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5/2022, 6:35:11 AM
劉備臨終的時候,選擇瞭兩個托孤大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按道理兩人的地位應該差不多纔對,為什麼同為托孤大臣,一個位高權重,一個卻被貶為瞭庶人呢?
夷陵大敗後不久,劉備就病倒瞭,他趕緊把蜀國最重要的兩個大臣,諸葛亮和李嚴,叫到瞭身邊,把劉禪托付給他們,以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一起輔佐劉禪。
劉備當時把李嚴調到永安,任命他為尚書令、中都護,這一點任命就很讓人疑惑,尚書令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直接執行皇帝下達的命令。而中都護是一個什麼官呢?他可以統領內外軍事,劉備把軍事大權交給李嚴,而把內政交給諸葛亮瞭。
劉備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首先諸葛亮是荊州派係的代錶人物,而李嚴是益州派係的傑齣人纔,劉備並不想任何一方獨攬大權,讓自己兒子劉禪的地位受到威脅,而兩個托孤大臣的存在,可以互相製衡。
同時也因為李嚴是益州派係的代錶,現在自己的根據地就在益州,這是益州派係的地盤,多少要給益州派係一點麵子,把李嚴做為托孤大臣,正是尊重本土勢力的一個錶現。
但是李嚴真的能夠掌控軍事大權嗎?事實上,並沒有,那麼他是如何把劉備交給他的軍事大權喪失的呢?
劉備死後沒多久,蜀國境內開始齣現大麵積的騷亂,《三國誌》這樣記載:
“����太守硃褒擁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
幾乎在同一時間,蜀國內部開始齣現造反的問題,而且幾乎有一半左右的領地齣現動蕩,蜀漢的政權受到嚴重威脅,如此嚴重的問題必須馬上得到解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派軍隊去鎮壓。
李嚴名義上是中都護,按道理軍事上的行動就應該讓李嚴來負責,但劉備托孤的同時又下達瞭一個奇怪的命令,就是安排李嚴鎮守永安,永安是防守東吳的前綫門戶,戰略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諸葛亮也給劉禪提瞭一個建議,就讓李嚴繼續留守在永安,畢竟夷陵之戰剛大敗不久,要防止東吳趁虛而入,而李嚴鎮守永安的話就很放心瞭。
所以李嚴此刻遠離成都的政治中心,沒有辦法行使他中都護的職權,更沒辦法調動軍隊,而指揮軍隊平叛的事就交給諸葛亮去辦瞭。
很快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平定瞭國內的叛亂,此時的諸葛亮為瞭完成劉備統一天下的遺誌,寫瞭齣師錶給劉禪,提齣瞭北伐中原的計劃。
而在此之前,要先安定南方的蠻族,諸葛亮又親自率軍南徵,討伐孟獲,建興三年,劉禪將軍隊又交給瞭諸葛亮,從這個時候起,軍隊便牢牢掌握在諸葛亮手裏,李嚴的中都護已經是有名無實瞭。
李嚴和諸葛亮雖然都是托孤大臣,但李嚴是虛職,而諸葛亮則有實權,兩人的地位差得可不是一點半點,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情況呢?
李嚴和諸葛亮相比,有一個情況,是讓他遠離政治中心的原因,那就是諸葛亮可以開府治事,這是後世的宰相都沒有的權力,而李嚴卻不能夠開府治事,這就是兩人權力越拉越大的根本原因。
什麼是開府治事?《辭源》中解釋開府為:開建府署,闢置僚屬。簡單來說,就是開府後的宰相可以擁有自己的辦公場地,還可以在府裏任命政府的官員,把自己的人安置在所有重要的崗位上,這就是意味著最高權力所在,甚至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禮。
曹操就是通過開設相府,名正言順將漢獻帝架空瞭, 把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劉備稱帝後,諸葛亮原是錄尚書事,並沒有開府,在劉備時期,皇權的掌控力很強,諸葛亮並沒有開府的機會。
而劉禪當皇帝後,因為他的年齡還偏小,處理政務的能力也不行,所以就同意諸葛亮開府治事,從此諸葛亮開始全權處理內政事務。
於是諸葛亮在成都開府治事,“事無巨細,鹹決於亮”。而李嚴卻一直留在永安,遠離權力中心,這就導緻兩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其實李嚴內心也是非常渴望開府治事的,這樣纔能和諸葛亮平起平坐。但他卻一步又一步將自己往死路裏推,最後彆說開府,連官都給罷瞭,被貶為瞭庶人。
根據史料記載,李嚴有三件作死的事,讓他最終自食惡果。
一、建興四年,諸葛亮著手準備第一次北伐,已經掌控瞭實權的諸葛亮要把李嚴調到漢中去,諸葛亮的意圖也很明顯瞭,就是要架空李嚴,不能在自己北伐的時候,他這另一個托孤大臣在後方搞事情。把李嚴調到漢中,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放心很多瞭。
但是李嚴堅決不去,諸葛亮把軍權已經牢牢抓在手裏還不算,還要把自己在江州的地盤奪走,真的把自己調到漢中的話,那可是人傢荊州派的地盤,自己去瞭那裏就是廢人一個。
而李嚴不但不去,更是提齣瞭一個要求,要諸葛亮把5個郡閤並成為一個巴州,自己想當巴州刺史,這是要擴大自己地盤的打算,人精的諸葛亮怎麼可能答應呢?此事不瞭瞭之。
二、建興八年,曹魏大舉進攻漢川,諸葛亮又要把李嚴調去漢中,李嚴又拒絕瞭,他的理由是,自己負責的江州也很重要,自己走瞭,怕被敵人趁虛而入。
諸葛亮也讓瞭一步,讓李嚴的兒子李豐負責江州防務,又給李嚴升官,升為驃騎將軍,李嚴這纔不得不趕往漢中。
這兩件事,已經讓諸葛亮對他很不滿瞭,而發生的第三件事,李嚴直接把自己的前途斷送瞭。
建興九年,諸葛亮再一次北伐,本來形勢一片大好,讓李嚴去負責押運糧草,但是因為路途遙遠,加上陰雨天氣,李嚴送糧的日期推遲瞭很久,為瞭推卸責任,李嚴想齣瞭一個無腦的陰招。
李嚴一邊對諸葛亮說,糧草準備不足,你快點退兵吧,等到諸葛亮無奈退兵後的時候,李嚴又跑到後主劉禪邊上說,我的糧草準備的很充分,不知道諸葛亮為什麼就退兵瞭。
這真的是三歲小孩都能破解的招,諸葛亮直接把李嚴寫給他的信拿齣來,在劉禪麵前一對質,李嚴馬上就瞞不住瞭,結果就因此李嚴這一次作死,讓諸葛亮痛失良機,於是諸葛亮嚮後主彈劾李嚴,後主一怒,馬上就把李嚴貶為瞭廢人。
有人說,是諸葛亮一步又一步把李嚴的權力奪取,又設計將他罷官,但筆者認為,這一切都是李嚴自己作死,和諸葛亮沒有半點關係。
網友們,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