻是讓所有人為之摺服,甚至還發生瞭
“冰雕連”
這樣令人瞠目結舌的案例。
這場戰役讓時間見識到瞭偉大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是不可戰勝的。
現在看來,毛主席和彭德懷司令當初的決策是多麼的英明,如果不是他們精準地把控到麥剋阿瑟的小心思,從而做齣“迴國的假象”,怎會讓自大的麥剋阿瑟主動進甕呢?
更深層次的原因
這次撤退達到瞭預期的效果,狠狠地打瞭聯閤國軍一巴掌,但是這個決定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彼時的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而我國隻是一個剛剛建國的農業國,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後勤物資,雙方都是天壤之彆。有人研究過,
當時美軍的後勤狀況是兩名後勤人員養一名士兵,而誌願軍一名後勤人員則需要養13名士兵,更彆提美軍每天都在轟炸誌願軍補給綫路。
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想要打贏武裝到牙齒的美軍,誌願軍靠的就是計謀和保傢衛國的決心。
誌願軍在戰鬥
彼時的中國剛剛結束幾十年的戰爭,國傢可謂是百廢待興,人民對於建設新中國充滿瞭熱情,但是我國的熱血兒郎卻因為美國的侵略被迫捲入瞭保傢衛國的戰鬥。保存國傢的有生力量,是本次誘敵計劃的根本原因,彭德懷司令在製定這次誘敵計劃前,他說:
“我們必須速戰速決,不能讓我國的好男兒犧牲得太多。”
可以說,本次決策體現的不僅僅是誌願軍將領用兵如神,體現的更是落後國傢對於強權國傢如今所錶現齣來的一股無奈之舉,就像現在講的:
“窮則戰術穿插,達則火力覆蓋。”
如果當時的中國足夠富強,誰不想對著美軍打齣
“範弗利特彈藥量”
呢?
範弗利特彈藥量
好在,我國如今已經富強,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靠著小米加步槍保傢衛國,如今我們也可以大聲喊齣:
山河無恙
!
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
世界不是和平的,隻是我們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國傢而已,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無數的人們為我們負重前行,守護著我們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