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2022, 11:56:14 PM
清華的一張偷拍照片,讓我看到瞭學霸的恐怖...
在一眾騎著自行車的隊伍裏,一名清華男生在騎自行車的途中還不忘把電腦放在自行車上,電腦上似乎還跑著程序,仿佛進入瞭心無旁騖的狀態。
就是這張照片,讓這位男生火瞭一把。不少網友感嘆,清華的學生也這麼捲嗎,騎自行車還不忘學習,天理何在啊!男生因此獲得瞭新稱號:車神,又名清華捲王。
得知自己的“偷拍照”流傳開後,這名男生無奈齣來解釋,他那天因為要趕去上課,但電腦如果閤上程序就會中斷,所以一邊開著電腦一邊跑程序,不料讓大傢大吃一驚。其實他自己倒覺得是小事情,很正常,不是大傢想的那麼厲害,也不是什麼時間碎片化管理。
男生覺得自己邊騎著自行車邊開電腦跑的行為在北大很正常,或許是學曆限製瞭小編的想象,反正小編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行為。前段時間清華校慶,纔體會到男生說的“正常”指的是什麼。
清華110周年校慶期間,有一個人因為自行車上瞭熱榜。
有網友在清華校園拍下一個騎著破舊自行車參加校慶的身影。很快有人認齣來,這個穿著西裝,騎著自行車的人,正是錢穎一教授。
錢穎一是誰?他最有名的頭銜,大概是2006年到2018年,連續12年擔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在擔任院長的12年裏,他沒帶過學生,也沒申請過任何科研經費,一心撲在教育改革上。
這樣一個身居高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卻騎著一輛破舊自行車,參加校慶。
愛挑刺兒的就說瞭:這說明他傢離清華很近,所以纔騎自行車,傢裏什麼條件還不清楚嗎?誰說騎自行車就是因為住的近?要知道,對於一些喜歡排場的人來說,彆說騎自行車,從下車開始就鋪長紅毯瞭。
錢穎一騎自行車參加校慶,在他看來也很正常,這和他本身的身份無關。有人覺得的不正常,在像北大和清華這樣的高校裏,卻很常見。
記得北大數學天纔“韋神”在網絡上走紅時,不少人認為他衣著簡樸,拿著一袋饅頭,口齒甚至都有些含糊,“不像個正常人”。
有個北大的學生接受采訪時卻說,他覺得韋鼕奕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人。
在北大人眼裏看起來的正常和大多數人看起來的正常,之間的理解有很大差彆。“在北大,這樣的人你隨處可見。”學生說,很多老師也許是很厲害的科學傢、數學傢,但他們就騎著很破爛的鳳凰車。
作為一個北大的學生,他們其實不太會去關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在意的東西。“我們就沉浸在自己的學術世界裏麵,與那些世界上真正的真善美的知識去打交道。所以這就是我們眼裏的正常,也可能是大多數人眼裏的不正常吧。”
當一個人身處嘈雜的環境,身邊無人嚮學,隻貪圖享樂,他是很難保持清醒的。而當一個人身處濃鬱的學術氛圍裏,他很難不被帶動。
名校雖能帶來榮譽光環,但和優秀的老師、學生在一起,擁有一份求知嚮上的氛圍,被優秀的人影響,或許這纔是名校給人帶來的最大意義之一。
有人會問,普通學生和名校學生差距到底在哪裏?
一位百萬粉絲教育博主小崔給齣瞭他的答案,他從清華大學畢業後留在瞭本校讀研。小崔覺得考上清華後已經很厲害瞭,畢竟清華是國內的頂級高校之一。但他大一時認識瞭一個官二代朋友,從這位朋友身上看到瞭寒門學子和官二代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普通學生和名校學生的差距。
這位官二代朋友有明確的規劃,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有寬闊的眼界,目標是更高階的學府;掌握瞭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他最後拿到瞭伯剋利的交流機會,奔赴國外頂尖學府學習物理。小崔說,這一切都是朋友努力換來的,和他的父親沒有關係。
反觀自己,大學渾渾噩噩,眼裏隻有清華,讀書時也是題海戰術。無論是規劃、眼界還是方法,小崔坦言自己被吊打得徹徹底底。
不過他從朋友身上也學到瞭很多,通過努力補齊自身短闆,爭取到瞭保研本校的機會。
人與人是不同的,圈層與圈層之間也有著巨大的差異。無論結果如何,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努力過瞭,我們要做的就是換個角度看世界,最大程度地接納現在的自己。
羅翔老師說過,人要承認自己的有限,承認自己的邏輯有限,理性有限,閱讀有限。承認你整個人在偏見之中,你這一生就是在走齣偏見。
再成功的人,背後也曾有不為人知的辛酸苦楚;再有天賦的人,也曾一百次陷入自我懷疑之中,又在第一百零一次選擇站立。站在光環中自然好,努力過後,學會接受自己的失敗也不賴。
多數人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沒必要焦慮。和自己和解,和自己的平凡和解,承認自己有限並不可恥。認識到人是有限的,纔能減少內耗,協調內心,真正投入到提升和成長之中。